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宁宁
公开课,我们总会精心打磨,充分预设,就是怕上课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即便如此,意外也还是会发生,课堂或因此黯然失色,当然有时也会动人心弦。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太希望意外发生,更别说故意寻找意外。“数学王子”张齐华往往会在课堂中给人以惊喜——绝妙的教学設计,幽默的教学语言,其实还有故意的“自找麻烦”。
【片段一】故意挑起事端
一位女生回答完问题后,全班掌声雷动,不过,张老师似乎听到了一点不同的声音。
师:这位同学似乎还有话要说。
生:她是盗用我的话!
师:你们是一个小组对吗?
生:是的。
师:我该怎么评价你们这个小组呢?我倒不认为她是盗用,我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就是要认真倾听同伴的意思,并转化为自己的想法。我来采访一下这位女生,这个观点是你原创的,还是听完以后得来的?
生:听完以后得来的。
师:听完以后你是觉得这个答案很有道理,是不是?
生:我觉得很有道理,就决定也这样去表达。
师:我再来采访一下这位男生,现在你还觉得她是盗用吗?
生:不觉得了,她表达了我的想法,我应该为她感到高兴才对。
师:掌声送给他们团队。这不是盗用。在学习团队里面,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共享的,这位男生也应感到骄傲,你的想法居然被她轻易地听明白了,很厉害。说明两点:这位男生,超强的表达力;这位女生,超高的领悟力。再次把掌声送给这个团队。
【赏析】提出问题后,这个男生也在举手,但是张老师没有叫到他,于是男生来了一句简单的抱怨。此时张老师正站在他的边上给后面的女生递话筒,听得一清二楚。原本张老师可以装作没听到,因为男生一没站着说,二来声音不大,而我们也怕孩子上课时说些挑刺儿的话,但他却放大了这句话。清晰的表达,认真的倾听,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渗透在孩子们的脑海。
【片段二】故意打断发言
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自己的作品。
生:老师,我是这样认为的……
师:能不能不要喊老师?
生:我是这样认为的……
师:稍微暂停一下。知不知道我为什么不让你喊老师?
生:因为还有很多人。我是这样认为的……
师:听懂了吗?
生:没有。
师:不好意思,你还得再说一遍。
生:老师,我是这样认为的……
师:不要喊老师。
生:我是这样认为的……(说完后,看着老师)
师: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说之前喊老师,说完之后立马转过来看着老师,而且是训练有素,为什么?
生:想看看说得对不对。
师:这对不对只有我说的算是吗?你们觉得他说得有没有道理?
生:有。
师:为什么还要看我?有就给他掌声啊!你的大脑是属于你自己,只要你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你就可以认可他,给予掌声,点赞,而不是看老师的脸色。
【赏析】或许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回答,或许我们压根儿就没有在意。原本学生的回答没有毛病,但张老师故意打断了孩子。我们经常说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但很多时候仅仅是停留于形式,很少去关注细节。回答问题喊老师,回答完转向老师,这一细节恰恰反映了依然是“以老师为中心”。短暂的打断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互相尊重,彼此鼓励,收获自信却悄然发生着。
【片段三】故意寻找不会
在同桌合作交流之后。
师:有想法了吗?
生1:有。
生2:有。
教师故意走向了一位不举手的同学。
生3:没有。
师:我特别欣赏这位男孩,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是课堂中真实的你。我来问同桌,你有想法了吗?
生:有。
师:你当时有没有说给你的同伴听?
生:有。
师:他有没有认真听?
生:不知道。
师:所以,在刚才过去的2分钟里头,这个小组的同桌交流,有可能是一段无效的交流。我来采访一下,在刚才同桌交流的时候,你确认你的同伴真的很专注地在听你的想法,并且用眼神跟你回应的,请举一下手。大约占到一半的样子。我想说,学习,不要光等着老师告诉你,同伴之间的交流有可能是最好的学习渠道。增加1分钟,如果刚才说得很好了,进一步去练习,完善。如果刚才彼此没有认真倾听的,或者听了没有眼神交流的,再次交流一下。
【赏析】交流过后,原本都是齐答,有了,会了,到底真有假有,真会假会,我们不得而知。课堂之中,举手的同学我们都怕说得不好,哪敢再去招惹不举手的同学。但张老师故意找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同学。小组合作早已风靡全国,但是否真的产生了有效的合作交流,我们却很少去验证,甚至根本不去触碰。与其无效,不如像张老师一样,花一点点时间,去提醒,去鼓励,去练习。
寻找刺头儿,打断发言,不会也请,张老师的确是在自找麻烦,但更是在创造教育契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重新认识合作,重新学会表达,重新理解倾听,重新收获自信。我们还怕“麻烦”吗?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北园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