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黑龙江作为能源大省如何更好的克服不足之处,利用现有能源资源发展经济、服务低碳社会。
关键词:雾霾;清洁能源;低碳;电能
据报道,2019年11月3日,印度首都新德里因雾霾严重、能见度低,造成数百架次航班延误或更改航线。4日、5日新德里学校停课、建筑工地停止作业。新德里人口大约2000万,每年冬季会遭遇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以及相邻地区农田秸秆燃烧导致的雾霾。3日的雾霾就是当地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这一季节的最高值810,超过“危险”级别。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轻视环境保护带来的后果。
在我们国家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在黑龙江省2014年“雾霾”出现在了公务员考试的试题中,可见其影响的广泛。黑龙江的“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供暖期到来的时候,尤其是每年的十月末至十一月初这段时间,“雾霾”尤其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本已存在的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的基础上又多增了农民焚烧秸秆以及小锅炉燃煤取暖废气增多造成的。黑龙江在我国属于能源大省,能源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优质石化能源丰富。但是黑龙江在能源资源的利用上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清洁能源比重偏低,风电的并网消纳存在问题
我国发电能源结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发达国家中发电量结构中核电、气电占较大比例,煤电在发电能源结构的比重不足50%,而我国发电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了80%,天然气、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偏低,近年来,黑龙江省风电发展迅速,风电的装机容量快速的增长。从黑龙江省电力公司获悉,2018年黑龙江省完成风电发电量124.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 ;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随着风电大规模的发展,系统面临的调峰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风电的反调峰特性明显增加了电网调峰的难度。目前,由于系统调峰能力的不足,黑龙江在供热期的系统负荷的低谷时段已出现风电限出力的现象。
二、生物质能等其他清洁能源利用不足
生物质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类使用最古老的能源,未来生物智能更会成为支柱能源之一。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但目前每年农业生产的另一半——秸秆,除去部分用于农村的炊事和取暖等生活用能以及用于造纸、饲料、造肥还田之外,都会在秋收后被焚烧,这也是造成“雾霾”增大的一个主要因素。正常年份黑龙江省每年的生物质废弃物可收集利用量约1亿吨以上。如果将这些秸秆用于发电,可建500个25MW的小型水电站,相当于一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每年可节省4350万吨标准煤和减排9000万吨的二氧化碳。
三、终端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电能比重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优质能源消费比例不断增加,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但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依然偏低。美国、德国、加拿大煤炭消费的70%以上用于发电,只有极少部分煤炭用于直接消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炭直接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而我国目前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不到40%,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的50%左右,大量煤炭的直接燃烧加重了环境污染,只有实现终端能源消费向清洁高效能源转变,优化终端能源的消费结构,才能实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让黑龙江这个能源大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实现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使黑龙江人民能够生活在“无霾”的环境里。
(一)鼓励清洁能源接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黑龙江有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黑龙江省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806.5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25.8%。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逐步完善,风电、光伏发电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在逐年增加,风电的弃风率、弃光率在逐年减少。为了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清洁能源,2019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九洲电气共同出资设立了总规模20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主要用于黑龙江省生物质热电联产和清洁能源供暖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消耗秸秆300万吨、提供绿色电力25亿度,实现清洁能源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随着清洁能源的逐步接入,可以節省煤炭资源的消耗、减轻空气污染、减少雾霾,还大家一个绿水青山。
(二)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建设
黑龙江地处高寒火力发电厂装机占全省装机容量的70%以上,主要用于发电和冬季集中供热,但火力发电厂的煤炭消耗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依然偏低,发电用煤在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不到35%,发电用煤仅占煤炭消费的48%左右,冬天家庭烧煤取暖、小锅炉供热这种低端能源消费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差的情况下,极易引起雾霾。为了提高能源效率,促进低碳环保,必须持续不断地提高电能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并且在智能电网发展的带动下,降低单位煤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环境双赢的必然选择,黑龙江应该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省经济发展的途径,以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1] 杨利水.智能电网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胡春玲(1970—),女,硕士,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