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创新的思考

2020-05-03 14:05周大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伴学科知识同伴

周大勇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2.0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简单一句话,即从注重建设与应用向融合创新转变。

小学信息技术课更应该注意学科教学中的融合创新。作为学生学习前沿科技信息知识的一门学科,小学信息技术课要适应教育的变革,从最初关注学生知识点的学习,向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转变;从关注常用软硬件的操作,向关注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转变;从关注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向关注所有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转变。那么,从学科的角度出发,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教学融合创新呢?

小学信息技术课应关注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几方面问题需要我们重视。一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或手段,用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可大大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如使用计算机写作文、模拟一个科学实验等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典型应用。二是可利用便携式设备作为课堂学习、获取知识的一种学具,就像传统的三角板、量角器来学习数学知识一样。三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促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例如,学习PPT时,我们可以编辑绘制一份数学公式联系图,而想把这个联系图与同伴分享交流,我们又需要学习幻灯片制作的知识,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同样在学习GoC程序画图时,计算图形旋转的角度就需要熟悉运用角、内角和等数学知识来进行数学计算。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解决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任务,都要求我们与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特别是将其他学科一些有趣的知识引入进来,这样既轻松掌握了其他学科知识,又学习了本学科的知识与操作,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课应关注德育

“成才必须先成人”。德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十分重视的育人活动,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及与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相关的活动中,同时也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这种教育又不能变成生硬的说教。于是,我们可以把对孩子的德育融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节之中。如孩子学习画图时,不管是“乡村风情画”,还是“江岸悠闲游”“公路风景画”,都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同时,要对孩子们进行相关的爱国爱家教育,不但让他们认识到祖国的美丽,更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在学习网络知识、计算机安全知识时,可布置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去了解计算机病毒、网络受到攻击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其中对孩子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进行教育。在学习动画制作、Scratch编程的过程中,通过实现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等模拟场景或主题任务,全面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小学信息技术课应关注动手操作

这里说的“动手操作”其實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上偏重动手操作电脑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过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和趣味性的任务设计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要学生有兴趣,愿意动脑去思考、动手去操作,就能够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是偏重实际操作的知识点,如组装机器人、设计3D打印、操控无人机等,需要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获取经验、增长见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教育阶段,并非真的要孩子们下田地、做农活,信息技术课上的这些动手操作也是劳动教育,因此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更应该关注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动手操作的实践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应关注学伴教育

同伴互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智慧互联时代的同伴教育可以理解为:建立在相互认同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混合式同伴教育”不仅仅是生生互为学伴,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及应用,学伴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甚至老师与老师、家长与家长都可以成为学伴,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从这些不同的学伴身上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技术课恰恰更能有效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同伴互学,从而实现翻转课堂新理念。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过自学、互学、协作、展示等来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

如果我们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现这些理念,本身就是对课堂的创新,我们的课堂也将不仅仅是学习单一知识的课堂,而且是注重培养能力、注重创新教育的好课堂。

参考文献

[1]江育奇.“整合”与“融合”辨析[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Z2).

[2]石义琦. 混合式同伴教育——智慧互联学习新体系[M].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小学

猜你喜欢
学伴学科知识同伴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小学语文互助式课堂高效教学刍议
学伴相长 学会习得
基于“智慧学伴”的初中数学“评学教一体化教学”
寻找失散的同伴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