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肢體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可进一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出血;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护理满意度
为进一步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58.17±5.5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58.14±5.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符合脑出血偏瘫相关诊断标准[1],无精神类疾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病情监护、饮食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等。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包括:(1)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顾虑,明确患者产生消极心理的诱因,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高治疗自信心以及护理配合度。(2)急性期护理:及时辅助患者摆放正确舒适体位,将患者床头适当抬高25°左右,定期更换体位,确保患者肢体功能始终维持在最佳状态,帮助患者伸直患侧肘关节,定期伸展患侧髋关节,选择一个舒适柔软的枕头置于患者臀部以及大腿下部,以防止腿部外旋。此外,定期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按摩,对患侧各关节进行适量被动活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活动时注意动作尽量轻柔。(3)恢复期护理:患者治疗2~3周后可逐渐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例如早期可以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量活动,自主翻身、变换体位等,每次活动量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宜,之后根据康复情况进行正确起坐,慢慢独立完成从仰卧位到坐位之间的变换,由扶持站立慢慢过渡至徒手站立等。加强对患者的日常训练指导,如独立进食、如厕、穿衣、洗漱等,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1)通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包括上肢运动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良好。(2)通过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中偏瘫是其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脑出血患者偏瘫发生率大约为75%,不仅会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还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目前较多研究均表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尽早进行康复护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方面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尽早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改善消极心理,增强康复自信心以及提高护理配合度;在急性康复期,可以通过被动活动关节以及维持正确体位等一系列措施防止肢体发生肌肉痉挛、萎缩,增强肌力;在恢复期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不断提高患者肌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而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可进一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卫超亚.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3):3223-3226.
[2]曹雅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