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建设困境及应对路径分析

2020-05-03 13:48孙苏威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互联网监管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仍面临着主体性特殊、监管困难、职责不清的问题。同时,应对的经验总体欠缺,应对方式过于单一。做好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要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管;互联网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人,普及率为59.6%。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的网络舆情工作,作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研究其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对于快速准确应对紧急突发事件,占领高校的网络阵地,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分类

根据网络舆情的事件情况,高校的网络舆情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舆情。是指一些突出的社会事件或政治事件,主要涉及时事政治、民生权益、教育舆情、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话题。二是与师生利益相关或校园突发事件引起的校园网络舆情。此类舆情事件具有特定的群体,主要涉及奖学金评定、后勤服务、教育管理、校园安全、师生案件及纠纷等问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山东大学研伴”事件。三是民族宗教问题。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海外留学生不断增加,社会因素对在校学生的不断渗透,从而引发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舆情。四是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主要包含师德师风建设、学生不当言论引起的网络舆情。

二、高校网络舆情建设困境

网络的匿名性,使师生群体比现实生活具有更强烈的权利诉求。增加了传播信息的可信度。针对某个事件的吐槽,一旦引发师生群体的共鸣,就会引起旋涡式的蔓延转发,从而酿成网络舆情。与社会网络舆情相比,高校网路舆情往往波及人群较窄、影响范围有限、更容易控制。但统观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确实存在一系列困境。

(一)高校网路舆情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在校师生,且学生规模较为庞大。当网络舆情与学生个体利益无关,学生一般会保持沉默。当话题与部分学生个人利益相关,会出现借机发泄、围观哄炒的学生。学生对某个话题的热议,往往经过微信群、QQ群等强关系网,传播的主体以同学、朋友、老乡为主,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共同的价值判断助推了网络舆情的形成。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繁杂的社会信息,使高校教师越来越感受到职业理想信念和现实社会需求的矛盾。反应到高校网络舆情方面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网络舆情事件频发,比较为公众所关注的厦门大学教师周运中事件、南京大学梁莹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外边媒体的介入,倒逼学校去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水平。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困难

高校的舆情监控往往由宣传部负责,但宣传部往往缺乏专门的舆情监控人员。市场上第三方舆情机构很多,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寄希望于上级部门统一购买安排,因此,采用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的高校并不多。即使是购买第三方舆情监测软件,但也只是对文字的监测,还无法做到对图片和视频的监测,监控设备和监控水平较低。

高校日益认识到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性,舆情监控不断加强,学校发生舆情之后,相关负责老师一般能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积极参与的学生,学生担心对影响自己的学业,表达观点会变得更为谨慎、更为隐蔽。加之,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各二级单位也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加强新媒体的建设,高校新媒体数量众多,尤其是现在QQ群、微信群日益成为网络舆情发生的高风险平台,但还没办法做到监测。有的新媒体由学生负责管理,受到认识水平的局限,学生辨析意识形态的水平较低,易引发网络舆情。比如“河北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团委”发布调侃烈士的微博消息,由学生作为新媒体管理人员引发了学校网络舆情。

(三)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缺乏有效经验

原因不明、趋势不清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受定于舆情事件解释和披露的程序性,高校管理部门在舆情事件发生后,无法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回应。今年热炒的厦门大学“洁洁良”事件,厦门大学在“洁洁良”事件发生两天后才回应,且回应部门为环境与生态学院,而不是学校宣传部。网友针对这种回应,认为厦门大学回应的时间太慢,且回应的部门级别不够。正是因开始的回应不力,导致8月网友借厦门大学教师周运中的不当言论再次提及“洁洁良事件,”直到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对涉事师生给出了处理意见,舆情才算平息。此外,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应对,往往限于发布信息或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删帖,对学生在多个平台的跟帖、评论缺乏有效回应和引导,尤其是贴吧、论坛等地,还有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在校时建立的有名的微博、微信等,在师生群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本身的管理權限不被相关部门掌握,一旦发生舆情,则很难快速删帖和引导,而导致情绪化的信息泛滥。

(四)缺少网络舆情监管的专门队伍

很多管理者认为,网络安全属于保底,只要师生诉求没有外边媒体介入就可以,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视大多体现在口头上,缺少相应的人员配备和经费支持。通过对天津30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在网络舆情监管的人员构成上,从事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兼职人员较多,专职人员较少,且没有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学校的教师网络评论员,没有基本的资金支持,只靠老师们的自觉与奉献,老师们的积极性较低,有的老师理论水平较高,但年纪较大,对新媒体不太熟悉,无法起到真正的网络引导的作用。学生网络评论员多由新媒体社团的学生担任,社团学生流动性较大,不利于网评员工作的连续性,学生网评员的发声往往经过社团老师的指导,其网评内容无法得到学生真正的认可。

(五)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职责不清,协调配合不够

当前,根据职责划分,高校的网络舆情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归属宣传部负责,但宣传部不直接接触学生,只能负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文件的制定、政策的讲解与落实工作。学校的二级学院和学工部、研究生部等直接接触学生的部门,后勤、保卫等作为引发校园舆情的重点监测部门,缺乏网络舆情监管的人力、物力支持。一旦自己管理的师生引发了舆情事件,怕承担责任,一般会自己先去处理,实在处理不了,再上报学校宣传部。 网络与信息化部门掌握技术,缺乏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舆情监管的责任意识。一旦学校遇到紧急事件,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的弊端显现,使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处于被动,在舆情应对上错失有利时机。

三、网络舆情监管路径

(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

舆情监管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事情,各部门在明确职责分工基础上,更应互相配合,认识到网络舆情监管的重要性。高校管理要对网络舆情有全面、深刻地认识,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的制度建设。同时,对网络管理员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将专家授课、网评员交流,校内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网络管理员的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意识。要不断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水平,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骨干、优秀学生、师生党员在网络舆情中的监管作用。加强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

(二)规范校园新媒体的管理

高校新媒体为学校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支持,也为负面新闻、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微信群、QQ群作为高校日常办公的主要交流渠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作为一名高校工作人员,经过对学校微信群、QQ群的梳理,高校大小微信群、QQ群共计500多个,给高校新媒体管理增加了困难。新媒体的管理需要上下联动,借助第三方监测机构,做好新媒体的备案管理工作。同时,新媒体平台的主要负责人员,要准确掌握学校新媒体发布的信息。

(三)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

当前,复杂的虚拟空间与信息爆炸,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信息辨别、信息筛选和信息使用能力。对高校大学生而言,成为 “高校好网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辨识度,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抵御不良的社会信息,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高校要积极宣传网络管理的新规定、新提法,与学生分享高校网上舆情事件和网络谣言,树立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意识。要打通高校上下联结渠道,针对学生吐槽较多的问题,建议相应部门设立意见箱,或新媒体交流群,能及时回应师生关切,将舆情消灭在萌芽之中。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网络工作人员,要多方面着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

參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R].http://www.cac.gov.cn/2019-07/17/c_1124763323.htm,2019-07-12.

[2] 毛宇锋.“沉默的螺旋”理论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8(09):75-78.

作者简介:孙苏威(1986.05- ),女,硕士学位,天津商业大学,科员,政工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与管理。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互联网监管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