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婉绯
摘 要:对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2008-2017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926篇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发现,近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学科特色研究方法欠缺、研究方法名称使用随意、研究方法层次逻辑不清等问题。产生这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科创立时间较短、研究方法理论研究薄弱;博士培养方法类课程未實现全覆盖,学科研究方法缺乏规训;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学术背景单一,研究方法选择出现惯性。为提高博士研究生使用研究方法的水平,应做到:研究中注重多元结合,推进研究方法理论创新;实现博士培养方法类课程全覆盖,完善学科研究方法规训制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化,构建学科特色研究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1-0001-0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水平和成熟程度反映学科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更代表着学科的建设水平。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的使用特点,进而探究制约因素,提出发展思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样本的选取及整体情况
(一)学位论文研究样本的选取
基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时间为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926篇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式作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属下的独立二级学科,自2006年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因此,2006年(不含2006年)之前入学的学科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2006年(含2006年)之后入学的学科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博士研究生,其学位论文年度在2008年至2017年的统计区间内的,纳入本研究样本选取范围。尽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无法完全包含这十年来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大部分已经包含在内,并不影响本研究的结论。
(二)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整体情况
在926篇博士学位论文中,与整体内容相比较,介绍研究方法所占篇幅很少,大部分只有千字左右,说明博士研究生在进行研究时较少注重研究方法层面的考量。其实在开展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直接影响研究者对于整个研究结论的估量、资料收集的方向以及具体分析方法的选择。纵观近10年来博士学位论文,存在两种研究方法的倾向,即人文主义方法和实证主义方法。以传统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人文主义方法,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时,发挥了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在博士学位论文绪论中阐释研究方法时,人文主义方法通常直接表述为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系统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法、哲学思辨法、跨学科研究等。实证主义方法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作为一种需要具体的观察并统计的客观存在,通常需要进行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并且要求研究对象具有稳定性以便能够重复研究过程。在博士学位论文中,直接写作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访谈法等都可归为实证主义方法。另外,因为调查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分别是抽样、测量和资料收集,所以在博士学位论文中明确标明测量法、抽样法等相关实证具体方法的都可归结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笔者统计926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样本,发现其研究方法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在研究中单独采用人文主义方法的论文为690篇,占74.6%;既采用了人文主义方法又采用了实证主义方法的为236篇,占25.4%;单独采用实证主义方法的为0篇。也就是说,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都采用了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只有近四分之一论文用到了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没有一篇论文是单独采用了实证主义的方法。换句话说,在所有的论文研究过程中,人文主义方法必不可少,实证主义方法仅是参与并辅助研究。从表1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论文采用实证主义方法在2011年以后逐渐多了起来,说明实证主义方法自2011年开始逐渐受到部分博士研究生的关注,但是整体占比还是较低,无法与人文主义方法相提并论。
表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2008-2017)研究方法使用年度分布情况
二、研究方法出现频次分析
926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在绪论或引言中明确阐述论文研究方法的达100%,论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的达100%。论文中的研究方法种类繁多,出现频率最高的研究方法见表2(统计时,对近似方法进行了合并,如“文献法”视为“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学科融合研究法”合并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此外,还有案例研究法、访谈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等低频次方法。通过对论文研究方法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第一,学科特色研究方法欠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最常用的三种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这三种方法恰恰也是人文学科最常用的三种研究方法。多数博士学位论文选择一些人文学科研究的高频方法,很少能选择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方法,没有找到、选取或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树一帜的特色方法,使得博士学位论文虽然研究方法繁多,却都是“他山之石”。
第二,研究方法名称使用随意。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过程中,对于已有文献的研究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既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研究问题产生的基础,梳理研究问题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相关研究的前沿动态、理解研究范式,充实理论储备等。这种方法在石庆新的论文《当代大学生政党认同研究》中被称之为“文献分析法”,在程孝良的论文《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价值观培育研究》中被称之为“文献研究法”,在季惠斌的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发展研究》中被称为文献阅读法,在韩彪的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中被称为“文献解读法。
第三,研究方法层次逻辑不清。一些博士学位论文罗列研究方法时往往把方法论、原则方法、具体方法等混作一团,在一个层次上罗列,或者尽管分层次罗列,也是在罗列学科方法时混入了方法论,罗列具体方法时混入了原则方法。如徐瑞鸿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链研究》罗列了三种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除此之外,罗列了五种“主要方法”:文献法、调查法、定量研究法、个案法、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法。文中并没有明确表明其所用的“基本方法”与“主要方法”的逻辑层次。
表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2008-2017) 出现频率最高前10种研究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现状原因分析
近10年来,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在选择研究方法存在明显不足,出现上述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科创立时间较短,研究方法理论研究薄弱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仅三十多年时间,缺乏历史的积淀,学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般来说,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是研究方法体系的建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创建以来,方法研究尽管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并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整体上仍十分薄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者对研究方法重要性的认识仍十分欠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实践性众所周知,研究者对研究方法是否能够应用于研究的实践常常避而不谈。具体说来,研究者对于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理解存在偏差,混为一谈较为普遍;对于“方法论”“范式”“方法学”等上位基本概念缺乏完整而准确的认识,更不用说甄别和厘清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下位基本概念的关系。学术研究存在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一些研究者更多地追求实用“价值”,相对于学科的其他领域,研究方法的研究受到的关注度不高,学术成果产出周期较长,研究者个人在此领域深耕,想要形成体系化的学术气候尚需时日。针对研究方法类别的划分,学界既未达成共识也没有形成观点阵容,更没有交锋和碰撞,最终无法形成学科稳定而又独立的学术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选择研究方法混乱、罗列研究方法逻辑层次不清现象的出现。
(二)博士培养方法类课程未实现全覆盖,学科研究方法缺乏规训
佘双好、邢鹏飞称,“对样本院校培养方案中列出的所有课程进行全部统计,36 所院校总计开设课程 79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专题开课院校 27 所,占样本院校总数的 75.0%;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 26 所,占72.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24 所,占66.7%;……” [1]。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大部分院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课程,但是方法类课程并没有覆盖到所有高校,使得部分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学习阶段根本没有接受过方法类课程的学习,更不用说训练了。另外,博士研究生想要顺利毕业不仅要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还要在博士学习期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这导致博士研究生在博士学习的前两年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高水平论文发表上面,一旦论文发表的硬性任务完成后,又将全部精力转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去,使得专门针对研究方法的学习、研究、规范训练明显不足。
(三)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学术背景单一,研究方法选择出现惯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以前,大多从事过宣传工作、学生工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当一部分博士研究生还有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经验。相对于其他研究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研究生长期奋斗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经验”成为了他们研究中的关键词,经验成为这部分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内容的来源、研究体系建构的关键,也成为制约他们研究方法选择的桎梏。博士研究生在从事研究时,出于以往“经验”的思维惯性,主要采用哲学思辨法、经典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人文主义方法进行研究,只有个别博士研究生在整个研究中对于个别问题的研究使用实证主义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来获取想得到的研究成果。这导致在同一篇博士论文中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没有一篇博士论文在研究中是仅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实验研究这一种研究方法而得出结论。部分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对考生学术背景考察流于形式,个别院校“相关学科”均可入学,相当数量博士生硕士博士专业跨一级学科甚至跨门类。这部分博士生在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領域时,大多试图将自己背景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强行融合,研究领域自然成为了“交叉学科”。因此,博士论文中,跨学科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出现频率居高不下。
四、对学科进一步发展以及提高博士研究生运用研究方法水平的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进一步科学发展,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研究方法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后备力量的博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做到:
(一)研究中注重多元结合,推进研究方法理论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性和现实性非常强,人的生活领域延伸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就覆盖到哪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日益多元、多变、复杂,传统研究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实研究的需求。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大多数研究者熟知并认可的研究方法应该是许多方法的组合或是一套方法体系。这种组合和体系应当是有机的,具有多样性、繁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因此研究者对于研究方法理论的关注与研究都应该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学位论文在承继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应当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以便更好总结实践经验、抽象一般规律。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应当包括热点,而不仅限于热点问题,前沿、尖端问题也应当纳入研究者的视野。我们只有“立足新的基点,把握新的尺度,进入新的境界,才能审视新现实,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才能重新诠释、探讨、改造原有的概念、范畴、命题、逻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重心在于对其学术思维以及理论创新能力,包括研究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者应当开拓研究思维,包含问题导向的研究定位、坚定勤思的研究者立场、独立谨慎的研究精神,以及勇于担当的研究责任。问题导向的研究定位,是指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审视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坚定勤思的研究者立场,是指用学者的眼光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独立谨慎的研究精神,是指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和发展过程中实事求是、临深履薄的的学术精神;勇于担当的研究责任,是指对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提高民众整体思想政治素质目标的坚守。理论创新,既包括传统领域的深耕细作,不断发现新问题,也包括结合新兴事物开展研究,不断发现新领域。
(二)实现博士培养方法类课程全覆盖,完善学科研究方法规训制度
从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来看,学科研究方法规训受到重视的程度一直不够,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学科研究方法的规训是训练和培养学术传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塑造学科新人的过程中,研究方法规训的基础性作用不可替代。研究方法规训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学科传人的培养质量和研究方法的理论创新。必须完善学科研究方法规训制度,实现博士培养学科研究方法类课程的全覆盖,增加研究方法培训课时,使得每一位博士研究生在学习阶段都能有着足够时长的研究方法学习。另外,学科研究方法的实践技能训练也必须重视,加强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的考核,着重考核研究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水平,使得博士研究生能够保质保量地得到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形成高度自觉的方法意识,从而推进学科研究方法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化,构建学科特色研究方法
“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研究方法的设计,也就是依据怎样的标准来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我们认为,研究方法的选用与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者的哲学立场及其自身条件是直接相关的。”[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学术环境持续不断地发展,研究對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突出,博士研究生在开展研究时,对方法的驾驭能力必须与之匹配。以往“即使有些研究者想要施用量化研究方法或其他实证研究方法,因考虑到科研技术的复杂性,往往知难而退,最终选择经常使用的传统研究方法” [4]的情况必须摈弃,开展研究时,必须打破以往研究“经验”的惯性,不再以传统的经验先入为主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就应该以人文主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而要根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者的哲学立场及其自身条件”合理而准确地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现代研究方法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充分发挥作用,在实现多种研究方法既相融合又相独立的情况下,探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色研究方法体系,这也是学科研究方法发展的必然出路。
参考文献:
[1]佘双好,邢鹏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建设现状与特点分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04).
[2]王道俊.在困惑中求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
[3]乔凯,朱平.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选择依据[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05): 105-108,112.
[4]邵红蕊,秦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路径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1): 86-89.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in Recent Ten Years Reflections on Research Methods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based on sample analysis of 926 dissertations
GUO Wanfei 1, 2
(1.Marxist Colleg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2.Marxist College,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u, Anhui 241002)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926 disserta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2008-2017 from the full text database of Chin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CNKI) show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ch as the lack of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methods, the random use of research method names, and the unclear hierarchical logic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short establishment of disciplines, the weak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s, the lack of full coverage of doctoral training methods, the lack of discipline training methods, the diversity of work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of doctoral candidates, and the inertia of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esearch methods used by Ph.D.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in research, promote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achieve full coverage of doctoral training method courses, perfect the disciplinary training system for discipline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mo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nstruct the research methods for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search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