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几点思考

2020-05-06 09:16张学芳
教育·校长参考 2020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创造力环节

张学芳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创造性教学方法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多年高中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应从课上和课下两方面入手,同抓共管。课上,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课下,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引领学生敢想敢做,创造条件,积极实践,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改变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教师要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物理模型教学“四环节”模式 物理模型是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物理模型教学是在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而形成的的程序化教学过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主要围绕着模型教学的表征方式而进行的。在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抛砖引玉,然后让学生充分发言举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论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物理模型的得出过程和物理模型的重要性,从而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我把物理模型教学的基本路径归纳为四个环节:模型引入、模型建立、模型分析、模型应用。在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围绕着四个环节开展模型教学活动,并分别制定了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探究性实验教学“五种”模式 我们对高中阶段学生分组实验进行了分类,理清了不同的学生实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对于工具类使用的物理实验提出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将一个复杂的多环节的探究过程分成课前、课上和课后进行,形成分段探究模式;提出物理问题形成问题链并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活动链的探究模式;探究性实验与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模式;运用数理结合思想处理实验数据的模式等。

物理学史“五步”教学模式 物理学史是物理概念规律在时间上的串联,对物理学史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人文素养和文化内涵。

物理学史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再现时代背景和学科背景;了解知识背景、硬件条件和人文环境对于科学实驗和研究的条件限制;了解前人的研究基础和结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通过其他人的研究启示;从科学思维、研究策略、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层面,客观的进行历史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实现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反思自己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为什么和科学家的想法和做法有那么多的区别,从而理解物理这个学科的真正内涵。

三种课型的“三环”教学模式 新授课教学模式。“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课上质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辨析,形成正确观念。“课堂检测”环节,看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并及时反馈问题及时解决。

习题课教学模式。“精心选择例题”环节,强化物理学思想方法。“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环节,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认识事物的本质。“师生共同改造习题”环节,这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学生自设问题,自解结果,发展创造性思维。

试卷分析课教学模式。“改错”环节,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在头脑中主动形成正确的判断。“讲评试卷”环节,教师的讲评非就题说答案,而是从物理观念的角度出发,沿着科学思维的路线讲解,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学生通过听讲评课,不仅仅是知道正确答案,更是拓宽思路,开放视野,发现新问题,发生知识迁移的的过程。

通过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找到了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的抓手。

开展研究性学习

课堂上受时间和学习要求的限制,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受到一定的约束。为了让学生的创新想法得到实践的机会,我们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组建学生社团的方式让学生落实自己的想法。

依托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并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依托项目推动 依托学校科技节活动,我们积极参与设计了若干物理学科的比赛项目,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拿出有特色的自己制作的绝活进行展示。学生们自己组团,成立学生社团,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市科委、区科协等单位组织的科技创新项目竞赛活动中,学生的作品频频获奖。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讨论,争辩,求同存异,尊重学生。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创造条件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

猜你喜欢
研究性创造力环节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