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静虹 沙小淼 吕龙军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新聚焦了公众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关注。从疫情的暴发到后续的治理和防控,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的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由可预防的社会、经济和家庭条件所构建和影响的社会问题。公共卫生领域是社会工作最早的专业实践领域之一。我国社会工作者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及时响应和干预实践有其积极的社会影响,但从公共卫生体系角度来看也面临一些限制。基于此,本文就我国社会工作应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反思,阐明社会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角色定位和实践范畴,同时提供了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体系建构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公共卫生体系 新冠肺炎 响应机制
[作者简介] 柳静虹(1989-),女,四川省江油市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儿童社会工作、女性贫困;沙小淼(1998-),女,天津市武清区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吕龙军(1998-),男,江苏省扬州市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72(2020)01-0044-13
[致谢] 感谢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吴帆教授的修改意见以及微信公众号“前沿速递”成员组同学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对本文的贡献。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梳理、理论模型的提炼以及公共卫生体系社工介入的反思构想部分。感谢任春阳同学制作的社工疫情响应线(图2)。
一、 导言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新聚焦了公众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关注。从疫情的暴发到后续的治理和防控,公共卫生体系面临的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由可预防的社会、经济和家庭条件所构建和影响的社会问题。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最明显的短板是“不均衡”,包括城乡不均衡、物资配发不均衡、医疗资源极不均衡和效率低下等。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督促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而我国社会工作在此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应对和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中对此做出了明确肯定,并提出要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充实社区力量的指导性建议。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作为关联基层治理、协作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专业,在公共卫生体系中所能发挥的潜在能量是值得挖掘的。
社会工作者应该为建立社会工作参与应对重大社会危机事件的制度机制做出努力。?譹?訛如果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为一个巨大的空间,那么社会工作在其中的位置就决定了其发挥的作用。因此,明确社会工作在此次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体系中的定位,将会是社会工作充分介入其中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当下最为紧要的研究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社会工作介入此次新冠肺炎危机事件展开系列反思,阐明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应对中的角色定位和实践范畴,同时提供了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体系建构的一些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概述了公共卫生体系下的社会工作实践历史,为在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审视社会工作的应对措施提供了反思基础,阐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public health social work)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范畴。其次,我国台湾学者王志弘等关于2003年非典疫情的分析模型,为探讨社会工作介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分析视角。本文进一步结合模型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过程进行反思,尤其对社会工作者作为公共卫生行动者的服务可见度、资源链接和系统参与进行审视。最后,本文分析了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并结合我国本土情境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二、 社会工作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历史关系
公共卫生领域是社会工作最早的专业实践领域之一。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始于英国19世纪末的慈善组织会社(the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ies, COS),后来发展至美国。1891年,伦敦COS的Charles Loch爵士向上议院提议,培训社会工作者(早期的almoner?譺?訛)并指派到医院工作,这样既防止了当时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人滥用医疗慈善,又能较好地处理病人的社会问题。1894年,第一个施赈者被借调到伦敦皇家自由医院(Royal Free Hospital),10年内,又有七家英国医院分别有施赈工作者入驻。?譻?訛同时,后来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美国也以类似的情况被雇用,第一个正式的社会工作部门于1905年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成立。这一时期见证了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在卫生保健方面所做的首次努力和远大设想。基于此,美国于1918年建立了美国医学社会工作者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edical Social Workers),同年英国也建立了医院施赈者协会和培训机构。自20世纪始,社会工作者正式参与到公共卫生體系中,开设有社会工作部的医院数量增加,美国医院协会和英国新成立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随之建立了正式的社会工作部门标准。随着医学领域的专业化程度提升,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发展愈发趋向临床,医学社会工作和精神病学社会工作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专业划分。?譹?訛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发展,比如澳大利亚仿效英国模式,第一批施赈者于1929年在墨尔本的医院开始工作,之后6年内陆续组建了相关医务社工部门。?譺?訛?譻?訛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工作已被纳入到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了今天的公共卫生社会工作雏形:直接临床服务,个案健康管理及咨询,项目规划等。
回顾历史,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早期发展,一方面聚焦医疗(保健)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则具有流行病防控的专业传统积累。早期的社会工作者首先被雇用在专门的肺结核防治医院,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将重点聚焦于“疾病的社会方面”,并结合流行病学开展个案工作、社区干预和强有力的政策倡导,在社会层面带来了整体健康状况的重大改善。?譼?訛?譽?訛其中,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突出贡献则是,40多年来在艾滋病毒流行的早期所做的有力持续的防控协作。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里,专业社会工作部门在综合医院陆续成立。?譾?訛21世纪以来,社会工作与公共卫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逐步认识到健康问题、社会福利和社会需求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性。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社会环境对病人的医疗条件和治疗会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社会工作者则是获取这些社会性信息的关键,社会工作的根源也在于解决健康问题的社会决定因素,?譿?訛?讀?訛这也确定了社会工作在卫生保健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影响健康的关键性社会信息/因素是什么?在流行病领域,是社会工作及卫生领域中的其他专业人员所共同面对的对新疾病流行的后果不确定性以及为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新技术的持续发展问题。具体而言,因其不确定性,医疗技术和相关资源的分配和信息协调需要由专门部门来组织筹划,患者、社会(社区)和医院之间的需求亦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协助沟通与平衡;因其新技術的发展,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引进和创新技术以用于应对当前危机形势。
而这些对所谓关键社会因素的收集和处理,我们皆可在传统的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中看到:一是早期病例的筛选工作。美国社会工作者曾为早期病例发现开发过一系列筛选工具,并在其他国家也得到了重视以用于检验和采用。?譹?訛?譺?訛二是病人的出院规划与评估。社会工作通过实施出院后患者护理项目来针对高危患者进行过渡性的愈后干预,以降低再入院率。如社会工作主导的过渡性护理干预桥梁(Bridge)模式,?譻?訛主要依靠社会工作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通过重症监护协调进行干预。干预介入在病人出院后进行,由社会工作者帮助年长患者顺利过渡回到社区,强调了包括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基于社区的特定照护以及医院—社区无缝衔接等原则。三是随着技术在社会服务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先进技术来搭建临床或管理应用的电脑化信息系统。?譼?訛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大多数社会工作者担任直接照顾者的角色,如咨询、卫生教育和危机干预。同时,社会工作者也承担着资源链接和个案健康管理的重要任务。
三、 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体系的模型搭建
本文认为,社会工作需要立足于公共卫生体系的系统架构来对此次危机有一个较为宏观的分析,这些分析反过来也会增强社工专业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及时响应和干预实践有其积极影响,不过从公共卫生体系角度来看也面临一些限制。基于此,本文以空间角度就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工作介入进行系统性审视,并通过探讨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空间尺度议题,为社会工作介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新的理解视角。王志弘等曾在探讨台湾地区SARS治理下空间与权力时引用法国学者福柯的模型来理解疫病风险、危机治理和病理主体化中的空间/权力运作,也为探讨社会工作介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分析视角。?譹?訛本文进一步结合模型反思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审视社会工作者作为公共卫生行动者的服务可见度、资源链接和系统参与(如图1所示)。此外,Allen & Spitzer曾就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危机)领域提出了四个基本职能:直接照护,与专业卫生团队的跨领域合作,协作患者应对疾病及健康系统的复杂性,代表患者利益的协商与倡导。?譺?訛结合模型,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层面扮演着配合者、支持者和协调者等角色,向个人和家庭提供临床服务。同时,社工介入疫情的空间定位可以放在去疆域化/再疆域化的过程中进行探讨。?譻?訛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理解为将主导的治理机制拆解,重划社会疆域,从而应对危机。这个过程并非是拆解政府主导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我国国情,政府主导工作需要维持,但是同时,需要加大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危机管理的比重,从而减轻政府工作的负担,而社工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就是填补整个危机管理体系中的缝隙,将系统中的每一个相关机制有效关联起来。
该模型提供了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中职业角色及职责范畴的可视化,使当下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实践能更好地表达出来;而Allen & Spitzer提出的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四职能在反思我国社工介入此次肺炎疫情的角色层面也具有可取之处。结合两者,本文接下来就社会工作者作为公共卫生行动者的服务可见度、资源链接和系统参与来进行反思。
四、 我国社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实际响应及反思
本文结合此次疫情尽可能全面地还原我国社工组织在此次疫情中的响应,并结合文中提出的反思理论模型展开讨论。本文的反思主要围绕两个问题:(1)社会工作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这段时间里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效是什么?(2)当前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如流行病防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 社会工作作为公共卫生行动者的资源链接角色
从运行主体层面来看,社工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拥有着实质意义上的发挥空间。如图1模型所示,截至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系统明显呈现出“国家——省——市——县”四级组织体制纵向管理模式,以政府作为主体角色,相关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为辅助角色,从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工在整个危机管理运行主体中的存在空间主要是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中,以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公益社会组织为例,在疫情暴发后,社区工作者作为防控一线人员,其任务主要为落实国家、省、市、县相关政策,及时向上级反映防控中出现的问题与情况,是政府工作的落实者与反馈者;而公益社会组织中的社工则更多地扮演链接物质、人力等资源的链接者角色,协助政府进行疫情防控。
结合2020年1月22日社工界首次对新冠肺炎疫情响应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如图2所示),社工目前发挥效用的领域主要可以分为:(1)社区基层排查、防控与宣传工作;(2)专业服务的动员、组织与培训工作;(3)针对受疫情困扰人士的线上心理辅导工作;(4)不同类型资源的链接与调配工作。仅从媒体报道角度而言,前三者都显示出了较好的成效,并且针对疫情中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干预防控,而在资源链接调配部分则存在体系上的完善空间。?譹?訛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类人力物力资源都尽可能向疫情严峻的地区汇聚,真正的难点落在了将汇聚的人力物力进行转移与调配上,如何进一步降低资源转移成本,提高资源调配效率,减少资源管理风险,?譺?訛这是包括社会工作在内的其他抗疫组织(机构)在应对重大社会危机时面对资源链接工作层面所需要进一步攻坚的。传统的社会工作者资源链接工作,往往倚重社工自身的人格魅力与资源存量。当案主求助社工时,社工依靠个人去“找”资源,社会工作本身并没有建立起足够庞大的资源链接平台以保证每一个社工的资源链接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当前疫情下,资源更倾向于流入公共慈善机构与各类慈善基金会侧面反映出疫情资源主动流向社工机构与社会工作者的动力不足,这表明,社工作为一支具有专业性、代表性的团体性力量,在接下来的相关工作中要挖掘、宣传自身优势,打造更为精准高效、公正透明的公益形象,从而在以后的资源链接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當前,国家和社会在疫情期间都更加信任与依赖公共慈善机构或知名私人慈善基金对于资源的募集与调配,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两方面思考自身的定位。其一是新需求的发掘者,而非资源供给的掌控者。社工融入未来新的公共卫生体系,不是与现有部门竞争,而是要对既有体系的不足进行补充。在未来的公共卫生体系中,面对疫情绝对不缺少资源的募集方、存储方,缺少的是资源的有效而经济的配给方以及面对新情况的需求发现方,疫情物资的急缺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问题,社会工作所带去的也绝对不是简单的量变。其二是以专业合作者的身份配合公共慈善机构、各慈善基金会,弥补慈善机构只有募集权限而无调配权限的空缺,制定高效严密的资源配置体系,对疫情资源的“捐赠”、“入库”、“管理”、“出库”、“配给”进行协同监控;?譹?訛协调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满足医院这些具有高标准物资需求的专业机构的要求,这也是我们体现自身专业性的关键所在。
(二) 社会工作作为公共卫生行动者的可见度及互动性
从服务提供层面来看,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重要任务是将社会、病人和卫生系统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帮助解决个体患者及其家庭的社会问题。医学的进步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希望,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在医学实践中给个人及其家庭带来的一些伦理困境(流行病防控中的家庭成员隔离、病患污名化、愈后应激症等),是医疗人员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的。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医疗专业人员倾向于医疗保健模式,即了解病史、识别病理症状、检测病理结果和对病人的治疗等。而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主要工作是卫生保健服务而非治疗,包括以社区为基础的卫生项目的宣传、实施和相关资源链接。以武汉为例,由于封城初期医务人员不够、物资紧张和床位紧缺,大多定点医院没有能力满足病人的收治需求。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当社区中居家隔离的潜在或疑似患者需要联系定点医院接受诊疗时,通常第一时间向社区基层求助后即开始等待安排结果。可以发现,在武汉市封城初期社区积攒大量尚未确诊患者的情况下,很少有患者通过主动求助社会工作组织来寻求病床、医疗等资源,这反映出社会工作在危机介入中的可见度及互动性仍有待加强。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从社工组织优化和社工人才队伍的培养角度去反思。在公共卫生体系尤其是此次疫情防控中,社会工作(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平衡患者、社区和卫生系统之间的需求,而任务的核心是“人”,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本身。那么,社会工作在武汉市的服务覆盖范围和辐射人数是多少?一个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协助多少个患者(或社区)?据了解,截至2月20日武汉共有3万张定点医院床位(其中配备医护人员达到接收患者条件的床位已达2.4万张)和2.5万张方舱床位(其中配备医护人员达到接收患者条件达到1.26万张)。相比之下,2018年底全武汉市持证社工达6128人,?譹?訛截至2019年底,武汉市社会工作从业者才1.4万人,持证社工为7608人。?譺?訛这意味着,在当前情况下,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医务社会工作者配备率较低,可以提供专业服务(且自身没有被感染)的当地社会工作者数量远远不够,而人数的差异又导致各地区社会工作的服务差异更大。人手不充足再加上病毒的高度传染性特点,使得无论是在当时的社工资源链接协调中还是后来的各地社工组织倡议活动中,社会工作皆没有一个明晰的“点-线-面”全覆盖网格化介入脉络。因此,在即便有社会工作者(或机构)积极介入的情况下,患者对社会工作的总体工作范畴和内容知之甚少,事实上也不清楚所处社区附近有无社工(团体)相助。在此前提下,即便社会工作专业有较为成熟和有效的支持系统、充足的资源和技术辅助,与其他职业相比,也较难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可见,社会工作在可见度、接受度和专业态度上的各种优势在此次的疫情防控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从组织和管理角度而言,社会工作迫切需要加强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时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以支持社会工作者在危机应对之初迅速反应并作出整体响应。例如,专业的介入首先要求社会工作者了解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可能用到的各种复杂模型(危机介入、医学-护理等模型)。此外,鉴于武汉短时间内需要对所有潜在患者进行持续性筛查,整个过程中可能导致个人、家庭、社区和医院系统间频发需求和资源之间沟通不畅的各种危机,加上肺炎疫情的聚点暴发、强传染性、新病毒的“狡猾”性,社会工作者在跨领域的抗疫协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但就支持(一线)社会工作者而言,如何迅速部署一个全面且综合的服务框架来提升团队的专业效能以及社会工作者扮演跨界角色的能力,是值得反思的。
(三) 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体系的阶段性参与
就公共危机应对的系统运作而言,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介入公共卫生领域主要是临床实践(如咨询、危机干预),而缺乏系统层面的参与。2020年1月下旬,疫情暴发的中心——武汉市宣布“封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对来自武汉的人员进行分类分级隔离和追踪,通过“公共场合必须佩戴口罩”等措施,对市民進行身体管制和人际疏隔,这些城市管理政策复制了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所描述的“实行严格的空间隔离”场景。在这样严格的分类、测量与隔离的规训社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社区工作者,成为政府基层治理的关键,在疫情期间通过“网格化”管理对社区居民进行专门的防控登记、检查与巡视,汇总社区纪录,上传下达。
但与此同时,“填表式”抗疫事件的出现,潜藏着疫情防控中错综复杂的官僚风气,而某省“红十字会事件”则反映出了公共卫生体系内的医疗资源不平等。此次武汉疫情危机的发酵揭示了新的医疗问题。根据图1的模型,可以发现我国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过程并不顺畅。民众对某些政府部门在处理疫情相关工作时的滞后所产生的不满情绪,医疗物资无法及时补给,封城措施实施不到位等情况层出不穷,都显示出单纯的政府风险治理体系存在脱节与缝隙的地方。同时,病患污名化、社会恐慌等多重危机并发,而社会工作者无论是作为普通民众还是专业人员都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影响上述医疗问题的见证者。这不仅需要社会工作在健康管理方面基于社会心理层面开展个案实践,也增强了这一专业组织对影响疾病的社会性因素及其社会生态框架的中观和宏观关注。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危机是必要的(包括社区层面的广泛健康宣传、消除污名化倡导、针对治愈患者出院规划和社区过渡性管理等),同时在现有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中,社会工作的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其参与社区卫生工作、预防、宣传、联防建设的能力对公共卫生尤其是流行病防控的成功至关重要。系统性参与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于公共卫生保健(及危机应对)的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同时在危机来临时使得社会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对关键信息缺乏可见性,缺乏清晰的社会工作者角色和潜在影响。即便社会工作者希望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也实际上可能受到上述因素的阻碍。
那么,具体可以怎么做?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粗略可分为预防、治理和重建三个阶段。预防部分包含民众意识、设施建设、监管监督、应急方案设计、基层赋权等工作。治理部分主要是对于预防部分的遵循与验证,实时获得一线的最新最准确的情况,同时需要多部门、多机构之间密切合作、信息共享、资源调配。重建部分则是对治理部分的回应,对预防部分的调整。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可以分别从上述阶段着手。在预防部分,社会工作一方面可建立社会工作自身的居民数据库,将抗疫期间的数据收集工作常态化,定期更新社区和居民信息数据,提高疫情期间措施出台效率,缓解人力资源压力,提升社工干预的合理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将防疫、控疫宣传常规化、人性化,与社区居民在疫情预警等级内涵及其应对措施上达成共识,在疫情到来初期使居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与一线工作人员形成默契配合。根据2019年国家卫健委公开的预算,我国全年投入到公共卫生宣传的拨款仅有700万元,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支持力度显然是不足的。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们在应对诸多指标审查的同时,来协助建设一个更为精准、长效的预防体系与应对机制,打通信息壁垒,在平时注重数据库建设等相关工作,尽可能降低信息收集、防控宣传成本,并补充完善工作效能监控与评估系统。在治理部分,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舆论引导者、群众情绪疏导者、团队协调者、资源配给者、方案实施情况反馈者等角色。以社区为依托,社会工作者将对服务对象的支持性资源(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家庭等)进行有效整合和盘活。针对我国目前疫情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不够,各部门的补位协同机制不顺畅的问题,社会工作通过积极跨领域的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专业隔阂并推动疫情防控进程。另外,在疫情期间彼此隔离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需要保证居民的刚性出行需求,实现短距离且分散化,并组织起有效畅通的资源配给路径。在重建部分,社会工作可在最短时间内结合线下和线上对民众进行心理疏导,兼顾普遍性意义和个性化设计,借助仪式活动帮助居民重新构建对疫情的认知。同时,社工需要对疫情中的现象、措施进行系统性反思,通过数据分析与经验总结,指出既有系统中的不足,发展出本专业的理论,避免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服务,并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借鉴。
五、 相关政策建议
(一) 专业认可:社会工作需要在公共卫生体系中得到承认
我国需要通过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正式承认,确立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与卫生保健有关的学科的合法性。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对社会工作的承认来自具体的法规或正式政策,一些国家卫生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已有法律义务来协助参与医务和危机管理工作。根据1990年英国国民保健服务和社区保健法(The NHS and Community Care Act),社会工作者被要求在病人出院前进行评估,并制定计划来满足他们的社会和护理需求。?譹?訛?譺?訛此外,以色列国防军的应急管理条例要求社会工作部门的负责人须在医院建立和运行公共信息中心,以应对敌人的攻击或大规模伤害。?譻?訛这种认识的正式化,一方面将提高民众对社会工作者在卫生系统中所起作用的认知和信任度,另一方面可在卫生保健政策的发展完善中确立社会工作参与的合法性,同时加快实现在卫生保健机构(特别是专业医院)中公共卫生社工部门的制度化设立。
在我国,社会工作需要得到专业认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是:要证明社会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即社工所提供的服务不能由其他组织在一个竞争中立的过程中更好且更经济地提供出来。如此,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可才能得以顺利实现,而这离不开社会工作在组织管理、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在未来所做出的持续努力。
(二) 组织管理: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社会服务模式
鉴于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体系已有长达一个世纪的世界宝贵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综合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模式,趋向强调疾病的双焦点(社工-疾病的社会问题,医学-疾病的治疗)干预、预防、社区参与跨专业团队协作。在此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应对中,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是不可分割的,我国社会工作需结合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积极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开发、实现和创新社区流行病防治服务。如发展基于社区的流行病预防模式,与街道、社区医院以及其他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开展无缝合作,在卫生保健和社会服务之间建立“点-线-面”支持网络,突出社会工作技能在社区服务、健康宣传和能力发展方面的价值。
(三) 应用研究: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保健中的应用性研究
在社会工作研究领域,学界需积极开展关于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心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学界同行需和一线的社会工作者共同开展干预实践研究,以及心理社会干预效果的评估类研究。此外,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百年历史和相关文献都强调了与医学专业合作的必要性。社会工作(组织)需与公共卫生部门及其专业人士开展密切合作,?譹?訛?譺?訛共同制定、开发和使用病例筛选的标准和工具,在公共卫生系统中协助医务工作者参与早期的病例筛查和病患档案管理,从而发挥积极自主的服务提供者角色。同时,应结合此次疫情中的社工介入实践,做积极的反思和成果研讨,以此为基础为我国社会工作危机应对或参与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标准。
(四) 人才培养: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壮大
一方面,加强医务/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人才队伍培养。为保证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质量,社会工作教育需要明确(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及實践职能;在将公共卫生保健作为主要培养方向的院校中,探索开设公共卫生保健及卫生危机应对等相关的社会工作课程。同时,需要推进更多的工作来支持社会工作教育培养和实务工作开展之间的匹配协作,以确保在当前和未来能够输送更多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积极应对类似公共卫生危机。另一方面,在全国层面加快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保健领域的相关机制,如流行病防控中社会工作实务指引、社区病例档案管理等。
(五) 具体服务:基于需求分类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
一是对病患提供直接的心理社会干预,这反映了卫生保健系统中社会工作者日常工作的本质,包括介入解决与健康、疾病和医疗的各个方面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以及使用社会工作技能来处理卫生环境中出现的其他病人和家庭问题。二是为医护队伍的一些成员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例如为医患关系紧张、受危机冲击影响较大的医护人员开展个案工作及危机咨询辅导。
本文对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反思,并认为社工介入的关键在于转变对传统医学范式的认识。由传统医学范式衍生出来的公共卫生保健往往是一个线性过程:一个人生病,首先进入医疗系统接受干预,然后要么康复,要么死亡。?譹?訛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民众看到的不仅是确诊、疑似、死亡、治愈人数,还看到了这些数字背后的温情故事、社会问题以及活生生的处于社会中的人。这些民众态度和关注度的转变顺应了当下公共卫生体系运作的多面向性。社会工作在医疗体系下的介入和实践,必定带着不同于传统医疗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框架,其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植入又催生了传统医学范式的转变,同时也表达了社工专业对患者及其家庭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关切,意味着从患者(病理层面)治愈到愈后(社会层面)再融入的双焦点搭建。如此范式的转变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社会工作者也将必定带着“试图影响整个卫生保健系统范式的敏感任务”。?譺?訛正如英国施赈者们一个世纪前所做的那样,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领域有着深厚的实务根基,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代表了未来公共危机应对的一种综合治理方向。今天,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危机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社会工作在卫生公共体系中与医疗机构、社区治理的协作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一线社会工作者来共同推进教育、实践和研究,明确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责任编辑:徐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