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内关于生产力概念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就随之展开,并最终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形成了傳统生产力概念的经典表述。之后学界就其内涵和外延中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展开探索与争论,延续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定论。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生产力概念做了大量精辟独到的论述,对这些宝贵的理论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是我们当下乃至未来更全面更准确的掌握生产力概念所要做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生产力概念;内涵;外延
随马克思主义一起到来的生产力概念,在进入中国大地伊始就被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注意,但最初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对于国外文献的直接翻译和简单引用,真正的理论研究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全面展开,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支撑下,国内才逐渐形成了传统生产力范畴的经典表述。之后国内关于生产力概念问题的讨论就未停歇,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就其内涵而言,学界观点的不同在于生产力到底是“能力”还是“力量”,亦或是表征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概念?就其外延而言,生产力概念由哪几个要素构成是研究的中心问题。
国内学术界的争论时至今日仍在继续,在此基础上,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方面的相关问题有了大量研究和集中论述,形成了丰厚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生产力概念研究的发展。对其发展历程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将会更好地帮助我们去全面准确的理解生产力概念。
一、生产力概念内涵的研究及主要成果
如何定义生产力是理解生产力概念首要解决的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像瞿秋白、李达等人都对生产力概念进行了集中论述,但他们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对国外文献的翻译引用,还停留在浅层次的领域。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国内才逐渐形成了传统生产力概念的经典表述,但并不意味着这一问题的结束,反而打开了新的研究领域,开启了延续至今的研讨。在对于生产力应该如何定义的问题上,学界也是众说纷纭,从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三种观点:“能力说”、“力量说”和“关系说”。
(一)生产力表征的是人的能力
在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支撑下,我们国内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生产力概念——“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也称为‘物质生产力。是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中所具有的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标志着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国内很多教材、辞典以及很多学者的文章著作中都从能力的角度理解生产力概念,一些学者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运用生产工具,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生产力是属人的,指代的应该是生产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可以是现实的、已经发挥了作用的能力;也可以是潜在的、尚未发挥作用的能力。不同之处在于,在部分教材中将这种能力解释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一些学者则认为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这种能力要通过中介即劳动工具作用于客体才能得以实现。
(二)生产力表征的是一种力量,而非潜在的能力
这样的观点在很多教材中都有体现,如叶敦平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对生产力的解释为在适应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包括现行的高校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也将生产力定义为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一些词典,例如《中国百科大辞典》、《哲学大辞典》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词典》等辞典中都把生产力解释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力量。一些学者则从物质生产的角度出发,认为生产力应该是一种现实的既得的物质力量,而不是可能存在能力。当然生产力指向的是人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主观存在于人身上,而是要依附客观物质条件来实现。不可否认,物质生产是生产十分重要的一方面,但生产力不应该仅仅停留于物质生产领域,除此之外的精神文化的生产、制度的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也是社会生活十分重要的领域,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以上的观点都存在这一漏洞。
(三)生产力表征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力量说与能力说这两种定义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观点。例如有些学者就认为生产力代表的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著名经济学家艾思奇在其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认为生产力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它所表示的正是生产过程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李秀林、李淮春等人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则从哲学角度出发,认为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这些观点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概念的定义而言,已经意识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强调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当然,作为一个哲学用语,这样的表述还存在这逻辑误区,可以说生产力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运动的关系,但并不能说生产力就是一种社会关系。
二、生产力概念外延的研究及主要成果
生产力由哪些要素构成?这是学界围绕生产力展开争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生产力概念中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者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当然这个说法一直存在着争议,早期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劳动对象是否能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由此便产生了三要素论和二要素论两种观点,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延伸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在三要素论和二要素论各自内部出现分歧,对传统的构成要素产生了质疑;另一种是颠覆传统的“要素论”观念,转而认为生产力是一个统一的系统;还有一种是随着时代发展,将科技、教育等要素不断加入其中,形成多要素论。总体而言,主要形成了“三要素说”、“二要素说”、“系统说”和“多要素说”等几个观点。
(一)传统三要素论主张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三种要素构成
三要素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具体从何而来并无实际依据,有一种说法认为三要素的结论是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过程的要素转换而来,他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但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与劳动过程的要素显然是不一样的。一些学者认为劳动的人、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这三者既是劳动过程的因素,也是生产力的因素。劳动者是人的因素,而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物的因素,在物的客观基础上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才形成社会生产力,即人和物的辩证统一。同时他们也明确指出“三要素论”也并不一定就是“地理决定论”,劳动对象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它生产就无法进行,如果劳动者使用生产工具而不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力只能作为一种可能性而存在。还有一些学者回归马克思的文本,通过《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表述来说明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而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唯一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证明马克思也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三个要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及2015年修订的高校现行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国内的部分教材也将生产力分为三个构成要素来解读。
(二)持“二要素”观点的学者认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应该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而勞动对象即自然界应该排除在外
这一说法的坚持者有着具体的理论来源,在“联共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中,斯大林写道: “被利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因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发动着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们———所有这些因素总和起来,就构成社会底生产力”。国内的一些学者就以此作为理解生产力概念的权威来源,与三要素论展开论战。一些学者认为劳动对象不能成为衡量社会生产力的标准,因而不能成为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同时他们还批判三要素论者,认为他们的观点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此外,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到,“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工具要革命,它会通过人来讲话,通过劳动者来讲话,破坏旧的生产关系,破坏旧的社会关系”。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出现了另一种“二要素”观点,他们认为生产力由人的智力和体力构成。白在林、段忠桥等学者从马克思的原文出发,“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由此认为,生产力是由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构成的。
(三)持“系统论”观点的学者反对“二要素”、“三要素”将生产力割裂的观点,认为生产力应该是一个系统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产力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抛开“要素论”,转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加以考察和理解生产力概念,对于生产力的认识也更加的系统、深入和全面。他们认为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等等因素的机械相加。这种生产力系统论必须对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进行整合,处理好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持“多要素论”观点的学者则观点不尽相同,主流意见是将科学技术也纳为生产力构成要素之一
一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实际作用,应该把它归结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中。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劳动产品也应该收入生产力要素之中,还有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四要素”、“五要素”、“七要素”等众多的观点,其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三、生产力概念的本真理解及当代价值
从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生产力概念的研究发展到当代已经愈发的细致深入,也愈发的复杂。不论是从生产力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上来讲,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反思与重构已经成为当下我们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综合长期以来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明确几点:一是就生产力内涵而言,它从根本上来说应当是人的能力,是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使用劳动工具进行生产的能力,并不仅仅是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还有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文化领域,制度领域,还包括人自身的生产等等。二是就生产力概念的外延来说,既然生产力是人的能力,那么其构成要素就应该是一个能力系统,包括了人的体力和智力因素。三是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不能固定化模式化,苏联教科书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就是将马克思的一些理论固定下来形成公式,这与马克思初衷相违背。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们都认为在马克思阐述的地方就是马克思所下的定义,以为“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但是,不言而喻,在事物及其互相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它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生产力概念时,不能拘泥于固定化单一化的理解模式,也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定义来规定生产力,而是应该寻求了理解生产力概念的正确的方式,是我们在发展运动中对生产力概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加以准确的掌握。
生产力概念的反思与重构在当代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方面,生产力概念是唯物史观得以确立的核心概念,而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又存在着缺陷,必然导致对唯物史观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不能完全意义上完整的解读马克思的思想。而对生产力概念进行重构,也必然会引发对唯物史观新的思考。另一方面,重构生产力概念对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指导意义,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推动中国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生产力概念进行与时俱进的探索与阐发,也必将带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参考文献
[1] 哲学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17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
[3]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行,1938:150.
[4]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R].1956-11-1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7.
作者简介:原毅,男,山西晋城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