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从目前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着手,表明了参与式教学模式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所在,并且从英语课堂的小组分组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参与式教学模式;交流沟通
【作者简介】肖俊莲(1962-),汉族,女,山东寿光人,潍坊科技学院,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个人英语交际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环境商业性要求每一个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被淘汰。这间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对于课堂开展的教学活动参与兴趣低,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参与能力都得不到培养。而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具有“存在感”,能提高其参与课堂交流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关键性的作用。
一、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缺点
当下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一些弊端,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当下许多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老师仍是主体,具有课堂的权威性,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英语作为一门交流互动性极强的学科,灌输式教学是不符合英语学科特点的,无法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内容接受者,无法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二,学生由于长时间地接受教师讲学、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课堂缺乏积极性,并且大量的英语考试让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并且对英语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教的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对于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也没有动力,听力以及口语的锻炼仅仅依靠课堂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缺乏,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十分严重,使得学生不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学习的意识。
二、为何英语课堂要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
在目前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得到改进,而参与式教学模式能够解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对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具有“参与感”,并且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积极完成课堂任务,有效英语教学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课堂的主体角色改善能够烘托课堂的气氛,使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能力加强,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应更加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学习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及方法进行改进,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英语学习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改进。
另外,参与式教学模式能够加快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且还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学习,为学生将来更快融入工作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团队学习,对学生具有极大的鼓励作用,对于学生的团队参与精神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三、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
参与式教学模有利对于提升英语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具体的应用策略上,首先可以通过加强师生交流的方式,其次教师可划分学习小组学习,使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些方法为课堂提供多元化的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在活跃的课堂中积极学习。
1.小组互动学习形式。高校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是成年人了,每个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虽然会让学生之间进行磨合和锻炼,让团队成员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碰撞出学习的火花,锻炼英语各方面能力,对英语教学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
2.学生之间英语学习交流。由于每个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程度不相同,英语水平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要想把每个人都融入课堂学习中,就要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学习,让小组内部展开专业探讨。对于具有争议的问题,应该开展小组内部的交流学习,可采取类似于辩论赛的形式,交换双方的观点并进行探讨,锻炼学生的团队学习精神。
3.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层次加强。英语教学中学生是以教师指引的方向前进的,所以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重点,并且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能力。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加强沟通,针对学生提出来的意见以及观点,教师应该进行专业客观分析。另外,教师可以采用英文上课的方式,適当地与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交流,提高学生英文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不能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而应该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时间,通过小组学生互动学习、师生之间交流学习的方式去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这门学科,才能培养出社会适用型人才,完成高校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邓丽平.大学英语参与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1):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