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纳新
【摘 要】论文介绍了北京地区与其他地区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意义及机理,借鉴北京首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区域科技资源合作及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and mechanis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Beijing and other regions, and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cooper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by referring to the mo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in Beijing.
【关键词】区域;成果转化;科技资源
1 引言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国内区域合作与扶贫工作的主线。贯彻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支援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首都科技成果转化、辐射带动支援合作地区科技经济发展,助力受援地区脱贫摘帽是2020年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在国家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导向下,科技合作交流,推动各地区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统筹利用北京全国科创中心的科技资源,来辐射带动各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必要性
开展国内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交流合作,对于优化区域科技协同发展的“软环境”、提高科技资源在区域间的充分利用与开放共享、推动各交流合作地区协同发展、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1 实现科技资源的区域合作共享
实现跨区域创新合作、带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对接、研讨及研究等形式开展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的分割式治理体系,以全局思维推动科技创新,优化整合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促进区域创新资源集聚、联合研发攻关及整合共享,最大限度发挥科技资源作用。同时,对接科技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应用需求潜力,为北京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遇,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了解区域科技需求,解决共同关心的科技难题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和区域合作中优先发展的战略领域之一。一方面,通过科技合作能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区域内产业升级,形成有层次的产业布局,通过对区域科技合作现状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各区域产业部署和产业机构发展趋势,确定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技术议题及难题;另一方面,通过交流会议的形式,使政府、高校院所、企业了解科技发展目标、实际、需求,对接科技合作,形成科技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2.3 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科技合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加强政府引领,本项目紧贴北京科技发展实际,在充分调研和组织科技交流会议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区域科技基础、合作现状、瓶颈及共同诉求,并对区域科技发展进行全面需求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的相关政策措施及科技合作规划等提供依据。
3 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机理分析
跨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是区域合作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是包括科技研发平台、科技人才、科技政策等的共享交流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的重新整合,形成产业的共链与互补,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促进实现区域发展。
3.1 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基础:要素沟通
区域科技资源合作的实质是通过科技资源的区际流动,形成科技资源合理分工的格局,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创造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区域科技合作的基础是区域各方的科技资源要素互通。例如,对京津冀三地及国内其他省市科技合作现状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各区域产业部署和产业机构发展趋势,确定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技术议题,通过产业发展和地域分工,开展科技资源合作,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生产发展效率,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一种超越单个区域的强大合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 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动力:科技支撑产业互补
产业链理论表明,产业按生产环节进行区域分工,具有不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区域会选择不同的生产环节,从而处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在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中,选择与区域比较优势相关的产业发展,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并通过寻求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产业,使这些产业处于同一个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进而实现共链产业的互补发展。
3.3 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支撑:科技资源合作平台共建
区域性科技资源合作交流实践,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生产进步,通过搭建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区域性科技技术转移和技术对接。以区域性科技资源合作为基础搭建的服务平台能够有效地打破技术转移范围的局限性和技术来源的局限性,切实保障了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安全性和系统性。
4 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对策及建议
4.1 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工作机制
从近几年京津冀科技资源合作交流的实践表明,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工作机制,确保了合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同时也能使区域合作及时地沟通和联系,促进工作效率,优势互补。
4.2 充分调研,了解区位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促进科技合作交流
通过区域合作的机理分析可知,根据对方产业发展需求和科技资源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筛选:①优先选取企业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等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成果;②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计划专项项目以及其他国家部委所支持过的科技计划项目;③获得国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科技成果以及行业协会获奖的科技成果;④选择行业国家级科技平台(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北京市科技平台,通过协商交流在地方建立分中心;⑤在科技人才资源交流方面,以国家千人计划、萬人计划以及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为资源,通过项目实施落地,带动科技人才资源的相互交流;⑥加强区域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以北京市为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取500强企业、大型央企以及北京市大型优势企业为资源库,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三位一体,实现区域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以及市场等多方位的互动。
4.3 进一步进行科技资源评价,通过技术转移,加强区域科技转移和成果转化
在发掘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应该深入分析科技环境的限制、地域的限制,以企业应用为基础,进行科技成果的快速研发和有效引进。在科技成果发掘的过程中,既可在当前企业应用的主要科技上进行切实创新和充分拓展,还可构建完善的科技交流环境和科技交流平台,积极地组织相关人员做好科技调研,深入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现代化科技进行合理引进,加强引进的先进科技与企业生产环境、经营环境的融合效果。为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结合区域发展特色产业以及急需解决的重大区域关键性难题,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①符合区域发展特色产业行动计划和能解决重大关键难题发展重点;项目落地符合区域空间布局和规划、土地及能源资源要求,具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②依托现有骨干企业或龙头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或者是成立新的科技成果转化实体,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以企业为主体。③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单位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或者是科技成果的成熟度较高、具有比较明确的市场前景,能够吸引社会资本进入。④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定位清晰,产业化实施步骤明确,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等。⑤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咨询,确保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以及转化的市场前景。
4.4 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区域科技合作的精细化管理交流
通过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平台,并实现平台信息流通和权限授予,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对科技转移的主要需求,精细化选择服务平台和服务项目进行有效对接和数据分析,切实保障了技术转移的安全性和系统性,提升区域合作交流的效率。
5 结语
区域科技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为区域系统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借鉴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和北京市条件服务平台,对区域科技资源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对地方和区域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