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发展视域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百年的历史实践和未来意蕴

2020-05-06 09:19吴宁宁朱国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力

吴宁宁 朱国栋

摘要: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起,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围绕生产力要素这一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充分的论证,指明了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和特征。一百余年前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建立,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于是,围绕着发展生产力的核心议题,苏东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理论和实践的严重偏离最终导致了失败,但却为后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中国作为又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实践,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获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不仅使科学社会主义首次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而且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20)02-0174-11

从完整意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体系的根本和旨归。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起,这一理论伴随着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实践探索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了现实,迄今为止发展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在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主义不断向着共产主义迈进的根本动力。正因为此,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每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会围绕着生产力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其中既有过成就和辉煌,也有过挫折和失败。如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已充分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显示出了巨大优势。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出了清晰的发展目标,即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将使社会主义第一次建立在较为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对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将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一、生产力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设想及其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有一条始终如一的红线,即发展生产力。围绕着生产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视域作了充分的论证。而从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而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新的境界,由于较低的经济起点,大力发展生产力便成为首个社会主义国家最为重要的任务。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视域思考

为了更好地说明生产力问题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运用唯物史观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

首先,生产力及生产方式的发展决定了与社会主义社会形生的历史必然性。自人类社会产生起直至今天,在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生产力始终是具有决定性的推动力量,成为构成社会形态基本样态的根本要素。马克思指出,社会都“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社会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且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程度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必然会推动社会形态向着更高一级迈进,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用。基于这种认知,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结合当时所在的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境况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分析,不仅指出资本主义狭窄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不相适应,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且指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不断激化,必将使其无法正常发展下去,因此必须要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来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以尽可能多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这种新的社会形态即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科学社会主义。

其次,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事实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从未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始终坚持以从社会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阐述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在他们看来,“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与其他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是因应着现实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变革的社会形态,它不是出于一种主观想象而设想来的社会形态,而是将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并以此为根基组织生產推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这与资本主义社会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事实有根本性的差别,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因此,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而言,其建立和发展的秘密就在于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在现时代的经济事实之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于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基础上的、有着客观经济基础依据的新社会,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

最后,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鲜明特征和根本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以解放生产力为优势。“只有采用同生产力的现在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力本身才能保存并进一步发展”。相比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方式的私有化,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化的生产方式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一种合情合理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会促使社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而不是制约力,会使社会自觉地与生产力产生契合,进而实现社会和生产力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社会主义通过大踏步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发展不断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提升社会的发展层次,以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相较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优越性。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基于特定的物质基础而提出的科学理论,正是由于此,社会主义社会相比于其他社会形态不仅更为高级,而且更为科学。

(二)现实境遇下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创设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科学的预见,但由于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二人从来没有、也无法对未来新社会提出任何一个“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于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难题,遇到了诸多现实问题。究竟社会主义能否建立?建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应如何发展?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碰撞中,列宁一方面从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出发,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结合俄国发展的实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一定是在全社会生产力达到了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各个国家共同迈进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建立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个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作为马克思主义最为坚定的拥护者和继承者,列宁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分析和对本国现实国情的掌握,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建设社会主义的设想。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在列宁看来,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经过自身的建设都可以进入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但每个国家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选择进人社会主义的方式时却是可以不同的,因此,社会主义能够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基于这样一种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发动了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有力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意涵,论证了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在建立社会主义之后,列宁清醒地认识到相比于当时生产力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俄国经济发展是较为落后的,而且军事封建主义、小农经济等都占有一定优势,在这种低起点下,列宁认为落后的国家要想建设好社会主义,最为根本的就是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要务,“这是一项最困难的任务,因为这是要用新的方式去建立千百万人生活的最深刻的经济基础。这也是最能收效的任务,因为只有解决(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这项任务以后,才可以说,俄国不仅成了苏维埃共和国,而且成了社会主义共和国”。于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便成为当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在列宁看来,在国家政权不改初衷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可以在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生产力发展的绝对优越性,即使初始点低于资本主义,也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而一旦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跨域式发展,便具备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竞争甚至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优势,含有了战胜资产阶级所需力量的最深源泉,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可以说,正是列宁这一伟大思想的提出以及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发展理论提供了一个崭新视域,使社会主义在曲折实践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生产力视角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能够进行创新性发展的,从本质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作为其核心要务和根本特征的。

二、早期苏联、东欧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成就与教训

沿着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以苏联、东欧国家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改革需要相结合,围绕着发展生产力问题形成了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路,虽然这一道路没有能够最终走下去,但却为后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早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十月革命胜利后,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尽快地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苏维埃俄国发展起来,巩固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摆在俄国面前最大的现实问题。于是,在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苏维埃俄国开始了一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之路,大体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这几个阶段,“以尽力提高国内生产力作为决定苏维埃政权全部经济政策的主要点和基本点”。这是因为摆在社会主义面前的任务就是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唯有如此,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

在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列宁认为当时苏维埃俄国的生产力太低,并未达到社会主义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发展程度,为此,“要求广大群众自觉地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基础上向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迈进”。为了尽快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适应,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黨按照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将彻底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消灭商品经济等思想对整个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对土地、银行、大工业实行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奠定了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夺取了关键的经济阵地。这之后,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爆发了国内战争,为了动员一切人力物力打赢战争,捍卫社会主义新社会,苏维埃政权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等措施,确保了向后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的过渡,即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苏维埃俄国汲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建设期间的教训,允许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经济优势发展本国经济,以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来改造小生产,以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从而使苏维埃俄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大增加了产量。据当时的数据统计,在国家工业化方面,俄国“1924年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32.4%,农业占67.6%……到1940年(战争爆发前一年),工业产值占85.7%,农业占14.3%”。到20世纪40年代,苏维埃俄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开始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跑完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50年、甚至100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里程,充分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相比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极大优越性。

与此同时,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带来了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从1944年到1949年的5年问,陆续有11个东欧国家在本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可以说,早期苏东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二)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失败教训

虽然社会主义在20世纪获得了巨大成功,但遗憾的是,苏联、东欧国家并没有将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到底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春天之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纷纷暴露出严重的建设问题,生产力呈现出滞后性发展,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悲剧。回看苏联、东欧国家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发生历史性剧变的实践过程,其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出现了一些典型的問题,为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片面追求经济上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上的急于求成是造成苏东剧变最为重要的原因。从实际而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本身是一个“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创举,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在生产力发展上下足功夫,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也曾指出,“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这充分说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但如果忽视经济发展的规律,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而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建设举措,只会造成失败的后果。20世纪后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冒进思想,急于建立“一大二公三高四纯”的发达社会主义,尽早地过渡到共产主义,甚至不考虑本国资源与能源情况,大搞“加速战略”,片面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而意图实现生产率短时期内的翻番,最终不但没有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反而欲速不达使经济发展更加艰难。

其次,没有找到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端左右摇摆,使经济长期无法搞活。苏联在经济体制方面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计划经济一计划+市场经济一市场经济的过程,无论是早期的纯计划经济还是后来的“计划都不提了”,用500天过渡到市场经济,都没有形成一个适合本国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模式,结果使得科技、生产力都没能按照原来的计划发展起来,经济陷入严重的混乱。与苏联相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思路要稍微清晰一些,其中,以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为代表的几个国家较为注重如何更好地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当时这些国家改革中,曾提出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计划调节下的市场”“有计划引进市场”等口号,充分体现了对两种经济进行调和的初衷和用意,但最终由于外部的压力和内部改革的不力,加之对市场经济认识不彻底,在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时始终存有对市场既接受又有所保留的矛盾心态,最终使经济上的市场化步履维艰、经济问题层出不穷,且这些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以致最终滑向了失败的厄运。

最后,一味注重经济改革的目的性,缺少对本国特殊国情的关注。对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样板和先例可以借鉴,为了尽快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改革时经常犯严重的脱离国情的错误,夸大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教条化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断,结果改革过程问题频出,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迟迟得不到改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开始遭到人们的质疑。恩格斯曾经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其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将科学的理论和具体的国情实际相结合,根据每个国家国情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违背了这一唯物史观的立场,任意曲解社会主义的理论,最终导致自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失败。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拓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如何“发展好、建设好社会主义”方面不断探索,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起步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于艰难的发展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广大人民按照过渡时期“一化三改”总路线的要求,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社会最伟大的变革。

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没有出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但是在这样一种新社会制度下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可以反过来更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本身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对于中国而言,现在最关键的是依靠什么方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产力的互促互进。于是,从这一时期起,围绕着解决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问题,毛泽东开始带领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鉴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社会现实,毛泽东汲取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积极发展轻工业,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的稳步发展方针,以及重工业和轻工业、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与此同时,在生产方式上,这一时期还提出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资本主义技术以发展本国经济的主张。通过一系列艰辛探索,虽然期间走了一些弯路,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把国民经济推向了前进,为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初步成就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思考最多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围绕着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诉求,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以改革开放为基本路线,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发展核心,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新纪元。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此,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采取各种举措集中精力搞建设,大举推进生产力发展。一是以科学的思想推动改革,保障社会主义的方向。邓小平指出,中国的改革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扫除发展生产力的各种障碍,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实现社会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所以,“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重要动力。二是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借鉴和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邓小平深知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获得成功,为此他特别提出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行全方位开放,以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精神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三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邓小平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中国经济建设的关键是发展,一切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方式方法都要大胆地去尝试,在中国搞市场经济既是完全可行也是可能的,由此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思路,并在党的十四大确定下来。可以说,邓小平同志通过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提出,把中国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此邓小平还特别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确立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描绘了光明前景。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稳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世纪末21世纪初正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风云骤变之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强大的决心、毅力和勇气,顶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压力,从容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功捍卫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事业,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

首先,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发展促繁荣。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的提升,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增强综合国力。其次,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调动全社会生产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明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江泽民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必经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1世纪头20年是进行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要举全国之力加以建设,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江泽民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又体现了高瞻远瞩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一时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历史阶段。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续写新篇章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抓住进入新世纪的时代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外新变化的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一方面,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胡锦涛指出,“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围绕着科学发展目标,解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了有效改善,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有了更大的作为。另一方面,加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挖掘出了生产力发展的更大活力,有利推动了“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迈向新的成功。与此同时,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坚定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胜信心和坚强决心。

(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继续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问题不断探索,稳中求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的历史成就,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受到了世人瞩目。

首先,继续深化改革,以时代担当的勇气确保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方面,围绕难题、突出重点,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改革的效果和效率。另一方面以行稳致远的开拓思维推进解决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各个重大关系,以改革保稳定,以改革促发展。其次,集中精力搞建设,将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基于现实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凸显发展优势提出的新发展观,其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体系为目标,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最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用“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予以逐步落实,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拼搏,努力前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有了质的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四、中国3t: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在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伟大里程碑意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之路虽充满了艰辛但辉煌不断,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成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的关键一步,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离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如此之近,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

(一)科学社会主义将第一次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社会主义运动将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的第二次飞跃

自一百余年前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起,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结合,以大力推动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可以说,无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还是中国对社会主义的开创探索,这一基本观点都是从一而终的。但遗憾的是,由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离导致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失败。中国在汲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本国国情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适性与互促性,不但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且有力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高度契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清晰战略安排,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据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Research,简称CEBR)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3年,中国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这是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健发展作出的判断。

可以认为,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之时,将会使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建立在较为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到那时,中国无论是经济核心竞争力还是经济总量以及市场规模都将处于世界前列,全体人民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将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进国家,历经发展,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终将变为现实。这也将是继苏联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之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里程碑式的飞跃,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思考,而且最重要的还在于以伟大的发展成就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继续前进,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将展现出更大的世界意义,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现新的发展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潮,人们也出现了一些疑惑,如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可行,社会主义本身的优越性究竟体现在哪里,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对这些问题提供了肯定性答案和充分性论证,展现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意义。

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自大工业时代带来资本的迅速积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富有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目光转向于资本主义,力图通过走资本主义的道路来发展自身,但现实给了这些国家深刻的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近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实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将会极大地鼓舞发展中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更坚定前行。

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强调,“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优越,这种优越性一方面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汇聚起全社会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带动社会发展的活力,盘活社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其内在所具有的生产方式即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更加符合现时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但能解决好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更能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生产力发展与人民幸福生活的高度一致。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在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中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实现跨越式发展。众所周知,今日的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而且也带来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严重分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暴露出的治理危机问题,使人们越来越担忧世界将会向何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想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仅注重理论方面的创新,更关注现实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形成了一个各个国家都可借鉴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跨越式发展。未来,在向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努力奋进的过程中,以中國为证,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定会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科学社会主义生产力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