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5-06 07:58刘宛珍惠涓澈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训评估馆员评估

刘宛珍 惠涓澈

(1西北大学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069;2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021)

1 引言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和服务正常开展的重要力量,其职业能力的高低关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优劣。由于图书馆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其服务内容与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从而对馆员职业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作为一种有效提升馆员职业能力和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内容繁多、形式各异的馆员培训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以职称评定为导向和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针对新增服务、核心业务的岗位培训,以应对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从而有效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国内有关馆员培训的优秀研究成果不断呈现,主要内容涉及国外馆员培训的研究进展[1]、案例分析[2]、培训模式[3]、特征与趋势[4],我国馆员培训的必要性分析[5]、现状调查[6-7]、存在问题和提升途径[8]、馆员培训管理体系[9]等方面。通过研读相关成果,对比国内外馆员培训发展状况,发现国内关于馆员培训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对解决培训开展中的问题指导不足,亟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方能有效指导我国馆员培训的实践发展。

2 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网络访问调查法,于2018年11月16日至30日以国家图书馆、部分985高校馆、省级公共馆及其行业组织、主管部门等机构举办的馆员培训为研究对象,从组织机构、法规制度、培训需求与计划、培训内容和形式及评估体系等方面全面深入地调查馆员培训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更好的开展馆员培训提供参考。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组织机构多样化,但缺乏统筹规划

当前业界多是按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和岗位类型等论及馆员培训, 很少从主办机构的角度关注馆员培训。根据调查,将馆员培训的主办机构总结为各类图书馆、行业组织和主管部门等7类(详见表1),呈现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样化办学格局。然而,在这些组织机构中缺少一个全国性、跨系统、权威性的图书馆行业管理与协调机构负责馆员培训的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使得当前我国馆员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呈现出管理松散、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管理、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表1 馆员培训主办机构类型及部分培训项目一览表

3.2 馆员培训法规制度有待落地执行

当前我国开展馆员培训的主要依据有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2015年8颁布)、部分省市随后相继发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及其他相关办法。这些法规条例对促进相关部门重视馆员继续教育、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增强馆员培训意识、提升职业能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它们都是国家层面或地方政府制定的适用于所有从业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法规条文,对馆员培训的执行和考核结果的应用缺乏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而图书馆领域的有关法规、规程虽然有相关条文规定,但不够明确具体、执行起来可操作性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加强多层次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十九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第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将图书馆专业馆员培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重视培养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在职学习和进修,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它们仅对馆员培养、在职学习和进修、职称评定相关事项作出规定,却没有详细具体的实施办法,使得有关部门对馆员培训的管理、督查、评价和考核较为宽松,造成馆员为培训而培训、为完成学时而培训的现象。

3.3 馆员培训随机性强,计划性差

从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来看,当前我国馆员培训存在着随机性强、计划性差的问题。(1)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的缺失。据了解,大多数馆员培训的流程包括拟定培训有关事宜、发布培训通知、准备开展培训活动等几个环节,往往忽略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不能真正了解图书馆和馆员所需要的培训内容,导致馆员培训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目标和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相脱节。(2)馆员培训专项计划较为少见。“十二五”以来,一些图书馆及其行业组织、主管部门、都将“加强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其事业发展规划或年度计划。例如,首都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等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的2013-2016年度计划。但详细具体的馆员培训计划和人才培训专项规划极为少见,较为常见的是培训项目通知、相关报道等。缺少了从队伍整体建设考虑的具有规划性、指导性的专项培训计划,培训安排就显得比较随意,培训内容的相关性、连续性不强,馆员培训的系统性和延续性难以得到保障。

3.4 馆员培训逐渐分级分类展开,但缺乏完备的课程体系

调查显示,一些图书馆、行业协会等能够根据受训馆员的岗位、职称和专业背景分级分类组织馆员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馆员培训按培训对象分为面向全体馆员、一线馆员、咨询馆员与学科馆员、服务支持馆员、新进馆员(区分有/无图情专业背景)等不同的人员,还可以按培训阶段分为普及型素质教育和提高型素质教育[10];安徽高校图工委2018年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按职称分为面向初级和中级馆员的班次;其他多是按业务岗位分为面向科技查新员、学科馆员、阅读推广员和馆务工作者的培训。培训内容都非常丰富,涵盖了图情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业务实践、学科前沿、职业道德、科研素养提升与职业生涯管理、相关学科知识等多个方面,既有基础性又具前瞻性,注重理论也着眼实践。但是,除CALIS学科馆员培训和上海交大图书馆的馆员培训课程设计较为合理,其他多数培训的课程通常是培训机构或图书馆领导的主观安排、随机性强,缺少对培训需求的详细调查和科学分析以及对馆员职业发展的考虑,尚未形成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

3.5 传统培训日臻成熟,网络培训平台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传统馆员培训工作已开展多年,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我国的馆员队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图书馆职能任务拓展和馆员多样化发展需求,传统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还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如国家图书馆分别于2013年、2015年推出的面向图书馆组织或团体的定制培训和依托各省市标杆性/示范性图书馆、采取参观交流、培训研讨、阅读之旅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文化之旅”专题培训,对推进馆员培训的专业化和系统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另外,网络直播技术的兴起并应用于传统馆员培训,很好地解决了馆员培训受时间、地点、经费、场地等条件限制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培训以其灵活、方便、快捷的优势在馆员培训中快速兴起并逐渐得到应用。主要形式有:在线课堂,如彭斐章和程焕文分别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的目录学概论、信息资源共享专业课,陈传夫、肖希明、黄如花、肖珑等分别在爱课程网开设的目录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资源检索与利用等课程;[11]网络继续教育平台,如天津、广州、陕西、河南等省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社交平台+直播技术”的网络培训,如“阳光悦读”的微信语音学术讲座、iGroup馆员培训。但是,网络培训存在着理论课、公需课多,实践课、专业课少,资源分配不均衡,并且多与线下课程交叉重复;学习过程难以管控、学习效果不易评估等问题。另外,网络培训课程分布在不同的网站或平台上,比较分散,不方便馆员一站式查找、获取和学习。

3.6 评估体系不健全,培训考核流于形式

当前我国图书馆员培训评估中存在着如下诸多问题:(1)相关主体对培训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培训机构只重视培训过程,培训结束就算完成任务;有的图书馆领导对培训能否提升馆员个人绩效和图书馆服务水平漠不关心;一些受训馆员认为培训评估对个人绩效影响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2)评估内容不全面。仅侧重对馆员知识或技能的习得情况进行考评,而未将培训后馆员工作行为、能力、态度及图书馆效益的变化,培训方案、培训实施以及培训管理等事项纳入评估范畴。(3)评估主体单一。评估内容不全面使得一些评估主体未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如培训机构主管部门、受训馆员的领导和同事等。(4)考核方法简单。通常采用考勤、考试或直接颁发证书的方式对受训馆员的学习情况做出简单的评价。(5)评价标准不科学。当前培训机构多以培训场次、受训人次、完成课时、馆员成绩等为标准来衡量培训情况,很少从培训需求满足度、受训馆员素质提升、图书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对培训效果进行后续跟踪评估。(6)考核结果未能有效运用。培训机构很少对考核结果进行有效分析,撰写评估报告,向培训主管部门、受训馆员所在的图书馆进行反馈。同时,图书馆也没有将评估结果与馆员的工资待遇、考核、评选、晋升等联系起来,馆员培训与人事管理相脱节。总之,培训评估体系的不健全,考核结果有失客观,而且未得到有效运用,致使培训评估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培训评估的作用。

4 改进我国馆员培训的几点建议

4.1 组建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构

馆员培训持续、良好的开展离不开上级机构的宏观协调与指导。中国图书馆学会和高校图工委是我国全国性的图书馆及相关行业的社会组织,在各类图书馆的发展中发挥着协调、咨询、研究和指导作用。因此,建议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授权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工委等共同组建一个全国范围内跨系统的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图书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该机构的主要职能[12]包括:制定全国图书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短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涉及图书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相关单位及社会组织进行全国性协调;根据相关法规,制订图书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的认证、撤销、评估、考核等管理办法,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根据当前图书馆工作实践需要,编制全国性图书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教学大纲,明确培养目标、教育对象、课程设置及教材编撰等问题。

4.2 健全馆员培训制度

完善的馆员培训制度不仅需要国家机关、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进行政策引导,也需要图书馆内部、行业组织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执行。一方面,呼吁国家层面尽快出台一部适用于各类图书馆的法规或完善现行法规中有关馆员培训的相关条款,明确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在整个图书馆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及管理体制,明确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经费在图书馆事业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明确实施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的资格、职责以及学员的权利与义务等,从而确保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13]。另一方面,制定图书馆内部的馆员培训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者应当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法制观念,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馆实际,逐步建立一套包括竞争选拔、择优培养、准确考核、有效激励在内的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14],加强对馆员参加和接受培训的管理、督查、评价和考核。

4.3 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定馆员培训计划

培训需求分析是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设计培训方案、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它可以运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战略和整体工作绩效、岗位职责和要求、馆员个人绩效等信息,经过系统、全面的分析,确定培训重点、培训方向和具体要求,这样才能设计出与图书馆发展目标和馆员职业发展正相关的培训内容,让馆员学有所获,并有助于图书馆达到预期目标。如2009年武汉大学图书馆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培训信息并进行培训需求分析[15],为全员培训的方案制定、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制定培训计划有助于馆员培训工作连续、系统的开展,馆员培训计划分为战略性的长期规划、系统的年度计划、具体的培训项目计划。馆员培训长期规划是根据某一图书馆或行业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制定的有关培训业务发展的整体部署,有助于人才需求预测和人才规划工作的系统安排,如安徽省图书馆的“十二五”人才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是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培训长远规划的细化和统筹安排,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督促提示、回顾总结的作用,如陕西省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近10年的公共图书馆联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计划是由培训组织者根据培训内容制定的、具体的培训计划,一般包括项目计划进度表、培训人员工作安排、拟定详细的培训通知等事项,以便确保培训项目的管理、控制及顺利实施。

4.4 分级分类建设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一定关联度的培训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16]一个科学、系统的馆员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应以图书馆战略为导向,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馆员的职业发展为路径,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动态性、系统性及其递进性。其建设过程应采取以下5步:(1)确立培训课程体系框架。图书馆的工作岗位通常可分为采访、编目、咨询、科技查新、学科服务、阅读推广、技术和管理等,同一岗位根据任职素质的要求又可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然后,将不同岗位和不同层级进行组合,初步确定一个二维的馆员培训课程体系框架。(2)馆员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图书馆发展战略、部门业务范围和岗位职责等解析每个岗位需要具备的素质、知识和能力。(3)实现能力与课程的转换。将每个岗位等级的能力要求和行为要点进行梳理和分类,形成对应的课程名称,落实为具体的教学内容。(4)开发培训课程。包括对课程类别、适用对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训方法和所需课时等进行一一描述,并确定其逻辑顺序,确保课程间的衔接和递进,便于馆员选择所需课程。(5)构建并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对已开发的各类课程进行结构化整合、更新和动态管理,形成符合岗位发展要求和馆员职业生涯成长的培训课程体系。

4.5 搭建功能完善的馆员网络学习平台

积极搭建功能完善的馆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专属网络平台能够有效拓宽馆员学习途径、提升馆员网络培训质量。[17]首先,互联网+时代,日趋成熟的计算机、网络开发技术和现有的其他网络学习平台为创建该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然后,该平台应具备以下特点:(1)由图书情报领域的国家性行业组织牵头、各地相关行业组织大力配合,分阶段、分步骤、分专题建设而成,努力打造一个业界统一、权威的网络学习平台。(2)能够整合国内外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各级各类馆员进行在线学习提供一个优质丰富、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知识体系。(3)具备前台馆员学习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大模块[18],前者包括学术新闻、网络课堂、在线选课与测试、互动交流等功能模块,后者包括信息资源发布、用户管理、教学资源及试题管理、系统维护及管理等功能模块,是一个功能齐全、界面友好的平台。(4)遵循专业性、交互性、便捷性和共享性的原则,允许一切有使用意愿的馆员根据业务需要与自身需求自主选学。

4.6 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

为确保培训评估工作科学、规范地进行,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1)正确认识培训评估的重要性和目的。培训评估对实现培训目标、有效发挥培训的功用非常重要,目的在于提升馆员业务能力、图书馆服务水平和培训机构办学质量。培训评估中涉及到的相关主体都要正确认识培训评估的重要性和目的,方能积极参与其中。(2)评估内容要全面。评估对象一般应包括培训项目、培训教师和受训馆员3个方面。培训项目的评估可以从培训目标、课程内容、培训设施、培训方式、培训环境以及培训管理等方面来考察;对培训教师,可以评价其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对受训馆员,可以从培训知识、技能的获取情况,行为的变化以及组织绩效来评价。(3)评估主体多元化。不同的评估对象和内容需要有合适的主体来评价,比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案怎样,教师授课水平如何,受训馆员体会最深、能提供最直接的信息反馈;培训方案的自评估、授课教师的考核、馆员成绩评定等由培训机构来负责;培训前后馆员的行为、态度和能力变化如何,其领导和同事最有发言权;除了相关主体的分工协作评估,也可以聘请社会评估机构进行综合评估。(4)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是量化的标准,是评估的参考和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需要对照评估对象和内容,设计一级、二级评价指标,并分配合适的比分权重,这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5)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直接观察法、测验和模拟等多种,应根据需要综合运用。(6)注重评估结果的有效运用。应做到两点:培训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督促培训机构和受训馆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主管部门应根据评估结果的好坏对培训机构进行不同等次的奖优惩劣;培训机构和图书馆可以将评估结果运用到人事管理中,作为员工年度考评、选拔任用和优秀评比等的依据。

5 结语

馆员培训活动是一项长期、持续、完整的系统工程,在培训的组织管理上,应有规范性、严密性和有效性。[19]针对当前馆员培训中的问题,应从组建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健全馆员培训制度,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定馆员培训计划,分级分类建设培训课程、搭建网络培训平台,完善培训评估体系等方面加强组织管理,以便馆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逐步提高馆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猜你喜欢
培训评估馆员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基于移动式培训评估系统的培训闭环管理研究与探索
以培训效果评估促动员工绩效管理的创新性探究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
评估依据
培训评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