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往学术界对《独立评论》的研究,一直集中于以胡适为首的撰稿人,以及他们的文章,完全无视以黎昔非为代表的社务部。社务部的工作为《独立评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独立评论》的成功是黎昔非与胡适通力合作的结果。黎昔非因此牺牲了在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学业乃至学术生命,最终因此受牵连乃至被迫害致死。这一鲜为人知的事实随着对黎昔非研究的深入逐步为公众所知。近20年来对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关系的探索与争鸣,不仅澄清并复原了黎昔非经理《独立评论》的事实,还暴露了胡适为人的另外一面。这一问题的研究对如何客观地看待民国历史人物,还原事实真相提供了一个范例。对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这一问题发现和研究的始末,同时还可以对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黎昔非;学术编年;《独立评论》;胡适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20)02-0061-17
《黎昔非与〈独立评论〉》① 一书于2002年10月出版之后,一个陌生的名字——黎昔非开始进入公众视野,默默无闻的黎昔非与声名显赫的胡适,二人围绕《独立评论》的因缘际会,也从此日渐为广大读者所知晓。黎昔非作为《独立评论》的经理人,掌管《独立评论》的社务部门,与胡适为首的编辑部门并驾齐驱,因此,《独立评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胡适掌控的编辑部,也取决于以黎昔非为首的社务部,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胡适与黎昔非的密切合作,造就了《独立评论》的巨大成功,本为客观史实。然而,由于胡适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私心而进行的刻意掩盖和歪曲,从而将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从“有”变成了“无”,以致几十年来学术界鲜有人知黎昔非为《独立评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此付出的巨大个人牺牲。自2002年以来的17年间,通过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黎昔非问题的真相日益明了,被掩盖、被歪曲的事实逐步得以复原,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终于从“无”回归到“有”,确立了黎昔非在《独立评论》历史中应有的功绩和地位,彰显了历史的公正。黎昔非问题的揭开和突破,有一个突出特点:并非仅仅依靠中国近代史方向专家的研究,还得益于历史专业其他方向学者的努力,乃至普通群众的热心参与。回顾17年来黎昔非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历程,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其意义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拓展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内容,对于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正本清源,以及树立良好的治史学风都大有助益。
一、编年考释
1966年
1966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史绍宾《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一九三〇年至一九三二年吴晗和胡适的来往信件》一文,在公布的吴晗1932年4月24日致胡适书信中,提到胡适拟邀请黎昔非担任《独立评论》“经理人”一事,曰:“今午同蒋廷黻先生谈话,他说正在发愁,因为《独立》周报预备在下下星期出版,第一期稿件已齐,却还找不到一个合式的经理人。生(按:吴晗)因此想起五星期前同黎昔非君到协和来看先生的时候,先生曾提过此事,并问黎君愿否帮忙,就把这话告诉蒋先生,他很高兴,叫生即刻写信,请先生决定并征求昔非同意(他住银匣大丰公寓)。”这是第一次向世人披露黎昔非担任《独立评论》经理人这一史实。不过,此文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人们并不关心其中所涉及的有关《独立评论》创办历史的学术问题。这一信息的公布,导致黎昔非被广东省兴宁县造反派打成“三家村黑帮”,在被折磨4年多后含冤辞世。此后十余年,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并未引起学术界关注。
1979年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邵铭煌硕士学位论文《抗战前北方学人与〈独立评论〉》面世,将《独立评论》发行黎昔非与主编胡适并列。其所制《独立评论》社组织简表如下:
职别 成员
发行 黎昔非
主编 胡适
助编 丁文江、蒋廷黻
……②
研究生学位论文言及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关系,此文堪称嚆矢,且较为接近史实。
黎导等《平反受“三家村”诛连的冤案,阻力在哪》发表于《人民日报·群众来信摘编》增刊第52期(1979年8月24日),揭露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因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而将其打成“三家村黑帮”,最终被迫害致死,而“拨乱反正”后继续拒不予以平反昭雪的问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对这份黎昔非子女的上诉信作了批示,1979年11月26日兴宁县召开平反昭雪大会,推倒了横加在黎昔非身上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
1980年
台湾学者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出版。该书第五十三章“独立评论的创刊与经营”,胪列《独立评论》组织结构如下:
总编辑 胡适
编辑委员 丁在君(文江)、蒋廷黼、傅孟真(斯年),三人协助胡适处理社论工作
社员 ……
发行 黎昔非③
作者论述《独立评论》人事组织,将发行黎昔非与总编辑胡适并列,较为接近史实。
1985年
石原皋《闲话胡适》一书出版。该书说“(胡适)请他的老友章希吕到北平,住在他家,主持发行事情。”④ 错误地将黎昔非担任的工作全盘张冠李戴到章希吕头上。1990年该书第2版以及2011年再次出版的《闲话胡适》,依然重复这一错误说法。⑤
1988年
1988年罗尔纲约见黎昔非哲嗣黎虎,得悉黎昔非与他1937年分别之后几十年的情况,黎虎亦从中得知一些当年黎昔非与胡适及《独立评论》关系的情况。这次会面对双方回忆、探究黎昔非问题,皆有促进作用。例如,《胡适传》作者白吉庵在撰述前曾访问罗尔纲,但书中介绍《独立评论》办理时并无一字提及黎昔非,而是说:“只请了一个职员负责发行事务,其他事务多以朋友帮忙,如校对等文字工作就由当时在胡适家工作的章希吕负责。”这表明罗尔纲并未向白吉庵介绍黎昔非的情況,故他仍然不了解《独立评论》发行部的职责、运转以及负责人黎昔非等情况,只是取消了罗尔纲而保留了章希吕负责校对一事,这显然是得自罗尔纲向他申明自己并非校对负责人。前揭石原皋《闲话胡适》出版后曾送罗尔纲,罗并未指出其中的错误说法,而是在这次会面5年后的1993年,才在文章中正式纠正石原皋的错误说法(详下)。黎虎在这次会面之后,开始着意于全面、系统地搜集关于黎昔非及其与《独立评论》关系的资料。
1993年
罗尔纲《读〈闲话胡适〉》⑥ 一文发表,首次向读者介绍黎昔非其人其事,并根据诸多历史资料及其亲身经历,否定石原皋在《闲话胡适》一书中宣称由章希吕主持《独立评论》发行工作的说法⑦,明确指出这一工作是由黎昔非负责,云:“(《独立评论》的)经理为黎昔非,广东兴宁人,中国公学同学,同吴晗和我都是熟人。他从《独立评论》出版至抗日战争停刊时止都是他主持排印、发行工作。”这是“文革”结束之后大陆地区最早提出并公开黎昔非问题的文章。
1994年
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发行初版。1995年,该书在大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罗尔纲在书中明确指出:《独立评论》的经理人始终为黎昔非。⑧1998年,三联书店出版《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2006年、2014年又兩次出版该书,记述了一些黎昔非与胡适以及罗本人关系的其它事实。
1999年
黎虎发表《先父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从我与罗尔纲先生的一次会面谈起》⑨一文。黎虎与罗尔纲1988年会面之后,一方面搜集整理家传资料,另一方面则通过黎昔非夫人何昕以及知情人林钧南等了解有关情况,并由黎昔非长子黎导专程回兴宁从有关部门的档案中搜集相关材料。重要知情人林钧南于1932年至1937年先后就读于北平东城大同中学、辅仁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与黎昔非过从甚密,与黎昔非办理《独立评论》时间相终始,故他是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关系重要的见证人。自1998年5月至2002年4月的4年间,林钧南与黎虎频繁通信,其中9封通信含有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及胡适关系的丰富资料,特别是林钧南言及他对章希吕的评价 ⑩ 等内容。《先父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从我与罗尔纲先生的一次会面谈起》一文追叙1988年黎虎与罗尔纲会面时涉及罗尔纲与黎昔非、吴晗以及胡适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黎虎以黎昔非之子的独特条件和视角,利用家传的黎昔非遗物等资料,以及当年亲历黎昔非主持《独立评论》工作全过程的黎昔非夫人何昕、友人林钧南等人的口述历史资料,较为全面地述论了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及胡适的关系。
2001年
林钧南发表《清白一世 奉献毕生——忆故友黎昔非同志》{11}。该文所依据资料,主要包括:林钧南本人的回忆、在兴宁市档案馆查找到的黎昔非档案以及黎虎提供的一些资料等。该文内容丰富,包括黎昔非早年求学经历、黎昔非经理《独立评论》始末、黎昔非创办《昙华》文艺半月刊的经过、黎昔非回乡之后几十年的境遇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黎昔非的生平事迹。
2002年
黎虎主编《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出版。本书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诸如张太原所查找到的胡适在《独立评论》三、四周年关于黎昔非的经理人工作情况的论述,黎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黎导在兴宁市有关部门的档案中查找到的相关资料,以及黎昔非家传遗物、一些当事人或见证人的口述、信函等,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及胡适的关系。此外,书中对黎昔非在《诗经》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业绩和贡献,均有详细的介绍和论述,为黎昔非问题研究资料之集大成者。书中还收录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文学史以及《诗经》研究专家、学者撰写的有关黎昔非学术研究成果的评论。《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于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黎昔非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和学术研究领域,从此掀起了黎昔非问题研究热潮。此书出版,堪称黎昔非问题研究的里程碑。
本书首次公布黎昔非之子黎导、黎虎所寻获的大量以前从未公开的文字资料,证明黎昔非为《独立评论》的经理人。如:(1)黎昔非在担任《独立评论》经理期间,于1932年就《独立评论》工作中的问题写给胡适的3封信;(2)罗尔纲1931、1932、1933年致胡适的3封信,直接涉及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以上两组资料均由黎昔非次子黎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资料室发现并拍照;(3)黎昔非1951、1958年给组织写的自传;(4)陈晋祺曾任《独立评论》会计,1953年应组织要求填写的材料{12},证明黎昔非在《独立评论》工作,提及黎昔非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和蒋廷黻鼓吹独裁统治言论不满的思想;(5)丁白清1958年给组织写的关于黎昔非的材料,介绍了他与黎昔非的关系,黎昔非的教育经历,研究方向、成果,在北京期间举办昙华社,创办《昙华》杂志,黎昔非在《独立评论》的工作“很痛苦”等。以上三组材料均系黎昔非长子黎导(时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在广东省兴宁市档案馆查找并复印;(6)黎昔非在《独立评论》社的工作照及1934—1937年的日记。这些家传材料均为证明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第一手资料。此外,黎虎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的《昙华》文艺半月刊,在本书中全部影印(第一卷第一期至第七期,第六期缺),更是丰富了黎昔非研究的内容。
本书以其资料的丰富和编撰的严谨,已成为研究《独立评论》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2003年
张太原《谁是〈独立评论〉的经理人》{13} 发表。张太原第一次接触黎昔非的相关信息,是他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张守常先生处获知的。张守常先生得以了解黎昔非的情况,又因同事黎虎曾将所撰《先父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从我与罗尔纲先生的一次会面谈起》一文相赠。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张太原又通过同宿舍的黎虎的博士生,向黎虎致意,希望能够就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等问题,当面向他求教,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情况。在几次会面中,黎虎将黎昔非与胡适及《独立评论》的关系对张太原做了详细口述,同时又将数年来所搜集的有关黎昔非的资料提供给他。
张太原遂带着寻找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明确目的,试图在《独立评论》中找到证据。苦心人天不负,在仔细阅读《独立评论》后,终于发现胡适在《独立评论》第201号所写《独立评论的四周年》一文里面赫然写道:黎昔非“终年勤勤恳恳的管理独立评论的发行、校对、印刷的事务。”这是张太原第一次找到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关系的有力证据,他将这一好消息及时通报了黎虎。这个发现极大地鼓舞了张太原的信心,不久第二条更重要的证据在《独立评论》创刊三周年的特大号第151号上被发现,那就是胡适在《又大一岁了》中对黎昔非经理《独立评论》作了更为详细的介绍:“在这贺周岁的日子,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个孩子还有一位忠心的看护妇。我们创办这刊物的时候,就请黎昔非先生专管发行所的事务。说也惭愧,我是实行我的无为政治的,我在三年之中,只到过发行所一次!这三年的发行、校对、杂务,全是黎昔非先生一个人支持。每到星期日发报最忙的时候,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总有他的许多青年朋友赶来尽义务,帮他卷报、装封、打包、对住址。”张太原的发现,将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奠基于更为直接、可靠的证据之上,成为无可怀疑的铁案。这是张太原对黎昔非问题研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谁是〈独立评论〉的经理人》成为其博士学位论文《〈独立评论〉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思潮》中的一部分,这是研究黎昔非问题的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
近年来学术界有一个说法,黎昔非为《独立评论》经理人的史实,是张太原阅读有关史料的过程中所“发现”。这个说法与事实有所出入,故略加澄清。事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是黎昔非而不是章希吕或罗尔纲,并非张太原的“发现”,1993年罗尔纲的《读〈闲话胡适〉》和1994年的《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以及1999年黎虎的《先父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从我与罗尔纲先生的一次会面谈起》,2001年林钧南的《清白一世 奉献毕生——忆故友黎昔非同志》等论著中,都有关于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明确的、详细的论述。而张太原得知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是在其阅读黎虎的《先父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从我与罗尔纲先生的一次会面谈起》并访问黎虎之后,并不是自己在阅读“有关史料”时“发现”了黎昔非。而且如果事先没有关于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问题意识,仅凭阅读史料中“发现”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是困难的,例如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收录了黎昔非1944—1945年给胡适的3封信,但是并不知道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故没有收录黎昔非1932年在办理《独立评论》期间给胡适的3封信{14},这些信件同时存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直到2001年黎虎向耿云志介绍黎昔非问题并提供相关资料之后,他才得知这一历史事实{15}。张太原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1)带着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问题意识去寻找胡适本人有关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关系的史料,终于从《独立评论》中找到了胡适在该刊创刊三、四周年纪念文中关于黎昔非为《独立评论》经理人的证据;(2)考证了章希吕、罗尔纲当年的行踪,排除了此二人为《独立评论》经理人的可能性;(3)将黎虎提供的资料与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结合起来,从而把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问题论证得更为充实。
还必须指出,论证并肯定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而非章希吕或罗尔纲,固然是一个重要进展,但这只是问题的第一步。我们还应该提出如下问题:何以几十年来学术界一直把章希吕或罗尔纲视为《独立评论》社务工作负责人?这一子虚乌有的说法,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一虚假说法居然统治大陆地区的中国史坛几十年,其因何在?与《独立评论》相始终并为之做出巨大贡献和付出的黎昔非,何以从《独立评论》历史中完全消失而不为世人所知?究竟是何人制造了上述虚假说法,并掩盖、抹杀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他们为何要掩盖、抹杀历史真相?凡此,皆为《独立评论》历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耿云志《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16} 一文发表。该文核心观点之一是:“昔非先生当年进入《独立评论》社,并不是胡适先生以师道之尊,勉强他的学生做出牺牲,而完全不考虑学生个人的志愿。据我二十几年来对胡适的研究,我觉得胡适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决不会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他本人不愿做的事,做他不愿做出的牺牲。事实上,当昔非先生表示希望有机会重做研究工作时,胡适即为他介绍和推荐做北大助理研究员的工作。只因七七事变发生,未及实现。另一方面,从昔非先生方面说,我们也没有根据认为他是完全没有主见,处处舍己从人,轻意放弃自己明确选定的目标的人。我想,指出这一点是很必要的。这样平心论人,据事推理,可以避免或减少片面性。”
我们不排除胡适多年来所精心向世人展示的材料中,含有其“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决不会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他本人不愿做的事,做他不愿做出的牺牲”的一面,但胡适肯定还有不为世人所知的另外一面,例如在黎昔非问题上诸多表现就是如此。1937年5月23日沈从文在给胡适的信 {17} 中揭示:黎昔非申诉“在《独立评论》做了五年事……个人若如此下去,实在有点可怕。原因是杂事太多、太琐碎,自己除每日注意刊物外,一本书也不能读,想谋进步无从得到进步。长此下去,不知如何是好。想起来北平的目的,未免惭愧。看看吴晗、罗尔纲诸同学在学业方面的进步,自己不想办法不是事。”因此,“他很希望您帮助他一下,给他一个机会,把《独立评论》事务放下。”“这人痛苦想来先生明白,不知是不是肯帮他个忙尽他从别的工作上试试。”5年来黎昔非多次向胡适提出辭职,均被胡适拒绝,竟然不得不求助于沈从文。这种极其反常的骇人听闻的事实,与“决不会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他本人不愿做的事,做他不愿做出的牺牲”的说法实在相去甚远。至于耿文所说“我们也没有根据认为他(黎昔非)是完全没有主见,处处舍己从人,轻意放弃自己明确选定的目标的人。”连“辞职”这样的最低要求5年时间都做不到而不得不求助于沈从文帮忙求情,这种情况下黎昔非的“主见”和“自己明确选定的目标”如何去实现呢?沈从文在信中向胡适直抒己见:“我觉得他若这样混下去也极可惜,可怜,但又无力帮他的忙。”这里的“可惜”意味着一个可造之材之被戕害,“可怜”则蕴含着黎昔非5年中令人悲哀的境遇。事实表明,同许多历史人物一样,胡适也是有两面性的,既有“非常通情达理”“决不会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他本人不愿做的事,做他不愿做出的牺牲”的一面,也有不“通情达理”,也有“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他本人不愿做的事,做他不愿做出的牺牲”的一面,这样全面地观察才能够真正做到“平心论人,据事推理,可以避免或减少片面性。”
任重、陈仪《评〈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兼与耿云志先生商榷》{18} 发表。对耿云志《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一文的错误与不足提出了商榷,认为耿文存在杜撰结论,歪曲事实;藉为胡适辩解,维护胡适的“权威”形象等严重问题。
黎虎发表《“忠心的看护妇”——记〈独立评论〉经理人黎昔非》{19}。文章引用大量的原始信函、日记等第一手资料以及当事人、见证人的回忆录等,全面、系统论证了黎昔非是应胡适的邀请担任《独立评论》经理人,负责除编辑以外的其它一切社务,并与《独立评论》相始终,廓清了多年来关于《独立评论》社务工作方面的揣测和无根之谈。
黎虎《闻一多为黎昔非题〈耕夫谣〉》{20} 发表。文章介绍了闻一多为黎昔非书写徐仲雅的五律《耕夫谣》,讲述1944—1945年间,黎昔非与闻一多在昆明结下的深厚友谊。
黎虎《一朵被遗忘的小花——黎昔非主编的〈昙华〉文艺半月刊》{21} 发表。文章介绍了黎昔非在繁忙的《独立评论》工作之余,与友人组织了昙华文艺社,创办文艺半月刊《昙华》始末,这是黎昔非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虽然如同昙花一现,但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反映20世纪30年代追求“真善美”的时代精神的一页。
2004年
李文才《也评〈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与耿云志先生商榷》《评耿云志先生的〈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一文》{22} 发表。两文指出耿云志《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一文的问题:从回护胡适出发而偏离文章主题与中心,以己意曲解、推测史事,学术规范有所不足等问题和错误。
黎虎《关于〈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的两点说明》{23} 发表。针对耿云志《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中的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说法进行了澄清与更正。
刘佐泉《略论黎昔非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24} 发表。文章指出《独立评论》的成功是胡适等人与黎昔非通力合作的产物,黎昔非的操守和品格堪称世范,由于《独立评论》的工作使得他能够接近胡适、翁文灏、蒋廷黻、周贻春、傅斯年等社会名望人士,如果他钻营奉承,本可飞黄腾达。然而,黎昔非却耻于趋奉,体现了一位狷介高洁之士的高风亮节。此外,指出黎昔非在《诗经》研究方面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成就。
2005年
刘佐泉《只因“师恩”误平生——黎昔非与胡适关系探释》{25} 发表。文章论述黎昔非因“师恩”辍学业、做苦工、断学术、死非命,付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而得到的“师恩”之赐何所有?黎昔非为如此浅薄之“师恩”所付出的青春、学术乃至生命的代价是不值得的。针对耿云志《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一文中所说胡适“决不会强人所难”,黎昔非“不为《独立评论》社做经理,而是做研究工作”,也不“可与罗尔纲、吴晗一样成为有名于时的专家学者”之说,文章认为这是缺乏史实依据有悖情理的臆断,只因“师恩”误平生方是符合史实与逻辑的结论。
卢斯飞《黎昔非和〈昙华〉文艺半月刊》{26} 发表。文章论述了昙华社同人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刊物发表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地方特色,艺术方法和风格上的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以短取胜的艺术特点等。
唐志勇《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史料价值》{27} 发表。文章指出《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主要的史料价值是揭示了黎昔非对《独立评论》做出的重大贡献,为全面考察《独立评论》成功的原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独立评论》办得如此成功,过去只知胡适等编辑和撰稿人,而不知道还有黎昔非的作用。黎昔非出任该刊经理人,直接关系着《独立评论》的顺利创刊、高质量的出版发行和保质保量、善始善终地运行了5年多时间,表明《独立评论》的成功是胡适与黎昔非通力合作的产物。此外,《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还披露了黎昔非、胡适与罗尔纲、吴晗的关系,黎昔非与闻一多、沈从文的交往。这些信息对还原史实,了解和研究抗战前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报刊史、20世纪30年代诗经学史研究,胡适的为人,罗尔纲、吴晗、闻一多等著名学者的生平事业等等,都是难得的有价值的资料。
根岸智代《1930年代『獨立評論』における高等教育論争》发表{28},论述《独立评论》组织结构时提到“発行責任者として黎昔非がいた”,即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的发行人。
2006年
2006年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百年校庆,校园中树立百年校庆碑志二通,一为《百年校庆碑志》,列举该校百年来“人杰辈出”者21人,首称“王越、罗孟玮、黎昔非者,杏坛翘楚也”;二为《先贤兴学记》,列举该校百年来“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19人,首举“名师迭出,王越、罗孟玮、李善邦、罗元贞、高亚伟、黎昔非、张直心,佼佼于其中焉。”黎昔非得到了崇高的评价。
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29}一书出版。本书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礎上修订出版,第一章中论述了《独立评论》经理人是黎昔非,而非此前普遍认为的章希吕。
王炜民《黎虎先生的学术道路与史学成就》{30}发表,文章评介黎虎中国古代史领域学术成就的同时,特别指出他在中国现代史范畴所做出的重要学术贡献,主要表现为《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的编著出版,认为该书揭开了深藏70年的历史内幕,展现了黎昔非先生非同寻常的人生和高尚的人格,撼人心弦。
王天根《从〈独立评论〉经理到〈昙华〉主编的黎昔非》{31} 发表,认为黎昔非“作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同时又兼任《独立评论》经理,是一个在学人与政客之间出污泥而不染的狷介之士。由此而言,他是并不普通的。黎昔非的人生历程反映了他那一代知识分子由社会基层走向社会中间阶层过程独有的辛酸与苦涩{32},探索他在‘新、旧之间做出的抉择,为我们认识处在中间阶层的普通知识分子在现实谋生与理想的文化追求特有的社会场景,提供了一个生动而鲜明的个案。”文章在详述黎昔非生平事迹及其学术、文学创作追求的基础上指出:黎昔非“由于经营《独立评论》而荒废了学业,重要原因是学生黎昔非与老师胡适的关系被利用为办刊人与经理人的关系,黎昔非付出了人生最宝贵的7年,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中学教师。真个是赤条条而来,又赤条条而去。黎昔非在社会阶层中地位的变动及事业追求中进取与被迫撤退,折射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及胡适、蒋廷黼等社会精英成功在某种程度建构在榨取那些(由普通民众走向社会中间阶层)知识分子艰辛的劳作,甚至是被迫默默无闻的‘奉献基础上的。”进而指出:“黎昔非一事,不说是千古奇冤,恐怕也是百年不遇的了。为数不多的北大研究生黎昔非被埋没,反映了中国近代自由知识分子精英群体借助《独立评论》而声誉鹊起的背后有部分知识分子在默默无闻中作奉献,甚至是牺牲。”该文从社会阶层流动的角度审视黎昔非的命运,开掘了对黎昔非问题研究的深度。
2007年
王炜民《胡适何如人——以黎昔非个案为中心》{33} 发表,认为胡适在办理《独立评论》问题上撕掉了他展示给世人的伪装而充分暴露了其恶劣的品质。胡适声称对《獨立评论》实行“无为政治”的实质,完全是建立在残酷逼迫黎昔非实行“有为政治”基础之上实现的。文章以大量历史事实揭露了胡适以最为刻薄的工资待遇,逼迫北大在读研究生这样高质量的人才变成他私人的长工,长期禁锢于繁琐的社务工作中,实行超负荷的“虐用”,最大限度地榨取,为自己的需要服务。其次揭露了胡适虚伪、恶劣的道德品质。他在逼迫黎昔非为他打了3年黑工不许他辞职,为了稳住黎昔非,于是在《独立评论》三周年特大号中假惺惺地给黎昔非戴上“忠心的看护妇”的高帽子,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善黎昔非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他自己“忘记了”黎昔非3年之久后,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号召大家“不要忘记了”黎昔非的辛劳与贡献。但是当《独立评论》停办,特别是流亡台湾之后,却彻底“忘记了”黎昔非,他在总结《独立评论》历史时不仅将黎昔非彻底除名,而且把黎昔非5年多的全部付出和贡献安到了他的老乡章希吕身上。
再结合1944—1945年黎昔非给胡适写了3封信,请胡适写几个字以证明自己曾经在北大研究院上学,因为他已经通过教育部的审查,只要补上这一纸证明就可以获得大学教员的资格,但胡适悍然置之不理,未有只字回复。至此,胡适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恶劣品质遂展露无遗。文章以此为突破口,揭穿了胡适“两面人”的双重人格,最后指出:“观察胡适的方式除了仰视之外,还应当俯视,俯仰结合才能比较完整地看清胡适。”
马寒梅《论〈独立评论〉的另一个核心——黎昔非主持的发行所》{34} 发表。文章在深度研究《独立评论》社务部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历史事实表明,《独立评论》既存在着以胡适为首的编辑部,也存在着以黎昔非为首的社务部——‘发行所,它们共同组成了《独立评论》社的两翼两轮,共同推动《独立评论》取得了成功。《独立评论》的成功,是以胡适为首的编辑部和以黎昔非为首的社务部两个核心通力合作的结果。”
眉睫《从黎昔非的命运看胡适性格的另一面》{35} 发表。介绍了黎昔非为《独立评论》鞠躬尽瘁,却因此失去了做研究的最好时光,放弃学业,回乡教书。最终还是被胡适牵连,在“文革”中蒙冤去世,其悲剧系胡适一手造成,胡适绝非“圣人”。
孔祥宇《简评〈《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36} 发表。文章评价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一书,认为“关于谁是《独立评论》的经理人,以往几乎所有的胡适传记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都认为是胡适的老乡章希吕。而作者通过考证,认为《独立评论》的经理人是黎昔非,而不是此前认为的章希吕。”此处关于《独立评论》经理人研究问题的论述有欠严谨,事实上在张太原论述这一问题之前,已有若干论著指出《独立评论》经理人是黎昔非而不是章希吕,请参看本文的2003年条,这里不拟重复。关于本书的史料问题,文章写道:“为了支持这个结论,作者找到了以下材料:(1)多次采访黎昔非的后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黎虎先生,弄清了黎昔非的生平,翻阅了黎虎先生珍藏的黎昔非日记;(2)从兴宁市政府档案室发现《黎昔非档案》,其中有两份黎昔非写的自传材料;(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保存的黎昔非写给胡适的两个便条。”这段叙述除第一条属实之外,第二、三条均不符合事实。事实是:第二条“从兴宁市政府档案室发现《黎昔非档案》,其中有两份黎昔非写的自传材料”是黎昔非长子黎导亲自到兴宁市查找并复印的,然后由黎虎提供给张太原使用的。第三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保存的黎昔非写给胡适的两个便条”,是黎虎亲自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资料室查找到并拍照的,然后由黎虎提供给张太原使用的(详见本文2002年条所述)。
李庆刚《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一朵新葩——读〈《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37} 发表。文章对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一书关于黎昔非问题研究的某些论述不够确切,例如“在对黎昔非和胡适交往进行‘繁密描述(也是作者贯彻始终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认为黎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说法,事实是: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此前已经明确,不过张太原的论述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更为全面和有力而已。文章还说“即使作者采访了黎昔非的后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的黎虎先生(魏晋南北朝史专家)时,仅是为了解黎昔非的生平简介,论证问题时还是采用有关史料记载来相互印证。”也有欠妥之处。考张太原从黎虎那里不仅了解了黎昔非的“生平简介”,同时也从黎虎那里得到大量“有关史料”,例如黎昔非的日记、履历表、自传以及黎昔非在办理《独立评论》期间给胡适的信函,以及罗尔纲1932—1933年致胡适的信函等,这些史料中都有黎昔非为《独立评论》经理人的记载。张太原在材料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带着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问题意识,在《独立评论》中找到了胡适在三、四周年时的社评中对黎昔非作为《独立评论》经理人的介绍。
2008年
黄波粼《近三十年来国内〈独立评论〉研究综述》{38} 发表。文章在总结国内近30年来围绕《独立评论》的研究之后,指出研究《独立评论》的两个新趋势之一是关于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研究,以很大篇幅介绍了学术界近年围绕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关系的研究状况,介绍了黎虎、张太原、王天根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围绕黎昔非的研究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让人们对胡适的为人处事及性格特点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让人们知晓了《独立评论》的成功牺牲了黎昔非的毕生,从而把对《独立评论》的研究“深入到‘幕后了”。指出“学者已达成共识:《独立评论》办刊成功是由于胡适等与黎昔非的通力合作。”因此,在“肯定《独立评论》乃至胡适为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时,也应当肯定黎昔非在其中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独立评论》的成功是合力甚至是牺牲了黎昔非的毕生,使《独立评论》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更具凝重感。”
文章对黎虎主编《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除了以丰富的历史资料证明《独立评论》经理人黎昔非对《独立评论》的重要贡献之外,“本书对于研究《独立评论》的性质、《独立评论》时期胡适政治思想,该时期出现的冀察政务委员会、西安事变等重大政治事件,以及20 世纪30 、40年代中国现代报刊史、文学史、诗经学史研究,胡适的为人,罗尔纲、吴晗、闻一多等著名学者的生平事业等,都提供了难得的有价值的资料。”
罗衍军《时代巨变中的自由主义言说——读张太原教授〈《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39} 发表。认为其书的第四个显著特色是“在资料的搜集利用上颇多创获。该书不仅广泛运用多种旧材料论证新问题,而且注意利用常见史料中前人从未利用过的新材料诠释旧问题、揭示新问题。更可贵的是,著者不辞辛劳搜集口述资料和档案资料,将结论奠基于坚实的史料之上。如在第一章为论证《独立评论》的经理人为黎昔非而非此前普遍认为的章希吕,著者搜集了多方材料加以阐明:(1)多次采访黎昔非之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黎虎先生,并翻阅了黎虎珍藏的黎昔非日记,弄清了黎昔非生平。(2)从兴宁市政府档案室搜集到《黎昔非档案》,其中有黎昔非所写的两份自传材料和黎昔非好友丁白清为其所写的证明材料。(3)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保存的黎昔非写给胡适的两个便条和罗尔纲写给胡适的两封信。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显然澄清了前人的错误看法,具有无懈可击的说服力。”此处所述搜集资料的三个问题中,除第一个问题之外的另外两个问题均与事实有所出入,一是黎昔非档案资料是黎昔非长子、时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黎导专程前往兴宁搜集到并加以复印的,其中包括黎昔非1951年、1958年自传,丁白清所写证明材料,曾任《独立评论》会计陈晋祺给组织上所写材料等;二是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资料室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是黎昔非次子黎虎前往并在该所的左玉河协助下搜集并拍照的,其中包括黎昔非在《独立评论》经理人期间给胡适的三个便条(信笺左下均有“独立评论社用笺”字样,为当时《独立评论》社专用之信笺),罗尔纲致胡适信件涉及黎昔非与《独立评论》问题的有三通等(详见本文2002年条)。
2009年
金道林《论理性自由主义者的民族情感及其影响——〈独立评论〉视野下的中日关系》{40} 发表。文章第一章第一节“刊行和经营”中以很大篇幅介绍了黎昔非经理《独立评论》之事的缘起、黎昔非对《独立评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指出“除了编辑以外,《独立评论》其他事务主要由经理人黎昔非主持的发行所负责。”作者认为“独立评论社的规模虽然很小,但其经营活动却是相当有效率的。以胡适为首的编辑部和黎昔非主持的发行所共同保证了《独立评论》的顺畅发行。”
2010年
任睿《全面抗日前夕〈独立评论〉的抗战舆论研究》{41} 发表。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中专立一节论述“关于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关系的研究”,指出“对于《独立评论》经理人的讨论,也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论争过程中,有关黎昔非的研究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独立评论》得以成功创办并在其后的五年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离不开这位‘忠心的看护妇。”
但此文的某些提法和论断有可商之处,例如:“张太原的《谁是〈独立评论〉的经理人》在对相关史料整理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黎昔非即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观点,这一观点,不仅澄清了学界认为章希吕、罗尔纲是经理人的误识,重新摆正了黎昔非‘看护妇的位置,而且运用史料证明‘爱惜人才的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或者仅是无意中也曾耽误过黎昔非作为学问家的前程,对胡适研究也是有所补益的。”这段论述的问题主要有二:
一是“在对相关史料整理分析的过程中,提出了黎昔非即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观点”。事实上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问题并非张太原提出来的,早有论述。张太原的贡献在于将黎虎所提供的资料以及他自己从《独立评论》中找到的胡适在三、四周年纪念刊文章中对于黎昔非的介绍结合起来,从而把黎昔非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问题论证得更加充实和完善。
二是“运用史料证明‘爱惜人才的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或者仅是无意中也曾耽误过黎昔非作为学问家的前程”。首先,作者的这个说法恰恰是没有“运用史料”加以“证明”,只是一种想当然的推测;其次,如果说当年由于胡适“耽误”黎昔非前程的相关资料掌握还不够充分,因而说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或者仅是无意中”贻误了黎昔非还情有可原的话,后来随着对黎昔非与胡适关系研究的日益深入,许多历史资料被发现,到现在为止,胡适不是“无意”而是“有意”戕害黎昔非已经证据确凿,无可辩驳了。
这些新的资料重要的可以举出两条:一是黎昔非1930年在中国公学毕业时胡适对于他们的《赠言》从上海档案馆被发现。他的“赠言”的核心就是“不要抛弃学问”。胡适叮嘱毕业生们“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着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黎昔非1931年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可谓践行了校长胡适的教导。需要指出者,胡适这篇《赠言》在黎昔非之前的一届学生毕业时就曾以《中国公学十八级毕业赠言》为题首发,次年在黎昔非毕业时又以《赠言》为题发表于毕业纪念刊中,1932年6月胡适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說第三次重复发表上述赠言,显然,胡适视这篇赠言为其得意之作,并烂熟于心。但是,1932年5月黎昔非即被胡适拉入《独立评论》并承担繁重的与“学问”毫无关系的事务性工作,而且一直被禁锢5年而不许辞职,也就是说在胡适的直接操作下让黎昔非“抛弃学问”5年之久而“被后进少年淘汰掉”了。由于每天超强度的事务性工作,5年之后的黎昔非“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对于“抛弃学问”有如此精深见解的胡适,看着黎昔非在他眼前5年之久只是“吃饭而不求学问”,仅仅是“某种程度上”吗?能够是“无意中”的吗?看看胡适上面的这些话,再看看胡适施加于黎昔非身上的所作所为,除了证明胡适是“有意”逼迫黎昔非“抛弃学问”之外,没有任何资料能够证明胡适是“无意中”耽误了黎昔非“做学问”的。
另一条重要资料是前揭沈从文1937年5月23日致胡适的信,信中所转述黎昔非向他的申诉,就将黎昔非被禁锢5年,陷于事务性工作而完全彻底“抛弃学问”的事实展露无遗,沈从文还在信中提醒胡适:“这人老实处,适之先生5年来必看得出……这人痛苦想来先生明白,不知是不是肯帮他个忙尽他从别的工作上试试。”连沈从文都认为这一切事实胡适是“必看得出”的,是“明白”的,而不是“无意中”的。沈从文最后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他若这样混下去也极可惜,可怜。”显然,所谓胡适只是“某种程度上或者仅是无意中”贻误了黎昔非的说法与历史事实相距甚远。
此文又说:“对于胡适是否耽误了黎昔非本应大有作为的学术前程,学界是有争议的,这种争议以黎昔非的哲嗣——黎虎所著《‘忠心的看护妇—记〈独立评论〉经理人黎昔非》和胡适研究者耿云志的《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为代表。”认为“黎文对黎昔非坎坷的一生颇感遗憾和同情,认为胡适对黎昔非的付出没有给予应有的回报”云云。需要指出的是,作为黎昔非之子,黎虎对其父亲有感情乃人之常情,但从作者举出的文章中人们可以看到关于“胡适对黎昔非的付出没有给予应有的回报”,导致他“坎坷的一生”,完全是对于客观事实的叙述,并非背离事实而凭感情出发的“遗憾和同情”,更何况从黎虎主编《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一切以事实为准绳,用事实说话的编辑方针和文风中,所体现的严谨而客观的治史态度更是得到學术界的公认和肯定。至于耿云志在《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中“认为黎昔非进入《独立评论》社并非是胡适以师道之尊,勉强黎做出牺牲”的说法并没有举出相关史料作为证明,故其遭到“一边倒”的批评实不足为奇。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料被发现,“胡适以师道之尊,勉强黎做出牺牲”和胡适“耽误了黎昔非本应大有作为的学术前程”的证据,已经愈加充分了。
黎虎《历史的困惑与复原——〈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前前后后〉》{42} 发表。本文叙述了《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的编撰背景和过程。《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主编黎虎,儿时就从母亲那里知道父亲黎昔非为胡适办理《独立评论》的事情,上学时又从一些中学老师那里听到黎昔非与胡适的关系以及胡适曾为其父母担任证婚人等说法。因此,他一直对胡适有一种亲人般的感觉。“文革”期间,黎昔非因为与胡适和《独立评论》的关系而遭到迫害,所以在家乡兴宁市,黎昔非与胡适和《独立评论》的关系可谓妇孺皆知。黎虎原以为学术界对此也应当不存疑义,但实际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翻检学术界关于胡适和《独立评论》的论著,不仅没有一字提到黎昔非,而且公然说协助胡适办理《独立评论》的是章希吕或罗尔纲等人,或者给人以《独立评论》根本不存在一个社务部门的感觉,如果有什么社务工作的话,也是胡适躬亲其事,不过偶尔找人帮帮忙而已。不仅如此,胡适本人的文字中也难觅黎昔非的踪影。胡适日记中除黎昔非出任《独立评论》经理人之前的1931年曾两处记载其事之外,1932年黎昔非加入《独立评论》之后便只字皆无了。胡适在1956年发表《丁文江的传记》中总结《独立评论》创办历史时,也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校对是我家中住的朋友章希吕先生负责”云云,只字不提黎昔非。再查《独立评论》的封面、封底、扉页以及《编后记》等,也都找不到关于黎昔非的片言只字。显然,从胡适到一些学者的笔下,历史的真相被掩盖了。为了还原历史真相,给黎昔非一个公道,黎虎主编了《黎昔非与〈独立评论〉》。该书甫一出版,就因书中丰富的材料,开拓了胡适和《独立评论》研究的新领域,掀起了一股黎昔非研究的热潮,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关系被掩盖和歪曲了的历史得以复原。
2011年
李山《〈唐以前的七言诗〉读后》{43} 发表。文章指出:“《唐以前的七言诗》是黎昔非先生大学毕业时的论文,其水准绝非今日一般大学生同类论文可比。”认为文章“值得称述之点”为:(1)“明确的文学史意识。”(2)“观点的可取。”关于七言诗起源,“古人认为汉武帝的“柏梁联句”;当时的学者如陆侃如主张起源于曹丕《燕歌行》,张为祺则认为始于后汉赵晔《吴越春秋》所记《穷劫》。对这些说法,文章都进行了辩驳……表明本文在检讨七言诗的起源上,其达到的水准起码不比时贤差。”(3)“丰富的资料。文章对唐前各种文献有关记载进行了广泛的搜罗,从《诗经》到隋代诗篇,共列举150余条资料,各材料下加以简要的按语,以此来条分缕析地展示七言诗从萌芽到成型、成熟的过程。今天的读者或有人会感觉析论不足,其实文章是寓论于述,材料的例举实际已清晰显出七言体随时代推移而上进的大势了。”(4)“审慎的态度。……如对顾炎武《日知录》关于七言起源说法的辩驳。……认为不能因为《离骚》中有七个字的句子,就当成‘七言诗来看待,因为其中的‘些、‘兮都是语气词,忽略这一点就会混同六言与七言的分别。”认为“文章把一切七言的“歌谣”排除在讨论之外了。这也是可取的。七言诗是文人作,其演进也是文人在对前代文人作品学习借鉴之后的后出转精。如是,把歌谣放进来就反觉搅扰。”
马鸿雁《20世纪30年代对七言诗起源与演进的有益探索——黎昔非和他的〈唐以前的七言诗〉》{44} 发表。作者认为,黎昔非的《唐以前的七言诗》一文“是20世纪30年代七言诗研究的先期探索,在民国学术史上具有史料价值。”“黎先生以《诗经》作为七言诗的渊源,以《饭牛歌》作为纯七言诗的雏形。”其“探讨具有诸多价值。其一,以继承和批判相结合的质疑精神梳理学界观点。其二,提出《饭牛歌》说作为自己的学术见解,促进了歌谣说的提出……黎先生在提出《饭牛歌》之后,对宁戚干齐桓是否真实提出质疑,并推算其至少与刘安同时,这种对作品时代的考辨思路是走在他们之前的……黎先生把《饭牛歌》追为纯七言的起源性作品,认为时间上最晚不迟于东汉。这一论断对于此后民间歌谣说的正式提出,是有益的先期探索。”“黎先生把起源问题归结到《饭牛歌》这一具体作品,余先生则断定为委巷歌谣这一类中,从类别划归上来说二者是从属关系。歌谣说已成为时至今日的一种学界主体性观点,由此可以肯定黎先生在此问题上的先导性研究。”“其三,开启了学界对七言诗起源的热议。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开端之作,此文促进了这一时期七言诗研究热潮的到来”。
2012年
方尤瑜《沧海遗珠的璀璨本色——黎昔非论略》{45} 发表。文章对黎昔非的悲剧人生寄以深切同情,对这一悲剧的制造者予以无声的鞭笞,指出“正当黎昔非在为登学者之堂、入作家之室而刻苦努力之际,可以说既是‘荣幸也是‘不幸地被胡适‘相中,力邀他出任准备创办的《独立评论》经理人……更没有想到的是,这半路里杀出来的‘程咬金,不但断送了他的学术前途,毁灭了他的作家梦想,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和命运,甚至最后还要了他的性命。”“正是有了黎昔非,有了黎昔非的恪尽职守,才有了胡适的‘无为政治。”“在《独立评论》的五年多时间里,黎昔非勤勤恳恳,殚精竭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独立评论》是幸运的,因为有了黎昔非这位‘看护妇的赤诚付出,成就了它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曾经辉煌。但是,就个人命运来说,黎昔非是不幸的。在他人生最宝贵的黄金青春时期,他不得不停下‘拿云之志理想的追求步伐……”
文章指出:黎昔非本应为中国现代文化学者所熟悉,但却颇为陌生;他当年被称为《独立评论》的“看护妇”,为其“成长”而呕心沥血,晚年却因此而遭难;他本应名噪遐迩,却寂寂无闻。无论对中国现代文化史还是客家文学来说,他都堪称浩瀚文学沧海中的一颗璀璨遗珠。文章对黎虎《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出版给予赞许,认为此书“披露了大量的史料,掸去历史的尘埃,使黎昔非这颗遗珠的璀璨本色,得以重现并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3年
徐寶余《20世纪七言诗源、诗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黎昔非先生〈唐以前的七言诗〉》{46}发表。文章认为“黎昔非先生《唐以前的七言诗》是目前可知最早的研究七言诗源诗史的现代论文。其对于七言诗源诗史的研究,奠定了后来研究的基本框架,在七言研究领域内具有开拓意义,”徐宝余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七言诗源、诗史研究论文的排序中,论证了黎昔非《唐以前的七言诗》实为最早探讨这一问题的文章:“故黎先生此文实为探讨七言诗起源的近代开山之作,亦是对七言诗体发展做出系统描述的最早文章。”“《唐以前的七言诗》一文采用辨伪方法,对七言诗的写作进行了历史追溯,奠定了后来七言诗探源的基本架构。”《唐以前的七言诗》“注意到先秦七言单句,除《诗经》、楚骚外,还有诸子方面的内容,如《淮南子》《荀子》等书的引用,这在七言诗源及诗史的探讨上,也有其重要的启发意义。”徐宝余认为:《唐以前的七言诗》“注意到了杂谣,依黎先生的初意,应该是将七言作品分为两大部类——诗歌和杂谣,进行收录”,“虽然黎先生将杂谣这一部分加以省去,从而错过了对于七言起源探讨的重要参照物,但是其对于杂谣的初始关注,却能够引起后之学者的关注。如余冠英先生写于1942年的《七言诗起源新论》便是从歌谣角度出发来考察七言诗的渊源问题”。黎昔非在《唐以前的七言诗》一文中,还注意到了“杂七言”的问题,他对“杂七言”的关注,还是为学术界进一步探讨中国七言诗源流发展的问题,不仅具有启发意义,而且还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黎先生注意到了数字统计与诗史描述之间的复杂关系,一定的创作数量与朝代更迭之间,并非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与‘朝代—诗史之关系相较,他更注重时段与诗史之间的演进关系,从而避免了朝代分割对于诗史演进描述所产生的误差和偏失,从而能够做到描述更具有客观性。”黎昔非此文实为奠定七言诗源诗史研究基本框架的“开山之作”:如果将七言诗源诗史研究放在20世纪以来百年学术史的视野中来考察,则有几篇论文无疑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他们在七言研究领域内的开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分别是:黎昔非《唐以前的七言诗》(1930)、罗根泽《七言诗之起源及其成熟》(1933)、余冠英《七言诗起源新论》(1942)、逯钦立《汉诗别录·考辨第二》乙《七言》(1945)、王运熙《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和完成》(1956)、陈允吉《中古七言诗体的发展与佛偈翻译》(1993)、刘跃进《七言诗渊源补证》(1996)、葛晓音《论汉魏三言体的发展及其与七言的关系》(2006)、《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2007)、《中古七言体式的转型——兼论“杂古”归入“七古”类的原因》(2008)。黎文作为开山之作,奠定了七言诗源诗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功不可没。徐宝余最后得出的结论:“在现代学术史上,黎昔非先生的《唐以前的七言诗》一文应该具有其开拓疆域的作用。”
梁德林《读新发现的黎昔非佚文〈唐以前的七言诗〉》{47} 发表。文章认为“此文是二十世纪七言诗研究的重要文献。”“1930年黎昔非《唐以前的七言诗》问世以后,探讨七言诗起源的论文逐渐增多,”“黎昔非可说是较早参与这一讨论的先驱人物”。黎昔非“认为纯七言诗的最早出处,当数《淮南子》所载宁戚《饭牛歌》……这在当时可以是说探讨七言诗起源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新观点。”“黎文认为《楚辞》‘里面除了有“兮”、“只”、“些”的句子以外,虽还有不少的七言,但这是另一体裁,不可和诗歌混为一谈。”“今人赵敏俐《七言诗并非源于楚辞体之辨说——从〈相和歌·今有人〉与〈九歌·山鬼〉的比较说起》认为:从本质上讲,楚辞体与七言诗是两种不同的诗体,后者不可能是从前者演变而成,与黎昔非、余冠英观点相同……可见,黎昔非在近80年前提出的观点至今仍然没有过时,他所提出的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黎昔非撰写此文时身为中国公学学生,陆侃如为该校教授,黎氏秉承“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原则,就陆氏将“七言诗的起源归于曹丕《燕歌行》”的观点,大胆与老师商榷,体现了不迷信权威的独立精神和科学求实态度。陆侃如后来出版《中国诗史》,修正了原有观点,将《荀子》中的《成相》篇称为“后代七言诗不祧之祖”。
马寒梅《胡适在人才问题上的言与行——以黎昔非个案为中心》{48} 发表。指出:从上海档案馆发现的一则史料——《中国公学大学部文理学院庚午级毕业纪念刊》,如同一面镜子,暴露了胡适在提携和关爱人才的漂亮言辞后面也有扼杀人才的事实。胡适在此刊《赠言》中教导黎昔非等毕业同学“不要抛弃学问”,后来他却亲手让黎昔非“抛弃学问”;他告诫黎昔非等毕业同学珍惜“一去不复返”的“做学问”的时光,却让黎昔非牺牲了5年的大好光阴为他服务而不能“做学问”。这种言行不一的行为暴露了胡适龌龊的另一面。
2014年
章玉政《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49} 出版,书中追忆中国公学往事,提及吴晗、罗尔纲、吴健雄、黎昔非等为该校学生的代表。
2015年
齐辉《中国近代新闻史视野下的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周刊——兼论学人论政期刊的经营特色》{50} 发表。文章“从‘新闻本体或出版经营视角”探讨《独立评论》的“经营理念与特色”,以“探讨其经理人黎昔非对该刊的独特贡献,通过探讨其成功的内在因素,以期为人们重新认识近代中国学人政论期刊提供新的启示。”
《独立评论》在当时全国出版杂志近400种中“以其卓然独立的政论风格和高质量的出版发行在期刊界独树一帜。”{51} 本文制成《独立评论》组织结构和分工表,如表1:
文章首先论述了“《独立评论》的发行特点与成功经营”。在“发行量大”中指出该刊发行量“超越北平地区的一些日报,这足说明读者对它的厚爱与发行的成功。”在“售价低廉,经营成本低,经济效益良好”中,除了众所周知《独立评论》不支付作者稿酬外,指出“全社除纸张,油墨和房租等必需支出外,仅黎昔非一人以‘发行人名义而完成所有社务工作,月俸40元,其他一切支出全部精简,这使《独立评论》的经营成本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保证了该刊尽管售价低廉但仍有一定利润空间,比较从容的维持出刊。”“与此相匹配《独立评论》的校对主要由‘发行人黎昔非负责,因为他工作认真负责,该刊“印出来是极少有错字的”{52},从而保证了刊物的质量。”
文章以较大篇幅重点论述了“黎昔非对《独立评论》的贡献与牺牲”。指出“《独立评论》之所以能成功发行5年,形成了鲜明的风格与特色,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背后的发行人黎昔非的出色工作。”“在其经营之下,《独立评论》发行质量不断提高,最终成为知名刊物。”对于黎昔非的贡献与牺牲,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述:(1)出色的期刊经理人。强调指出“《独立评论》作为学人自办的同人杂志显然缺乏扩大市场的商业野心,其发行的5年多时间里,始终只有黎昔非一人身兼经理人、发行人、营业部、服务部于一体,常年独立支撑除编辑之外该社的所有事务,为中国近代报刊史所仅见。”而“在黎昔非经办《独立评论》的5年里绝非一帆风顺。时局和人事的动荡使得该刊常有停刊的风险。从外部环境而言,日本侵略者觊觎热河,威胁平津,人心惶惶,战争一触即发。而独立社内部撰稿人频繁流动,横生意外……胡适则杂事繁忙分身乏术,几乎无暇关照《独立评论》日常事务。尽管如此,黎昔非依然凭一己之力独撑该刊的经营与发行工作达5年之久,直至抗战全面爆发才最后离开。”(2)贻误学业与收入微薄。指出黎昔非“曾几度试图离开《独立评论》社,全副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但终因经不住胡适的劝说和无人接替其工作而作罢。”然而“《独立评论》社务工作虽繁重,但黎昔非的工资却十分微薄。”胡适聘罗尔纲任家庭教师每月即支付80—100元工资,而后到胡家工作的章希吕每月的收入也有80元工资,相比之下黎昔非的“待遇”可谓低廉。而从当时报刊行业通行的薪酬来看,多数报刊都有经营部,设部长一人,“纯粹为商人性质,须干练,而长于会计,月薪百元左右”“《独立评论》在黎昔非的经营下,经营效益良好,该刊应有能力保证经理人有较高的收入,但黎昔非的薪金始终未见提高……胡适作为《独立评论》的领导者却未能体察黎昔非工作强度和生活上困难,适当提高薪酬,显示出一种少有的‘漠视,显然有失公允。”(3)因《独立评论》而命运多舛。“1944年至1945年,走投无路的黎昔非曾先后三次给胡适去信,希望胡适念及师生之情,证明其在北京大学的求学经历,信中说“生之注册等件,已遺在平,此间又无当年熟识师长可代证明。窃念吾师知生最悉,爱生最深,同时亦只有吾师片言可以使他们深信不疑,敬乞,赐示几行,俾持以请发修业证明,此关系于生非常重要……谅必俯允所求吧”{53}。黎昔非的这一请求,于公而论,其确曾在北京大学研究院攻读过研究生学业,受过专业的文史训练,胡适作为学界泰斗,又曾是当时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为其做个证明,实属理所应当,甚至介绍他到一个人尽其材的地方工作乃举手之劳。于私而言,黎昔非与胡适曾有师生关系,黎昔非为《独立评论》刊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巨大个人牺牲,并因此贻误学业,胡适如念及此,也理当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黎昔非有所关照。但不知何故,一向“热心”的胡适却对黎昔非的请求置之不理。最终,黎昔非错过了教育部的教师资格审查,未能取得大学教员资格。随后其供职的中医药研究所停办,黎昔非再次失业,彻底失去其跻身高等院校任教的机会。文章进一步指出黎昔非对《独立评论》的巨大贡献与胡适对待黎昔非的冷漠甚至是抹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独立评论》的巨大成功及影响,与黎昔非人生之落寞似乎形成鲜明比照。历史当事人胡适在对《独立评论》回忆中,对黎昔非的存在与贡献三缄其口,讳莫如深,以致于黎昔非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事实上,1930年代《独立评论》处于动荡时局的风口浪尖,拒绝商业侵蚀,坚持严肃的议政风格,售价低廉,同时缺乏拓展市场的目标和野心。这些都不是成功刊物所具有的‘征兆,但正是在黎昔非的经营、支撑与付出之下,该刊才将这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和市场竞争的优势。黎昔非为《独立评论》作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赢得了读者的信赖与尊重,最终使该刊成为近代中国政论杂志的经典之作。而反观胡适在领导《独立评论》的过程中,并未对黎昔非有所‘善待,于私而言,罔顾黎昔非与他的师生情谊和同事旧恩;于公而论,违背了1930年代报刊运作的普遍规范。然是非曲直,历史自有公论。”
陈棣芳《一份“独立评论报费收据”》{54} 发表。文章披露作者发现了一张1932年《独立评论》发行所开具给订户洪煨莲的“独立评论报费收据”,洪煨莲(原名洪业)为当时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收据填写的项目相当详细、繁多,对于发行量高达几千甚至一万几千的刊物来说,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当时发行所的事务之繁重。这张收据为黎昔非亲自开具,因1932年只有黎昔非“一人办公”,而且收据字迹与日后所见黎昔非书写字迹相同。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第一张“独立评论报费收据”,是《独立评论》存在发行所及其工作情形的见证。
2016年
王炜民《历史的篡改与真相——以〈独立评论〉“经理人”黎昔非个案为中心》{55} 发表。长期以来学术界只知有以胡适为首的编辑部而不知有以黎昔非为首的社务部,《独立评论》的社务部门及其负责人黎昔非被完全掩盖,这除了有的学者治学不够严谨之外,主要是胡适掩盖、歪曲、篡改历史所致。文章揭露了胡适掩盖黎昔非为《独立评论》做出贡献的事实,对其逐步抹杀黎昔非的贡献的细节做了详细的论述,在1956年发表《丁文江的传记》时,一笔抹杀黎昔非及其主持的“发行所”。作者探究了他这样做的原因:第一,不敢公开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关系。因其中隐藏着胡适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丑恶与卑鄙;第二,不愿承认黎昔非对《独立评论》的贡献。以便继续独占办理《独立评论》的功劳;第三,怀着侥幸心理。当时海峡两岸对峙,信息不畅通,自以为可以屏蔽视听。
2018年
张太原《现代中国的主义与政治——以〈独立评论〉为中心的探讨》{56} 出版。第一章专设第三节“谁是《独立评论》的经理人”,论证了黎昔非才是《独立评论》经理人的问题。
李金璇《〈独立评论〉国内政治议题中的舆论导向研究》{57} 发表。文章“绪论”介绍了“关于独立评论派群体及经理人的研究”,特辟专题 “经理人黎昔非”评介了有关黎昔非问题的研究状况。不过,该文在评介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一书“三个创新之处”时,存在诸多欠妥之处,例如“第二,史实的创新。首先,是《独立评论》的经理人。以往几乎所有的胡适传记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都认为,担任《独立评论》发行经理人的是胡适的老乡章希吕。然而经过作者查阅《独立评论》的‘编辑后记,以及相关人物传记后才得知应是胡适的学生黎昔非。”这段论述存在的问题在于:首先,“史实的创新”这一提法不妥,史实本身不可能创新,史实的解读、运用等方面才谈得上创新的问题。其次,关于《独立评论》经理人问题,“经过作者查阅《独立评论》的‘编辑后记,以及相关人物传记后才得知应是胡适的学生黎昔非。”这一提法不符合事实,《独立评论》的‘编辑后记中根本没有关于黎昔非的片言只语,从中得不到这方面的相关信息;查阅“相关人物传记”语意不明,如果是指众多的胡适传记,则除了得到诸如章希吕等人负责社务工作的错误信息之外,是得不到这方面的正确信息的。这方面的问题请参阅本文2002年、2003年条。
2019年
王茜《建国后胡适形象演变研究》{58} 发表。文章批判了1966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史绍宾《吴晗投靠胡适的铁证——一九三〇年至一九三二年吴晗和胡适的来往信件》一文的“按语”,指出“史绍宾在这篇文章中极尽牵强附会、肆意诋毁之能事”。诸如这样的“按语”充斥在对每一封信的解读中,不仅将吴晗彻底诬为美蒋反共反革命的“奴才的奴才”,而且连带着“开启”了《历史研究》主编黎澍、“经理人”黎昔非等相关“涉事人員”,漫长而熬煎的苦难历程。
二、跋语
自1932年胡适将黎昔非拉进《独立评论》从而产生的黎昔非问题,迄今已逾80年。回望这80多年的历程,黎昔非在《独立评论》的历史中先后经历了从“有”变“无”、从“无”到“有”两个发展演变阶段。第一阶段,即黎昔非从“有”变“无”,其始作俑者和操盘手为胡适;第二阶段,即黎昔非从“无”到“有”,黎虎则为其中的核心人物。尽管80多年来风云变幻、世事万千,但“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黎昔非问题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法则和教训,永远值得我们总结、记取和借鉴。
其一,天日昭昭,人心灼灼。从上述近20年来黎昔非问题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可以清楚地看到胡适对黎昔非的肆意榨取及其对《独立评论》历史的刻意篡改,一方面是胡适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亲手把北大研究生黎昔非变为自己的雇佣,让他陷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之中并不许辞职,从而直接造成黎昔非白白丧失5年多的学术研究黄金时期;另一方面,对黎昔非付出惨重代价而为《独立评论》所做出的贡献,胡适也处心积虑地玩弄心机并时刻觊觎着,在他自己“忘记了”黎昔非3年之后,由于某种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他自己当时的需要,突然出来号召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位“忠心的看护妇”。然而,当胡适办理《独立评论》的目的完全达到之后,却又带头彻底“忘记了”黎昔非,及至1956年胡适总结《独立评论》的历史时,竟公然篡改历史,以“校对是我家中住的朋友章希吕先生负责”取代了他曾经肯定过的“忠心的看护妇”黎昔非,从而把黎昔非从《独立评论》的历史中彻底抹除。
胡适如此肆意戕害黎昔非,并公然篡改《独立评论》的历史,乃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胡适少年得志,暴得大名,从文坛到政界均曾长期呼风唤雨、叱咤风云,其人性中的自私自利、舍人为己等劣根性因之日渐膨胀,加以他聪明过人,手段高强,遂自以为行事天衣无缝,可以船过水无痕,进而自以为可玩弄历史于股掌。事实上,胡适也的确取得了“成功”,因为黎昔非确实被他成功屏蔽而长期不为世人所知,他所伪造的《独立评论》历史也曾经统治史学界数十年之久。然而,天日昭昭,人心灼灼,毕竟人算不如天算,他的那些昧心行径如今已然被揭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正所谓世人不可欺,天道不可诬!即便神通广大、权势熏蒸如胡适,也不可能永远一手遮天,今天黎昔非之被从胡适蒙上的尘垢中揭示出来,黎昔非对于《独立评论》的贡献业已得到普遍的认可和肯定,胡适伪造的《独立评论》历史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一贯以高大上形象招摇过市的胡适,不仅在黎昔非面前一下子显得如此猥琐,甚而历史的耻辱柱上也将钉上他的名字。这是历史公正性的铁律又一次发生作用并得以彰显和取得的胜利!
其二,偶然与必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历史乃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历史尽管纷繁复杂,但始终贯穿着二者的辩证统一,近20年来黎昔非问题的探索过程,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这一规律性认识。首先,黎昔非问题的探索过程,充满了一系列偶然性:假如没有1988年罗尔纲与黎昔非之子黎虎的见面,则两人后来一系列关于黎昔非问题的著述能否问世,将不得而知;假如黎虎的岳父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则罗尔纲是否能够与黎虎取得联系并促成这次见面,也将难以预料;假如黎虎没有将所写《先父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从我与罗尔纲先生的一次会面谈起》一文送给同事张守常并向他介绍黎昔非其人其事,则张太原何时才能知道黎昔非其人其事,也是未定之数。更主要的是,假如黎昔非没有一个研究历史的儿子,则黎昔非问题能否被提出,也难以预料。当然,假如北师大没有招收像张太原这样以《独立评论》为研究课题的博士生,或者张太原考上别的高校,则以《独立评论》经理人为研究课题的博士论文何时或能否出现,也是不可预测的……在上述一系列看似偶然性的假设中,其实贯穿着一条必然性的规律:历史真相尽管可能被一时掩盖或篡改,但不论早晚必然被揭穿并回归真相。
黎昔非问题之所以在深埋历史长达半个世纪之后得以迅速被揭示、被复原,乃是一系列偶然性所构成的一个必然性过程,具体参与人员及其形态可能千差万别,各有其偶然性,但是黎昔非问题的真相终究被一一被厘清并大白于天下,则是历史的必然。
其三,专业与非专业。综观黎昔非问题研究始末,还可看到一个独特现象,即:黎昔非之子黎虎在其中所起的关键性、枢纽性作用,正是他的上挂下联、左右开弓、牵线搭桥,这才推动并掀起了一股黎昔非问题探索研究的热潮。作为一位历史学家,黎虎对历史问题具有不同于常人的敏锐识见和严谨的治史功力,从而有助于他对黎昔非问题的格外关注并身体力行;作为黎昔非之子,黎虎的特殊身份又有助于他搜罗资料并在释读相关史料中拥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向上而言,黎虎与知情人罗尔纲、林钧南、黎昔非夫人何昕等联系,从而抢救到相关的第一手口述史料,而这些知情人现在已经先后辞世;横向而言,黎虎带动了其兄弟参与相关资料的搜集,同时推动学术界广泛而积极的参与,为日后黎昔非问题的进一步扩散和研究准备了条件;向下而言,黎虎通过与张太原等后辈学者的频繁互动,大大促进了他们了解黎昔非问题的进程和研究的速度……凡此均表明,黎虎乃是黎昔非问题探索研究、以及黎昔非从“无”到“有”这一发展演变阶段的核心人物。
诚然,黎虎研究的主要范畴为中国古代史而非中国近代学术史,但我们决不能以是否属于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而论长短评得失,切勿以“四唯”观念之另一形态来看待这一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衡量或评判黎虎对黎昔非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呢?我认为衡量或评判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看其探索和研究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不拘于兹,一切学术探索和研究,包括对胡适或《独立评论》的探索和研究在内,不论对于哪个专业的人士,都应该坚持这个唯一的标准。综观近20年来黎昔非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可以发现:不少“非专业”或“业余”研究者的学术成果,有时反而较诸某些名家或“权威”的探索研究更具可信度、更接近历史真实,其学术水准甚至并不逊色于名家或“权威”。例如,胡适在《丁文江的传记》中彻底抹杀黎昔非对《独立评论》的一切贡献,而以别人取代的问题,其真相并非如某些“权威”所说的是什么“记忆上的错误”,而是与史实大相径庭的错误说法;胡适禁锢黎昔非五年之久不许其辞职,从而对黎昔非造成严重伤害和损失的问题,也绝对不能以胡适“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决不会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他本人不愿意做的事,做他不愿做出的牺牲”进行辩解和推脱,因为这种说法与现在所发现的许多史料完全相悖;至于所谓“胡适在某种程度上或者仅是无意中也曾耽误过黎昔非作为学问家的前程”的说法,更是与现在发现的大量史实大相径庭甚至是截然相反。在上述诸多问题的研究中,为何普通撰稿人或非专业人士的研究,反而符合史实呢?胡适与《独立评论》研究领域所出现的这种“专业”的反而不如“业余”或“客串”的這一反常现象,其因何在?我认为这决非简单的学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反映了某种学风问题,当下中国学术界的确存在着这样一批“权威”或“学阀”,他们为维护曾经提出的某些观点,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在某些问题研究中的“权威”地位,对于那些凡是不利于既有成说的新见史料,往往有意识地予以回避,甚至为了维护原有观点而不惜曲解史料,实在不行,则摆出学术“权威”的架式唬人。这个学风问题同样存在于胡适和《独立评论》的研究领域,某些学者为了维护胡适的形象,更是为了维护其本人胡适问题研究的“权威”地位,对于一些言之凿凿的明显史实或采取视而不见的“鸵鸟心态”,或以“权威”的口吻告诫别人:这是根据我几十年来研究的经验所得出来的认识!反之,普通撰稿人或“业余”研究者,尽管他们没有学术“权威”们的“一言九鼎”,甚至在相关领域素无学术积累,却因心无偏私,没有专业方面的包袱和人事关系,能够按照常情、常理来看待问题,反而能秉持公正的学术立场,坚持一切从史实出发,实事求是,从而在胡适与《独立评论》的研究中提出符合历史事实的正确认识或观点。
注释:
①{53} 黎虎:《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② 邵铭煌:《抗战前北方学人与〈独立评论〉》,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197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 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60页。
④⑦ 石原皋:《闲话胡适》,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142页。
⑤ 石原皋:《闲话胡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7页。
⑥ 罗尔纲:《读〈闲话胡适〉》,《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
⑧ 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65页。
⑨ 黎虎:《先父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从我与罗尔纲先生的一次会面谈起》,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学林漫录》第14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20页。
⑩ 黎虎:《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林钧南说:“章(按:章希吕)先生不在《独立评论》社住宿和吃饭,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合适的工作,可能是胡先生叫他帮忙校对,但是他校对过的,令先尊不放心,还要亲自再校对。”关于林钧南评价章希吕“文化程度不高”之事,请参阅同书第65—66页。
{11} 林钧南:《清白一世 奉献毕生——忆故友黎昔非同志》,广东省兴宁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兴宁文史》2001年第26辑,后收入《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0—509页。
{12} 黎虎:《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5页。陈晋祺生于1914年,写这份表格年龄一栏填为40,故推断这份材料写于1953年。
{13} 张太原:《谁是〈独立评论〉的经理人》,《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
{14} 参见李文才:《评耿云志先生的〈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一文》,《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15} 参见黎虎:《关于〈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的两点说明》,《安徽史学》2004年第3期。
{16} 耿云志:《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
{17}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卷18《书信》“致胡适”,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232页。
{18} 任重、陈仪:《评〈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兼与耿云志先生商榷》,《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9} 黎虎:《“忠心的看护妇”——记〈独立评论〉经理人黎昔非》,《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20} 黎虎:《闻一多为黎昔非题〈耕夫谣〉》,《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
{21} 黎虎:《一朵被遗忘的小花——黎昔非主编的〈昙华〉文艺半月刊》,《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4期。
{22} 李文才:《也评〈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与耿云志先生商榷》,《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1期。李文才:《评耿云志先生的〈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一文》,《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23} 黎虎:《关于〈黎昔非先生与《独立评论》〉的两点说明》,《安徽史学》2004年第3期。
{24} 刘佐泉:《略论黎昔非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兴宁文史》2004年第28辑。
{25} 刘佐泉:《只因“师恩”误平生——黎昔非与胡适关系探释》,《江汉论坛》2005年第6期。
{26} 卢斯飞:《黎昔非和〈昙华〉文艺半月刊》,《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7} 唐志勇:《〈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史料价值》,《江汉论坛》2005年第6期。
{28} 根岸智代:《1930年代『獨立評論』における高等教育論争》,大阪外国语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9} 張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0} 王炜民:《黎虎先生的学术道路与史学成就》,《阴山学刊》2006年第1期。
{31} 王天根:《从〈独立评论〉经理到〈昙华〉主编的黎昔非》,《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2} “据社会学家调查,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市大约有80%家庭年收入在150元—300元之间。黎昔非的年薪收入在400—500元之间,属于中等知识分子阶层。”见习五一:《北平风俗拾零》,黎虎:《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637页。
{33} 王炜民:《胡适何如人——以黎昔非个案为中心》,《江汉论坛》2007年第2期。
{34} 马寒梅:《论〈独立评论〉的另一个核心——黎昔非主持的发行所》,《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35} 眉睫:《从黎昔非的命运看胡适性格的另一面》,《粤海风》2007年第6期。
{36} 孔祥宇:《简评〈《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2期。
{37} 李庆刚:《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一朵新葩——读〈《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北京党史》2007年第3期。
{38} 黄波粼:《近三十年来国内〈独立评论〉研究综述》,《民国档案》2008年第4期。
{39} 罗衍军:《时代巨变中的自由主义言说——读张太原教授〈《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安徽史学》2008年第5期。
{40} 金道林:《论理性自由主义者的民族情感及其影响——〈独立评论〉视野下的中日关系》,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41} 任睿:《全面抗日前夕〈独立评论〉的抗战舆论研究》,安徽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42} 黎虎:《历史的困惑与复原——〈黎昔非与《独立评论》〉的前前后后》,《博览群书》2010年第8期。
{43} 李山:《〈唐以前的七言诗〉读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励耘学刊》(文学卷),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5—107页。
{44} 马鸿雁:《20世纪30年代对七言诗起源与演进的有益探索——黎昔非和他的〈唐以前的七言诗〉》,《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45} 方尤瑜:《沧海遗珠的璀璨本色——黎昔非论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46} 徐宝余:《20世纪七言诗源、诗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黎昔非先生〈唐以前的七言诗〉》,《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47} 梁德林:《读新发现的黎昔非佚文〈唐以前的七言诗〉》,《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48} 马寒梅:《胡适在人才问题上的言与行——以黎昔非个案为中心》,《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49} 章玉政:《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50} 齐辉:《中国近代新闻史视野下的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周刊——兼论学人论政期刊的经营特色》,《河北学刊》2015年第3期。
{51} 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46页。
{52} 林钧南:《忆昔非兄与〈独立评论〉》,载黎虎主编:《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54} 陈棣芳:《一份“独立评论报费收据”》,《文史知识》2015年第2期。
{55} 王炜民:《历史的篡改与真相——以〈独立评论〉“经理人”黎昔非个案为中心》,《宜春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
{56} 张太原:《现代中国的主义与政治——以〈独立评论〉为中心的探讨》,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57} 李金璇:《〈独立评论〉国内政治议题中的舆论导向研究》,兰州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58} 王茜:《建国后胡适形象演变研究》,山东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曹万青,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扬州,225002。
(责任编辑 刘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