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光
摘 要:在针对高校学生的文化软实力教学方面,工作坊教学模式是非常成功的教学实践。本研究从比较文学出发,拓展到文化比较,发掘了中西方在边疆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方面的传统和现代阐释,同时结合拥有丰富长城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秦皇岛市的地方发展状况,提出通过促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对其文化历史资源进行现代阐释的建议。
关键词:工作坊;边疆文化;海洋文化;比较;现代阐释
一、 工作坊教学内容
1. 边疆文化
2. 海洋文化
3. 《白鲸》、《老人与海》和海洋边疆
4. 《猎鹿人》和陆地边疆
5. 《英格兰,英格兰》中的怀特岛
6. 以怀特岛为背景的绘画艺术
7. 秦皇岛与长城文化
8. 孟姜女哭长城——历史、流变与民间故事
9. 孟姜女中西形象研究——基于《碧奴》的中英文文本对照分析
10. 田野调查: 11. 文化比较研究
二、文化软实力教学的重要性
在比较文化的视域下,学生们最终对中西边疆文化和海洋文化形成了由点到面的理解。由于和秦市联系紧密,他们对秦市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唤起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在西方(主要是英美)文化广泛普及的今天,青年人缺乏的正是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教育。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教育存在诸多误区,如内容过于生硬、教条,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学生参与度差,视野狭窄(过度侧重于民族文化)等等。尤其是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已经基本定型,如何在信息超载的今天,为他们提供基于全球化视角的、不会引起逆反心理的、同时又能提高参与度的文化软实力教育,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古老历史文化的现当代传承与阐释
1. 边疆文化
美国短短200多年的历史,是不断探索进取、开拓疆域的历史,是同印第安人角力、令他们离散的历史,也是突破自我、塑造新边疆的历史。美国的边疆文化主要包括:以西进运动为代表的拓展陆地边疆的文化,以当地印第安人为代表的少数族裔文化,以发展航天工业为代表的新边疆或高边疆文化。美利坚民族自始至终都在不断挑战大自然、挑战旧世界、挑战自我。西进运动拓展了美国的疆域,却造成了印第安人流离失所,甚至付出了灭族的代价;上世纪60-80年代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一次把人类(美国人)送上了月球,也造成了美苏多年的竞争,消耗了各自的国力;对大自然的挑战,促成了美国的工业化,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
美国人的清教徒精神、牛仔文化、以外太空探索为主题的科幻文化、多民族杂糅形成的多元文化,是给自己和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白鲸》中体现的海洋边疆文化同样如此。主人公捕鲸船长亚哈与一头绰号莫比?迪克的白鲸的斗争,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背景下美国人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
2. 海洋文化
美国作家梅尔维尔和海明威生活在不同时代,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状况,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海洋主题。这是西方人自古希腊继承的海洋文明的滥觞,更是美利坚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特性的体现。白鲸莫比迪克是船长亚哈心中的魔鬼,最终二者同归于尽;老人圣地亚哥与巨大的马林鱼搏斗数日,最终鱼被鲨鱼啃噬,剩下一副骨架。前者是不可战胜的、可怕的自然,后者虽以海洋为背景,赞颂的确实人性的崇高。类似的海洋主题至今被好莱坞所青睐,如《完美风暴》和《加勒比海盗》,在电影《龙卷风》、《绝世天劫》中观众则可以看到这一主题的流变。
3. 怀特岛(Isle of Wight)留给英国人民的文化遗产
怀特岛文化底蕴深厚,也是英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灵感源泉。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之一《英格兰,英格兰》常被理解为是对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批判。然而小说的主体内容, 即怀特岛上的"英格兰,英格兰"项目的建设过程,本身即是一部完整的怀特岛民族国家建构史。怀特岛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被重置,商业地产大亨企图在岛上重塑英国国民的民族特质,小说的出版给富有历史感怀特岛披上了一层现代文化的外衣。怀特岛在英国画家威廉?特纳眼里变成了继续探索多种可能性的思想渊源之所。特纳一生对大海情有独钟,有一半的作品都以大海为题材。《海上渔夫》、《科尔韦尔湾》、《奥查德湾》都以怀特岛为背景,这些作品源于特纳遵循哈塞尔(Hassell)1790年的两卷本指南――《旅行》(Tour),于1795年夏末去往怀特岛的旅行。
4. 秦皇岛的长城文化和民俗传说
伟大的人类建筑奇迹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其中包括自秦汉时期就开始修筑的古长城部分,它是当时抵御外族入侵的陆地边疆的界限,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从山海关的历史到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秦皇岛人因长城的历史文化负载而骄傲。今天的长城老龙头部分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的孟姜女庙为善男信女们所顶礼膜拜。山海关后来成为关内、关外的地理和文化标志,关内相对稳定的生活、较发达的经济同关外东北三省的蛮荒、但是却充满自然资源的野性诱惑形成鲜明对比。这与美国早期西部的状况极为相似。孟姜女的故事在山东、河北、江苏各省都有流传,且细节有所差别。在秦皇岛的孟姜女故事里,因为在地理位置上天然的接近,使得孟姜女的形象更为生动鲜明。而美国印第安人的传说和文化至今仍被传承。
5. 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现代阐释
在经济全球化催生多元文化的今天,相隔千里的中、美、英三国人民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打破文化中心主义,倾听历史中微弱的声音,关注并促进少数族裔文化的发展。在英美人民那里,这是如何打破欧洲中心主义、消除种族偏见、正视历史的问题,在我们眼里,这是发掘文化遗产、提升民族自信的问题。美国人民要正视对印第安人的那段不堪的历史,重新发掘其口头流传的故事、不同部落的语言。英国人民对自己的岛屿文化一直有一种文化精英主义的关照。英美成熟的文化产品生产体系,已经逐渐将高居知识分子庙堂的相关研究转化为面向大众的影视产品。而作为长城文化遗产继承人的国人,则是要继续深挖其内涵,赋予其以现代阐释。苏童的小说《碧奴》和葛浩文的英译本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作品利用其中丰富的意象,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俗哲学。这种现代阐释也是秦皇岛人应该背负的重任。如何能附加我们对长城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解读,如何能为长城文化、海洋文化书写新的篇章,相信知识分子、文人、艺术家都应该致力于其中。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的大量生产必然会逐渐形成阐释的叠加,逐渐织就长城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现代外衣。
参考文献:
[1]. 李秋实.怀特岛:一个关于如画风格发展衍化的个案研究 [J]. 东方艺术,2013年第9期
[2]. 苏童.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6.
[3]. 王一平.《英格兰,英格兰》的另类主题——论怀特岛“英格兰”的民族国家建构 [J]. 《外国文学评论》,2014年02期
[4]. 徐敏君. 论苏童《碧奴》对民间哲学的探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J],No4,2011 90-93.
[6]. Su Tong. Binu and The Great Wall.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by Howard Goldblatt[M].Edinburgh, Scotland: Canongate Books Ltd., 2017
基金項目:本论文是秦皇岛市社科联项目 《比较文化视域下基于秦皇岛市地方文化特色的英语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