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畫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是世界上的两大绘画体系。中西方在文化、民族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两种体系也存在差异。以毛笔、水墨和宣纸为材料的中国画其表现手法以线为主,写意性强,注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体现画家的客观意识;西画注重写实,以块面造型为主,注重再现性绘画的真实感,体现画家的主观意识。这两者有很多方面不同,但它们是互相交流、影响,共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绘画 中国画 西方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043-03
绘画是美术的一种最主要的艺术语言,是美术的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可视的、能反映社会、表达作者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早期发现刻在山体上的岩画以及绘在陶器等供人们生活的用品的器物上的图案,就是最原始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所发现。
由于中西方民族观念、信仰、意识等有差异,以及形成的传统文化特征、不同民族间文化素质等的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也存在不同的风格和特征。因此,世界上形成了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体系。本文从中西民族发展历史的不同来谈中西绘画的差异。
一、中西绘画的历史
(一)中国画
中国画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在人类活动早期,文字还没形成以前,中国就有了绘画的萌芽,距今1万年前的岩画,为此留下了珍贵的记录。它独特的形式美感和传统的技法,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充分显示了中国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潘天寿先生称中国画为“文中之文”,它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方法。
在古时,中国绘画没有确切的称谓。战国以后,中国绘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其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及体裁,分为壁画和卷轴画两大类。后来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指在中国长期形成并发展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的绘画,它是用专用的颜料、毛笔、墨,在宣纸或绢上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民族独特的审美特征的文化体系。它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描绘生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结晶,它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同时对世界艺坛也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西方绘画
西方绘画也称西洋画,为区别中国传统绘画体系的称呼,简称“西画”。西方绘画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油画为代表,油画(Oil Painting)是以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用专有的画笔、画刀在布、纸板或者木板上进行绘画的画种。它崇尚写实,主要运用明暗造型的手法,依据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等理论来体现所描绘的对象。
油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产生,在15世纪以前,叫蛋彩画,是用蛋黄和蛋清调和颜料画在涂有石膏的底子的木板上的绘画。这种绘画存在干得快、色彩不易融合、覆盖性差等缺点。在15世纪,尼德兰画家扬.凡.爱克兄弟发现“亚麻仁油”或“核桃油”,并将其与树脂相混合制成了“树脂光油”,从而用“油”这种媒介材料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逼真效果,[2]并制成了用于绘画的稀释液——松节油,至此被普遍运用,油画在这样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由于颜料的性质,油画作品可以通过色彩浓淡、深浅的细微变化来表现物体表面的明暗、凹凸,所以表现出来的作品立体感强,层次感清晰,能真实、形象地描绘人眼所见到的景物。
二、中西绘画对自然的态度
传统中国画重“意”,追求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西方古典油画重“形”,力求模拟再现,追求真实而生动的审美情趣。
(一)中国画
在中国画中,人首先要肯定自然,自然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描绘的对象都是从自然生活中来,不能脱离自然。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自然,而是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作者的思想意境。中国绘画的艺术创造是主客体相统一的过程,即承认艺术创造来源于客观世界,又特别重视个人的主观作用。
中国画注重写意,“写意”不是简单的描绘含混不清的图像和意念,是作者在画中“写性”“写心”“寄情”。在画中展现的情景并不是现实中真实看到的情景,而是画家通过对景物形态的特意描绘,抒发自己的理想、情感、志向和追求,表达自己的情趣和审美,是作者对民族、对社会、对时代、对自然的深刻体察的总和。它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的升华,是借笔墨立“象”,是作者借景展示一种能体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意境,这种意境就是“神”。中国传统绘画的“神”,是基于画家自身,在人物画或者山水画中都表现出来。如在山水画中,画面上的很多景象,画家将所见过的自然景象通过高度的概括组合在一幅画面上,而并不都是真实景象的再现,通过深浅、浓淡的墨色、线条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来表现自己的追求与向往,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作品最真实的意境。在人物画《洛神赋图卷》中,顾恺之将赋中的情景有选择、有重点地表现在同一画面上,各段似断实连,分段画出洛神的神情、身姿、情态,表现出曹植与洛神的相遇、相恋、相别的不同情怀。
中国绘画也强调“形似”,但“形似”并非是对客观景物全面、真实的再现,而是抓住典型特征,突出重点,有所选择。其“形似”的目的,是为了“传神”“表意”。但“形似”并不一定“神似”,为了更好的传神,形的表现可以灵活,超越具体物象的摹拟、再现,强调主观的创造作用。因此,这种“形似”并非完全写实。正如伟大的绘画大师齐白石提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西方绘画
在西方,提出了“藝术模仿自然”的学说。作品表现出来的景象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再现,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神”不像中国画中的“神”传达作者追求的意境,而是客观的景物,基于客体。
西方绘画强调写实性,即通过明暗、色彩、透视、解剖等造型要素,将物象真实地描绘出来,具有直观性强的艺术特点。画家巧妙运用视觉语言及技法,真实地表现物象的客观形态及精神状态。在西方绘画中的“神”基于客体,即客观的景物,是指画家自己对客观景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是对自然的真实再现,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特征,西方绘画的具象性特征十分鲜明,通过对真实景物的再现,体现画家的主观意识。如在《蒙娜丽莎》中,画家表现的人物可以让观者清楚地看到表情细微的变化,甚至眼神流露出来的情感;在《最后的晚餐》中,通过对各种人物喜怒哀乐表情的刻画,真实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写生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在西方绘画作品中,侧重于描绘景物的形态、色彩,反映出来的画面是画家真实的将真实看到的景物,用对应的色彩细致入微的描绘出来,强调客观地表现现实对象,画家是完全客观的方式把握自然,所以,我们看到的作品,不管是比例、透视、色彩都是非常符合科学的,画面真实性、形象性极强。
中国强调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从自然界中寻找与人的思想在审美情感相契合的地方。中国的艺术精神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艺术创造来源于自然,又要体现精神境界的创造。西方讲的是“艺术摹仿自然”,艺术作品体现的是对自然物象的忠实地还原和反映。师法和摹仿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艺术风格的迥异。
三、中西绘画表现手法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民族观念的不同,使两种绘画在表现手法上存在诸多差异,以下就造型和空间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造型方面
中国画是以线造型的笔墨。中国画的物质材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因此,中国画是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色彩是从属性的。唐代的张彦远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必全其骨,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中国画中的意境、形象、情感的表达都要归于用笔用墨。因此,有无笔墨,便成为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南齐的谢赫在“六法论”中将“骨法用笔”定为中国画的造型方法。
西方绘画强调色彩和光影明暗塑造对象,运用光影明暗表现丰富的色彩变化。西方绘画使用的油画颜料具有不透明性、覆盖性,在作品中可看到丰富的色彩,用色彩表现块面具有体积感,使画面的冷与暖、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得以体现,营造出直观的视觉效果。因此,西方绘画是以面为主的造型手法。
(二)空间透视方面
中国画使用的是焦点透视,画中表现出以咫尺表千里的景象,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是无法观到及完成的。而是画家移动立足点观察,把几个移动点观察到的景象有所取舍的组织在一个画面中来,甚至不受时间的限制来表现作品。如在傅抱石、关山月根据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作者围绕“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词义,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河山的壮丽。为了显示中华大地的辽阔,作者发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表现手法,把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与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的统一在同一画面中,使人体会到祖国江山之美,整个画面境界开阔,气势磅礴。
西画讲焦点透视,强调科学准确地再现客观世界的三维空间,实际上就是对景写生,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在西方绘画作品中看到人体的比例,描绘得和真人一样。如在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中,达芬奇根据故事情节,结合修道院饭堂的结构,人物以耶稣为中心其它分成几组排列,在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运用焦点透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在耶稣在说出那句话时的一瞬间所有人的变化,让观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西方绘画中透视的运用作为衡量作品重量尺度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虽然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艺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但两者在历史上相互交流、影响,共同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作者简介:刘桂珍(1976.11-),女,硕士,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基金项目:项目类别: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项目名称:基于翻转课堂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BKGC201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