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荣
传统高考复习教学一般采取三轮复习法即小专题复习、二轮通史复习、三轮热点复习。但笔者仔细研究近几年的浙江选考卷,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难度要求和分值的限定,选考试题难度系数大大降低,这就使得三轮复习法变得意义不大。加之选考的考生的时间选择和人员安排都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多轮复习就更难以实现。那如何有效应对这“大变局”呢?笔者认为必须采取整体性教学新思路,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立意:整体性教学的“灵魂”
在课堂中,常见有些老师埋首于知识点的精耕细作,却忽视了本课所学与其他章节内容的联系。其结果是学生获得的是零散、孤立的、碎片化的历史知识,难以建构科学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科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对于选考的学生来说备考前不仅要掌握必修三册的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部分,还要准备选修两册内容,时间紧,任务重,如果采取此种“碎片化”而非整体性教学,势必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没有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对教学立意缺乏整体性设计。
什么是整体性教学法呢?笔者认为所谓整体性教学法即从学生选考历史开始,就将他们对历史整体、立体的认知水平放在第一位,关注的是教学立意的系统实现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的历史学习方法。
那么何谓教学立意?事实上学术界对其概念也是众说纷纭,周明认为,“立意”本指一篇文章的立意。教学立意就是指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是统摄教学内容思路的体现。[1]朱可认为,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材料的解读重在主题的把握,贵在概念的理解,意在逻辑的疏通,难在内涵的挖掘。如此,才能提升教学立意。[2]王晓荣认为,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决定着课堂的效能。[3]分析上述观点,可知涉及教学立意的表述是多维度、多层面的。教学立意是整体性教学的主题、灵魂或线索,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首要环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题思想、总体感悟和体验,也是整体性教学的归宿,引领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4]和预期结果的达成。
笔者以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谈如何从整体性出发,有效确定教学立意,以期取得整体性教学效果。
就体例编排而言,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共有三个必修模块,25个学习专题。这些专题绝大部分是很多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综合性整合。唯独必修二“罗斯福新政”以重大事件为核心阐述,足见其重要性。另一方面,因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自然也就成为新旧课程绕不过的重点。
就教学目标来看,本专题的目标要求如下:“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按课标第3点要求,时间纬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当代”,提示教学不应仅局限于新政短期效果的认知,至少广延到二战后新政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拓宽思路和视野,新政的效应不限于对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对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有很重要的昭示作用。
不仅如此,在确定教学立意时,还要关注初高中历史教学教学目标的衔接。如学生在初中学过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节课就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明和阐述。
就学习内容而言,该课与上一专题“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紧密相连,又为学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打下基础。可见,该节课的地位较为重要,在教学中启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分析至此,笔者初步勾勒出本课教学立意:突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制度性缺失与新政的阶段性成效,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口整合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史发展历程的新认识,同时强调“经济危机”“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等概念的完整解读。
二、脉络:整体性教学的关键
有了相對明确的教学立意,只是完成了整体性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引领学生梳理历史脉络,发现历史发展规律才是整体性教学的关键。笔者主要采取两种策略:
(一)小切口,宽视野
历史研究“从短时间转向较长的时段,然后再转向深远的视域……就可以重新思考一切,重新建构周围一切”。史学大师布罗代尔关于时间的“长时段”理论,有利于分析社会结构问题,有利于把历史与现实联系成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分析。[5]笔者也尝试着把该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特定的主题立意来宏观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和流变逻辑,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从而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还是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以新政为中心,将学习的触角向前向后延伸,向左向右拓展,形成经纬交错的整体知识体系脉络网(见下页图)。
接着,教师要充分利用脉络图,疏通长时段内某一短阶段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这时可以围绕某一领域核心事件进行发散。如根据上图 “向前向后”脉络梳理,以新政为中心向前延伸至16世纪向后到20世纪90年代近500年大历史时段,这样一幅以西方资本主义波澜壮阔发展历程为主题的画卷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西方资本主义大致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政府在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推行的经济政策也各不相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面对经济危机,“向右”——资本主义世界如临深渊,试图摆脱危机的影响,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德日则采取了法西斯专政。与西方的一片哀鸿相比,在大洋彼岸的苏联却欣欣向荣,“向左”——斯大林模式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梳理脉络并进行解读后,教师不妨给出问题链让学生作以下几方面思考:
1.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请概括其历史阶段特征及政府职能。
2.面对经济危机,美德日三国各采取何种措施试图摆脱危机,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3.20世纪30年代美苏在经济政策都有重大创新, 试问“新”在何处?分别概述其影响,战后两国又对创新进行了局部调整,这种历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实现了对历史知识的重组和学习,对罗斯福新政的积极意义和影响有了更深度和广度的整体性理解。通过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和引领,促使学生“重新思考一切,重构一切”,在学习新政这一主题时,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扩大了历史视野。
(二)破体例,重构建
在教学中,笔者常以专题为教学单元进行跨模块编排整合。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二、三为例,模块编排是先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后世界(古代、近代、现代)编写的。虽有诸多优点,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缺乏必要的整合;没有注重区域性历史与全球性历史之间的联系,学习内容也缺乏现代感;模块贯穿何种线索、思路或宗旨不清晰,缺乏整体性、建构性和时代性。若完全按此顺序进行教学复习,显然不利于中外历史横向对比,难以体现“贯通古今,中外相连”的原则,从而影响整体性教学效果。鉴于此,笔者尝试打破现有编排体例对模块内、外进行有机整合,先将同一时期中国史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编排整合,同理再将世界史编排归纳,以此打通同一时段的脉络,立体感知历史。再把同一时期的世界和中国的历史放在一起,重构先古代后近现代的时序。此外,既然采用模块构建的方式,我们不妨以主题立意大胆整合,第一部分农耕文明史,第二部分工业文明,第三部分信息文明。
综上可知,这样的调整优点显而易见:其一线索清晰,时序性强。其二模块主题更突出、完整,更能突出历史发展的完整性。其三把中国史放在全球史中去认识,既能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又能开阔视野,有利于全球史观的形成。其四历史逻辑更为合理,即全面整体梳理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从制度、物质、精神等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揭示人民大众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关注人的精神解放和自由;培养学生追求社会公正的意识。
三、思辨:整体性教学的升华
如果立意是整体性教学的“灵魂”,梳理纵横交错的历史脉络是教学手段的话,那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则是整体性教学的归宿和升华。那么什么是历史思辨能力呢?历史思辨能力就是指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历史问题,从历史角度去理解现实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力的方法有多种,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按需使用。
以中国古代史的“明清时期”为例,该时期内容千头万绪,政治上废丞相、直统六部、设内阁、立军机处、边疆民族政策、改土归流(必修1)、康熙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选修4);经济上,海禁与闭关锁国、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新式生产关系的出现、明清商帮(必修2);思想上: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必修3);文学上:四大名著、《儒林外史》等、京剧、书法,建筑上:明清故宫、颐和园、平遥古城、徽派建筑等(选修6);人物:李时珍,等等。列出一张表格让学生填写,不失为一个办法,但这样罗列就是所谓的知识体系了吗?學生在遇到具体问题就能妥善解决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缺少对知识的转化、提炼、吸收,就很难将“死”知识变“活”,把“活”知识变“通”。
众所周知,历史复习应抓住阶段性特征。明清之际,也是一段非常特殊的社会转型期。纵向来看该时段上承宋元,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许多总结性的成果不断出现。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封建统治日趋腐败,于是产生了反映官场百态的《儒林外史》,也诞生了揭示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必然历史命运的奇书《红楼梦》。经济上: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某些地区甚至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有关中国有无资本主义萌芽一说,史学界尚有分歧)。思想领域: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使儒学受到冲击,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再次开创了思想活跃局面。对外关系上:实施海禁政策,由开放走向封闭,逐渐脱离世界。其他层面的逻辑归纳,在此不一而足。横向来看,明清之际正值西方主要国家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期。具体而言,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政府实行重商主义,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动摇了天主教神权思想统治地位;近代科学迅速发展。政治上:西方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此外,中西交流开始出现,高产作物的传入、西方传教士来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国家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等内容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明清时期中西方基本史实纵横两个纬度的归纳概括比较,使得该历史阶段特征清晰可见,初步实现了将复杂的历史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同时在整合过程中也逐渐让学生理解掌握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辩能力。
要整体认知历史事物,我们不仅要对它们予以全面分析,还要重视不同历史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和比较。通过归纳比较等多角度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思辨能力的学科素养培养。
总之,教师有了整体性教学的立意,采取整体梳理脉络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力,方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成。
【注释】
[1]周明:《历史课堂“教学立意”不可缺——以“发达的农业”为例》,《历史教学》2012年第8期。
[2]朱可:《深入教材,提升教学立意——以人民版必修三<宋明理学>一课为例》,《历史教学》2012年第7期.。
[3]王晓荣:《浅谈教学立意与历史教学——以“血与火的征服为例”》,《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4]鲁东海,郑礼明:《历史知识的理解纬度及其教学策略》,《历史教学》2015年第11期。
[5]吴楠:《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山东青年》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