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政工作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学生培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成熟的路径和模式。但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我国高校学生问题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需要作出适应和改变。因此将高校思政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整合性发展,通过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介入实现高校思政工作专业化,是新时代学生工作者进行功能拓展与角色再定位的一条可行路径。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高校思政工作;整合;嵌入
高校思政工作是高校学生培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任务,有一整套适合实际工作开展的行动逻辑和制度管理体制,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我国高校学生问题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在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时,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需要作出变化来解决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与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需求在价值取向、工作范畴以及开展方式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融合性和相似性。将高校思政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整合性发展,通过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介入实现高校思政工作专业化,是新时代学生工作者进行功能拓展与角色再定位的一条可行路径。
一、学校社会工作引入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回到其定义,学校社会工作又被称为教育社会工作,是一种在教育系统中运用专业的理论技巧进行实务工作的综合性服务模式。其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与学生、家长、学校和社区进行协作互动,形成学校、家庭和整体社区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的联动,共同营造学校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塑造社会化人格。它致力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进一步预防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面对高校思政工作专业化进程,学校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嵌入、建构、增能等形式对其进行功能拓展,这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要求所在。
(一)高校思政工作的功能拓展需求
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不断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进行功能完善、理念革新与内涵延伸,它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育人理念,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高校思政工作面对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平衡社会发展与学生自我追求的需要、承担小我与大我融合的价值引导,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形成了包括教育、管理、服务等功能在内的学生工作体系。在这样的情形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难度显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思政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校思政工作的专业化需求
但这样庞大的工作范畴的实现,在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中,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在过往经验中已然形成了一条较为成熟稳固的工作路径,该路径如若要完全契合当前高要求高标准的工作体系,可能会在初期出现适应不良,而产生工作任务进程滞后或实现条件缺乏等现象。二是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需求较多,职业能力要求较高,辅导员需要承担起教育者、管理者、组织者和服务者等多重角色。但是就其专业性而言,并不能完全涉猎各个领域,即使是对应承担相关板块工作的老师,也常常会出现“摸着石头过河”等现象。三是理论指导缺乏,学生工作的职业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如何科学地处理学生心理状况以及发展需求,这些问题都需要有理论的指导来实现专业化。
(三)高校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意义
针对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之间的引入与融合,冯军芳(2010)认为,导入学校社会工作有利于轉变学生工作的开展理念,能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开展的效能,进一步丰富工作内涵,可以让学生工作者通过学习和运用专业技术,更好地完善作为思政工作者的功能发挥。社会工作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思政工作围绕的“育人为本”有着极高的契合度,而其所主张的“助人自助”则能够实现对学生的赋能与增权,这对于辅导员在开展育人工作能够提供技术支持,使育人环节能够实现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的良性自主运行。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及可行性分析
早在20世纪初,学校社会工作便已经在欧美国家开始初露苗头,在20世纪中期开始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开来,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各个国家也有了适应本国的理论和模式。在此,通过梳理国内外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其模式及运行特征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呈现。
(一)西方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学校社会工作的出现及发展最先于19世纪初的西方国家,以英美为其中的典型和先锋,而后在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兴起,成为了社会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学校社会工作首先起源于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量移民进入美国各大城市,美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各种社会问题随之出现,这给当时美国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育逐渐从以教学为主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社会工作首先是从家访教师开始的,后续进入了整合阶段,将理论内涵逐渐丰富,融合心理学、系统论、生态理论、行为理论等作为指导(张斯虹,2012);强调教育计划与社会计划结合,担当起学生、家长、教职员工、学校各部门及社区的中间人、动员者、协调者的角色。
(二)中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引进及发展
对于国内的社会工作发展历程来说,香港作为率先立法确立学校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的地区,成为了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的集大成者。台湾虽然兴起时间较之前者晚一些,但其对于社工机构与政府合作如何体现在学校社工上的研究是较为透彻与成熟的。而大陆社会工作的起步时间较晚,在2000年以后开始逐步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的试点和发展,目前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格局与模式。
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于学生辅导,最初由教师兼任。但是随着学生的问题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教师的专业性已经不足以支持其完成这一项工作,家庭与儿童福利领域的民间组织开始安排专业社工介入进来,实现管辖区内“一校一社工”,注重学生服务个性化和普遍化的结合(管向梅,2004)。《跨越90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中充分肯定了学校社会工的必要性,并指出其对于“发现有需要的在校青少年、帮助其解决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台湾学校社会工作主要为提供了三种模式的参考(黄韵如,2003):一种是内部派驻,学校自行安排编制并直接提供服务。第二种是外部支援式,机构派社工进入学校驻扎或行校外支援的形式提供服务。三为校外安置服务形态,这种服务主要针对有严重偏差行为的青少年。以上这三种模式,对于我国大陆的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外部支援,其普及范围最为广泛。
我国大陆的学校社会工作功能当前尚处于开拓阶段。2002年,上海作为先锋率先推进学校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教育处的倡导下,“乐群”以“一校一社工”的形式与38所学校合作推行学校社会工作。
三、高校环境内社会工作的嵌入式发展及其路径
学校社会工作就其嵌入高校的整体进程来说,嵌入主体是学校社会工作者及其专业服务,嵌入对象是学校领域,也包含家庭和社区环境,嵌入的过程是指社会工作系统是如何与学校融合的,在哪些空间可以发挥作用(许莉娅,2012)。对于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来说,学校社会工作无疑是一种嵌入,是在现有的学生工作模式中寻找空间开展专业服务的过程。
在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路径讨论时,嵌入被认为是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基本路径,具体体现在理念、制度和方法层面上的融合(姚进忠、邓玮,2012),嵌入、建构和增能能够实现对学校社会工作功能的拓展(程毅,2010)。方劲(2011)认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嵌入应当在两方面进行:制度层面和服务层面,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会受到学校行政性的影响,学校社会工作在许多方面都需要适应学校的要求。张大维与郑永君(2015)提出了学校社会工作的软性嵌入,社工将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一些框架内容作为行动的解释框架,用学校熟悉的名称来说明社工活动,以便获得认可和放行,但这个过程中,社工必须要谨慎并注意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学校社会工作与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融合,是需要实现微观和宏观的整合,通过整体结构的借鉴与工作方法的嫁接实现对学生的服务。
四、从社会工作视角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理论化与专业化的推进
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教育育人的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用理论指导实务,使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想实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做到整合理念和技术,“整合”其核心在于理论与实务的整合——理论应当不是悬于高空、束之楼阁的阳春白雪,应当与我们的实务相结合,实现其对于行业与实践的指导;而实操需要有技术含量,有理念贯穿其中,而非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社会工作的视角能够帮助学生工作实现理论化和专业化的推进。
为了检测社会工作介入与学生工作专业化之间的适应性,我们就以学业困难学生“失权”为角度,以其为例,用社会工作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引入专业的理论视角进行问题分析
引入专业的理论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核心,更好地破题,抓住主要矛盾。例如,在面对学业困境而产生“失权”状态的学生,辅导员们通常都认为这个状况很棘手,难以使其恢复到原有的学习生活路径。而引入社会工作的工作视角后,就可以意识到在他们可能被建构了一个污名化的身份。社会建构理论中,社会制度是在人们与社合群体之间就他们的性质和目标进行的对话中形成的,社会权力的模式通过话语分析被揭示出来,我们都受到文化和社区建构的型塑。
有了这样的理论指导,就需要意识到语言和观念对于这些学生的建构性力量,在和学生沟通和接触中,注意其是否内化了自己“学业困难”这一身份标签,并且是否在其和同学们之间形成了隔离,乃至于形成朋辈群体、家长及教师对其形成的压迫性力量,使他们无法正常地融入学习生活,从而成为校园环境内的“边缘人”。
(二)引入专业的技术方法进行问题解决
在有了理论指导下,学生工作可以更为精准地发现问题核心,来指导我们工作的行动策略。接着上文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面对这个人群,辅导员通常通过与学生谈话、与家长交流、与班导师进行沟通等方式,同时辅助开展学业监督等形式。但若是引入赋权的专业方式,通过破除虚假意识、解构被建构的身份,使“学业困难”学生能够实现个体力量的苏醒,就能够更好地推进帮扶进程。
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增能有着良性的推动作用,可以帮助思政工作者实现全方位的育人,形成家校社区一体化的育人环境。在理念和技巧的指导下,高校学生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专业化,使其不仅局限于事务化的处理中,不仅依赖于经验,而是能够在系统化的学科中寻找方法和答案。
参考文献
[1]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2,37-281.
[2] 郑永廷.论高校德育发展趋势[M].中山大学学报:社奋科学版,1996(0l).
[3] 魏爱棠.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的路径选择[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7.
[4] 沈炜.论学校社会工作嵌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体系构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5] 方劲.嵌入式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的发展路径探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 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03.
[7] 程毅.嵌入、建构、增能: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拓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0(02).
[8] 黄韵如.台湾学校社会工作实务运作模式初探[M].台北:教育部,学生辅导,2003.
[9] 熊跃根.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与体制嵌入——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10年的经验反思[A].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3~2004论文集,2003.
作者简介:张佳怡(1992.10- ),女,漢族,浙江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与社会边缘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