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流动对长三角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研究

2020-05-07 05:39刘世豪
科技和产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产性长三角劳动力

刘世豪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5)

目前,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开始步入新常态,前几年盲目追求经济增速而实行的粗放增长所导致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产业结构问题开始凸显。为解决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供给侧改革政策,把政策目标从“重增量”转向“改存量”,着力解决产业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与转型,提高制造业的生产质量,由现阶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打破现阶段全球产业价值链当中处于下游的局面,在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力争上游,争取达到“制造业2025”目标。

而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特殊的经济地理特点,同时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受惠点,是我国未来面向全世界、辐射整个亚太地区、并且引领全国发展的经济龙头。国家力图将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为“最具活力的资源配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中心。”但是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发展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产业趋同,地区之间产业相似度过高,地区之间产业的联系不够紧凑,城市分工不明确,部分地区产业集聚与一体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都急需解决。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地区之间联系,同时推动不符合本地发展的产业进行产业转移,被转移地区要加强产业承接能力,尽快形成与之匹配的生产提供中间需求的服务业,加强协同集聚。而产业集聚作为要素自由流动及产业空间区位再选择所导致的空间地理分布形态,在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协同集聚当中,必然伴随着产业转移的企业区位重新选择以及劳动要素、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和扩散。在未来,制造业在地区上的聚集,必然伴随着与之相匹配为其提供中间需求服务的服务业同样在周围集聚,形成两者之间的协同集聚状态,对于长三角克服分工不明确实现产业转移有着非常关键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者之间协同集聚的文献综述

回顾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和转型的经验发现离不开现代服务业以及制造性企业的共同推动。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是以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业增长为主要特征。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所需求的服务,同时也是投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中间需求产品,其投入的质量和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地区工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生产性服务业如何与制造业进行良好交互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从早期其管理现代制造业的功能到后来的促进功能在一直到今天的战略功能,提供生产过程中间需求服务的服务企业和制造性企业之间的彼此交互关系也由早期的制造业需求主导论[1]与生产型服务业供给主导论[2]之间的争论到今天逐渐达成共识的互动融合论[3-4]。融合论认为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主导关系的争夺,而是唇齿相依、彼此融合的双向推动与制约的相互影响关系。

而目前专门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性企业之间协同集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尽管如此,也有部分学者对这一领域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研究。高峰、刘志彪[5]认为,通过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彼此分工与合作,能够促进这两种产业各自的升级并进一步促进彼此之间的集聚。陈建军、陈菁菁[6]通过构建两联立方程考察了位于浙江省内的69个城市及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的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发现彼此之间具有协同定位关系,两者的区位选择都会对彼此产生一定影响。陈晓峰以及陈昭锋[7]基于我国沿海地带及城市的数据考察发现,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企业与制造性企业集聚本身都存在路径依赖特征。

1.2 关于要素地区间流动、产业区位转移与产业集聚的文献综述

通过有关文献的整理,本文可以发现,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对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和产业的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已经做出了具有相当贡献的成果。Krugman[8]将产业布局研究中引入新的地理学视角,认为劳动力的流动、运输成本的存在等要素共同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Trenkler、Wolf[9]通过考察波兰1925—1937年产业区位变化发现,劳动力要素流动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子红[10]认为产业的转移能够促进产业重新进行区位选择,优化地区原本不适合的产业结构,改善地区之间原本固定的产业分布。张春法[11]为了研究我国现阶段的地区之间要素流动以及产业集聚的状态,利用Hoover系数重新建立了反映产业在空间地理上集聚程度的动态和静态两种指标。张文武[12]通过统计数据计算了我国31个省份地区3个年份(1990年、2000年和2007年)的劳动力集中程度,发现地区之间劳动力要素流动显著提高了流入地区产业的集聚水平。张虎[13]通过研究地区产业腾笼换鸟的方式发现,通过产业转移集聚程度高的地区能够影响周边地区产业集聚。

综上所述,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大部分研究都承认产业转移和其中伴随着的要素流动会对地区的产业空间分布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导致产业的空间集聚。协同集聚也属于产业集聚的范畴,但是现阶段对提供生产中间需求品的服务行业及制造企业之间协同在空间形成集聚状态的研究较少,通过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视角来分析这两者之间协同集聚的研究也不多,但是未来提供作为生产过程中间投入的服务企业与工业制造企业的协同集聚共同发展是长三角地区重点发展方向,本文通过考察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过程来分析其对两者协同集聚的影响,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希望对这部分领域研讨起到一定的作用。

2 理论分析

由于协同集聚属于产业集聚的一种,现如今大部分理论分析均建立在工业产业集聚的理论上,以期说明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Krugman在研究产业空间布局中发展的“中心——外围”模型的演化方式,以及张辽[14]对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以及地区产业集聚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提供理论分析。

假设存在两个区域1和2,这两个地区资源禀赋完全一致,即地区在初始状态拥有相同的用户偏好、生产技术、开放程度及要素禀资源禀赋。同时这两个地区均消费两种产品,工业品和农作物,工业品由工业部门M生产只需要投入技术工人,农作物由农业部门A生产,只需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这两种劳动力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均衡分布。同时假设农业部门A生产只需要投入农民这一种生产要素,且农民只能从事农业生产,生产制造的产品完全同质,且地区之间不存在贸易成本,但是工业部门M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同时面临的市场为垄断竞争市场,企业之间制造出的产品不再同质,产品出场之后会面临着运输成本,通常假设为萨缪尔森的冰山贸易成本。

由于农民在区域1、2之间平均分布,完全不能在区域之间自由流动,且从事劳动生产的农作物完全没有任何质量差异,产品不存在任何的运输成本,其最终的均衡状态一定是,两个地区之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工资相等,农民的收益一致,农产品在两个地区分别生产,所以分析中可以忽略农业部门。但是生产工业产品需要投入一定量的工人、资本以及技术,这些要素在初始阶段均在两区域均匀分布,且这些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且劳动力均关注实际工资,资本关注实际收益,当两个地区之间的工资和收益存在差别之时,就会导致这些要素从低工资和收益区域向高工资和收益区域流动。较高的运输成本以及微弱的规模经济以及工业品的低消费额度会阻止产业在空间中的集聚,促使企业靠近消费市场进行生产,从而导致工业产业在两个区域中间均匀分布,此时不存在集聚。但是当产品的运输成本降低到中间水平时,此时就会导致产业在空间上集聚状态的产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当运输成本降低时,此时存在较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工业部门由于市场规模效应带来的收益能够覆盖运输的成本,工业企业开始逐渐向一个地区转移以期形成这种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规模,而当一个地区的需求越大时,因为该地区较强的市场规模效应、价格指数效应,该地区的工业企业份额也会相应增大,此时该地区的商品价格指数也就越低,工业企业能够支付更高的工人工资以及更高的资本价格,从而形成区域1与区域2之间的劳动及资本工资差异。这时候,工人和资本会追求更高的工人工资和资本价格,会向该区域流动,这就促使该区域的市场容量进一步放大,更多企业会选择进行产业转移,来靠近规模较大的中心区域,因为中心区域存在大量的工业企业,彼此之间存在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以及该区域的劳动力和资本的聚集,均成为该区域的优势,由于存在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此时该地区集聚状态会随着要素的流动以及产业的转移而不断提高。此时原本对称的两个区域的状态将不复存在,而形成了一种中心——外围生产模式,中心区域工业企业集聚,向外出口工业产品。这种要素流动和集聚状态会一直进行,直到劳动力以及资本的流入抹平了两个地区之间的工资以及资本品价格差异。

3 实证模型、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3.1 计量模型

通过第三章理论分析得知,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与劳动与资本要素的转移、技术的扩散均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同时考虑到地区之前的产业聚集状态会影响到要素转移与产业集聚,我们在模型中加入滞后一期的产业聚集变量。具体模型如下:

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LQ。有好几种方式来表示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如赫芬代数、空间基尼系数以及区位熵等,但都是仅仅表示单个产业的集聚程度。在此我们参照张虎[13]做法,利用区位熵来构建一个表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程度的协同集聚指数。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计算单个产业的区位熵:

(11)

式中,qij表示长三角地区i市j产业(1=制造业、2=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人数,qi表示i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总就业人数,qj表示长三角地区j产业总的就业人数,q表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总就业人数。得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位熵之后,利用式(3)构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指数。

(12)

2)解释变量。①劳动要素流入(LT)。为反映地区劳动要素的流入和流出,不能仅仅利用地区常住人口的变化来体现,因为本地人口具有一定的自然增长率。这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变化,不能计入劳动力转移数量。所以本文采取地区常住人口增长率扣除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流入(LT);②资本流动(CT)。本文采取李小平、陈勇[15]的做法,利用长三角各市的资本存量占长三角地区总资本存量的比例的变化来反映。③技术扩散(TT)由于技术特有的属性,知识积累对技术增长具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一般专利的发现都是建立在之前专利的基础之上,所以专利的发展过程也间接反映了技术扩散的过程,所以本文采取Keller[16]的做法,利用地区专利申请数目的增长率来体现技术在地区之间的扩散程度(TT)。

3)控制变量。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本文选取了以下的控制变量。①开放程度(ex),采取进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②制度因素(ind)采用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进行衡量。③基础设施(inf)考虑到现阶段公路仍然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我们采取地区公路密度来衡量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4)数据来源。本文的样本为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2007—2017年的数据,绝大部分数据来源于同花顺数据库,部分数据来源地区统计年鉴。

4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在选取的样本当中,被解释变量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指数最小值为2.567 3,最大值为3.023 3。而劳动力流入均值为0.005 8,表示在长三角地区,每年平均人口流入0.58%。其中最小值为-0.035 1,最大值为0.050 7。长三角地区的资本流入最大值为0.085 1,资本流入的最小值为-0.111 9,表示该地区相较于之前存在资本流出。而专利授权数增长率最大值为1.041 0,最小值为-0.165 3。

4.2 实证结果

为考察要素流动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本文采取差分GMM估计方法,选用滞后一阶二阶的协同集聚指数作为工具变量。得到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1为没有加入选用的控制变量,模型2估计结果中包含了控制变量的影响。

表2 估计结果

根据表2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本文选取的代表要素流动的变量: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以及技术扩散均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具有显著性的关系型。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均是正向的。在模型1与模型2中,不管有没有加入控制变量,劳动力流入与技术扩散均促进地区之间产业的协同集聚,但是资本流动在模型1中虽然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而在模型2当中,资本流动对协同集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以模型2结果为例,协同集聚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作用,当初始阶段产业协同集聚提高一个单位时,现阶段协同集聚程度能提高0.456 3个百分点。这表明,在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中,产业的定位会看重当地产业的初始禀赋以及产业集聚的初始状态,具有一定产业集聚规模的地区更容易在承接产业转移形成新的集聚。同时,当劳动力流入一单位时,会对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增加2.18%,而当技术扩散增加一个单位时,协同集聚指数会增加0.25个百分点。这表明,当产业转移,劳动要素流动及技术扩散时,会促进流入地区产业迅速形成集聚规模。但是在此过程中,资本的流动会对产业协同集聚具有负向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大,当资本流动1单位时,会对协同集聚产生0.08个百分点的负向影响。推测本文考察的是经济已经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资本的流入会导致中心城市的过度发展,促使一般产业向周边扩散,向多心多极化发展,从而导致集聚程度一定程度上降低。而选用的控制变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基础设施会给地区的协同集聚带来负向的影响,这是因为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扩散过程成本降低,要素更容易向周边扩散。

5 结论及启示

经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以下特点:

1)产业的初始集聚状态能够显著影响后期产业集聚。当地区初始协同集聚状态越高,会成为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入地区,会显著促进该地区后续产业协同集聚。

2)要素流动中,劳动力流动与技术扩散一定程度上都会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但是资本流动对其有负向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几点启示:

第一,促进人员在长三角地区流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省市之间链接程度,降低流动成本,能够提高劳动力在省市之间的流动性,从而能够促进劳动力向最需要、最稀缺的地区流动,劳动力最大的价值,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程度。

第二,加大创新投资,加快创新发展。创新投资能够驱动技术发展,从而能更大程度发挥技术扩散的效力,同时促进进出口发展,与外界贸易交流,能够带来知识溢出,同时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技术创新。

第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速转型升级,与相应的制造业企业相匹配,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中间需求产品及服务,从而更好的为地区制造业服务,促进地区制造业升级。

猜你喜欢
生产性长三角劳动力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