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探索设计育才规律,本文以《标识设计》教学为例总结了“情意性”设计教学方法,即以系统有序的内容启导学生学习兴趣,以具体有节的鼓励呵护学生学习信心,以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创意灵感。其目的在于补充既往院校式设计教育模式中机械理性的人才培养单一维度,关照设计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感性、诗性的人性面向,以服务于设计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情意性”;设计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4-0147-02
现代设计教育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发生发展,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但是其弊端也不容忽视,如强烈的工业理性、大批量生产的统一加工定制思维,院校制、班级制、学分制的僵化执行,理工式评价体系,流水线式人才加工,往往以统一的模式、宏大的话语强加于性情各异的学生,制造了少数设计明星的同时也扼制了更多设计心灵的成长。为了发掘设计教育机器理性下的温暖人性面向,本文基于南京林业大学n1407022班《标识设计》[2016—2017(2)]教学实践,梳理“情意性”设计的教学经验。
一、以系统有序的内容启导学生学习兴趣
1.澄清设计观,吸引学生学设计。设计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致力于发展人的潜能以创造艺术化的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设计并不是技法的炫酷、软件的奴隶,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只是需要后天的引导和努力去激发。
2.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先讲具体案例,让学生先动手做起来,等学生上手实践、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际体会之后,再抓细节、讲历史、去反思版式、字体、色彩、审美性的点线面构成等“深层”内容。授课的知识点要具体见效,用了能快速有效地做出成果,以提升学生兴趣,而不是空谈设计理论。课程初期可以临摹优秀标识,锻炼设计表达能力。
3.树立整体标识设计观。重视前期调查,分析品牌现状、历史、核心诉求、竞争环境等。从课程规划上讲,重视标识的策划部分,相对弱化具体的操作、制作部分的课堂教学。设計流程简明扼要讲清楚,从品牌调查,到手绘草图,到拍照扫描,到电脑表现,到创意说明的写法等先有一个大框架。调研、表现阶段强调客观、严谨,创意阶段提倡放松、宽容。
4.脚踏实地抓软件操作动手能力。详细演示软件操作具体流程,当学生做不出来、急于求知的时候,手把手地教学生,多示范几次,学生容易快速上手,而不是强硬地填塞。
5.以社会性标识设计开拓学生思维。设计除了服务商业之外,还有社会公益价值。历史上的经典标识如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1950年陈玉昶设计的中国铁道部标志。他们不是专业的设计师,但渗透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勇于创造的设计能量改变社会,这样的民族精神需要一代代传承。
二、以具体有节的鼓励呵护学生学习信心
1.大胆夸学生。学生是夸出来的,不是训出来的。学生初涉一门课程,大都谨小慎微,左顾右盼,正因为不懂,才来学习。学生敢于做出来、说出来,已经是鼓足了勇气。因此,只要学生真诚思考、表达,都是可喜的进步!学生标识设计大了就夸赞大气,设计小了夸赞精致,设计多了谓之思虑周详,设计少了表扬其简约而不简单,进而指出可能的发展方向,教师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如“要是……就更完美了”“非要在鸡蛋里挑骨头的话”,让学生愿意做设计,觉得自己能够做好设计,少了畏惧,多了自信,设计就会越学越好。
2.适当发掘学生闪光点。如发掘其着装、发饰、言语、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亮点,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每次都有一点小进步,慢慢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
3.用同龄人的设计故事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如中国信息管理学院毕业生郑浪(24岁)设计的西湖标志赢得11万元大奖;安徽大学学生岳贤德(22岁)平时收矿泉水瓶子卖钱,又赶上父亲突患绝症,但是他设计出吉利汽车标志并获得200万奖金,给家庭带来了巨大希望。同龄人的真实故事能够鼓舞孩子们的信心。
4.以身边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创意能量。如学生设计南京长江大桥标识时,教师讲述国人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奋发自强的自主创造精神。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毕业生、前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左肩埋了七颗钉子,经历两次心脏手术,虽流言蜚语满天飞,仍然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让学生懂得,成功的背后是大量训练、积累、付出、坚持和严格的自我管理,同时学习女排的团队精神,以团队精神共同推进设计事业。
5.以自身的设计体会感染学生。学设计,只要肯用功、花时间,就能行。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对学生鼓舞极大。
6.与学生沟通要注意措辞、语气,以保护学生自尊心。如果批评学生,也要给足台阶。如果张口就批评、或者冷漠淡然的“冷暴力”,哪怕出发点再好,其结果往往是让学生充满畏惧、隔阂、障碍,很可能扼杀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的兴趣。
三、以多种形式启发学生创意灵感
1.以多种形式展示课程内容,吸引学生兴趣。除PPT外,还有打印稿、标识评比现场照片。在学生疲惫的时候适当播放企业新品牌推广、形象宣传片等标识设计视频,以声音、形象、动画、提问、开玩笑等多种方式,活跃气氛、培养兴趣。课程中穿插零散的标志设计快题训练,勾画草图,让学生在大量的上机操作之余,能够动手、动心、动脑。
2.以音乐艺术调剂设计学习。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维持在10~15分钟左右,因此要多作调剂,如设计龙图形时,播放《卧虎藏龙》音乐;表达一种不高兴情绪,播放《二泉映月》;当学生累了,选择江苏昆曲与外国流行歌曲并置播放,以东西方音乐激烈的碰撞惊醒梦中人;春季开学时,播放杨光的《期待》,讲述其双目失明而奋斗不息的故事,激励学生学习,歌词也暗合着初春的时令和初学者的期待……给枯燥的专业学习增加一点乐趣,同时启发学生想象力。
3.以艺术形象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如某同学听音乐时手舞足蹈,以《说唱陶俑》夸张的造型启发其艺术思维。某同学爱旅游,就搜集各旅游景点标志设计启发其思路。
4.以人文经典涵养创新意识。从人文、艺术、历史、自然等领域选择部分阅读书目,从宽厚的领域吸收养分,从深处培植学生的广告设计意识与人文底蕴。
四、结语
“情意性”设计教学是一种诗性的教育。师生是平等的设计学习共同体,学生和教师分享、交流知识和心得,生命融为一体。教师不是死加任务的牲口,学生不是取款机,不是小白鼠,不是机器,他们是被宏大话语遮蔽的活生生的人。
“情意性”设计教学讲究“调养”,慢慢调理,顺应心情,再慢慢调整肌体,循序渐进,疏通经络,而不是猛药漫灌、药到病除。开始阶段,要像保姆一样呵护学生成长,大小问题都要做到耐心、精心、用心,等学生上手了才慢慢放手,经过一段时间摔打,学生慢慢在专业道路上就会走了,也不怕设计了。
教育是爱的奉献,是心灵和心灵的共同成长。教师要真心爱护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真诚对待学生,耐心陪伴学生成长。因为,他们是中国设计事业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袁熙旸.非典型设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谭维智.教育学的玄学之维[J].教育研究,2012(5).
[3]姚爱强.“非院校式”设计教育[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8(4).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