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对待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尚未发展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现阶段的发展特点,积极实现教学内容与游戏模式相融合,有效发展幼儿的理解和掌握过程,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及能力的提高与进步。本文主要探讨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与游戏模式相融合的教学现状以及相关价值分析、未来发展策略等内容。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育;积极意义;发展策略
一、 引言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说,幼儿园教育是他们接受的初次集体教育。所以难免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与阻碍,导致自己无法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而游戏作为一项以娱乐放松为主的活动项目,能够在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将相关的学习内容通过幼儿易于接受的游戏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为幼儿的综合发展建立基本条件。由此看来,教师就应当在开展幼儿园教育的教学工作时,积极采用有效的实施策略,充分实现教学内容与游戏模式的相互融合,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新鲜事物的积极性,并能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重要保障。
二、 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游戏模式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观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越来越与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相联系。很多教师都会不自觉地形成有关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并通常认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才是教学工作最需要涉及的基本内容。经常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机械性灌输的方法让幼儿掌握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游戏的开展在教师看来,纯属算作娱乐消遣的项目内容,仅适合在学习之余适当开展,并不可占用过多的正常教学时间。
(二)幼儿园内游戏条件较差
游戏项目虽然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幼儿园的发展条件有限。不论是游戏场地的安排,还是游戏道具的使用,都不利于游戏模式与教学过程的相互融合。特别是在某些建构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有时就会由于游戏场地有限,而导致幼儿在搭建好自己的建筑造型后,容易被其他同学在无意间用身体碰倒。而这就会不利于幼儿游戏兴趣的培养,并会对游戏项目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阻碍,致使相关游戏在进行时,无法得到幼儿的积极配合与参与。除此之外,游戏过程中用到的很多道具物品,有时容易因为质量未得到充分保證,而存在一定的安全危害,这就会不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导致游戏过程的开展违背了设置初衷,严重时还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与影响。
(三)游戏形式缺少创新性
由于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有限,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游戏种类也就是反反复复的几种,并没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推出新颖的游戏形式。再加上教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研究游戏的实际过程,就会导致游戏模式的开展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仅能够在游戏刚开始时,容易得到幼儿的积极参与。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游戏重复进行的次数越来越多,就会导致幼儿从心底里对游戏项目产生排斥,从而延缓了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发展过程,不利于游戏模式的开展产生有效的实际意义。
(四)游戏设置忽视幼儿的主观感受
在很多教师的潜意识中,游戏开展的基本目的就是能够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受到约束,从而通过将开展游戏作为奖励幼儿服从管理的有效措施,让幼儿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按照教师的意愿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教师有的时候甚至为了提高游戏效率而自己过分参与在其中,对游戏进行的整个过程进行设计与指导,从而忽视幼儿的主观感受,并导致他们渐渐对游戏失去参与兴致,严重违背了游戏教育形式的建立初衷。
三、 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时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依据幼儿的发展特点
众所周知,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做游戏就是作为满足孩子们玩心的实施手段。所以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教育的教学工作时,应当充分考虑该项发展条件,尽量将更多的教学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体现。从而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有效提高幼儿的理解知识能力与知识掌握能力。并在游戏过程中,确保游戏的内容选取或实施过程都能符合幼儿现阶段的发展特点,从而有利于满足游戏教育形式的建立目标,促使幼儿园教育可以与游戏项目实现不断的融合与发展。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
教师作为游戏开展的指导者,需要在幼儿进行游戏时全程观察,并能保证自己可以发现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补救,确保游戏项目的顺利开展。而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需要具备一定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才能符合游戏教育的基本要求。由此看来,游戏项目的开展,必须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才能够确保游戏教育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实现游戏项目与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相互融合,促进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
四、 游戏模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由于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所以如果很多知识内容能够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学习的话,就会相对于机械性灌输的方式而更具有实效性质。教师在课程中可以采用幽默性或引导性的语言表达,伴随学生进行游戏。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幼儿发展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游戏教育的建立初衷,促进幼儿园教育的教学工作与游戏模式实现发展融合。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幼儿对待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在学习很多知识内容时会比较吃力。如果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进行教学,则会形成幼儿的思维定式,并极大限度地阻碍幼儿理解能力的发展。而将知识内容通过游戏的开展过程充分表达出来时,就会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多项感官,并以此加深幼儿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在游戏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幼儿的知识创新能力也能得到相应地锻炼,从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
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都要作为基本角色参与在其中。虽然教师多半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为幼儿的游戏教育确立正确的实施方向。但还是随着游戏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在逐渐积极发展自己的引导作用,从仅扮演指导者而发展成为游戏的参与者。这能够使幼儿和教师的关系可以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拉近,从而有利于形成和谐、轻松的环境氛围,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目标而建立坚实基础。
五、 幼儿园教育的教学过程运用游戏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正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手段。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整合性,通过调动幼儿的多项感官,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幼儿辨别风、雨、雷电的知识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分别播放风、雨、雷电的声音。然后再设置抢答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在听出声音来源之后起立作答,回答出正確答案的幼儿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如果幼儿只通过书本上的相关图画内容进行学习的话,并不能有效区分声音的各种来源。但如果在调动幼儿视觉作用的基础上,发展听觉的冲击作用,就可以实现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生活常识与知识内容。
(二)充分利用肢体语言,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由于幼儿自身年龄尚小,很多动物的类型还无法分辨清楚。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你比划我猜”的游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描述所给出的动物名称。而搭档只要顺利猜出一种动物的名称,队伍就可以获得一分,累计分数最高的队伍便可获得小红花的奖励。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向搭档传递有用信息,从而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并通过将学习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而给予幼儿最直观的表达感受,促进幼儿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游戏源自生活,所使用的具体内容也可以选择某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将家中废旧的纸杯带到学校,当作开展建构游戏中的应用资源。使幼儿通过摞放、摆排等方式,将废旧的纸杯呈现出自己喜欢的建筑物形状,从而能够在实现教育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基础上,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四)设置自主操作环节,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橡皮泥作为幼儿园教学阶段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材料,能够由于自身具备多种颜色的条件优势,让幼儿在进行橡皮泥游戏中学会分辨几种常见颜色。例如教师提出小鸭子的主题内容,与幼儿一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颜色动手捏出小鸭子的形状。最后由教师展示自己的橡皮泥作品,让幼儿在与自己作品进行比对之后,掌握“小鸭子是黄颜色”的知识内容。而通过这个过程,就能够让幼儿产生充足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育也逐渐产生更多的要求和期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多项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发展。虽然幼儿园作为幼儿步入的第一个集体学习环境,容易因自身的年龄情况或者其他问题而导致很多不良现象出现。但只要教师能够对幼儿现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积极促进游戏模式与幼儿园教育相互融合,就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在锻炼幼儿理解能力、协调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游戏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等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掌握更多的生活常识与学习内容,为实现幼儿今后的进步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亚洲.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设置[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3).
[2]陆未茜.游戏相伴 快乐学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
[3]唐海燕.通过游戏来学与教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重塑游戏精神的思考[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6(3).
[4]李瑾.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作者简介:魏静莉,一级教师,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月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