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艾提·玉素甫
摘 要:期刊作为报道前沿学术进展和先进学术应用的媒介,肩负着传承和发展科学文化的使命,在现今科研氛围浮躁、学术不端问题屡见不鲜的情况下,更加显示出工匠精神在科技期刊中的重要性。青年期刊青年编辑的成长影响着青年期刊的持续发展,因此对青年编辑的培养十分重要。一方面,在大环境上,编辑部领导要重视,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另一方面,尤其要重视小环境,即青年编辑要学会自我培养。
关键词:工匠精神;青年期刊编辑;编辑能力建设;职业素质;
从青年期刊编辑群体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提出应树立政治质量意识、学术质量意识、编辑质量意识、出版质量意识,培养科学素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从尚匠心、事匠技、做匠人三个层面,提出工匠精神视角下青年期刊编辑职业素质的提升路径。
一、工匠精神的概述
“工”为某种行业、技能操作者,“匠”为在某个方面成就很高、修养很深的人。我国的“工匠”、“工匠精神”传承源远流长,不仅《诗经》里抒写了对雕玉工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生動描述,文学史志中更是流传着如鲁班技、蔡侯纸、杜康酒、庖丁解牛、天下名巧马钧等许多佳话典故,工匠们耐心、专注、严谨、坚持的必备特质被凝练为传统手工业时代的精神财富。所谓工匠精神,是指爱岗敬业、专注严谨、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意识、思维和理念。将其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热爱且享受所做事业的“乐道”;二是为之精雕细琢的“较劲”;三是不断臻于极致完美的“创新”。当今社会,实用功利的气息浓厚,现代人陶醉于“短、平、快”的即时效益,过分追逐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却忽略了人内心的热爱和灵魂的本真。国家层面也热切期盼工匠精神回归,使这种精神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成为各行各业的精神引领。
二、职业精神的养成
青年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是职业思想、职业行为、职业目标三个层面的和谐统一,即要实现三层境界:一是敬业,对所从事的出版事业有一种敬畏之心,视职业为使命,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二是精业,精通编辑技能,技艺精湛,在行业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具备较高的职业水准。三是奉献,对编辑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能够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下得了苦功夫,具备宽宏博大的修业境界。“编辑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编辑对出版物精心制作的职业理念上,也体现在编辑孜孜不倦、执着如一的精神追求上,还表现在编辑对出版业无私奉献、勤奋严谨的专注与坚守上。”青年期刊编辑首先要树立对编辑职业的身份认同,并甘于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把忙碌的工作当成是有意义的事业,积极主动的求索精神,处处留心,转识成智,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增值。并且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不为名利所动,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大局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不断增强责任感,熏染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办出更高质量的优质刊物。同时,主办单位应鼓励和推荐青年编辑参加业务进修、短期培训,以老带新地对青年编辑进行帮助和指导,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职业技能的修炼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技艺彰显着匠人的境界追求和心性修行,匠人的志趣人品则融注在技艺手活中。青年期刊编辑要稳扎稳打夯实基本功。在初审与编修、校对过程中,处处体现真才实学与治学态度。准确审读文稿、客观鉴定文稿的学术水平高低,对于符合自己专业的文稿,要靠专业功底和平时的知识积累,给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能够审读出文稿的创新性与价值,初步判断是否值得发表;对非自己专业的文稿,也应该能从编辑的角度,审读出文章的科学性与亮点,数据、图表的科学性与真实性,从而给出对文稿的科学判断,并能提出对文稿重新组织或优化、扩展或删略的具体建议,给作者以指导;科学严谨地编辑加工,能够驾驭文稿的结构调整、文字加工、格式加工等技术性加工,使其在论述上更有逻辑性、文字表达修饰贴切,使题名、摘要、关键词更加简明扼要;耐心细致地校对文稿,严格参照期刊格式进行规范,增补缺项,使文稿形式完整,并使计算和符号准确、插图和图例美观等。青年期刊编辑要不断学习摸索编辑学方法、总结编辑工作的规律,强化编辑思维、提升职业敏感性和洞察力,再细致也不过分,工匠精神就体现在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中。青年期刊编辑还要与时俱进更新现代出版理念。大数据时代期刊转型发展背景下,要求编辑转变职能,不仅要具备传统的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还要具备信息意识、市场意识、时效意识、价值意识等现代出版理念。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强调:“相对于传统编辑,新时代的新型编辑要开阔视野、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尊重创新、包容多样。”青年期刊编辑的学习能力强,易于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更应该积极转型,成为编辑学者化、编辑经纪人等复合型人才。在熟练掌握传统纸质出版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数字化采编和数字出版系统,多元利用网站、社群、微信公众号等,摸索实践论文推介微视频、学术话题微论坛等,提供更多出版增值服务。建立专业领域作者、学者(专家)数据库,有选择、有目标地开展微网推送等精准信息服务。坚持做下去,不仅可提高自身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判断力,也可将最新学术进展推送给作者群引导吸纳热点研究,从而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凝聚力。
四、成为一名工匠——职业的进步
入职初期,青年编辑应尽早熟悉编辑业务和基本流程,以能尽快独当一面为短期目标。同时应力争早日通过全国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获得持证上岗职业资格。青年编辑要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整个部门的经营运作,主动向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学习,向老一辈出版家学习,了解从策划、选题、约稿、组稿、编辑加工、校审、出版发行等整个编辑出版过程,通过反复训练日常的审稿、加工和校对稿件,不断总结归纳和反思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空余时间,青年编辑可浏览同类期刊的网站,了解他刊的论文质量要求、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等,虚心学习优秀办刊经验,增加自己的见识积累,取人之长并灵活用于实践。青年编辑应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编辑业务培训学习,完成每年的继续教育任务,积极参加行业交流、研讨会等,在学知识的同时,从中感受整个行业的实干氛围,感悟资深编辑的职业追求,共享编辑人生的苦与乐。只要青年编辑认真专注地沉淀至少5年时间,基本可获得技能的熟练、经验的升华,也会迎来个人职业发展的瓶颈期,此时更需要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进行职业进阶与转型。走出职业倦怠,突破单一文字编辑的局限性,进一步探索学者型编辑、编学研一体化实践,主动撰写发表论文,将自己的理论积累、质疑反思形成研究成果,形成个人的自我丰富、自我强化、自我发展。并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以某个专业领域或出版方向的深入研究作为中期目标,实现某专业知识领域的深耕细作,多“走出去”,多参加相关学科、专业的学术会议,积极关注学科趋势,紧跟行业动态,主动联系学术带头人,逐渐掌握行业资源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总之,青年期刊编辑要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最大程度地发挥内在因素的作用,对粗制乱造的论文坚决抵制,维护学术发表的科学准确与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张芳.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2018.
[2]刘冬萍.浅谈工匠精神视角下青年期刊编辑职业素质提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