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张文
摘 要:红色经典诗词具有革命性、时代性、坚定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对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仰、铭记初心之源、厚植爱国情怀、塑造高尚人格、提升人文素质具有重要影响,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应从激发大学生热爱红色经典诗词、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舆论氛围等方面着手,积极探讨课程思政教改创新。
关键詞:红色诗词;思政课;教改
一、红色经典诗词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
(一)红色经典诗词的基本含义
“红色诗词”是指内容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所创作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诗词作品。通过对不同时期革命形势、革命内容、革命先辈的记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历史。“红色经典诗词”,顾名思义,是红色诗词中经典作品,即精品。毛泽东的绝大部分诗词堪称红色经典诗词。红色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思想因子,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红色经典诗词的特征
1.革命性。红色经典诗词在不同时期都是革命精神的代表与象征,在新时代,红色经典诗词的革命性,体现在对于大众的革命精神教育中,诵读经典,体会革命先辈在革命历史时期,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斗志;经典诗词,是新时代坚守革命信念的根基,也是新时代青年学习革命先辈精神之源。
2.时代性。红色经典诗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不同的影响作用,是无言的精神武器,激荡着每一时期人们的内心。如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中通过对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切回忆,深刻揭露出土地革命战争胜利的意义;《浪淘沙·北戴河》中赞扬了当今社会发生的根本变化,为新社会喝彩。
3.坚定性。红色经典诗词内含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伟大革命精神,红色经典诗词是中国革命史的浓缩,是中国人民汲取革命先辈精神动力的源泉,是学习革命先辈理想价值观的溯源。诗词来源于最真实的革命历史,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革命热血铸就的诗句,一字一句是对中国革命的真实阐述,是对中国人民最崇高的致意。因此,红色经典诗词中所包含坚定地革命精神,正是对于中国共产党“韧性”最好的阐述。
4.价值性。2019年9月,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中阐述要开展以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为主的体验式社会实践研修,引导思政课教师坚定理想信念,也是帮助教师丰富教学素材的途径,是坚持推动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红色经典诗词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外在“精华”体现。通过诵读红色经典诗词,更加形象生动地让人沉浸在中国革命精神的思想海洋中,感悟革命情怀,塑造高尚人格,构筑精神家园。
二、红色经典诗词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中的作用
(一)牢记党史国史,铭记初心之源
“血肉筑成的长城,不做奴隶的人们”正是这种舍生忘死的“韧性”筑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韧性”,这是一个政党得以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党员的精神之魂。正是这种韧性,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从近代以来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进行的长期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精神。
“一篇读罢头飞雪”读完一本史书,我已经满头白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毛泽东主席酷爱历史,他提倡当代青年学子、广大人民群众都应该多读历史书籍,熟读中国历史,不是为了学习封建文化,而是在熟读历史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经验教训。而今,我们大学生学习党史国史则是牢记我们从哪里来,到何处去。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用“等闲”二字道尽红军对于“万水千山”的藐视,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夸张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只有铭记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够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二)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近代以来,法国、俄国和日本成为先进思想理论的发源地,成为无数先进的中国人民探寻真理、拯救国家存亡之路的向往之地。当年那些“海归者”的足迹让我们看到的是革命先辈们对革命理想和信念的艰辛追求。而对于新时代的青年人来说,坚定的信仰是老一辈革命家奋斗不息的动力之源。
红色经典诗词则是反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载体。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中用“雄关漫道真如铁”描绘革命道路的艰辛。全词表达了红军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代功臣一代兵,三沉三起世人惊” 李泽远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一首诗中娓娓道来邓小平同志跌宕起伏的一生,这一生三起三落,更加凸显出他坚定的革命信仰,毫不动摇的信仰之基。
(三)厚植爱国情怀,笃行报国之志
红色经典诗词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文化变革与发展的文化载体,是中国革命历程再现的重要文化资源。将红色诗词引入思政课改革,就好比是将一汪清泉引入思想之渠。红色经典诗词,蕴藏着丰富的革命情怀,它既是思政课教改重要的文化资源,又蕴藏着一代代革命先辈们崇高的爱国之志。红色经典诗词是当代活的历史教科书,它教导青年学子要继承革命先辈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潮流中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陈毅元帅留下了很多优秀红色诗篇,他在《梅岭三章》中抒发了在艰难困苦的极端环境中,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坚定不移的革命斗争精神,这是当代青年学子笃行报国之志的行为风范。毛泽东在《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歌颂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夺取革命胜利的喜悦之情,表达了对战胜“百年魔怪”后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的殷切期望。
(四)陶冶品德情操,提升人文素质
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现状是不乐观的。2019年8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一批具有在政治上有高度、理论中有深度、知识上有广度、具有文化厚度、情感温度的当代青年学子,只有这样才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伟大使命,才能够真正成为对国家有用的青年。
红色经典诗词流传,传播的不仅是诗句,也是对理想信念的歌颂,它是青年学子陶冶情操的绝好媒介。如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 中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来描写梅花不畏生存环境的恶劣,仍然独立绽放,通过赞扬梅花的高洁品德,是对中国共產党在革命前进道路上勇于克服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的高度评价。
三、如何用“红色经典诗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一)着力激发大学生对“红色经典诗词”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众多诗词爱好者参赛。节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在娱乐综艺至上的电视荧屏中走出一股文化清流。参赛选手下至5、6岁的孩童,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从业范围从外卖小哥到大学教授;受众之广、之多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一举夺冠,更是助燃了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度。红色经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凝练和化身。对于在校的大学生而言,将红色经典诗词引入课堂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筑构无形的思想壁垒,抵御外来思想的入侵;二是有利于提升人文素质。开展红色诗词进课堂,能够加强受教育者的思想共鸣;思政课改革是使教育主客体能进行良好互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红色经典诗词的巧妙引入,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改变以往单向式沟通,加强感情共鸣和文化认同。三是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
(二)改革思政课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关乎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尝试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将红色诗词引入课堂。通过开设《红色诗词进课堂》,激发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将毛泽东在不同阶段的经典诗词作为介绍重点,在阐述诗词创作背景的同时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联系,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重温那些时而艰苦卓绝时而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在课堂上,鼓励激发学生齐声诵读经典诗词,课上激情洋溢的诵读声不绝于耳,“浸入式”的教学方式,一下子就调动起全场学生的爱国之情,活跃的课堂氛围将师生之间的关系拉得更近,贴得更紧。使得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同时,授课教师将自己的红色诗词习作与学生分享,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诗词的兴趣。课后,让学生畅说课堂感受,既能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爱好,也是加强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的有力举措。
(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
“没有良知的科学只会是灵魂的废墟”。将红色诗词引入思政课堂,既是创新课堂形式的代表,又能将红色经典诗词融入学生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将红色革命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青年学子应不断努力吸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养分,思政课创新改革,除了涉及教学形式,教材内容之外,更应该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之中。要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可以将富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崇高理想信念的红色经典诗句制成展板形式,在校园中进行“集中式”和“分布式”展览。建设固定的校园文化墙,展板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渗入式”教育,使得师生都能够在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中潜移默化,将红色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思想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诗词,魅力无穷。红色经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将红色经典诗词引入思政课堂,是高校教改创新的有益探索,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教学改革需要与时俱进,经典诗词的魅力在于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遵义市诗词学会.播风·诗词[M].内刊,1985 年第1期—2011年第126期:8页,17页,95页.
[2] 杨发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素质教育专辑):43-46.
[3] 李振东,王姣艳.当前大学生红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理论探讨,2007,10,53.
[4] 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最优路径的多维体系建构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基金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级创新课题:融媒体时代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同研究——以桂林地区高校为例。
作者简介:杨柳,女,山东济宁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文,男,湖南邵阳人,法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导,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