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正确领导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深化,并取得了长足成效,为进一步挺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奠基。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人才作为发展的核心,其培育工作展开显得至关重要,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课程思政”新格局的探索与生成势在必行。文章基于对“课程思政”的论述解析,以此为导向,着重就思政教育新格局的生成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育;新格局生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经济与社会由此走向了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加之互联网应用影响,各类矛盾问题和思潮更加纷繁。思政教育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基本手段,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一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践行,由党的领导意志决定,同时亦是其育人实效提升的重要路徑,相关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课程思政”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并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具体的践行路径上,习近平总书记同样要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诱发了思政教育创新变革新潮流,成为了当下学术界热议的焦点。对此,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同时高燕亦是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解读,“‘课程思政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由此,“课程思政”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并充分整合各类思政资源,重点在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精神品德和人文素养。综合来讲,“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明确了未来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方向,并为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理论指导,其实践意义毋庸置疑。
二、基于“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新格局生成路径
基于“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新格局,由党的领导意志决定,更是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的有效路径,其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组织,对各环节设计提出了要求。作者基于上述认知,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测度视角提出了以下几种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新格局的生成路径,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健全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社会主义现代化视角下,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意识建设,是构建“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新格局的重要基点,应充分依托国家战略意识导向,地方制定更为详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做好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规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思政教育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为“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筑基。基于此,以高校党政领导为基础,教务主管部门协同参与,坚持“课程思政”理念先导,立足实际、高瞻远瞩,着力解决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发展、教学评价等系列问题,深化理论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及方案,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开展提供指引,促进其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课程思政”新格局。同时,在系列职责目标导向下,高校还需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态监管机制,对各环节运行实况进行审查,引导教师、学生协同参与,及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积极收集相关反馈意见或建议,在科学评审其可行性之后,针对性地采取更多深化改革举措,从而推进思政教育向“课程思政”新格局的完美蜕变,最大限度地释放其育人价值,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
(二)提升师资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宏观素质教育改革生态下,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愈加突出,是“课程思政”新思政教育格局生成的关键支持,并对其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综合来讲,“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一种方法理论指导,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对提升思政教育实效作用显著。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渲染,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设定狭窄,局限于意识形态浓厚的政治观点灌输,有时可能会添加一些党史、法律常识等方面的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根本追寻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多数思政课教师而言,一般都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所掌握的学识足以应对教学之需,但却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的知识,决定了其无法独立担当“课程思政”的重任。为此,构建“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新格局生成,需建立更为专业化的教学支持团队,将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整合在一起,并吸引班主任及其他教学管理系列教师的有效参与,形成同向同行的教育合力,携手开辟大思政教育新天地。基于此,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促进内部互动交流,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强化他们的“课程思政”意识,共享有效工作经验,探讨更加科学的思政教育方式,奠定“课程思政”发展智力支持,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三)拓展资源开发
思政教育新格局下,“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理念嬗变,预示着思政教育走向了更加宽泛的“大思政”概念,是脱胎换骨式的重构,其根本要义在于超越传统单纯阐释文本知识、依赖课堂讲授的模式,而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向导,优化设计思政教育内容及策略。具体而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主阵地,进一步丰富相关内容设计,加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相关性建设,结合其实际需求重新锻造知识点含义与表达方式,增强实用性和吸引力,从而保证最佳育人价值产出。例如,党中央大力倡导工匠精神,作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国策,强调产品质量而又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植入,增添了其时代色彩,以求更好地服务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与此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及德育元素,使之育人目标更加清晰、具体,以“立德树人”为基本,通过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融合,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针对于此,专业课教师首要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根据本学科特点,借助其发展历史,更加生动化地表达出来,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另外,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承载优势,找寻其中符合教学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之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四)创新方法引导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为中心,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灌输,限制了学生发展能动性,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积极情趣情感体验,实际工作收效不尽如意。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的方式方法选择与运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基于“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新格局构建关键。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高校教师应深耕“人本主义”精神,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感染力,潜移默化中影响正确思想价值转变,并逐步内化为其某种品质,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充分依托互联网丰厚的素材资料支持,以某个重点知识概念为切入点,创设虚拟现实的环境语境,通过图片、影像、视频、动画等方式,加深学生印象和理解,并由此提出富有探究性趣味的话题,组织学生相互讨论,无形中培育他们良好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等,为之自主学习筑基。同时,基于多种即时互动软件,如微信、QQ、微博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关系建设,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针对性地予以帮助或启示,延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从而保证最佳效果。另外,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阵地开发,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如红色旅游、敬老院慰问、参观博物馆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之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渲染力,深化学生价值体系认知,并促进他们向有效行为的转化。
(五)组织多方共育
思政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主阵地之一,是提升学生精神品质修养的关键所在,间接影响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应当得到家庭及其他社会单位的积极支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其作为基本的社会构成单位,是最本源的温情输出地。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事实上,构建“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新格局,不仅仅依赖于高校,更是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的过程。对此,高校应加强与家庭之间的相关性建设,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基本切入点,互换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动态表现,及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介入學校人文关怀和家庭亲情关怀,让学生充分感受现代社会主义美好,并激励他们为之不懈奋进。在此过程中,可依托互联网平台支持,搭建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通道,保证学生发展动态信息的全方位共享,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输出多类高素质人才。同时,从政府层面上讲,通过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借助新兴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净化虚拟网络空间的社会风气,为高校思政教育展开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此之余,统筹社会中各种育人资源,如红色资源、文化资源、国防资源、科技资源等,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最大限度地延展思政教育工作范围,时刻积极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新格局,十分重要和必要,是保证其最大育人效果产出的关键一环,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组织,在实际践行过程中,首要依托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充分发挥高素质师资人才队伍智力支持,不断拓展资源开发、创新方法引导,同时基于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双向参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追求。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从不同测度视角,提出更多有效践行策略。
参考文献
[1] 贾伟杰,徐趁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探析[J].智库时代,2020(02):73-74.
[2] 王红乾.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J].河南教育:高教,2019(12):73-76.
[3] 刘立丰,孙国徽.高职院校构建“课程思政”之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9(25):176-179.
[4] 宋珍珍.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初探——以音乐课堂为例[J].黄河之声,2019(22):64
[5] 杨玉泉.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认识[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9(04):109-112.
[6] 王德炎,谢今.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12):11-15+21.
作者简介:郑璐(1994- ),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党务及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