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灵魂,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实的精神支柱,其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前途命运乃至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文章选取马克思主义信仰作為论点,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紧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阐述了我国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现象,并针对此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
信仰,是指人们对于某种对象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虔诚性,并由此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念从而长期将其作为自身行为活动的规范和准则。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尊崇度。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毫无疑问,我国已经迎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信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不但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以伟大认识论工具,而且赋予他们伟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所以,在这样一个时期,解决好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境
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史中,广大民众曾长期的追随儒家文化,信仰统一而稳定。但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逐渐变得内忧外患,伫立两千余年的儒家思想轰然倒塌,人们开始表现出信仰迷茫。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到来,改变了中国的命运。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们开始相信和追随马克思主义。但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痴迷往往建立在对革命胜利的喜悦和对革命领袖的崇敬之上,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这就导致了在社会发展后期马克思主义的根基不够牢固。
(一)多元化价值取向致使马克思信仰主体地位被削弱。
建国后,我国实行了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精神食粮的匮乏以及业余文化生活的单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建国的理论基础,很少受到外界的冲击,其根基和地位十分牢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引入,人们的文化认同开始出现多元化。尤其我国在步入新时代之后,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借着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开始强烈影响我国大众的信仰,其借助微软、苹果等高科技网络通讯产品给我国居民灌输着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传统社会的一元化模式早已不复存在,社会经济关系显示出极其丰富化、多样化的态势。外国宗教的传入,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严重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在利益至上的观念影响下,人们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价值观影响愈发强烈,“小悦悦”等道德滑坡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极其深刻,所以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现象之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题地位被严重削弱。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条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内核和指导思想,是全体无产阶级和广大社会成员保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强大后盾。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意识形态的主体,其出现的地方多为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国家重要媒介。由于其理论性过强,在人们生活的底端很难出现马克思主义的身影,而这也导致了人们长期与马克思主义相脱节,无法真正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和指导意义,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难以发挥出真正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进行宣传时过于形式化、教条化。部分人总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进行说教,而忘了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阐释人们生活中最细小的事物,没有用其基本的观点去解释生活中的普遍规律和基本事物,致使广大人民群众看不到马克思主义与其生活的实际联系,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致使马克思主义空洞化、口号化。然而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国家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导、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现象,让马克思主义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使马克思主义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和指导力。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也是影响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分配不公,不公平现象凸显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在回答“您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问题是,排在第一位的是“目前社会不公平问题突出”,占比达一半以上。
第一,资源分配不够合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分配问题便长期存在,例如2000年,WHO进行成员国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的倒数第四位。而在步入到新时代之后,部分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某些问题反而变得更加突出:首先,关键生产要素由少数地区、人口、行业所掌握并长期占有。最优质的的社会资源总是稀缺的,在强调社会公平的大背景之下,少数人长期占有优质资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且是不公平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医疗等重要社会资源有市场和政府共同配置,但显然政府配置要占主导地位,这就造成了我国的优质资源长期集中在直辖市、经济特区、开发区等大型城市,中小型城市及农村地区优质资源极度稀缺,而这也造成了社会资源差距的迅速扩大,我国大部分人口的就医、教育、住房、养老等问题急剧凸显。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之下,部分大型国企享受着双重待遇:一方面可以在市场中谋取利润,另一方面又享受着国家高额的经济补助。例如某些国家产业,石油行业,通讯行业等部门,每年国家都有高额的资金补贴和技术援助,上述这些近乎于垄断的行业一方面享受着过国家优厚的待遇和补助,另一方面企业效益却不尽如人意。其次,运行机制方面不够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理念造成了运行过程中政策调配运用不够合理,从而促使国家在一系列政策上向某些地区和人口倾斜,以至于造成城乡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城乡生活水平差异明显。这也从侧面导致了社会阶层明显分化。
第二,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体系已经从平均主义逐步走向两极分化,而与之相伴随的则是社会财富向国企、政府、少数垄断行业集中。四十年来,我国长期的城市化假设使得城市吸取了大量的资源,而農村地区受到的关注则相对较少。虽然我国在改革中做出了许多努力,但由于政策的倾向性,农村地区的改革发展缓慢。在大部分城市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却把落后留给了农村。农村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其“农村户口”的身份却难以让其享受到相同的现代化回报。由此可见,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影响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拉大贫富差距,更影响众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社会不公平问题凸显,必然对青少年一代产生消极的影响,其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心态很可能被上述不公平现象所影响,从而影响其精神世界的发展,认为社会主义的现实世界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相去甚远,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就无法在其心中扎根。
(二)社会物质生产不够充分,生产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物质建设的全面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上个世纪有了显著的提升和改善。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民生领域短板较多等等。所以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目前仍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劳动身产率、人均植被保有量、人均住房面积等与发达国家仍有有着比较显著的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目前发展的总体目标依旧是提高国家整体生产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马克思主义信仰属于精神方面的产物,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经济发展和物质生产的影响。落后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会让人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不利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更不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相反,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会切实地增强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数,让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予以肯定,对共产主义的事业也充满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更加坚定。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与重塑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与重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我们要客观分析社会现象,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针对事物主要矛盾,解决社会主要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新使人们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强大信仰。
(一)重视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近年来居民幸福生活指数已经成为了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其表现为人们主观上对于个人生活满意度的体验和感。信仰来源于认同,没有认同,就没有信仰,而物质层面的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和根脉。居民的财富状况,生活水平,健康程度等是衡量其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也是其文化认同的主要来源。所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要想让更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重视民生问题,切实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首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2019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4亿之多,解决好每一位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是民生问题的托底之举。我国应尽快完善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保障每一位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着力改善农村的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尤其要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居民的生活保障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时,应加强法律监督,对部分单位拖欠员工工资,不上保险,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发放国家福利不到位等情况应给予严肃问责和教育批评。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最基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会有国家安定,就不会有和谐社会,人们就会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就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而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民生问题,扩大就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举措应尽快落实完善,从而让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提高,让其充分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次,注重收入分配,促进分配公平。个人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财富状况和生活水平,同时也是国家保持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指标。完善而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缓解个人财富压力,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要大力改善底层人民收入水平,加强普通居民收入,保护合法收入,依法打击非法收入,鼓励人民劳动致富,尤其要坚持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对于恶意拖欠工资,加班无补助等有损社会收入公平等现象应给予严厉打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其对社会公平的信心。
(二)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果经济建设搞不上去,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就无法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无法让人民群众相信社会主义制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想让人民群众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就必须有出色的经济效益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作为坚实的物质底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成就,但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留下了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购买力,切实拉动内需,使技术和产业不断升级,让人民享受高质量经济带来的优越感。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的品格。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应该谨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人们的思想并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当前,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最基本的社会物质生产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而解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方法则是要紧扣主要矛盾变化,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尽最大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蒋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代困境及出路:基于高校师生的经验证据[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宋敏娟.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6]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8] 何伟.资源分配不公决定收入分配不公——再论公平与分配不能联姻[J].中国流通经济,2006.07.
[9] 陈安金.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3.
[10] 袁春晖.完善分配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
作者简介:侯辰俊(1990.09- ),男,山西阳城人,硕士,助教,思政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