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调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机制与效应
——来自中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检验

2020-05-07 08:37晏阳邓平平
关键词:生产性生产率产业结构

晏阳, 邓平平

(1. 中国农业银行 辽宁分行, 辽宁 沈阳 110013; 2. 沈阳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辽宁 沈阳 110044;3. 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辽宁 沈阳 116025)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经济结构性减速的新常态及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良好协调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所起的作用愈加重要,但我国各地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不同地区的产业协调水平如何呢,各地是否通过产业间的良好互动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抑或是产业协调水平较低无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展开讨论。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是通过彼此间的互动来提升两个产业的效率[1-3],并最终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因此产业间的良好协调发展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生产性服务业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制造业,因此制造业规模的扩张可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更大的需求,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则会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来倒逼其提升技术水平,并可能催生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4-6]。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则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培养制造业的工匠精神,增加制造业产品附加值,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优化制造业产业链,最终助力制造业转型,支撑制造业升级[7,8]。

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从低级发展至高级,从合理化程度较低发展至合理化程度较高的过程,产业协调发展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效率提高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9],通过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10],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可能[11]。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良好协调发展必然伴随两个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不同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能产生MAR外部性、Jacobs 外部性、Porter外部性等效应[12]。一方面,外部性效应的存在使得地区拥有了专业化供应商队伍、劳动力共享更加容易、知识外溢更易发挥等诸多优势,这会吸引更多企业前来,进一步推动地区的产业集聚[13];另一方面,不同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还可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地区经济发展[14]。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产业间的延伸和互补变得更加容易[15,16]。虽然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工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17]。现有关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大多只是简单地把我国分成东、中、西3个区域或东、中、西、东北4个区域,但这种划分方法存在区域内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做出了如下改进,在遵循区域内部各省份空间毗邻且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情况相近,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参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方法,把我国划分为8个区域①,以此深入分析区域层面产业协调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产业协调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

1.直接影响

首先,可提升制造业的效率。一方面,借助服务行业的定制化、弹性化、便捷化等特征,制造业可迅速对互联网经济下消费者的“长尾”产品需求做出反应,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为给制造业提供配套和保障的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给制造业提供人力、资本、技术、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服务,产业间的良好协调发展可使得更加优秀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竞争机制下,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优质服务可提升制造业的效率。

其次,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为制造业提供服务来获取订单及需求,制造业的持续壮大才可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持续不断的需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则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提升两个产业的技术水平。产业间的良好协调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消除行业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更加准确地把握制造业需求,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制造业切实需要的方向上,最终提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效率。

2.间接影响

首先,有助于形成产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企业的供应商,其产品和服务通常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因此二者地理位置通常较近。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必然增加该区域的服务需求,根据供需理论,生产性服务业也会在此区域形成集聚。根据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众多企业在同一区域的集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因此两个产业的集聚一方面推动了彼此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各自的效率。

其次,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比重,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转变为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占主导的过程,通过更加精细的产业分工,生产性服务业可把更先进的技术嵌入到制造业的生产环节中,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以此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产业协调度测算

1.测算模型

产业协调发展是指不同产业间通过自身的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发展的现象。参考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统模型构建如下产业协调发展模型:

其中,C为协调度,0≤C≤1,C越大,表示协调程度越好。ui(i=1,2)为子系统i的发展水平,uij代表第i个子系统中指标j的发展水平,λij为权重值,使用熵值法计算[18]。针对可能存在的伪协调现象,借鉴Michaeli等[19]的方法对其进行完善:

T=αu1+βu2

其中,D为改良后的产业协调度,T为综合评价指数,α和β的取值分别为0.4和0.6[20]。

2.测算结果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对于制造业的划分标准及201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标准,并综合考虑数据的全面性和可获取性后,选取制造业中的C13-C37、C39-C41等及生产性服务业中的51-63、65、68-78等行业2001-2016年数据作为本文样本。参考李廉水等[21]的方法,选取四大类10个指标构建产业发展水平体系(表1)。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等。

表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将2001-2016年间246个城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代入产业协调度模型,得到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如图1和表2所示。可以看出,考察期内产业协调度持续提升,其中北部沿海、中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较高,大西北、黄河中游和东北地区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较低。

图1 整体产业耦合协调度

表2 区域产业协调度

四、产业协调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模型与数据

根据前文分析,从理论上讲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良好协调发展可通过多种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到全要素生产率,那么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运行情况如何呢,本文构建以下计量模型对其进行验证:

TFPt=β0+β1Dt+εt

(1)

其中,TFP为全要素生产率,D为产业协调度。

鉴于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引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控制其他能够影响二者关系的变量,以人力资本水平human、对外开放open、研发强度RD、市场化market作为控制变量,得到以下模型:

TFPt=β0+β1TFPt-1+β2Dt+β3humant+

β4opent+β5RDt+β6markett+εt

(2)

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参考林春和孙英杰[22]的方法,使用DEA方法计算得到,市场化水平来自王小鲁等[23]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各变量的详细定义及测度如表3所示。为增加变量的稳定性,各变量取对数处理。

表3 变量说明

2.全国层面估计结果

由全国层面估计结果表4可以看出,AR(1)检验结果均小于0.05,AR(2)的检验结果均大于0.1,因此回归的误差项存在一阶序列相关和二阶序列不相关,这说明动态回归模型的设定是合理的。工具变量方面,模型的Hansen检验的p值均远大于0.1,说明工具变量集的设定也是有效的。

表4 全国层面估计结果

注:***p<0.01,**p<0.05,*p<0.1;括号内为t统计量;下文同。

方程(1)~(5)中产业协调度D的系数均显著为正,控制变量的加入并没有改变产业协调度系数的符号及显著性,产业协调度可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二者关系的稳定性较高,结果意味着从全国层面来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良好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估计结果中各控制变量系数均为正,且显著性较高,结果意味着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市场化水平均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3.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产业协调发展可通过形成产业集聚、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途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方法检验产业协调发展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中介效应模型的具体构建如下:

MVt=β0+β1MVt-1+β2Dt+β3Zt+εt

(3)

TFPt=γ0+γ1TFPt-1+γ2MVt+γ3Dt+γ4Zt+εt

(4)

其中,MV为中介变量,Z为由前文控制变量构成的向量,通过模型(2)(3)(4)中产业协调度系数和中介变量系数的显著情况来判定中介效应是否存在。分别以产业集聚AGG、产业结构IS作为中介变量,其中,产业集聚的计算借鉴潘闽等[24]的方法,使用各行业从业人数计算产业集聚程度。产业结构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出比表示。相关数据代入模型(3)和(4),得到结果表5和表6。

由表5可知,产业集聚模型中,产业协调度的系数显著为正,表示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产业结构模型中,产业协调度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产业间的良好协调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表5 影响机制估计结果(一)

表6 影响机制估计结果(二)

由表6可知,两个回归结果中中介变量及相应的产业协调度系数均显著为正,根据Baron和Kenny对于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25],可知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在产业协调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至少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进行Sobel检验,两个概率P值分别为0.045和0.013,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均在5%水平上显著,由此可知,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在产业协调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中起到了中介效应。结果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两个产业间的良好协调发展可通过形成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提升经济全要素生产率。

4.区域层面估计结果

我国区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为进一步分析产业协调度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将8大区域数据分别代入模型(2),得到结果表7和表8。

表7 区域层面估计结果(一)

表8 区域层面估计结果(二)

由区域层面估计结果表7和表8可知,不同区域产业协调度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模型中,产业协调度的系数分别为0.0842、0.2452、0.1024和0.1263,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在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产业协调度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控制变量来看,北部沿海地区模型中,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研发强度和市场化水平均为正,且均在5%或1%水平上显著。东部沿海地区模型中,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研发强度和市场化水平均为正,且均在5%或1%水平上显著。南部沿海地区模型中,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研发强度和市场化水平均为正,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长江中游地区模型中,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研发强度和市场化水平均为正,且均在5%或1%水平上显著。

黄河中游和大西南地区模型中,产业协调度的系数分别为0.1284和0.1605,且都在10%水平上显著,黄河中游地区和大西南地区,产业协调度虽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相对而言显著程度较弱。从控制变量来看,黄河中游地区模型中,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研发强度和市场化水平均为正,且在10%或5%水平上显著。大西南地区模型中,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研发强度和市场化水平均为正,且在10%或5%水平上显著。

东北和大西北地区模型中,产业协调度的系数分别为0.1103和0.0163,但都不显著,在东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产业协调发展并没有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控制变量来看,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系数不显著。大西北地区市场化系数不显著。结果表明在东北和大西北地区,受限于低层次的市场化程度或较低的对外开放程度,使得产业协调发展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没有体现为正向增长效应。

5.稳健性检验

本文分别从替换产业协调度指标和分不同时间段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到全国层面稳健性检验结果表9和区域层面检验结果表10和表11。

表9 全国层面稳健性检验结果

表10 区域层面稳健性检验结果(一)

表11 区域层面稳健性检验结果(二)

(1)产业协调度指标替换

使用灰色GM(1,N)模型计算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度,并进行产业协调度变量的替换。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使用新的产业协调度指标后,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区域层面,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回归结果中,产业协调度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这些地区产业协调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东北、黄河中游、大西北和大西南地区的回归结果中,产业协调度系数不显著,这些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没有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推动作用。分析结果同前文结论基本保持了一致。

(2)按时间段分组检验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成较大冲击,以2008年为分界点,考察2008年前后产业协调度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两个时间段内产业协调度均可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009-2016年模型中,产业协调度的系数大于2001-2008年模型,这意味着金融危机后,产业协调度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有所提升。结果表明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成较大冲击,但我国企业能够借机进行调整和转型,带动宏观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

具体到区域层面,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大西南地区在金融危机后,产业协调度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有所提升,东北和大西北地区产业协调度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有所下降。分段分析结果同前文结论基本保持了一致。

五、结论及启示

为分析产业协调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中国24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首先使用容量耦合系统模型测算了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动态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整体产业协调度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但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沿海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较高,而大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使用系统GMM实证检验了产业协调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从全国来看两个产业的良好协调发展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二者关系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为有助于形成产业集聚和优化产业结构。替换产业协调度指标和按时间段分组分析的稳健性检验结果验证了结论的稳定性。

第一,各级政府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产业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产业协调发展机制,避免过度布局落后产能,陷入项目开工就过时的窘境。

第二,提升产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水平。通过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来避免产业在不同区域的盲目转移,既要引导沿海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向欠发达地区进行转移,又应避免污染行业的过度转移,欠发达地区应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营造发展及吸引制造业转移的环境,而非通过降低污染排放要求的方式进行引资。

第三,多方协作支持企业创新。一方面,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金融机构通过信贷补贴等形式鼓励企业的创新活动,通过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另一方面,制造业在通过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延展产业链的同时,还可将非核心环节转移至生产性服务业,集中精力于自身的核心环节,实现两个产业的良好协调发展。

注 释:

① 8大区域: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三省的33个城市;北部沿海地区包括京、津、冀、鲁四省市的28个城市;黄河中游地区包括蒙、陕、晋、豫四省的40个城市;大西北地区包括甘、宁、青、新、藏五省的8个城市;东部沿海地区包括沪、苏、浙三省市的23个城市;长江中游地区包括鄂、湘、赣、皖四省的52个城市;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粤、闽、琼三省的31个城市;大西南地区包括渝、川、黔、滇、桂五省市的31个城市。

猜你喜欢
生产性生产率产业结构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新”生产率悖论?工业机器人采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跟踪导练(三)4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