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 泌尿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3)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很多肾脏疾病因病程较长或者处于病情已发展至晚期,选择了肾脏移植术进行治疗[1]。但是术后有着较多的并发症存在,在肾脏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中,肺部感染症状出现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必要的治疗手段之外,有效的肠内外治疗手段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从而保证患者的临床恢复,改善患者预后[2]。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本院收治的实施肾移植术治疗术后伴发重症肺炎的患者实施肠内外营养,分析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接收并实施肾移植术治疗术后伴发重症肺炎的患者68例。依据术后营养支持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区间处于58~78岁,平均年龄为(68.68±2.35)岁;研究组34例接受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区间处于57~79岁,平均年龄为(68.71±2.28岁,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晓并自愿签署调研意愿书,本次研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入选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病原学检查及相关检查,其中病原学检查通过行痰涂片培养、真菌涂片、培养等,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行药敏试验分析,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实施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检验。相关检查措施包括有细胞病毒抗体检查、DNA、支原体、血沉、PPD、结核感染T 细胞斑点检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乳胶凝集检验等检验方式。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治疗措施,保证两组患者临床用药的一致性。对照组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术后10d 行静脉营养支持,保证2h 不间断输注,营养液选择使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维生素、水电解质、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共同配置的营养液。研究组患者行肠内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方式,选择为鼻肠管灌输,实施肠内营养治疗的第1d 营养支持供给为人体总需营养的40%,待患者适应以后,以每日增加20%的标准进行营养支持的增加,直至增加为100.00%,部分营养肠内营养支持不能满足的营养成分供给由静脉营养支持供给补充[3-5]。
表1 2组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对比(±s)
表1 2组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对比(±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项目 时间血红蛋白(g/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对照组92.33±20.35 75.65±15.65*1.56±0.39*血清总蛋白(g/L) 治疗前 58.62±3.56治疗后 50.35±3.68*血清前蛋白(g/L) 治疗前 0.31±0.03外周淋巴计数(*10-9) 治疗前 1.32±0.34治疗后 0.21±0.02*研究组91.65±19.98 85.39±18.36*1.88±0.51*59.35±3.48 57.35±3.66*0.32±0.02 1.35±0.37 0.29±0.03*t P 0.1390 0.8898 2.3541 0.0216 1.4504 0.1517 7.8642 0.0000 1.6172 0.1106 12.937 0.0000 0.3481 0.7289 2.9063 0.0050
表2 2组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n(%)]
三、评判标准 对比2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情况对比,主要以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前蛋白、外周淋巴计数。在肠内外营养支持期间,对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使用例数进行统计与记录,处理后用作组间数据对比。
四、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数据计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完成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用n,%表示,行卡方值检验。结果以P<0.05 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 果一、2组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对比 在治疗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营养状况相较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均存在差异(P<0.05),且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2组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 在机械通气使用率方面,研究组仅有2例,占比5.88%,对照组则为12例,占比35.29%,组间数据差异存在(P<0.05),见表2。
讨 论在肾脏移植手术以后常见的并发症种类中,因肺部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病例较多,出现肺部感染以后,病情发展较快、治疗预后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在肺部感染以后,患者肺部炎症病变浸润程度较高,使得患者肺部氧气合成能力降低,伴随炎性反应造成的高代谢生理状态,对患者机体营养消耗较大。若营养补充不足,对患者重症肺炎的影响较大,故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实施肠内外营养支持,能够补充患者机体营养,预防营养不良事件的发生,纠正机体营养负担,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对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对肾脏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的营养物质灌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脂肪以及氨基酸等物质,有效的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肠内外营养支持措施,针对患者的病情实施病情监控,免疫调节、营养支持、疾病防控等措施,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通过营养支持,补充重症肺炎患者的血容量,改善氧组织输送,从而预防了氧自由基[6-7]。在本次研究中,在治疗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营养状况相较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均存在差异(P<0.05),且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机械通气使用率方面,研究组仅有2例,占比5.88%,对照组则为12例,占比35.29%,组间数据差异存在(P<0.05)。证明肠内外营养在肾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通过肠外静脉营养支持还可以补充肠内营养支持不能满足的支持项目,从而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中,能够对患者的机体营养进行供给支持,从而在对患者的免疫系统进一步的进行完善,提升患者的营养支持,降低患者临床机械通气使用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