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Heath-Carter法体型*

2020-05-08 06:12孙思凡李咏兰
解剖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年龄组瑶族体型

孙思凡 李咏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体型是人体的外形特征和体格类型的总称,是身体类型的简称[1]。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是相同的,但因种族、遗传、环境、年龄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差异。Heath-Carter 体型法是以测量人体基本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内、中、外因子等参数,将体型进行内、中、外胚层体型分类,准确地阐明人体的体型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Heath-Carter 体型法是“国际生物发展规划’推荐使用的体型综合评价法[2],具有客观、准确、简单易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体型研究中。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学者采用Heath-Carter 体型法对部分少数民族(如蒙古族[3]、羌族[4]、黎族[5]等),以及部分省份的汉族居民(如北方汉族、闽南语族群汉族、广东客家人等[6-13]进行了体型研究。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六个省(区)的130 多个县内,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聚落大小不一。其中,广西是瑶族最大的聚居区。来宾市金秀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有“桂中”之称,大瑶山一带世代居住着瑶族人。2003年已有学者报道了广西百色市瑶族的体型特征研究资料[14]。近年来,瑶族的经济生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研究应用Heath-Carter 体型法对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的体型特点进行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4月,遵循知情同意和随机采样的原则,在广西省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4 个村寨(古占村、平遥村、道江村、长垌村)对当地瑶族658 例(男性275 例,女性383 例)进行测量,包括身高、体质量、上臂最大围、小腿围、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肌皮褶、骼前上棘皮褶和小腿内侧皮褶10 项与体型有关的指标。测量方法依照Heath-Carter 体型法进行,被测量者均为当地居住3 代以上的瑶族人,身体健康无疾病。

1.2 研究方法

测量对象的年龄范围为20~75 岁,按年龄分为20~、30~、40~、50~、60~岁 组5 个年龄组,分别计算男性和女性各年龄组的内因子值(endomorphy)、中因子值(mesomorphy)和外因子值(ectomorphy),以及三因子在平面弧形体型图上的X、Y 坐标值,身高体质量比值(height weight ratio,HWR)和体型位置均数(somatotype attitudinal mean,SAM)。根据Brozek 等[15]的改良公式计算出身体密度(D)以及体脂百分率,体脂%=(4.570/D - 4.142)×100。内因子值反映身体相对肥胖程度,中因子值反映身体肌肉和骨骼肌的发达程度,外因子值反映身体的线性程度。

2 结果和讨论

2.1 瑶族人体型的基本特征、年龄变化

瑶族男性、女性体型值见表1、表2,13 种体型分布见表3,内、中、外因子与年龄相关分析以及年龄组间方差分析见表4,各年龄组平均体型点在体型图上的分布见图1。

表1 瑶族男性体型值(±s)Tab1 Mean somatotype values of Yao males(±s)

表1 瑶族男性体型值(±s)Tab1 Mean somatotype values of Yao males(±s)

Age n Height(mm)Weight(kg)Somatotype x y HWR SAM Body fat(%)20- 21 1658.4±61.2 60.4±8.0 3.4-4.6-2.5(0.9,0.9,1.0)-2.4 6.6 42.2 1.5 15.6±4.3 30- 25 1607.8±60.7 63.2±8.7 3.9-5.5-1.3(1.2,1.0,1.0)-2.6 5.9 40.5 1.7 20.3±5.7 40- 40 1608.3±51.0 63.6±8.4 3.5-5.5-1.3(1.,1.2,1.0)-2.2 6.2 40.4 1.9 21.6±6.6 50- 91 1579.7±57.5 61.7±8.6 3.9-5.5-1.1(1.1,1.0,0.8)-2.8 6.0 40.1 1.5 22.9±5.6 60- 98 1550.8±60.5 57.4±8.3 3.8-5.4-1.3(1.1,1.0,1.0)-2.7 5.6 40.4 1.6 24.2±5.5 Total 275 1581.4±66.0 60.4±8.8 3.7-5.3-1.5(1.1,1.1,1.0)-2.6 5.7 40.4 1.6 22.2±6.2

表2 瑶族女性体型值(±s)Tab2 Mean somatotype values of Yao females(±s)

表2 瑶族女性体型值(±s)Tab2 Mean somatotype values of Yao females(±s)

Age n Height(mm)Weight(kg)Somatotype x y HWR SAM Body fat(%)20- 17 1519.4±52.2 50.9±8.1 5.3-4.1-1.7(1.1,1.1,1.0)-3.6 1.3 41.2 1.6 30.6±4.6 30- 42 1503.4±49.1 53.3±6.6 5.6-5.0-1.2(0.9,1.5,1.1)-4.4 3.2 40.1 1.8 32.0±6.9 40- 69 1509.7±43.9 56.2±8.0 6.0-5.1-0.9(0.91.2,0.9)-5.1 3.3 39.6 1.4 33.8±6.8 50- 130 1483.6±49.4 54.3±8.8 5.9-5.3-0.8(1.0,1.1,1.0)-5.1 3.7 39.4 1.5 34.6±7.1 60- 125 1447.6±59.3 51.7±8.9 6.1-5.6-0.7(1.0,1.1,0.7)-5.4 4.4 39.1 1.5 36.5±6.5 Total 383 1480.3±57.6 53.5±8.6 5.9-5.3-0.9(1.0,1.2,0.9)-5.1 3.7 39.5 1.6 34.4±6.8

表3 瑶族13 种体型分布(%)Tab3 Distribution of 13 somatotypes among Yao people(%)

表4 内、中、外因子与年龄间的相关分析以及年龄组间方差分析Tab4 Correlation ananlysis of endomorph,mesomorph and ectomorph of males and females with age and variance analysis

图1 瑶族各年龄组平均体型分布图.Fig1 Somatotype distributions of Yao peopl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瑶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3.7-5.3-1.5,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表1),在13 种体型中,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63.6%)最高。在体型图上,20~岁组由于内因子、外因子值较小,而外因子值较大,与其余4 个平均体型点分开,其余4 个年龄组由于3 个因子值接近,所以体型点明显集中。这反映瑶族男性从30 岁开始,体型有明显变化。男性的内因子值和中因子值在20~岁组最低,在20~50 岁呈逐渐上升趋势,在50~岁组达到最大值,表明男性在20~50 岁脂肪含量逐渐增加,骨骼和肌肉增强,身体逐渐强壮。60 岁以后随着机体的衰老,身体水分减少,特别是细胞内液下降,骨骼肌细胞数量减少且萎缩,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且骨质量减小,皮下脂肪含量下降,但内脏脂肪含量增加[16],因此60~岁组内因子、中因子值较50~岁组有所下降。男性外因子值在20~岁组最高,30~59 岁逐渐下降,到60~岁组又稍有回升,表明瑶族男性在20~29 岁时身体最为纤瘦,身体充实度较差,30~59 岁随着肌肉和脂肪的不断增加,体型逐渐丰满,身体充实度增加并保持平稳,60 岁后肌肉和脂肪减少,体型较50~岁组瘦弱。男性HWR 均数以20~岁组最大,30~岁组下降,30~岁组、40~岁组、50~岁组、60-岁组HWR均数接近,总体上SAM 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这表明随年龄增长体型分布逐渐集中,体型特征渐趋接近。

瑶族女性的平均体型值为5.9-5.3-0.9,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表2),在13 种体型中,出现率最高的3 种体型是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51.0%)、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30.7%)、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13.1%),这3 种体型出现率之和为94.8%(表3)。瑶族女性各年龄组的平均体型点较为分散,40~岁组、50~岁组体型点与其他年龄组较远。随年龄增长,女性5 个年龄组体型点沿着外因子轴反方向顺序依次排列,反映了女性的体型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女性在40 岁以后,体型有明显变化(图1),这与女性40 岁以前更注意自己的体态有一定关系。总体上,随着年龄增长,女性HWR、SAM 值逐渐下降,表明身体充实度逐渐增加,体型特征趋渐接近。

2.2 瑶族体型的性别差异

男性、女性3 个因子值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男性内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外因子与年龄呈负相关,中因子与年龄无相关(表4),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身体脂肪增加,身体细瘦程度减小。女性内因子、中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外因子与年龄呈负相关,即随年龄增长,女性脂肪、骨骼、肌肉量增加,而身体线性程度下降。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男性的年龄组间差异主要反映在20~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女性年龄组间差异主要反映在20~岁组与40~、50~、60~岁组间以及30~岁组与40~、50~、60~岁组间。一般来说,20~岁组中年龄偏小的一部分人(20~24岁)并没有完成体格发育,体质量往往还要增加,一部分男性还可能增高,身体脂肪、肌肉量会增多,骨骼加粗,这是30 岁以后男性体型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总体而言,随年龄增长,男性脂肪量增加,身体线性度下降,即身体细瘦程度减小。相比之下,女性年龄组间差异比男性更明显。

随年龄增长,女性脂肪、骨骼、肌肉量增加,而身体线性程度下降。内、中、外因子值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4)。女性5 个年龄组的体脂百分率均高于男性,男性5 个年龄组的内因子(3.4~3.9)均小于女性(5.3~6.1),除60-岁组的中因子值男性(5.4)小于女性(5.6)外,其他年龄组的中因子、外因子值男性大于女性,男性5个年龄组的HWR 值均大于女性,表明女性的皮下脂肪较男性丰富,体态丰满,男性的骨骼和肌肉比女性发达,身体更为强壮。雄激素有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作用,雌激素有促进脂肪积累的作用,这种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性别间体型差异的原因之一。

除遗传与体型的形成有较大关系外,经济发展水平、饮食习惯、劳动强度对体型形成也有一定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也间接反映了饮食中营养成分的摄入情况。从中国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知,2017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 396 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 969 元。本次测量地点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金秀瑶族自治县城镇为29 068 元,农村为8 490 元。上述数据说明,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差,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现阶段,乡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喜食鸟肉或猪肉等兽肉腌制的酢及一些腌制食品[17],经常食用这些高热量的肉酢以及含有大量盐分的腌制食品容易引起肥胖。本研究资料与2003年广西百色市盘古瑶和蓝靛瑶的资料进行初步比较,本研究瑶族男、女性的外因子值较小,内因子、中因子值和体脂率较大,即身体线性度较低,骨骼、肌肉量较多,体脂更发达。这是因为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样本中有一部分是在县城测量的,城市居民经济收入高于乡村人口,饮食更注意均衡的营养摄入,劳作强度多低于乡村人口。而且城市人口的食物来源全国各地,营养种类较为全面,乡村居民食物多为自己种植得来,营养种类较为单调,有学者认为,这也是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体质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18]。

猜你喜欢
年龄组瑶族体型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体型特别的勇士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