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在我国是一门外语,学生在生活中缺乏对英语的自然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学生理解英语单词的难度。故事教学法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新的英语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听故事、与同伴分享故事来学习英语。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故事教学法,并且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词汇教学中,以此来看故事教学法能否促进学生对词汇的学习,以及在听说读写方面如何体现。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王静(1995.05-),女,汉族,陕西人,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
一、研究背景
词汇在语言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词汇我们就不能表达思想。据了解,学生认为词汇的学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并且对词汇的学习兴趣稍有不足。因此,笔者想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词汇教学中,分析故事教学法对学生词汇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故事教学法
英国著名教育专家威廉史密斯最早提出故事教学法,之后有很多学者也慢慢开始接触这一方法。余文森、林高明在其《经典教学法50例》一书中指出,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来完成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三、研究现状
纪玉华提出的“三明治故事法”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根据儿童的特点,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词、短语、句子是相互混合的,故事的难度越来越大,时间也越来越长。他认为单词是在句子中教的,句子是在文本中教的,文本是根据故事写的。英国教育家Andrew Wright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匈牙利的英语教学,他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此方法,使许多儿童受益。他指出,“故事在孩子的生活中特别重要,故事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世界并与他人分享它”。他认为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优秀和有效的方法,并且在印度付诸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理论支撑
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词汇教学中笔者主要依据两个理论:克拉申可理解输入假设,以及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一一贾斯珀系列。Krashen(克拉申)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他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从而产生习得,这是他著名的“i+1公式”。简单小故事是学生们都可以理解的,这给了学生一个可理解的输入,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享受故事中學习单词。贾斯珀系列是创设一些历险故事,在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数学。创设故事情境使知识整合起来,在整个过程中也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这一模式与之相吻合,故事教学法也是将所学词汇镶嵌在故事中,并且也有学生合作的机会——学生角色扮演。有了理论的支撑,使得此方法运用到词汇教学中有了坚强的后盾。
五、作用分析
在口语方面: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英语相对较少,学习的各种知识都是以中文为基础,所以整个环境不利于他们学习一种外语。在运用故事教学法之后,他们所要学习的词汇,都会串成一整个英文的简单小故事。学生在接触故事之后,会以这个故事为模板,去解读故事或者与同伴分享故事,比如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在此过程中,学生都是以英语的形式输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并且也敢于说英语。
在写作方面,学生通过了解一个故事去学习新的单词,这些单词不是孤立的,他们统一地整合在一个小故事中,在故事情境的帮助下促进学生理解词汇。根据故事的情节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构思写作的框架,并且在故事中也有词汇的运用,学生更深地了解词汇的用法。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可以正确地运用所学的单词。而且,头脑风暴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阅读方面,通过运用故事教学法学习词汇之后,每堂课都有故事文本,教师在结束时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故事原文,以供学生下课后及时复习。学生在之后阅读故事文章时,就是提升他们阅读能力的时候。学生可以先略读整个文章,再进行精细阅读,练习速度和准确性。而且,在故事文本中,一定有他们必须要掌握但是还没有接触的词汇,这时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也能锻炼他们猜测词汇意思的能力,因为在每次英语考试中,阅读题目都有他们不认识的词汇,他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词意。
在听力方面,一般情况,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如果一个故事非常的有趣,学生也会自觉地做好听故事的准备。学生会将注意力放在这篇故事上,教师以英文的形式呈现并且讲解故事,学生在充分地暴露在英语的环境下,自然地听力会越来越好,并且对于学到的词汇听得准、说得准。学生只有在精准地掌握了词汇的发音之后,做听力题目时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对于故事的发展大部分是期待的,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这一特点,及时地将故事与词汇的学习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动地学习英语,而不是以往注重理论轻应用的方式。故事教学法不仅可以用于词汇教学方面,而且在语法、阅读、写作等教学方面也是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林高明.经典教学法50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纪玉华,许其潮.从重复和记忆的关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