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肯 鲁雅昭 张楚儿
摘要:文章从根植于“空间转向”的视角变迁及兴起于文学界的空间叙事学理论出发,基于理论讨论与案例解构,浅析纪录片故事空间、形式空间、心理空间及存在空间的影响因素与建构手法,以期为纪录片的创作各环节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纪录片 空间建构 镜头语言 叙事手法
“符号”本质决定理论融通——纪录片叙事的空间转向可行性分析
文字语言与图像语言相通。文字、声音、图像对于人类来说,其本质都是承载不同含义的信息,文字简练深刻,图像直观全面,区别在于其使用的载体不同。从符号学角度来说,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包含镜头语言)都是符号的一种,能根据创作者的意图选择不同的“能指”将不同的“所指”传达到接收方一端。
影视作品时间语言与空间语言相通。一部影视作品,无论其题材和类型是什么,都离不开时空线索的铺垫和发展。纪录片以谨慎客观的时空信息为观众还原事件原貌。时空信息是不可割裂的,在任何影视作品中都是如此。作为影视语言,我们无法只交代时间而不交代地点。
从“空间”出发追求多元表达——纪录片空间建构手法探讨
“空间叙事”的空间分类。龙迪勇在《空间叙事研究》中将空间分为了故事空间、形式空间、心理空间和存在空间。本文以这种分类方法探讨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纪录片的故事空间建构。在不同研究者的“空间叙事”研究中,故事空间往往是首个被讨论的空间类别。故事空间是作品情节发生的场所或地点,在各种影视作品的拍摄过程中,它都起着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考虑影片内容的类型及其特征。纪录片内容的类型可根据事件类型分为新闻纪录片、文教纪录片、娱乐纪录片等。不同的类型对纪录片故事空间建构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长大未成人》这一节目,该片围绕少女堕胎现象进行叙事,以采访为主要表现手段。基于以上特征,它的故事空间主要建构在采访的房间以及医院、救助中心等与内容相关的关联空间中。根据内容类型和表现特征选择建构场所,是利用故事空间叙事的首要步骤。
其次应考虑拍摄方式及其特征。拍摄方式对故事空间的建构也起着重要作用。同一影片不同拍摄方式的选择、同一拍摄方式在不同影片的运用都能影响故事空间的建构效果。如《航拍中国》这一纪录片,主要采取以空中俯拍的方式,结合简练而全面的说明,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幅壮美画面。再如由BBC拍摄的纪录片《海洋》,有大量海中跟踪动物的镜头,使观众仿佛远隔千里却随同拍摄者在海里徜徉。又如一些新闻暗访的镜头,微型摄像机采集画面的隐秘性、跟踪时画面的不稳定性都是由拍摄方式的特殊性造成的,而这一效果无疑会影响故事空间的营造。
还应考虑形式空间、心理空间的建构所需。大部分影片都是以基于画面传达主题思想为目的的,其中也包括一些富含“空符号”的影片,所谓“无声本来就是一种声音”。影片的创造过程不管是否植入了人的主观意识,都客观地承载着一定含义。而这层含义又深受形式空间、心理空间的影响。因此,故事空间的建构应起到源头活水的作用,为形式空间、心理空间的建构做好铺垫。
纪录片的形式空间建构。龙迪勇在《空间叙事研究》中對小说的形式空间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中国套盒、圆圈式、链条式、桔瓣式、拼图式等。形式空间往往是文学作品谋篇布局思路的展现,影视作品中形式空间的设计亦能起到上承故事空间(即具体镜头语言),下接心理空间(即影片表现主旨)的作用。
一、纪录片的形式空间建构首先要具有全局意识,从影片顶层设计出发。形式空间的建构能体现创作者对整部影视作品的宏观规划并指导创作的各个环节。纪录片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影片可能观赏性相对逊色,但这不影响其形式空间的精巧构思。为了吸引观众注意,我国电视深度报道借用了好莱坞剧本创作中的某些原则,那就是悬念和疑问成为讲述事件中的核心载体。新闻题材的影片对事实抽丝剥茧般的展现和梳理往往是其最精彩的地方,而恰当的形式空间构造是使精彩之处得到展现的重要保障。
二、要具有创新意识,从影片可发掘的创新点出发。形式空间的类别和格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时间叙事的角度来说,影片有顺叙、倒叙、插叙等类型,而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来看,似乎有更多的类别可以讨论。原因在于时间归根结底还是线形的,无论如何布置,时间点可以在一条直线上得到排列。而空间可以是相互独立、部分重叠、完全包含等非线性关系。基于此,形式空间建构可以有多种选择模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甚至有无限种组合可能。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要结合题材的内容和特点大胆尝试不同的形式空间。
三、还应具有现实意识,从影片自身限制出发。当然,纪录片的题材特点既是可开采的创新源泉,亦是必须遵守的创作界限。我们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识,充分考虑影片自身的限制条件。如大型反腐系列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在第一集《人心向背》中,落马高级官员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等悉数在列。此类题材的纪录片不宜有太复杂的形式空间建构,相反,平铺直叙的呈现更能表现其严肃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和警示提醒作用。
纪录片的心理空间建构。本文将心理空间主要定义为脱离于文字或图像语言本身,传播双方皆能感知且感知内容随个体差异不尽相同的抽象共鸣空间。
纪录片的心理空间建构首先要考虑影片立意。没有毫无目的的创作,我们拍摄纪录片的设计之初应该充分考虑通过此片想传达什么,这是影片存在的价值和受到欢迎的根本。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空间建构应从片子的立意出发。如近两年较为成功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伴随着事件主角病情的恶化或恢复,有不少镜头语言超脱于事物本身(如病床头放置一颗柚子,求一个“保佑”意头;再如濒临死亡的金鱼的镜头,隐喻女主角病情危重),给了观者联想和共情空间。透过这些镜头,观者能感知人的渺小与生命的脆弱,从而搭建起了要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珍惜当下的心理空间。
其次要考虑观众平均认知。心理空间的建构需要综合考虑观影者的认知水平。纪录片所使用的心理空间的叙事手法和相关图像语言不宜超过潜在受众的认知水平。同样以医疗纪录片为例,通过心电图、血压指数等图像为观众展示病人的生命体征状态并以此铺垫后续发展是可行的。若用到如ECMO(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等专业设备的运行状态呈现病患情况便需要相应的旁白解释,不能将其当作心理空间的建构镜头完全交给观众自己去理解。
第三还应考虑传播效果。影视作品的传播效果有时与预期目标会有出入。正如传播学中“枪弹论”逐渐被主流摒弃一样,影视作品的目标心理空间建设和影响与实际产生的效果可能会有偏差。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建构心理空间时应设想和预估影片的传播效果,并根据传播模型对影片设计作出调整。如美剧《纸牌屋》是基于用户调查拍摄的,《地球百子》采取边拍边播的生产模式。纪录片受其事件真实性等特点影响,在情节上无法更改,但对于传播效果的考量仍是必要的。
纪录片的存在空间建构。按照如前所述的定义,存在空间即作品与大众接触的现实空间。根据不同影片类型传播渠道,存在空间包括观赏空间(如电影院、剧院等)、销售空间(如影像光盘租售厅等)等。
首先要贴合作品类型。如电影大多在电影院播放,戏剧大多在歌舞剧院演出,影片类型是考虑其存在空间的首要因素。当下纪录片主要以电视及在线视频平台播出为主,存在空间相应地便以手机电脑、客厅卧室为主。
其次要关照目标传播渠道及可能传播渠道。当然,视作品内容不同,其存在空间也可适当变化。不同的内容主要针对的传播群体及其相应的活动空间也有差异。如艺术类纪录片可存在于琴行、艺术培训学校,文化科教类纪录片可存在于书店等,纪录片可探索在一些合理场合的出现。
还应考虑存在空间对观众的附加作用。怎样的空间会给观者形成良好的附加作用也是我们应考虑的话题。如在廉政干部作风建设会上播放反腐倡廉纪录片会更好地为官员敲响警钟,在拘留所为青少年播放未成年人监狱的纪录片会让他们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在医院为因抽烟出现身体问题的吸烟者播放吸烟导致肺癌的案例会让他们加强戒烟念头等。存在空间的建构是影视作品面世的最后一道工序,正确认识存在空间的必要性,发挥存在空间对受众的积极作用能为纪录片的社会效果起到有力的促进。
结语
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肤浅地分析了拍好纪录片的建构手法,但纪录片的生产过程是复杂的,与大多影视作品一样,它需要巧妙的构思、过硬的拍摄能力、完善的宣传推广等。不同的是,它肩负着文艺本身的特殊使命,即要正确引导舆论、推动社会发展。由此,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还应继续推陈出新,保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起到积极的传播效果努力。(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栏目责编:杨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