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LC-QTOF-MS 和HPLC-QQQ-MS 技术的鹰嘴豆酚类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

2020-05-01 03:30:18李文婷李红艳邓泽元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鹰嘴豆酚类酚酸

李文婷 李红艳 邓泽元 张 兵

(南昌大学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47)

鹰嘴豆(Chickpea,Cicer arietinum L)属于高营养豆类作物,在中国新疆地区有逾2500 年的种植历史[1]。作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鹰嘴豆不仅富含矿物质、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素,而且还含有黄酮、皂苷、胆碱、肌醇、维生素及低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2]。研究表明,鹰嘴豆提取物具有降血脂[3]、降血糖[4-5]、抗肿瘤[6]、抗菌、抗氧化[7]、改善学习记忆[8]及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保护作用[9]。此外,鹰嘴豆含44.09%的淀粉,明显低于玉米(70.2%)、荞麦(69%)、燕麦(60%)中的淀粉含量,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低糖食品[10]。

豆类作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所含的黄酮、酚酸等物质密切相关[11-13]。有研究结果显示[14-16],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如类胡萝卜素、生育酚、多酚等,食用后可用于慢性疾病的预防,保持身体健康。植物中含有丰富的天然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黄酮、酚酸和单宁类物质[17]。目前对植物中酚类物质的研究主要为:可溶性酚类和结合态酚类,可溶性酚类可经有机溶剂直接提取得到,提取后的残渣进行结合态酚类研究,而结合态酚类不能直接通过有机溶剂提取获得。其中,可溶性酚类提取物除以游离形态存在,还可与其它物质以键合态形式结合,如醚键、糖苷键、酯键[18]。王毕妮等[17,19-20]以红枣为原料,对红枣中的游离态、酯键合态、糖苷键合态和碱解结合态酚类物质进行研究。原料经有机溶剂提取后,对上清液进行浓缩及萃取处理,萃取后的有机相为游离态酚类;萃取后的水相使用碱溶液处理,可得到酯键合态酚类;酯键合态萃取后的水相使用酸溶液处理,可得到糖苷键合态酚类。

目前,关于鹰嘴豆所含酚类物质的形态、含量及不同键合态的抗氧化能力,鲜见研究报道。基于前人对鹰嘴豆植物化学物质的分析,植物中酚类物质的研究,本文以鹰嘴豆80%甲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键合态存在的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同时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对鹰嘴豆80%甲醇提取物中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进一步了解鹰嘴豆的营养保健作用,为开发鹰嘴豆相关高值化产品提供数据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

鹰嘴豆,江西省南昌市当地超市。

1.2 试剂及检测仪器

芦丁、没食子酸、染料木苷、儿茶素、牡荆素、原儿茶酸、槲皮素、对羟基苯甲酸、黄豆苷、对香豆酸、黄豆黄苷、TPTZ、Trolox、ABTS,阿拉丁;DPPH,西亚试剂;乙醚,国药试剂;福林酚,上海荔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水甲醇、三水醋酸钠、冰醋酸、盐酸、乙酸乙酯、硫酸、K2S2O8、FeCl3·6H2O、NaOH,西陇科学;AlCl3,恒兴试剂;Na2CO3、NaNO2、FeSO4,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BioTek 酶标仪,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6538-飞行时间质谱仪HPLC-ESI-Q-TOF-MS、6430-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仪HPLC-ESI-QQQMS,美国Agilent 公司。

1.3 酚类物质提取及测定

使用80%甲醇∶水(V/V)溶液进行可溶性酚类提取,料液比为1∶15,使用超声波萃取仪于室温下提取1 h,离心机转速4 200×g 离心10 min 进行上清液的收集,提取过程重复4 次,合并所得提取液,用于下述3 种存在形式酚类提取及研究,于-20 ℃储存备用。

1.3.1 不同存在形式酚类提取液的制备[17,19-20]游离态:鹰嘴豆经80%甲醇提取的上清液于35 ℃旋转蒸发至20 mL,使用盐酸溶液(6 mol/L)将pH 值调至2 用于游离态酚类萃取,萃取液为20 mL 乙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体积比1∶1),收集有机相,重复5 次萃取过程,合并所得有机相,在35 ℃下旋转蒸发至干,用5 mL 80%甲醇复溶,于-20℃储存备用。

酯键合态:将提取游离态酚类所得水相中加入10 mL 4 mol/L NaOH 溶液,充入氮气后封口,室温振荡反应4 h,加6 mol/L HCl 将pH 值调至2,酯键合态酚类萃取过程同上。

糖苷键合态:将提取完酯键合态酚类所得水相进行糖苷键合态提取,与4 mL HCl 混匀进行水解提取,水解温度85 ℃,时间30 min,糖苷键合态酚类萃取方法同上。

1.3.2 酚酸含量测定[21-22]采用Folin-Ciocalten法进行酚酸含量的测定,用96 孔板进行试验,标准品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由没食子酸系列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25 μL 样品或标准品溶液中加125 μL 福林酚试剂(0.2 mol/L),室温下反应10 min,再加饱和Na2CO3溶液(10 g/100 mL)125 μL 反应30 min,样品或标准品溶液加反应液后在振荡器上缓慢摇匀,测定其在波长765 nm 下的吸光度值,样品所测含量以mg/g DW 表示。

1.3.3 黄酮含量测定[21-22]采用亚硝酸钠-三氯化铝法进行黄酮含量测定,用96 孔板进行试验,标准品为儿茶素(Catechin),由儿茶素系列标准浓度制作标准曲线。25 μL 样品或标准品溶液与110 μL NaNO2(0.066 mol/L)于室温混合反应5 min,加入15 μL 的AlCl3(0.75 mol/L)溶液反应6 min,最后加入100 μL NaOH(0.5 mol/L)溶液反应10 min,样品或标准品溶液加反应液后在振荡器上缓慢摇匀,测定其在波长510 nm 下的吸光度值,样品所测含量以mg/g DW 表示。

1.3.4 亚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22-23]FRAP工作液:TPTZ 溶液(10 mmol/L)、醋酸钠缓冲溶液(0.3 mol/L)和三氯化铁溶液(20 mmol/L)按1∶10∶1 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工作液现用现配。

方法:预热至37 ℃的FRAP 工作液180 μL加10 μL 样品或FeSO4标品溶液,混匀后37 ℃避光反应10 min,测定其在波长593 nm 下的吸光度值,以FeSO4为标准对照,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以mmol Fe2+/g DW 表示。

1.3.5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22-23]100 μL DPPH 甲醇溶液(0.065 mmol/L)和100 μL 样品或空白溶液混匀后室温避光反应30 min,测定其在波长517 nm 下的吸光度值,以Trolox 为标准对照,样品DPPH 清除能力以mg TE/g DW(TE,Trolox equivalent)表示。清除率按公式(1)计算。

式中,Ai——DPPH 工作液加样品溶液所测吸光度值;Aj——甲醇加样品溶液所测吸光度值;Ac——样品溶剂加DPPH 工作液所测吸光度值。

1.3.6 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23-24]ABTS 工作液:取7.0 mmol/L ABTS 储备液5 mL,添加88 μL 140 mmol/L K2S2O8溶液后混匀,静置12~16 h。用80%的甲醇溶液稀释ABTS 工作液,使稀释后溶液在波长734 nm 处的吸光值为0.7±0.02。

方法:20 μL 样品或标品溶液加200 μL ABTS 工作液,混匀后室温避光反应6 min,测定其在波长734 nm 下的吸光度值,以Trolox 为标准对照,样品ABTS 清除能力以mg TE/g DW(TE,Trolox equivalent)表示。清除率按公式(2)计算。

式中,A0——ABTS 工作液加样品溶剂所测吸光度值;Ai——ABTS 工作液加样品溶液所测吸光度值;Aj——80%甲醇加样品溶液所测吸光度值。

1.4 UPLC-QTOF-MS 定性分析[25-26]

液相条件如下,色谱柱:C18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2.1 mm×100 mm,1.8 μm),流速:0.3 mL/min,流动相:甲醇溶液(A)和含0.1%的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10 min,95%-90%A;10~30 min,90%-70%A;30~38 min,70%-50%A;38~43 min,50%A;43~45 min,50%-95%A。DAD:280 nm,进样量:5 μL,柱温:35 ℃。

质谱条件:全扫描模式:负离子,干燥气温度:300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全质谱数据的质量范围:m/z 50~1 000,裂解电压:175 V,毛细管电压:3.5 kV,雾化气压力:30 psi,母离子的MS2 碰撞能:10~40 V,干燥气流速:10.0 L/min。

1.5 HPLC-QQQ-MS 定量分析[25-26]

液相条件:色谱柱:C18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2.1 mm×100 mm,1.8 μm),流速:0.3 mL/min,进样量:5 μL,柱温:35 ℃。流动相:甲醇溶液(A)和含0.1%的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18 min,95%-50%A;18~25 min,50%-5%A;25~28 min,5%-95%A。

质谱条件: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质谱MRM多反应监测模式:负离子。

1.6 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n=3)表示。试验数据的分析软件为SPSS,方差分析用于显著性研究,统计学差异显著的指标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含量分析

鹰嘴豆提取物中酚酸及黄酮含量见表1,不同存在形式酚类物质的酚酸、黄酮含量不同,其中糖苷键合态酚类物质的酚酸含量最高,可达0.81 mg/g,而黄酮含量最低,为0.14 mg/g;游离酚类物质黄酮含量最高(0.26 mg/g),酚酸含量最低(0.16 mg/g);酯键合态酚类物质的酚酸、黄酮含量分别为0.32 mg/g 和0.18 mg/g。Xu 等[27]采用有机溶剂提取鹰嘴豆酚酸含量为1.41~1.81 mg/g、黄酮含量为0.18~3.16 mg/g。Xu 等[28]所测鹰嘴豆酚酸、黄酮含量分别为0.98 mg/g,0.72 mg/g。Han 等[29]所测鹰嘴豆酚酸含量为2.2 mg/g,高于本研究结果;而Fernandez-Orozco 等[30]所测酚酸含量为0.54 mg/g,低于本研究结果。研究时所用的原料提取方法、原料品种、生长区域及环境、选取标准、对照种类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差异。

表1 提取物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测定Table 1 Determination of extracts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2.2 抗氧化能力分析

鹰嘴豆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如表1 所示,不同存在形式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糖苷键合态提取物具有最高的FRAP还原能力、DPPH 清除能力、ABTS 清除能力,其值分别为36.66 mmol Fe2+/g,1.20 mg TE/g,0.93 mg TE/g;游离态提取物具有最低的FRAP 还原能力、DPPH 清除能力、ABTS 清除能力,其值分别为2.61 mmol Fe2+/g,0.27 mg TE/g,0.22 mg TE/g。Han 等[28]研究表明,有机溶剂所提鹰嘴豆ABTS 清除能力为1.5 μmol TEAC/g,而Nithiyanantham等[31]采用不同溶剂提取鹰嘴豆酚类物质,其FRAP值为758.88~1517.57 mmol Fe(Ⅱ)/μg 提取物,赵艳等[32]所测FRAP 值为45.02~53.38 μmol/g。提取方法、提取所得物质酚类种类及含量不同,原料品种、采收时间及栽培地区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差异。

2.3 定性分析

80%甲醇提取物中物质初步分析鉴定使用UPLC-QTOF-MS,主要依据指标为样品及标准品的质谱分子离子峰及离子碎片数据、UV 吸收光谱、出峰时间等信息,结合数据库(Metlin)和参考文献等信息。图1 所示总离子流图(Total ion current,TIC),鉴定结果见表2,初步鉴定出24 种化合物,包括4 种酚酸、12 种黄酮。

Zhao 等[33]通过IR 及NMR 等技术鉴定出鹰嘴豆乙醇提取物中含有鹰嘴豆芽素A、红车轴草根苷、毛蕊异黄酮、印度黄檀苷、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芒柄花苷等7 种异黄酮;Sreerama 等[34]从鹰嘴豆提取物中鉴定出黄豆苷元、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槲皮素、染料木素、香草酸、阿魏酸、杨梅素、原儿茶素、咖啡酸、对香豆酸、山奈酚、没食子酸、丁香酸、芥子酸等15 种酚类物质;Magalhães 等[35]从鹰嘴豆提取物中鉴定得到槲皮素-3-O-鼠李糖苷、丁香酸、木犀草素-8-O-葡糖苷、对羟基苯甲酸、杨梅素-3-O-鼠李糖苷、龙胆酸、槲皮素-3-O-半乳糖苷等7 种酚类物质;Konar 等[36]鉴定出芒柄花苷、染料木苷、黄豆苷、黄豆黄苷、印度黄檀苷、鹰嘴豆芽素A、黄豆黄素、染料木素、芒柄花素、黄豆苷元等10 种酚类物质。本试验在鹰嘴豆80%甲醇提取物中新鉴定出牡荆素、虎杖苷、异鼠李素-O-葡糖苷酸、芦丁等4 种酚类物质。

图1 80%提取液总离子流图Fig.1 TIC of 80% methanol extract

2.4 定量分析

采用HPLC-QQQ-MS 对鹰嘴豆80%甲醇提取物中酚类物质进行定量分析[37],条件如表3 所示,标准品的标准曲线由外标法测得。

定量测定鹰嘴豆80%甲醇提取物中的9 种酚类物质,可以看到,对羟基苯甲酸、香豆酸、原儿茶酸类物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0.26±0.50),(2.30±0.04),(2.67±0.10)μg/g,黄豆苷、芦丁、槲皮素,而染料木苷、黄豆黄苷、牡荆素含量最低,分别为(0.13±0.01),(0.08±0.01),(0.07±0.01)μg/g。Konar 等[36]对鹰嘴豆提取物进行定量分析,测得鹰嘴豆芽素A、黄豆苷元、芒柄花素、染料木素、黄豆黄素、印度黄檀苷、黄豆苷、芒柄花苷、染料木苷、黄豆黄苷含量分别为0.846,0.009,0.08,0.012,0.772,1.016,0.014,0.056,0.05,0.221 μg/g;Magalhães等[35]从鹰嘴豆提取物中测得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龙胆酸、木犀草素-8-O-葡糖苷、杨梅素-3-O-鼠李糖苷、槲皮素-3-O-半乳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含量分别为19.2~60.5,45.9,8.1~26.0,1.2,7.4,5.0,7.2 μg/g;Fratianni 等[38]所测鹰嘴豆提取物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儿茶素、槲皮素、阿魏酸、木犀草素、香豆酸含量分别为5.42~6.2,4.62~7.37,147.79~178.21,0.37~3.17,5.03~8.37,0.55,0.43 μg/g。本研究与所报道文献所测单体酚类含量有所不同,可能是因为原料品种、原料颜色、提取方法及定量分析方法等存在差异。

3 结论

本试验用有机溶剂提取鹰嘴豆中可溶性酚类,并对其中以不同键合态存在的物质进行分离,结果表明,以糖苷键存在的酚酸含量可达0.81 mg/g,相比于其它键合态含量最高;游离态酚酸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糖苷键合态提取物具有最高的FRAP 还原能力、DPPH 清除能力、ABTS 清除能力,其值分别为36.66 mmol Fe2+/g,1.20 mg TE/g,0.93 mg TE/g;而游离态提取物具有最低的FRAP 还原能力、DPPH 清除能力、ABTS 清除能力。本试验采用液相-质谱联用仪对鹰嘴豆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80%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24 种物质,其中黄酮类物质有12 种、酚酸有4 种;对所鉴定物质中的9 种酚类物质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鹰嘴豆中对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香豆酸类化合物含量丰富。本研究可为鹰嘴豆的进一步开发及产业化利用提供科学数据。

猜你喜欢
鹰嘴豆酚类酚酸
浅析鹰嘴豆粉的营养功能性及其应用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鹰嘴豆品质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9:04
倒挂金钩中酚类成分的研究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2
中东美食:谁发明了鹰嘴豆泥
海外星云 (2018年2期)2018-02-08 19:39:21
黄荆酚类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7期)2017-11-22 07:33:21
车前子酚类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9:00
五味子浆果酚类成分提取与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