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河与“宜红”古茶道往事

2020-05-07 08:02潘明章
寻根 2020年2期
关键词:洋河宜昌红茶

潘明章

笔者老家潘家湾祖屋旁的官道,据说从长江边的宜都古陆城,沿着渔洋河逆流而上直达渔洋关,最后可一直通往五峰、鹤峰、来凤、宣恩、咸丰进入湖南。小时候,隔三岔五地就见有成群结对的骡马驮着大包大包的货物,叮叮当当地从屋旁一路经过。

那时,我们一直都把屋旁那条蜿蜒悠长的青石板官道称作“大路”——五峰县到宜都县的大路,听大人们讲,隔不远的渔洋河也是行走有往来于五峰至宜都的小货船的。不过,那木船也就只能行走到渔洋关,再往上,河水太浅就行不通了。船与骡马是连接五峰与宜都的最好运输工具。

不论是旧时渔洋河水道上的木船,还是沿河“大路”上行走的骡马,装的驮的大多是需按时运到山外的大茶包——那是一些经渔洋关精致加工后、专供出口,且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宜红茶”。

今天,地方政府在整理和挖掘地方文化时,就将旧时的渔洋河水道和沿河的官道老“大路”,定性为了“宜红古茶道”。

宜红茶与渔洋关

西晋时,《荆州土地记》就有“武陵七县通出茶”之说。茶圣陆羽曾到此进行过专门考察,他在《茶经》中称宜昌及周边地区的茶叶为山南茶之首,曰:“山南以狭州(今宜昌地区)上,襄州(今襄樊、谷城、光化、襄阳等地)次,荆州(今江陵、当阳)次。”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夷陵(今宜昌)任县令时,也给了宜昌茶以很高的评价,曾留下“雪消深林自剐笋,人响空山随摘茶”“春秋楚目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等千古名句。

宜昌出好茶,宜昌人爱喝茶。可有趣的是,最先让宜昌茶叶享誉海内外的,却恰恰不是现在宜昌人平常爱喝的绿茶,而是一种适合欧洲人的饮茶口味,且制作起来颇费工夫的出口红茶。其茶,外形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香气甜纯绵长,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叶底红亮柔软,且茶汤稍冷即有“冷后浑”现象产生,为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曾因此茶叶常由宜昌地区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为“宜昌工夫茶”,简称“宜红茶”。湖南《慈利图志》记载:“鹤峰帮者西贡品,其与宁都同为尚第一,中外驰名。”曾有美商称宜红茶“色香味良,有五道水,实胜于羊楼洞茶”。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外洋通商,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巴宁县志》)“广人贩红茶,按谷雨来乡,不利雨而利晴,不须焙而须曝,乡园获小济焉。”(《宁乡县志》)

说到宜红茶,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名叫“渔洋关”的小镇。渔洋关乃今宜昌市所辖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城所在,东邻宜都接长江,北通长阳连清江,西南与湖南石门交界,西通鹤峰、来凤等地,历来为江汉平原、三峡地区通往鄂西山区的咽喉要道。北宋时修筑鱼洋寨,元代为阻止土司过境骚扰,以保汉疆边民安宁,曾在此设置“渔洋关”。19世纪中叶,宜红茶兴盛,让这座具有浓郁土家文化气息和秀丽景色的山镇驰名海内外,拥有鄂西深处的“小汉口”之称。

清道光年间,广东商人钧大福带领江西技工到渔洋关等处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开店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1854年)又有高炳三及尔后光绪丙子年(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后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随后,渔洋关周围的湖南石门、桑植,鄂西鹤峰、来凤、五峰等地,均有广东茶商、江西茶商、汉阳茶商等来此开设茶号,传授红茶采制技术,收购红茶。极盛时,制茶厂有20多家。五峰采花乡至今还保存着一块英商“宝顺和”的茶庄招牌。当时渔洋关以西的粗制红茶,都要集中到渔洋关精制后,再通过渔洋河水运至长江、清江交汇口的宜都陆城,然后才转运汉口外销英、俄、美、德诸国。由于宜红茶品形俱佳,很受欢迎,销路大畅。1876年,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宜红茶出口量更是猛增,至1886年前后,每年红茶输出量都在15万担左右。渔洋关一度成为与湖北省内两大茶叶市场——羊楼洞、汉口齐名的鄂西南最为著名的红茶市场。每年季节茶工有5000余人。据《湖北省茶叶产销状况及改进计划》记载:1937年前后全省收购、精制、运销茶叶较大的厂商24家中,五峰渔洋关就占有源泰、恒信、民生、华民、同福、民孚、恒慎、合兴等8家。

每逢茶季,渔洋关镇内镇外,人背马驮,商贾茶客,川流不息。镇上客栈、骡马店、饭馆、茶楼,各类店铺小摊,昼夜灯火通明,吆喝声不绝于耳。各家茶号通宵达旦烘烤制茶,茶香飘溢十里开外,让人闻之心醉神迷。由于茶香浓郁,浸染日久,就连镇上街巷门庭、吊脚木楼也余香沁馥,弥久不散。

茶号老板以诚信为本,为保证宜红茶的绝对品质,清一色地聘请江浙、汉口、江西、广州等外地高级制茶师为“茶号大包头”。这些“茶号大包头”,全是当时在国内茶市有名望的人物。直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本地出了一位名叫黄足三的制茶师,才打破渔洋关茶市外地制茶师一统天下的格局。黄足三曾在镇上最大的“源泰”茶号帮工学艺七年,练就了一手红茶制作的独门绝活。他对红茶制作工艺中的分筛、闹筛、簸茶、茶、飘筛、搭筛和风车净茶等技术以及毛茶收购中的筛分、半成品加工、清风、焙烘、拼样、勾堆、装箱等工艺样样精通,件件娴熟。由他主持加工的“香艳”牌宜红茶曾在全国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在汉口茶市成交时,比同类同级红茶每担要高卖官银五两。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茶对外出口受阻,宜红茶制茶业一下陷入困境,茶号纷纷倒闭。1943年日寇入侵渔洋关,仅剩的少数茶号也遭到日军烧毁。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茶号倒闭,茶园荒芜,古镇茶市一落千丈。

1950年年初,中国茶叶公司继中南区茶叶公司湖北羊楼洞茶厂、汉口茶厂成立之后,随即在渔洋关设立了中南区茶叶公司宜红茶收购处,负责鄂西茶区以及毗邻的湖南石门、慈利、桑植、大庸四县的红茶制作与收购。1951年3月,在中南区茶叶公司宜红茶收购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宜都茶厂,负责宜红茶的精制加工,同时迁往交通便利的宜都县城。同年,在湖南石门又成立了宜都茶厂分厂(1956年改属石门茶厂),负责湖南地区的宜红茶初加工,而后又在五峰、宜昌相继建立了红茶精制厂,与国营茶场形成紧密的生产网络。

渔洋关与渔洋河及五宜老官道

1927年至1932年,渔洋关两度成为五峰县治所。1949年至1950年间,县政府也曾一度在渔洋关办公,由于当时五峰以西匪患严重,县治复迁至五峰镇。2011年4月14日,民政部通过了《关于同意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渔洋关便再次成为五峰县的新县城。

渔洋关、渔洋河,“渔洋”二字是因关而得河名,还是因河而得关名?《长乐县志》记载:“渔洋古长阳之南境,元时设关,以备土司。”“两山对峙中,一溪流水,潜有多鱼,渔人得鱼,其乐洋洋。”渔洋关是因河得名。而河也只是渔洋关附近的渔洋河而已。早些时候,渔洋关以下的人们把那河叫“汉阳河”,渔洋关附近有一座清代古石桥,据说是汉阳茶商参与了修建,当地人把它称作为“汉阳桥”。

一条河流分段取名是常态,同是一条“汉阳河”,在渔洋关叫渔洋河,出了渔洋关叫全福河,再往下叫陡沟子河、石羊河,一直到聂家河、胡家河……沿河两岸,或许正是因为只有渔洋关在旧时的码头为最大、声名最广,也不知究竟是从什么年月开始,大家就把旧时的“汉阳河”统一称为渔洋河。

渔洋关的红茶市场兴盛起来之后,据《五峰县志》记载:“至民国时期,渔洋关有茶号13个以及印染、榨油等手工业。街道扩至8条,房屋332幢,面积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因形取势砖木和木架结构。主要街道脊檐相连,错落有致,街宽6米,青石板铺设。1938年,武汉沦陷,汉、宜、沙商人涌入,寓居渔洋关谋生。极盛时,茶工万记,骡马千匹,木船百只。街市热闹,通宵达旦。”1911年渔洋关中码头正式启用后,仅一个中码头就可同时停靠木船50余艘。一旦茶叶装箱需雇船外运,前来运茶的大小船只,倚岸排列,达四五里。茶船从渔洋关出发,枯水季节三日多便可顺水到达长江边的宜都,若遇汛期,只需一日便可抵达。

渔洋河发源于五峰县与长阳县交界的雪山,经柴埠溪流经到渔洋关才渐成规模,最后在宜都陆城附近的刘家咀汇入清江,注入长江。行船河道大多处于高山峡谷之中,河滩水潭交替反复,船家称有“一梁二垴九子十八滩”,撑篙行船异常凶险与艰难。

过去行走在渔洋河的小木船,大伙都叫它“摇摆子”船。因为渔洋河河水浅、航道窄、落差大,航行于清江的“峡划子”等外地船帮的船进不了渔洋河,唯有本地的“摇摆子”船,凭借吃水浅、船体轻、易顶滩的优点,方可通行。即便是这样,遇上枯水季节,载重3吨以上的木船,上行也只能装载1.2吨,下行装载1.7吨,过滩还得依靠人力来拉纤。劳动强度极大,运速极慢。旧时宜都至渔洋关的宜红古茶道上的货物流通,除了依靠渔洋河水运还得利用沿河官道上的马帮来陆运。

据《五峰县志》记载,宜都至渔洋关的官道始修于清光绪年间,民国时再次维修。其中,渔洋关至熊渡段,以汉阳人张人杰为主、当地民众为辅出资修建。而熊渡至宜都陆城段则由宜都胡、鲜、李姓大户出资,沿途百姓捐资来共同修建,此事有现存于宜都聂河肖家岗村的三段残碑为证。道路大多采用手工开凿的青石板铺就,路宽1.5米,用老百姓的话说,是既抬得官轿,又走得骡马。

渔洋河自熊渡以上至渔洋关河段,大多处在大峡谷之中,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垭口,两岸全是高耸的悬崖峭壁,旧时五峰至宜都的官道也好,说是宜红古茶道也行,出了渔洋关,陆路就直上分水岭,然后翻岭下坡,经高家湾、洞湾、大沟(溪名),绕过渔洋河岸的悬崖峭壁,直抵渔洋河边的全福河。

五宜官道过了全福河,然后渡河顺着垭口上爬至栗树垴,一路经沈家冲、蚂蟥丘直达潘家湾;再经雷打坑、将军山、叶家湾,在熊渡垴顺坡盘旋而下抵达熊渡。这样一来,就全部绕过了熊渡以上渔洋河岸的悬崖峭壁,然后再沿着渔洋河岸下行,经张家涧、谢家洞,便可一路到达聂家河。

聂家河是宜红古茶道上水陆两路都必须经过的一处较大驿站。渔洋河流经至聂家河,两岸山势逐渐开始趋于平缓,河面渐渐变得开阔起来。此地处外来香客前往“南武当”梁山朝拜的必经之路,上山下山的香客都要在此歇息。小镇上,来来往往人口多,客商云集,生意也就十分红火。于是,河里的船工,陆路的马帮,也就时常算好了时间在此停留。1940年6月至1945年9月,宜都县政府机关就曾迁聂家河附近的白田处办公。

过了聂家河,人们再不论是走陆路,还是行水路,脚下的道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平坦,行船走路也就显得越来越轻松起来。陆路经庙滩子、穿大麻岭小麻岭,过香客岩,走过路滩、莲花堰,用不了半天工夫,就可到达宜都古陆城。水路一旦过了王家渡、白家渡,再只需在与清江交汇的刘家咀拐上个弯,转身,顺着清江而下就可直抵陆城的水府庙、佑圣观、燕子岩或桥河的老码头。

宜红古茶道水陆两路上大大小小的驿站中,栗树垴、潘家湾只临官道不临水路,白马潭则是临着水路又不临官道。白马潭地处白马溪流入渔洋河的溪口上,其产业过去大都属于当地富户陈述庸所有。陈述庸不仅在白马潭开有货栈、榨坊、纸坊、客栈,在白马溪还有大量的田产,还在渔洋關与人合股开有茶号。现在看来,这白马潭更像是旧时渔洋河道上的一个私人驿站。

宜都古陆城与“宜红茶”集散地

宜都古陆城地处于长江、清江交汇处。据《宜都县志》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始置夷道县(清江古称夷水),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分南郡立宜都郡,“宜都”之名始于此。陈天嘉元年(560年)改夷道为宜都县。而自西汉置夷道县两千多年来,除去清顺治四年(1647年)至康熙元年(1662年)县治在隔江相望的长江北岸之白洋外,古陆城一直均为宜都县治之所在。

宜都西靠鄂西山区,东面江汉平原,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水拱卫,有山有水有良田,水运四通八达,素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其地域位置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乃至于经济上,都显得极为重要。

古陆城被叫作“陆城”,源于吴蜀之争。蜀汉章武二年(222年)蜀大军攻吴,吴偏将军右都督陆逊领兵抗蜀,曾于此筑土城御敌,陆城于是便因此而得名。明成化六年(1470年)在日益损毁的城墙旧址上再重筑土城,直至明万历四年(1576年)才改修土城为砖石城墙。后又历经明末农民起义军、康熙年间滇军攻占等数次战乱损毁,虽有清康熙、嘉庆年间两度修复,然终因城内街道狭窄,城区不断扩大。民国26年(1937年),县城驻军及民众共同拆除西门至南门城墙,改建成为中山路。之后,余下城墙逐渐倾废。

古陆城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凭借长江、清江“黄金水道”以及渔洋河便利的水运,自古以来就是鄂西山区山货土特产外销的重要集散地,同时也是近代工业制品及外来“洋货”销往鄂西山区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清末民初,常有上海、武汉、沙市、宜昌等外地客商来此以工业用品兑换山货土特产。同时,英、美、德、俄、日等外国商人也与本地商人联手贸易,开设商号,销售“洋油”“洋布”等洋貨,收购本地红茶等出口商品。独特的地域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致使宜都陆城千百年来市场繁荣、商贾云集。抗日战争之前,商户就有2000余家。至1949年,陆城区域已建有东正街、西正街、南正街、善堂街、中山路、胜利路等6大主要街道以及30余条巷子。据传,当时的陆城为湖北省内最大的县城。仅仅茶叶、生漆经营一项,陆城就有元成、天成、元和成、天吉庆、福星玉、永昌福、王大昌、向兴泰、鸿义等23家。每年出口红茶约2000箱,青茶数百担。其中,又以福星玉、永昌福商号的规模为最大。说古陆城为宜红古茶道上重要的“宜红茶”集散地,一点都不为过!

旧时五峰渔洋关的“宜红茶”外运,不论是渔洋河中的“摇摆子”木船,还是五宜官道上的“叮当”马帮,货物一旦运送到了宜都陆城,就都得卸货中转,改换大船再往外运。渔洋河的“摇摆子”木船是无法在长江的大风大浪之中长时行走的,蹄步再急的马帮也远远赶不上江中货船的便捷与迅疾!而依靠水运外来的货物,若需进山,同样,也得在陆城改换“摇摆子”木船、小帆船或是陆路马帮,再运转上路。新中国成立初期,省一级商贸公司,诸如百货、纺织、五金、盐业、糖业等,都在此设立转运站。

因占有长江、清江两条“黄金水道”及渔洋河水运的便利,古陆城水运的繁忙便是理所当然。民国4年(1915年),陆城沙市商人陈政齐等在宜都集资合股成立合利亨轮船运输公司,购有亨通号客轮航行至沙市、宜昌。民国28年(1939年),宜都已有驳船两艘,航行于沙市、宜昌之间。民国34年(1945年),宜都木船工会成立,仅清江、渔洋河就有“峡划子”“摇摆子”木船160余只。水运一繁忙,又带动了陆城的各路码头的兴盛,清末民初,陆城有合江门、临川门、桥河、新街、燕子岩、佑圣观、水府庙、窑湾八大码头。清道光末年已有专业的码头搬运组织“顺治行”(清末又称“力行”)。1946年陆城成立码头同业工会时,正式码头工就达202人,临时揽活的不计其数。码头的兴盛,客观上刺激了陆城码头小巷的扩展。

旧时陆城停靠木船的码头小巷大致有五条,从东往西,依次是桥河、新街、燕子岩、佑圣观、水府庙。就其称谓既可说是旧时河中的码头名,也可说是现在陆上的小巷名。远远望去,小巷两边面河的山墙,错落有致,一级高过一级。宽大的青石板台阶,顺延码头基石沿巷拾级而上,一路垂直抵到古城的主要老街——西正街为止。

旧时的陆城码头小巷,大多经营仓储转运、茶叶贸易、吃喝住宿、兜售缆绳船篙船雨棚等,而“宜红茶”船及茶商,则是他们眼睛紧盯着的最大客户或长期客户。那些码头小巷因临河近水,地势较低,遇到涨洪水,小巷进水便是常事。以至到现在,陆城的人们,在谈论起某年某月长江、清江发大水的情形时,都要以“桥河都进水了”“燕子岩的水都到哪儿哪儿啦”等来标识。

作者单位:宜都市文联

猜你喜欢
洋河宜昌红茶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洋河失速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湖北宜昌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心洋河,爱未停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冬日养生红茶
1.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