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摘要: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艺术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作用。与其他类型音乐相比,电影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审美方式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增强艺术审美感受。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以及其艺术性表现,以促进电影音乐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电影音乐 审美特征 艺术性表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027-02
电影离不开电影音乐,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需要电影音乐的烘托和点缀,它不仅是电影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电影音乐与普通音乐相比,具备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电影艺术中,电影音乐与画面的有效结合能够塑造和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效地烘托电影整体氛围、渲染电影所要传达的情感,能够促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到电影情节中。同时电影音乐借助电影画面推动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电影的内在情感,促使观众引发情感共鸣和联想,增加艺术体验感。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一)音乐与画面具有关联性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对电影所展现的内容的内在表达,是对情感的传达。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是相互联系的,二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已促使电影达到最佳的效果。其中,电影画面是电影的外在展现,增加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而电影音乐则是电影的内涵表达,增加情感效果,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加观众的情感体验。电影音乐与画面相联系,能够促使电影内容、电影人物、电影情节等得到充分展示,增加电影的审美价值,从而使得电影效果达到最佳。
(二)电影音乐在表现内容上具有指向性
电影音乐是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作品,主要是依据电影内容、电影情感基调、电影情节进行创作的,这就使得电影音乐在创造内容和表现内容上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电影音乐在创作时音乐的情感起伏要以剧情的变化相适应,音乐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或是传达电影情感、或是带动电影节奏、或是烘托电影气氛等。如在影片《与狼共舞》中,电影结尾的狼叫声的配乐是对电影氛围的烘托,是对情感的传达和渲染,这一音乐中包含了哀伤与豪壮,与电影画面交相呼应,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促使观众陷入对生态文明遭受破坏的思考之中,增加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和艺术价值。
(三)电影音乐在审美形态上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影片内容和影片情感促使电影音乐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音乐元素相互融合,能够赋予电影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描绘不同的电影情节。电影音乐在不同的电影中展现出不同的音乐形态,以更好地表现影片的内容和情感。就比如在《星球大战》这一影片中使用了交响乐,在电影《恋爱通告》中则使用了古筝曲等。而且,电影音乐会加强不同的音乐元素的融合,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形态。比如,在电影《英雄》中,其配乐《风》就利用中国的传统击鼓方式击打日本鼓,而且将人声融入到了配乐之中,营造出令人震撼的氛围,以更好地配合电影的剧情。
(四)音乐作品在结构上具有间断性
电影音乐与普通音乐在结构上存在不同之处。普通音乐在结构上呈连续状态,而电影音乐则具有时间的间断性。电影音乐的间断性是对电影剧情需求的满足。在电影的制作中,需要对多个画面进行切换,而且电影的情节具有不平稳性,而电影音乐与电影内容和剧情紧密相连,是以电影内容和剧情为依托,这就使得电影音乐需要依据电影剧情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从而使电影音乐呈现间断性。电影音乐的间断性能够促使不同的剧情情感得到相应的传达,使电影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五)电影音乐的审美效应具有吸引性
电影音乐不僅能够在电影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还能够依靠电影的画面、内容以及热映等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和知名度。电影音乐不仅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音乐艺术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经典电影的歌曲受到广泛传唱,如电影《倩女幽魂》的主题曲《倩女幽魂》《大话西游》的插曲《芦苇荡》《速度与激情7》的片尾曲《See You Again》等,为电影的传播增加了推动力,同时也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二、电影音乐的艺术性表现
电影音乐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而且具备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电影音乐的融入,能够促使电影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推动影片的情节发展,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电影、跟随电影情节发展、感受影片传达的情感。
(一)电影音乐能够艺术性地塑造人物性格
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影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性格塑造不是依靠直白的叙述和表现,而是需要内在情绪与外在表现相结合,从而塑造更加饱满的人物性格。电影音乐在电影中发挥着情感助推器的作用,是对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充分地展现影片人物的内在感受、情绪起伏、心理变化等,从而促使观众更全面地了解人物的性格,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就比如,电影《红河谷》中关于藏族人民抵抗殖民者入侵这一片段,利用优美的女声藏歌独唱与壮烈高亢的男声合唱的对比,由悠扬绵长的曲调到高亢激昂的曲调,反映出藏族人民抵抗入侵者的坚定态度,把藏族人民的英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电影音乐能够通过旋律的变动和起伏反映出人物的特质,对人物的外在形象进行内在补充,从而更好地展现出人物的内在心理和内在形象,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加强了观众对人物的正确理解。
(二)电影音乐能够艺术化地表达主题思想
一部电影往往是传达一种情感,反映一种现象,其核心都是主题思想的表达。电影音乐在电影的主题思想表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主题思想表达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在我国的电影中,大多利用电影的主题歌表达电影的主题思想,概括电影所要展现的内容和情感,利用主题歌反映电影主角的人物性格,是整个影片音乐的核心。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或者是关键部分,往往就会融入主体音乐进行强化,加强突出影片的主题思想。比如,在电影《人到中年》中,主要以弦乐为主演绎主题音乐,利用主题曲强化电影的主题思想,对电影剧情的发展和深入发挥重要的作用。影片利用主题曲突出反映影片女主的人生态度和事业追求,反映了女主对人生和事业的热爱,深层次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对党和国家的强烈热爱,传达一种积极地生活态度和浓厚的爱国热情。
(三)电影音乐能够艺术性地烘托影片气氛
电影不仅需要利用画面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增加人们的视觉享受,还需要利用动态的音乐增加人们的听觉感受,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有效地推动电影的剧情发展,烘托电影的整体氛围,奠定电影的整体情感基调,从而促使观众跟随电影的情节发展,深入地理解电影的内容和情感。同时,电影音乐在影片中能够发挥出描绘功能,促使观众在音乐的渲染作用下浮现相应的画面。就比如,《平原游击队》中的音乐,利用管弦乐的气势和力度,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突出描绘了抗战时日本士兵的野蛮行为、滑稽的神态以及鬼祟的动作,不仅营造了听觉上的感受,更是增加了视觉上的冲击。在电影音乐中,利用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更好地描绘画面、解释画面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强化了对电影氛围的渲染。
(四)電影音乐能够引发联想和共鸣
电影能够通过电影音乐的渲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引发观众的联想和共鸣,这也是电影音乐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电影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审美特征的音乐形式,具有内容表现上的指向性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从而更好地突出电影的内容,赋予电影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充沛的情感,有利于促使观众深入影片,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促使观众结合自身的经历产生更多的联想。就比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利用《莫斯郊外的晚上》《骑兵进行曲》《国际歌》等,展现了文革时期的背景,引发了观众对文革时期的生活的回忆和联想,在音乐的渲染下联想在文革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成长故事,体会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感受。
三、结语
电影音乐能够增加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能够借助电影表达情感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形式。电影音乐具有独特的、多样化的艺术表现,能够艺术性地塑造人物性格、表达电影的主题思想、烘托影片氛围以及引发联想与共鸣,从而增加电影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增加观众的观影体验和感受。
参考文献:
[1]贾睿佳.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J].电影文学,2010,(23).
[2]万书亮,李窦逗.从抽象体验到具象认知:电影音乐的基本属性及功能特征[J].文艺争鸣,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