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新福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都善于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在作品中赋予人物性格化的语言,“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就是这样一位利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大师,我们不妨细细品读“草船借箭”这一章节的语言描写: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給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没有动作,没有神态,也没有相应的人物心理描写,但寥寥数“语”,我们不光了解了故事情节:周瑜以十天内造十万支箭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向忠厚的鲁肃求助,用妙计向曹操“借箭”;同时,也感受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嫉贤妒能、用心险恶的周瑜,忠厚守信、顾全大局的鲁肃,知人善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心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曺操。传神语言不需多,作者仅凭三言两语便让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然而,我们不少同学在写作文时,总爱替人物说话,不问人物身份、性格,千人一“语”,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他们的语言必然也是不同的。因此,同学们写人叙事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让不同人物发生不同的语言,就像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所说:“对话部分要看你所写的是什么人,要适合于他的身份、阶级、年龄、籍贯、性别,而尽量地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