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体育课中的缺席现象

2020-05-07 17:10郑发山
关键词:普通高中成因体育课

郑发山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请“伪病假”的现象。由于学生不愿意运动或者季节天气等因素造成学生逃避体育运动,长此以往必定会加剧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怠慢情绪,因此本文将深度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而通过笔者教育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对策,减少高中体育课堂中此类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普通高中;体育课;伪病假;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36

一、对体育课“伪病假”的理解和认识

1.体育课“伪病假”的定义

通过字典查阅,发现“伪”是指有意做掩盖本来面貌的或虚假的不合法的,和“真”相对。本文所说的“伪病假”特指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假装生病而请假的一种行为,是学生用来逃避体育练习,欺骗同学和教师的一种手段。

2.研究“伪病假”的价值意义

“伪病假”,在体育课上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部分体育教师往往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视而不见。透过“伪病假”这种表象,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冷静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伪病假”虽然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却关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方式的创新等诸多要素的大课题,因此“伪病假”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

二、普通高中“伪病假”现象产生的成因

1.体育课堂氛围过于单调

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讲授枯燥乏味,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高中学生来说,不益于其良好体育素养的养成。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如果仅仅采用现阶段的课堂模式,即学生在课堂之初听从教师对于相关体育内容的讲解,然后再进行内容练习,所有的环节都是教师规划好的。学生想要进行体育运动又需要考虑到一系列课堂的规则就会限制其思维,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失望,进而想方设法去逃避,甚至出现“伪病假”的情况。

2.学生不喜欢运动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现在的学生大多也不喜欢运动。甚至一些同学由于身体较胖,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其内心深处就会有放弃的念头,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也同样没有对其加以重视,学生就会失去动力,寻找各种理由来逃避体育课程。特别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女生来说,由于受到生理、心理、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困扰,不喜欢体育锻炼,更不喜欢体育课。因此高中女生经常会出现“伪病假”,以此来逃避体育课。

3.特殊天气加剧学生逃避体育情绪

外部自然环境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雨雪天气,此種天气不可避免地会为学生的室外体育锻炼带来不便,并且也会对学生的心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4.缺乏严格的请假制度

请假机制的设立就是为了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但从笔者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此项制度产生了比较偏颇的理解。如果由于自身意愿就随意地向教师提请“病假”申请,并且教师随随便便地答应,这无疑会促使学生此类心理的进一步加剧。因此想要实现“伪病假”现象的减轻或者根除,必须对相关请假制度进行彻底完善。

二、针对普通高中“伪病假”产生现象的对策

1.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

高中学生的主观意识会对体育课的态度产生一定的主导作用,所以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思想意识的引领,特别是在重文化成绩轻体育锻炼的高中。笔者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结果如下:

教师:你对我们的体育课程设立的目的有怎样的认识?

学生1:我觉得体育课就是我们上完其他文化课后来放松的,喜欢篮球的就玩玩篮球,喜欢足球的就去踢足球,什么都不喜欢的就在操场上散散步、聊聊天。

学生2:体育课太累了,况且我比较胖,跑一会儿步我就会觉得非常累,上其他文化课都没有精力。

学生3:我觉得体育课应该根据我们的意愿来选择上或者不上……,比如我就喜欢网络游戏,不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所以如果在体育课中能够加入网络游戏课就太好了,这样我就能不用动,也可以参与进来。

通过以上部分同学对于体育课的认识可以看到,学生对于体育课本身的认知还是有所欠缺,并且没有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自身健康以及头脑的锻炼。因此笔者在了解学生主要观念后,在体育课堂上加大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引导,通过体育理念讲授的方式告诉学生,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其身体机能,并且可促进其学习成绩提高,调查结果如下表1。

表中各项指标的满分为10分,由此可以看到学生体育课的缺席率、参与率以及对体育课的喜好度都达到了相对较好的程度,使得意识培养是引导学生参与相关项目的内在因素,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体育实现了一定认可,就可以使得当下常常发生的“伪病假”现象得以减轻。

2.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请假制度是约束学生“伪病假”行为行之有效的外在条件,笔者在实际提出此方案之前,对本校高二班级学生“病假”发生次数进行了相关统计,结果如下表2。

由上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针对1个学生在1学期中的请假次数可以看到,其频率非常之高,如果是真的由于自身健康原因造成则无可厚非,但从全班平均每节课的请假人数中就可以发现,此种现象并不正常。因此笔者发现对课堂施行严格地管理,在教学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因病因事请假的学生从严把控,如实登记,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重复利用同一借口来请假,特别是女生以例假为由的“伪病假”。针对耐力体能类项目教学中学生“伪病假”增多的情况而实施的“借贷制”,即学生如果因临时身体原因而不能进行的耐力类项目练习时可以暂时先欠着,教师进行登记,然后在平时的课堂中根据情况自己提出申请补上,学期结束前要结清,否则在最终考核时给予扣分。这项制度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在耐力类项目中学生的“伪病假”,因为他们也要去权衡利弊,明白最终还是无法逃避的,所以平时也会尽量不找借口,当然针对确实因身体原因并有医院证明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把握执行的尺度。这项制度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已能很好地解决了耐力类项目中学生“伪病假”的问题。并且在实行此种严格请假制度后,笔者又对体育课堂的“病假”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3。

由上表结果看出,在此种严格的规范请假制度下,学生的请假频次明显得到了一定控制,并且在实际执行中发现,有些同学即使出现身体不舒服但能够克服的情况下不去轻易请假,不仅仅能够使得学生的逃避心理得到一定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其体育锻炼毅力,培养其勇于吃苦的品格。

3.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学生产生“伪病假”行为,多是由于体育课堂本身的吸引力过于薄弱,从而使得学生产生厌烦之感,并且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学生“伪病假”一般会发生在体能类练习课中,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组合上尽量避免单一的体能练习课出现,把一些体能类的练习内容巧妙地结合到其他一些运动项目中。如:利用足球带球跑来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利用篮球的双手前后抛来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通过持球的蹲跳练习来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练习内容穿插安排到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之中,进而减少体育教学中“伪病假”学生的出现。特别是高中选项教学的背景下,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显得更为重要,更为可行。为此笔者将前期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兴趣程度与课堂内容优化后的学生兴趣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同样每项调查项目的满分为10分,通过笔者与学生进行细致访谈,并在课堂上详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后,得出的结论为进行教学内容优化后,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得到了明显提升,并且“伪病假”的出现频次也随之得到了降低。此外经过笔者实践过程中发现,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合选择时也一定要考虑季节天气的因素,尽量把重复时间长,强度大的练习项目如耐力类的放在秋冬季节,把速度、技巧类的如体操、武术类地放在春夏季节,这时学生穿衣少,能更好地做出各种肢体动作,这样就能够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等等因素,从而更好地使其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

4.学练方法的科学设计

在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仅仅注重学科任务的完成度,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从而让学生产生逃离的想法,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即使教师能够让教学任务得到准确完成,在学生掌握度上也会表现得差强人意。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主动地并科学地设计多变的学练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因为传统单一的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形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果学生的内在心理产生抗拒之感无疑会加重体育课程的枯燥之感。为此笔者运用新媒体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学练方法的多样性,例如通过媒体视频,动感音乐的灵活运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中也要注意改变组织形式,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灵活运用,注重团队合作的互帮互学和团队集体的对抗等形式能很好地让学生的运动中加强互相的交流和体验,身心愉悦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上来,“伪病假”自然也会很少出现,并且通过笔者的实际教学应用发现此种学练方法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使得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得到了质的提升。

5.注重评价的个体差异

在传统教学当中对于学生个体进行简单统一的评价方式便于教师操作,体现平等性,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不加以调整,会让一些同学难以在体育课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地的体验,让学生的自尊心受挫,造成“伪病假”学生的增多。因此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中,使得评价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和身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合理运用相对评价,强化学生进步情况的结果体现,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对“伪病假”学生尽量多用激励性语言的即时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学习成就感,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相信学生的体育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定能提高。“伪病假”现象虽说是部分学生中出现的小问题,但通过实际教学的感悟,筆者发现在这其中也暴露出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真问题,因此只要我们教师加强学习,注重内容的优化组合,学练方法的有效激趣,课前引导课后疏导的人文关怀,定能在我们的课堂中“去伪求真”。

三、采取上述措施后的效果反思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践,笔者发现在学生层面利用上述各个方式进行组合式教育可以使得当下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并且具体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进一步扩充,因此得到如下3点反思:

1.在着重个体差异的情况下优化教学内容组合

所有的措施并不是独立来操作的,而是可以在进行相互配合下使得实现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的,例如在个体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对应接受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被充分照顾到,从而实现“伪病假”的根除。

2.完善规章制度时需要做到周全考虑

虽然严格的规章制度可以使得学生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但如果规范过度还是会使得学生产生叛逆心理,所以在进行规章制度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情况、个人身体情况等等内容,尽量实现最大范围地兼顾学生个人情况。

3.要着重建设学生的体育学习思想意识

只有思想端正才能进一步促进行动的实现,不但要在课堂之上与学生进行深入交心传达相关理念,课下也要找到相关机会与学生进行谈心,进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接受正确体育学习观。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笔者通过结合自身体育课堂的教学感悟并对相关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文中提到的方法对于目前普通高中体育课堂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伪病假”现象实现了较为彻底的约束。希望通过笔者在本文中的论述能够为高中体育教育提供一些参考,进而实现“伪病假”现象的彻底根除。

参考文献:

[1]杨志红.浅谈高中体育课堂实施和谐互动教学[J].山海经:上半月,2018(6):71.

[2]张文明.高中体育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C].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

[3]术宏静.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构建高效课堂——浅谈高中体育课堂教学[J].田径,2018(1):49-50.

[4]刘华.高中体育课堂植入"快乐体育"理念的方式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8):116-117.

[5]靳贵忠.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8(49):127.

(作者单位:杭州市临安区昌化中学,浙江 杭州 311321)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成因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体育课上的“意外”
普通高中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