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的文化审美范式与新生的网络技术载体的碰撞,消解了经典文化审美的精英特质,催生了一种面向大众生活的微文化审美态势。智能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的快捷化生产与微平台的自由化传播,创建了草根文化意义的共享空间。崇尚生活文化的现实体验,关注图像文化的视觉感应,追求网络文化的娱乐至上,引发了人们对于大众生活文化中审美理念和价值指向的重新建构,凸现了互联网技术语境下经典文化的生活化、图像化与大众化的审美嬗变。
关键词:网络技术;经典文化;审美嬗变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1-0059-04
互联网微时代技术与市场已经全方位渗透于文化生产与传播各个环节,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经典文化的审美范式,改变了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生活意义与艺术价值的认知思维,呈现一种生活化现实体验、普泛化审美视野与大众化审美思维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微时代新媒体话语的碎片化和情感的自由化大众空间,给大众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1],直接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的高雅蕴涵与绝对权威,传统经典文化的创造思维和审美价值已不能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从经典文化的精神追求转向生活文化的现实体验,从经典文化的理性思考转向图像文化的视觉感应,从经典文化的精英舞台转向大众文化的自由空间,经典文化不由自主地随着技术与市场的推进而产生自身的审美嬗变和价值重构。
一、现实体验:经典文化的生活化审美转向
先进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拓展了网络信息的生产能力与传播路径,微信与微博、微电影与微小说、微广告与微商店等层出不穷的“微”平台,催生了一个满足社会公众日常现实需求来建构当下生活意义的全新的“微时代”。微时代的日常生活被转化为快捷性、消费性与超越时空的微信息生产和传播,高效简约的生活理念改变着当下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社会公众生活思维的改变,又会引发个体现实体验与生活意义、日常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矛盾,促进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理念和价值指向的重新建构。个体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和实现的各个环节被简化为互联网空间的微信息,传统的面对面接触任务式生活规则转变为互联网平台的超越时空的信息交流,现实社会生活空间的传统功能被转换为个体间适时交流的生活信息化功能。可见,生活化审美思维是微时代公众现实体验的意义建构。
互联网微时代抹杀了传统经典文化蕴育持久的创造性,催生了当下生活快餐文化的移动智能互联网络技术的“生产性”:花样繁多的“微平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了丰富多彩的服务产品,这种生产性消费文化迎得了人们对于生活表象的感官满足,且呈现个体满足向社会群体的无限扩张。智能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的快捷化生产与微平台的自由化传播,消解了当下文化活动中审美的精英特质,创建了草根化文化意义的共享空间。与传统时代相比,互联网微时代文化的审美接受,表现为个体的文化创造能力、情感体验的积累过程逐渐让位于“微”生产与“快”消费的日常活动,这种快餐化、消费性的生活感受便是人们当下社会文化体验的审美产品。诸如《大话西游》的嘲讽神圣、《大话红楼梦》的戏弄经典、《大话三国》的调侃崇高等网络恶搞,就迎合了小资一族“通俗性阅读”的娱乐消费心理需求。因此,互联网微时代的文化语境,相对于传统经典文化的审美价值来说需要重新定位,也必将构建一种以技术层面的实践形态为框架的生活化审美范畴。
微时代的生活化审美意识,体现在市场与技术持续扩张、个体终端之间微信息交流的高频率及每个终端生活体验获得感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产业化市场不仅生产与传播终端所需要的生活新产品,而且还突出了信息获取与生活满足的审美意识,形成了日常生活与美感体验的有机融合。例如:微博可将高雅的经典文化微化为简洁明了的140个字符、微信互动中一个“点赞”符号就传递了思维认同的情感信息,可见,这种由日常生活向感官愉悦、个体审美体验向群体意义共享的意识迁移中,微平台创建了个体的生活化审美空间,实现了当下公众的情绪期待。譬如,网上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的热议,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这种回避精神内涵的现实美学态度,无疑是突破了传统的美和审美的概念意义,这不仅意味着传统经典文化的审美范式遭到互联网微时代信息技术的空间屏蔽,而且“经典”的价值认同也将发生嬗变与重构。在“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网络调查统计中,《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等世界名著也跻身前10名。传统经典文化的审美态度总是一直追求将人的现实生活体验升华到人的灵魂深处的精神境界,然而,在当下这个微时代,信息生产碎片化与信息内容自由化、信息传播快捷化与信息主体草根化的微化生活实践规则,则形成了一种基于日常生活意义的微化审美范式,即现实生活的程序性及其低层次世俗化的价值指向,逐渐替换了精神境界的持久性与超越性追求。
二、视觉感应:经典文化的图像化审美转向
视觉化媒介影响着微时代网络虚拟文化的审美判断。在网络文化传播的虚拟空间中,图文并茂的信息源呈现出直观形象、简单明了的视觉特征,传统的纯文本信息置换成网络时代的图像化信息,抽象的理性思考被具象的感性視觉所替换,审美判断由形象意义的思考与文字内涵的探索转向具体图像的视觉感应与意义建构。
网络时代的图像化信息传播形象直观,相比文本信息影响力更强,也正因为如此,图像已渐渐吞噬文本,且活跃于赛博空间的信息传播核心平台,文本则转变为图像的附件[2]。图像文化注重展演效果而忽视说理功能,它借助于技术造型与动画色彩呈现于客体,在视觉强化中影射于大众的感官系统,不需要特别的意义说明与深入思考,就能明析信息传播的意图。相对于图像文化的感性特征而言,文本文化表现为传统的理性思维特征,文本只是物化符号,客体的文本意义认知必须通过大脑的思考、加工与释义,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意义表征的图像技术祛魅了传统的文学经典性,融文字、图像与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网络文本高能量地激活与释放接受者所期望的感官冲击[3]。网络版《大话西游》《新神雕侠侣》等就满足了公众的视觉感应。因此说,图像化传播代表着感性的进化与理性的退化,正如巴尔特所陈述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形象不再用来阐述词语,如今是词语成为结构上依附于图像的信息,文本则充实着图像,因而承载着一种文化、道德和想象的重负。过去是从文本到图像的涵义递减,今天存在的却是从文本到图像的涵义递增。”[4]
网络时代文化生产的过程表现为搜索、复制、加工等技术性操作,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都离不开网络平台及信息化技术的智慧功能,创作者不再厚积薄发,无需长时间的理性思考而是急于求成,不断地搜索新符号、新名词,追求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数量,文化产品呈现了技术化、快餐化倾向。网络小说《谁动了我的奶酪》《第三种生活》《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级的崛起》等都被年青一代视为掌上经典。在由手机、网络、信息等要素组成的“赛博空间”中[5],主体的信息生产与客体的信息接受都呈现出虚拟的视像仿真化,创造的不再是物化的自然,而是类像的“第二自然”,即是从物化自然转向图像自然。大众狂欢于如此的类像空间中,把虚拟的图像化视觉等同于真实世界的第一自然,视觉化的审美思维将物质社会的实像与虚拟空间的幻像颠倒置换,产生了“在线”的审美体验替代“在场”的审美体验,大众参与、自主独立的“在线民主”为网络文化构筑了自由平等的技术平台,各种文化活动和文本语言形式依托网络媒介满足了社会大众交流、创造和表现的诉求与欲望[6],体现了微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建构特征。
三、娱乐至上:经典文化的大众化审美转向
微时代互联网移动技术实现了信息工业化批量生产,推动了文化市场的产业化,造成了当下社会大众的普泛化审美视野。社会大众在碎片化、虚拟化的平台中寻求日常生活的解决路径,“美”并非他们生活指标的导航仪,更不是他们追求人生终极价值的风向标,只是他们在日常“微”生活体验过程中自我价值的普遍泛化。“审美”已并非传统价值指向的人的精神意义上的建构,而只能表现为一种普泛化的日常“微”生活意象,记载着他们的当下生活场景与主观情感体验。
互联网微时代的审美普泛化特征,具体体现在文化艺术对象的覆盖面上,由原先传统的诗歌、小说、舞蹈、琴、书、棋、画等文艺现象发展到现代的影视作品、广告作品、网络作品、时装设计、礼仪展示等时尚流行的文化行为。文化概念突破了传统沿袭与固有界定的艺术范畴,扩展到当代社会人们所涉及的思维领域、生活领域、行为领域及生理欲望领域,特别是互联网微平台下的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生活的日常规则都指向审美意义的建构,传统经典文化审美批判中二元对立的价值思维——审美精神性与物质性,由背道而驰逐渐转向融为一体,而且,传统经典文化审美态度中所否定的生理欲望体验和物质化消费性,在互联网微时代文化审美空间与价值建构中却走上了“美”的中心舞台。曲调欢快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就迎合了大众的愉悦性文化审美需求。可见,网络技术与产业化市场的介入大大扩展与延伸了当下社会文化审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微时代文化的普泛化审美指向,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高科技的推动,网络技术的生产功能使传统认知难以想象的各种环境的场景假设成为可能,微平台的虚拟空间满足了大众狂欢的个性张扬与情绪宣泄;另一方面也因为传统文化审美的精英立场、思维与评判标准的时过境迁,不可避免要退让时代的中心舞台,换位于新兴的文化艺术大众化审美设计者。赋予大众生活日常行为的审美意义是普泛化审美特征的具体体现,也是科技发展和市场介入的必然趋势。这种经典文化的审美嬗变实质上就是传统高雅的、精英化的审美思维大众化与世俗化,就是弱化传统精英文化为中心的审美批评的权威地位,甚至是经典文化的审美话语的消解或缺位,建构当下生活泛化后的文化审美新范式,带来的是大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性更加自由平等。经典文化是审美意义建构者对于人生哲学思考的一种发现,是面向世界存在意义的言说,而大众文化则是文化产品生产者对于生活消费体验的一种“代言”,关注现实社会中大众的情感需求。可见,经典文化的审美判断存在于个体与人生的哲学问题,表现着一定的广度与深度,而大众文化的审美思维存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活问题,倾向于表层的快乐与狂欢。诸如“死亡博客事件”“躲猫猫事件”“辽宁女事件”等此类的“人肉搜索”,就是在大众颠覆性心理驱动下侵入现实所构造出的一种群聚性道德狂欢。因此说,基于生活意义的多元化审美视野是传统经典文化与微时代大众文化的美学理论契合点。
互联网+经典文化的审美嬗变是多维度的,首先表現在审美内容上,经典文化崇尚的是艺术作品的古朴高雅且赋予人性的自然美,感性的精神化与高尚化的提炼才属于审美[7];而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态度则关注现实生活的草根文化现象,诸如时尚的着装、发型、网页设计、网络流行语等新潮通俗文化也已被聚焦于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视野;其次表现在审美风格上,经典文化作品推崇“悲壮之美”,在悲悯的氛围中感染读者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追求传统艺术意境的回味无穷和对心灵的净化;而当代大众文化则寻求“娱乐至死”,文化市场呈现的大多是以世俗化和消费性的大众生活喜剧,审美转换成娱乐,崇高降格成滑稽,其文化格调仅仅停留在轻松自由的娱乐至上、快感体验和情绪宣泄上;此外,还表现在审美本质上,经典文化倡导“宁静致远”“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追求超越时空的精神升华,正如今道友信所言:“艺术所表现的是一种用技术无法衡量的高深莫测的精神境界”[8];而当代大众文化则宣扬“自我愉悦”“个性张扬”的体验空间,关注当下现实的物质感受。因此说,经典文化的审美理念是基于从古到今始终关联的形而上的存在哲学的追问,那么,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理念则是由互联网技术和物质消费需求所催生的工业化市场哲学的构建。
每個时代独特的文化高峰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传统经典文化蕴育着中国人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当今社会的道德范式,因此,我们要正确面对网络微时代技术文化的挑战,充分发挥互联网空间中的新媒介传播功能,坚守人文精神的原点,弘扬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将富于内蕴的传统经典文化通过技术加工形成网络空间的文化媒介,彰显刚劲有力与高尚厚重,抵制喧嚣庸俗与虚拟狂欢,塑造自媒体空间的大众文化审美品位,把脉微时代的精神困惑与文化焦虑,重构个体审美意识与网络技术工具之间的张力,实现大众审美和经典文化的有机融合,打造互联网微时代的文化高地。
参考文献:
[1]胡敏,杨佳.浅谈新媒体文化建构之意义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12-14.
[2]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李修元.技术语境下网络文学的主流价值与经典性重构 [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7):125-130.
[4]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J].文学评论,2005 (6):137-140.
[5]穆尔·约翰.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李修元.网络狂欢:一种虚拟世界的大众文化[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504-508.
[7]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冰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冯宪光.文学价值的追求[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
Aesthetic Evolution of Classical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LI Xiuyuan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To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ongling, Anhui 244000)
Abstract: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aesthetic paradigm and the new network technology carrier dispels the eli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ical cultural aesthetic, and gives birth to a micro cultural aesthetic situation facing the public life. The rapid production of intelligent mobile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ree communication of micro platform create a sharing space of grassroo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Advocating the real experience of life cultu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visual induction of image culture and pursuing the entertainment supremacy of network culture have led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people's aesthetic concept and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mass life culture, presenting the aesthetic evolution of classic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such as life, image and popularity.
Key words: network technology; classical culture; aesthetic 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