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标点等,对《黄河颂》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从而品读意象特点、把握诗歌意脉、感受精神内涵、体会作者情感,悟诗情。并基于抒情方式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对《黄河颂》和《天上的街市》进行比较阅读。在此基础上逆向思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创作方法。
关键词:意脉;抒情方式;语言形式;逆向
光未然先生的《黄河颂》为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五·四学制),这是初中语文学习以来接触的第四首现代诗歌。通过前三首诗歌的铺垫,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已经不再陌生,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上做进一步提炼,这是教授《黄河颂》时笔者思考的问题。同时,面对部分学生对现代诗歌流露出创作热情却又不知如何下手的困境,笔者试图通过进一步的比较阅读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创作路径,涵养其诗心。
一、 悟诗情,把握现代诗歌学习路径
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把握诗歌的核心在于把握其意象,意象是精神情感的载体。《黄河颂》这首现代诗歌的意象不难把握——“黄河”。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个意象体现出来的,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设置了铺垫性的学习任务——抓住关键词句,划分文章层次。很快,学生抓住了“啊!黄河!”这个句子将文章划分为五部分,即:“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为第一部分,“啊!黄河!……在你的身边扮演!”为第二部分,“啊!黄河!……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为第三部分,“啊!黄河!……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为第四部分。“我們民族的伟大精神……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为第五部分。
很遗憾,这样的划分并没有达到笔者的预期,即分为两部分——“望”黄河和“颂”黄河。但是,笔者也非常高兴,这样的划分方法其实是更细致的,说明他们在抓住了关键句“啊!黄河!”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去考察了诗歌内容和语言形式。如三个“啊!黄河!”后面承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分开。“我们……将要……”这是号召式、呼吁式的语言,因此和前面不同,也要分开。
(一)把握诗歌意脉
1. 抓住关键字、词、标点等,品读意象特点
笔者请学生细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圈画出关键的字、词、标点,说说这部分的黄河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这一部分是学习路径落实的重点。
因为有抓住关键标点的提示,学生首先抓住了两个句号和三个分号,分析出了该部分的结构层次为“总分”,并且从四个方面进行分写。同时,从总写的那句“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里圈画出“望”字,从而概括出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在“望”黄河。
通过抓住关键字、词的提示,学生在分写的第一个方面“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这个句子里,抓住了:(1)“惊”——这是观看者的情感,所见之物一定是足够有气势,才会惊讶震慑,就像《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惊涛拍岸”;(2)“澎湃”——这是对浪涛的细致描写,波浪撞击发出的巨大声响,极富气势,同时这是个双声词,声母均为双唇爆破音“p”,朗读起来也极具气势;(3)“掀”——力度很大,气势很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掀桌子”这样的动作;(4)“万丈”——夸张,极严水浪很高;(5)“狂”——狂放,恣肆,不受拘束。在调动平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对第一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揣摩,并提炼出这里“望”见了黄河的“澎湃恣肆”。意象特点的品读水到渠成。
接下来,学生又用同样的办法抓住了第二个方面“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里的:(1)“浊流”——负重前行,有厚重感,并联想到了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和石英的《好沉的一抔土》;(2)“宛转”——曲折弯曲,说明不是很顺利;(3)“结”——有一种迂回往复之感,不平顺;(4)“九曲连环”——极严曲折之多,从而提炼出黄河的“厚重曲折”之特点。
第三个方面“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这一句里他们扣住了:(1)“奔”——速度快,目标明确,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2)“昆仑山下”和“黄海之边”——一个是源头,一个是入海口,写出距离之远,与“奔”字结合,得出即便距离再远,也一往无前,可见其意志之坚定。第四个方面“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一句里他们扣住了:(1)“劈”——力量之大,气势之足;(2)“中原大地”——“中原大地”是极其广阔的,结合“劈”字,黄河能将极其广阔的“中原大地”劈成两面,可见其恢弘气势。
2. 建立意象特点之间的联系,把握意脉,体会精神,感悟情感
在抓住关键字、词、标点的基础上,学生品读出了意象“黄河”的四个特点:澎湃恣肆、厚重曲折、一往无前、气势恢宏。作者为何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接下来笔者便请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以便在把握“点”的基础上形成一条“线”,即找出诗歌的意脉。既然有一定的顺序,那一定是彼此之间有联系的,笔者提示学生可以在这四个特点之间添上适当的关联词或其他词语。很快,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黄河是澎湃恣肆的,尽管厚重(路途)曲折,(尽管距离遥远),但黄河还是一往无前,从而呈现出了恢弘气势。
这样,诗歌的意脉就找出来了,黄河的四个特点不是孤立的,诗人通过“本身特点—重重困难—应对之法—结果呈现”这种顺序的安排,表现了黄河的一种精神——坚强无畏、一往无前、永不放弃。
那么,在这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又是怎样呢?笔者请学生抓住了这一部分的第一句“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思考:刚刚分析的黄河特点真的都是“我”能“望”到的吗?很明显,如果说“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是近距离地观察,那么“浊流宛转……劈成南北两面”就是远距离地眺望。不要忘记据诗歌中的表述“我”是站在“高山之巅”的,能近距离地观察到“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吗?能以“我”之眼既眺望到“昆仑山下”,又眺望到“黄海之边”吗?也许“劈成南北两面”的“中原大地”还是有些可能的。所以很明显,这里对黄河的描写既有写实也有想象。这里的“望”并不是真正的看,而是一种内心里对黄河的崇拜敬仰。虽是在高山之巅向下“望”,却是精神上的一种“仰望”。“我”在第一部分的出现,表明了诗人的情感态度——对坚强无畏、一往无前、永不放弃的黄河的敬仰。
很快,学生就提问这里有没有象征的意味。学生联系了当时的创作背景——1939年春,正是抗战时期,那么“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可以象征着当时的艰难险阻,黄河便是中华儿女的象征。又有学生联系了当下的“战‘疫”,认为这一部分内容亦可以放在当下,“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象征着疫情,而黄河同样是中华儿女坚強无畏的象征。
笔者趁热打铁,请学生提炼出了分析诗歌第一部分的方法:抓住关键字、词、标点等——品读意象特点,建立联系,把握意脉——体会精神,感悟情感。
运用这样的学习路径,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诗歌剩余部分,抓住了“啊!黄河!”得出接下来的部分便是直抒胸臆,赞颂黄河。通过对“摇篮”“屏障”“臂膀”等关键词的把握,学生提炼出黄河的特点:养育中华民族、保卫中华民族、守护中华民族。彼此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呢?从古到今,从历史贡献到现实状况。与第一部分的关系又是如何呢?第一部分仅仅在写黄河本身,而这三部分则是在写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可见诗人对黄河的赞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从黄河的坚强无畏、一往无前、永不放弃,上升到它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奉献。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诗人发出了向黄河学习的誓言。
(二)关注抒情方式
在把握了《黄河颂》的内容之后,笔者请学生比较《天上的街市》和《黄河颂》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天上的街市》抒情比较隐晦间接,全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有的只是描写天上美丽街市的句子,在读者感受天上街市富饶、自由、幸福美好的同时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从而感受诗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而《黄河颂》不仅有“啊!黄河!”这样情感炽烈的感叹句,还有“你”这样便于书抒发情感的第二人称,对黄河进行了最直接的赞颂。
(三)关注语言形式
笔者同样请学生比较了《天上的街市》和《黄河颂》这两首诗。不难发现,《天上的街市》抒情较隐晦,因此句子的形式往往是散句,如“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而《黄河颂》的情感较为热烈,因此句子的形式往往是整句、短句,如“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且基本都以四字短语来结束句子,节奏整齐,富有气势,与黄河的特点、作者的情感相吻合。
二、 涵诗心,初步了解现代诗歌创作
在透彻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请学生将把握诗歌意脉的方法逆向排序,即:
体会精神,感悟情感——品读意象特点,建立联系,把握意脉——抓住关键字、词、标点等。
再进一步将其中的动词换一换,变成:
明确精神和情感——选取合适意象,抓住特点,建立联系,呈现意脉——锤炼恰当的字、词、标点等。
这便是创作现代诗歌的初步方法,意脉的建立往往是以意象为中心,通过相近、相似或者相反的联想渠道,建立联系。再根据诗歌情感的需要以及个人喜好,明确抒情方式的选择、语言形式的表达。诗歌分析中抓住的关键字词往往就是诗人锤炼出来能够表现意象特点的词句,因此创作诗歌时也需要选择恰当的字、词来表述。
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比重并不大,但它的存在也让不少学生心生向往。如果我们能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诗情的同时,能涵养他们的诗心,这便是笔者的愿想。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小说、诗歌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2]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七年级 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语文(七年级 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印玲珑,上海市,上海民办张江集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