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培育的融合研究

2020-05-03 14:04李素素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院校

李素素

摘  要:新时代赋予工匠精神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当前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与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培育有高度的契合性,高职院校应积极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培育的全过程。通过理念革新、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培育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就业创业素养;工匠精神;高职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1-0019-04

目前,工匠精神逐渐被各行各业所提倡。高职教育要顺应时代潮流,将工匠精神融入就业创业教育中,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目前學术界对于工匠精神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工匠精神隶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态度,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工匠所具有的精神[1]。但是这样定义太过狭义,一般对于工匠精神可以理解为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工艺改善、推动技术进步、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新时代赋予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不懈地追求精品;细节至上,不断完善每个细节追求完美;严谨认真,对于每个部件都进行严格检测,坚决践行最严格的质量标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追求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专业敬业,对待工作始终认真负责,不断追求进步。

当下,工匠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工匠精神体现了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2]。产品质量标准只能从外部对从业者进行约束,想要做出卓越的产品,还需要从业者拥有内在的驱动力,就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第二,工匠精神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从业者对于自己岗位的热爱是他们追求卓越的动力,只有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才能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并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第三,工匠精神体现了追求完美的职业理想。工匠精神倡导的专注,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革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将工作做到极致,追求完美的职业理想。第四,工匠精神体现了“道技合一”的职业境界[3]。工匠精神既鼓励人们不断进行技术方面的提升,又要求人们遵循技术伦理的要求,不能单纯地追求技术提升而丧失道德底线。第五,工匠精神提倡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4]。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激励人们不断创新,勇于突破自我也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新时代背景下,单打独斗的行为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团队协作才是新时代“工匠”的正确选择。

二、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培育需要工匠精神支撑

(一)就业创业教育理念与工匠精神具有高度契合性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既要向学生贯彻工匠精神,又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这二者之间有高度的契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质相通。就业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就业和主动创业。就业离不开学生的职业素养,创业离不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工匠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在本质上与就业创业教育是相通的。第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就业创业教育和工匠精神都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是统一的,既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最终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第三,价值导向一致。宏观层面,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就业创业人才是实现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中观层面,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就业创业人才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诉求。微观层面,培养工匠精神、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工匠精神倡导学生对职业敬畏,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就业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是一致的。第四,思维模式相似。就业创业教育的思维模式是督促学生学习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或者进行自主创业。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也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最终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获得理想的岗位。就业创业教育和工匠精神都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学生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思维模式类似。第五,实践内容统一。就业创业相关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实践才能被学生掌握,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设计,将工匠精神培育和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具体实践,帮助他们掌握就业创业的技巧、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

(二)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课程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要把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就业创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将就业创业课程作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渠道。首先要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转变,鼓励学生养成工匠精神,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做到敬业乐业,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其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在就业创业实践当中践行工匠精神。再次,将工匠精神纳入就业创业课程体系之中,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就业创业素养的提升紧密结合,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渗透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帮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就业创业实践,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的养成离不开实践,仅从理论方面学习工匠精神,学生很难把握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容易与现实生活脱轨,使工匠精神的培育流于形式。学生通过“做中学”等方式,能够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从而更加顺利地把这种职业精神转化成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培育工匠精神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工匠精神与就业竞争力有高度的契合性,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能帮助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优势。首先,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时,需要在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爱岗敬业、执着专注、诚实守信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职业习惯。其次,工匠精神是高职大学生进行创业、实现就业、完善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实用性,学生如果能够秉承工匠精神,将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除了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特别强调学生要具备吃苦耐劳、敬业乐业、追求卓越的思想意识,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再次,工匠精神是企业衡量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的“唯学历论”已经不是主流思想,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这种趋势为高职学生的就业指明了方向。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其在工作中具备吃苦耐劳的意识和责任心、能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最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纠正不符合实际的职业期待。有些高职学生存在浮躁心态,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有不切实际的职业期待,想进入薪资水平高、任务轻、环境好的单位,但是自身的職业素养还难以达到相应的水平,造成眼高手低的窘况,因此找不到工作。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抛开不切实际的职业期待,脚踏实地地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秉承执着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培育的策略

(一)推动就业创业素养培育的理念革新,发掘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内涵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偏差,过于重视所谓的“政绩”,一味追求学生就业率和学校规模的扩大,没有将工匠精神充分渗透到教育理念中。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创业教育时,要转变观念,从职业院校的办学使命出发培养“大国工匠”。推动就业创业素养培育的理念革新,将工匠精神融入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教学过程、课程体系当中,树立相应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一方面,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深入发掘工匠精神的内涵[6]。工匠精神表现在思想层面就是无私奉献、敬业乐业的精神,在履行自己岗位职责的同时,不断追求卓越,将工作当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为工作奉献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工匠精神表现在行为层面就是不断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长时间的专注于同一件事情。凡是在工作当中获得很高成就的“工匠”,都为自己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持续刻苦钻研提升技术水平,将设备进行改良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最终获得产品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升级。工匠精神表现在目标层面就是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完美和卓越,想要成为“大国工匠”,必须为自身设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持之以恒地进行奋斗,追求每个细节的完美,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另一方面,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在深入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之后,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就业创业实践中践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让学生在就业创业课程当中学习到就业创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在自己的行动当中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增强自己的就业创业能力,为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在就业创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就业创业课程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课程体系当中要充分渗透工匠精神,融入工匠精神的元素。首先,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当前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分析就业和创业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工匠精神的元素,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工匠精神。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将各行业的“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进行整理和分析,鼓励学生学习这些“工匠”追求卓越的品质。其次,在就业创业实践课程当中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积极践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进行示范和讲解,教授践行工匠精神的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反复练习所学到的职业技能,在练习过程中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善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课程的方法。再次,将工匠精神细化为课程考核的标准,督促学生尽快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最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从不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到慢慢认同工匠精神,接受工匠精神相关的理念,最终将工匠精神与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融为一体,转化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种态度。

(三)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培育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工匠精神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内化为职业素养,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才能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第一,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融入工匠精神,锻炼学生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品格。第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个部分。教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思路,充实实践教学的内容,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彻到实践教学中。一方面,利用校内的实训专业课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校内的实训专业课是通过仿真模拟的方式,构建真实的就业和创业环境,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状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实践探索。另一方面,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要求学生向实习企业的“工匠”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

(四)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对于“工匠精神”追求的主动性

第一,通过“走出去”的方式,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校企合作项目不仅可以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实践工匠精神,学生通过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能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后的工作中自觉践行“工匠精神”。第二,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邀请企业的优秀员工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者通过讲座、论坛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工匠精神”。学生通过这些优秀“工匠”的言传身教,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办学,全方位的实施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校企合作项目[7]。学校主要负责工匠精神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企业负责工匠精神的实践教学,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五)在校园文化中渗透工匠精神,营造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时比正式的课程更加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高职院校要重视文化墙、文化走廊、校史馆、博物馆等硬件条件建设,注重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通过校风、学风、校训、校歌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其次,高职院校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引入,增强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工匠精神”对学生的感染力。再次,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等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第四,要在校园当中营造容错文化,对于那些创业失败的学生进行鼓励,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勇于进行新一次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杨培松,杜文娜.工匠精神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8(04):78-81.

[3]張义俊,陈蒙.文化育人视野下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困顿、成因与破解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 39(25):24-28.

[4]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08):50-54.

[5]张义俊.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01):30-33.

[6]徐兴旺.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2):67-70,74.

[7]刘美娟.工匠精神引领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9):367-368.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光影视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