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外合作办学“3+1”项目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

2020-05-08 08:12邓艺沈文静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中外合作办学

邓艺 沈文静

摘 要:目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由于学生群体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办学项目党建工作范围的扩大化等原因,遇到了学生入党积极性不高,选拔难度加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过程受多重因素制约,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影响党支部活动正常开展等挑战,因此,需要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专题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新媒体技术推进学生党建工作,逐步建立横纵交叉的出国学生党员管理模式等策略开展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学生党员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近几年,部分高校以多种规模、不同层次积极开展中作合作办学项目,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这种国际化培养人才的趋势,可以引进国外优势的教学资源,也给高考之后的成绩差强人意的学生提供了更多一种的选择。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兴但快速发展的事物,目前还未形成稳定的体系和特定的模式,很多国内高校都是边办学、边摸索、边发展,这不仅加大了学生日常管理的难度,也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院校一般隶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因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诸如地域差异、政治体制、文化传统、思考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3+1”项目背景下学习的学生,在前三年在国内的学习、生活与外籍教师的接触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西方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等差异的影响,会受到西方价值观念、文化环境的冲击,这些自然也影响着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一)学生入党积极性不高,选拔难度加大

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考虑到将来要到国外去学习,其家庭及其本人错误的认为出国会受到入党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国外价值体系的冲击,并在反复的选择中进行着比较和判断,不愿提出入党申请,不像国内其他大学生一样在思想认识成熟后第一时间递交入党申请书,这使得申请入党的人数较比同校内其他院系有了很大程度的减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源情况特殊、复杂,一部分 学生三年后会出国继续学习,而有的学生四年都会待在国内学习。待在国内学习的学生学习动力、学习主动性都略差于选择出国的学生,学习目标决定了学习的成效与发展的方向,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后,他们的成绩、综合素质也与选择出国的学生有了较大的差异。但正因为他们不选择出国,反而会想要入党,这使得申请入党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并非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从思想认识、动机上都不够不够明晰,增加了选拔的难度。

(二)学生党员发展、培养过程受多重因素制约

发展学生党员的原则是有计划发展、质量第一、入党自愿和个别吸收,并且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中有一条是“发挥作用”。因办学模式和学生特点的特殊性,发展党员的计划性不能如期开展,党员发展的梯级管理总是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一些学生在大学的第二年甚至更往后才做好思想上的准备递交入党申请书,逐步开始接受组织的培养,这就使得有部分学生在刚接受了一段时间的组织培养后便要面临出国学习的问题,后续的发展、培养都给所在党支部、党总支带来了很大的工作挑战;并且由于他们出国学习,也无法连贯性的使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影响党支部活动正常开展

“3+1”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最后一年出国学习,执行的是国外的教育体制,授课方式与考试时间安排都与国内有较大差异。学生党员面临倒时差、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同步政治理论学习等难题,与此同时,国内所在党组织也较难及时掌握学生党员在国外的思想动态,给党建工作完成的统一性、完整性造成了很大困扰。

二、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因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办学模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范围、内容、方法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党建工作与与普通院系的党建工作相比,面临着更多特殊问题需要解决。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难度大、任务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毕业选择基本为出国留学、移民或进入外企工作,他们基本为“95后”,思维活跃、追求新潮、自我意识强烈。受学生生源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学习能力分层明显、综合素质参次不齐、自我意识强烈、纪律意识涣散等问题突出,这导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出解决办法才能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党员培养的不连续性

学生党员从本人自愿提出入党申请、到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到接受培养教育、到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到政治审查、到材料预审、到上级党组织派人谈话、到确定入党介绍人、到填写入党志愿书、到接受为预备党员、到谈话人填写谈话意见、到审批预备党员、到党支部向预备党员本人发入党通知书、到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的这一系列的培养过程都是传统党建模式的正规流程。受本校“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殊性,若学生出国学习后,这些过程中的集中学习、面对面谈话及全体支部成员的组织生活都无法满足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党建工作需求,导致学生党员培养的中断,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学生党员培养的连贯性、及时性和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党建工作范围的扩大化影响了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中外合作办学“3+1”项目学生党员最后一年在国外学习、生活,受时间、空间、地域的影响,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也无法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学生党支部开会可能面临党员都在国外、开会人员不足的问题而无法继续发展新的党员,发展过程中的積极分子无法及时上交思想汇报、培养人无法面对面的了解培养对象的思想动态,发展后期的转正工作需提前布置、多方协调,这些问题都无形中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学生党员在国外处于无组织的状态,无法定期向所在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也无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党建工作策略

(一)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专题教育

针对外籍教师授课时会不自觉地向学生展示西方文化、价值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环节上有所控制,以专业知识讲授为主,减少文化渗透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碰撞;坚决落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扎实、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因地、因时制宜符合学生特点的专题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新媒体技术推进学生党建工作

改变传统集体式教育学习、面对面谈心谈话、小范围组织管理的形式,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平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打破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逐步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化、远程化控制。

(三)逐步建立横纵交叉的出国学生党员管理模式

一是制定、完善出国学生党员的管理机制、做到横向上国内党支部、国外学生党员双向交流沟通的机制,以便能及时了解国外学生党员思想动态,二是做到纵向上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逐级、逐层了解国外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并汇总,并及时商讨解决后给予国外学生党员准确回复,确保不延误正常工作的开展。

综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背景下的学生党建工作困难多、可借鉴的地方少,需要边实践边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探寻更为合适的、科学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琳,刘广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3).

基金项目:文章为大连海洋大学2017年度党建、思政、统战和文化课题立项课题“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d2017002;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中新合作学院院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课题“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建构-以中新合作学院为例”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艺(1970- ),女,满族,辽宁本溪人,研究生,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沈文静(1987- ),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中外合作办学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