胸骨正位倾斜角度的选择对胸骨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5-08 09:31田刚
健康之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诊断

田刚

【摘要】目的:分析胸骨正位倾斜角度的选择对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胸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对象,40例均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入院。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摄影,由正中向左或右侧旋转10~45°进行摄影。比较不同角度的图像成像效果。 结果:CT检查可以较清楚地显示骨折部位、形态等,且图像在17~25°范围内显示效果最好,成像满意率与其他角度成像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胸骨正位倾斜角度选择17~25°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诊断效果更优,可以提高胸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胸骨骨折;倾斜角度;诊断

肠、胸骨骨折患者大多会出现移位现象,需要进行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但在治疗前需要明确患者骨折部位、形态等。目前,三维CT已经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X线检查,提高了胸骨骨折检出率[1]。为了探讨胸骨正位倾斜角度的选择对胸骨骨折诊断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40例胸骨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胸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均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入院,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62岁,年龄最小者24岁,平均(39.5±2.4)岁;车祸伤26例,高处坠落伤10例,其他4例。本研究已经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学批准。纳入标准:(1)均有明显外伤;(2)胸骨处有明显肿胀、压痛;(3)患者与家属 对本研究内容知情。排除标准:(1)合并呼吸道等其他部位损伤;(2)依从性较差。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CT摄影,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过头部,采用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为胸腔入口至肋膈角。使用GECT/T880 CT机患者吸气屏气后开始扫描,扫描层厚与层距为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20 mA,将扫描所得图像上传至工作站之后重建扫描图像,调节窗宽、窗位,并进行三维重建,由正中向左或右侧旋转10~45°进行模拟摄影,每隔3°留下一组重建数据。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不同角度的图像成像效果。骨折部位、骨折形态等部位成像清晰,且无脊柱重叠等情况视为成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包整理40例患者临床资料,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40例患者不同倾斜角度的重建图像进行观察,图像在17~25°范围内显示效果最好,成像满意率与其他角度成像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创伤性胸骨骨折的范围从单一的胸骨骨折到涉及其他器官的损伤,包括心脏损伤。大多数中心对此类损伤提供保守治疗,如果患者没有严重的并发损伤,如心血管损伤,则一般采用止痛剂治疗并卧床休息[2]。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胸部X光平片是用于紧急评估多发伤患者的一线成像方法。然而,CT比X线摄影的优势已经在文献中被证明,CT在检测组织和器官损伤方面的能力明显优于胸片,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创伤患者的胸部创伤评估。

尽管CT检测胸部组织与器官损伤的能力优于X光摄影,且检查成本较磁共检查低,但因胸骨的特殊位置,在正位摄影中仍可见胸骨与脊柱重叠,造成胸部完整形态无法被呈现出来,从而影响医师对胸骨骨折患者病情的判断,也影响后续的治疗。因此,尝试选择最佳胸骨正位倾斜角度以改善CT成像效果,提高胸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在本研究中对40例患者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由正中向左或右侧旋转10~45°进行模拟摄影,结果发现图像在17~25°范围内显示效果最好,成像满意率为95.00%,与其他角度成像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发现这一倾斜角度对轻微程度骨折以及骨质变化检出能力更强,对这类胸骨骨折患者诊断更有帮助,而且选择17~25°倾斜角度摄影在保证成像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综上,胸骨正位倾斜角度选择在17~25°范围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诊断效果更优,可以提高胸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贾一鸣.胸骨俯卧位正位投照角度的研究及其对胸骨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3):162-164.

[2]朱桂军.创伤性胸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9):37-38.

猜你喜欢
诊断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PLC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