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动式管理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20-04-30 20:39韩娟
健康之家 2020年16期
关键词:门诊护理应用价值质量管理

韩娟

【摘要】目的:研究走動式管理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自2019年3月~11月接诊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走动式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走动式管理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将走动式管理推广至门诊护理中。

【关键词】走动式管理;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价值

门诊是医院重要的科室,门诊通常接触患者数量、病症种类都相对较多,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较大,护理质量对患者病症消除、医院护理水平等都可产生重要影响[1]。因此,需对门诊护理进行优质管理,提升门诊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走动式管理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自2019年3月~11月接诊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1~49岁,平均(35.49±2.23)岁。实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2~51岁,平均(35.37±2.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参与此次研究的120例护理管理人员专业护理水平均为N3能级,年龄28~45岁,平均(34.03±2.87)岁。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包括健康教育宣传、护理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讲解等。

实验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走动式管理:(1)管理部门制定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及相关质量管理条例,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及管理条例进行;(2)管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基本诉求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3)管理人员通过加强走动方式及时了解护理人员日常行为规范,当有异常出现时,管理人员一方面需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并引导其纠正,另一方面需及时记录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问题覆盖面,并将其反馈至相关部门;(4)管理人员引导各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协作护理,当有问题发生时及时改正,全面推广,其他护理人员则通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方式提升护理警惕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操作、分诊护理质量、护理礼仪及急救药物和器械管理。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质量提升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满足患者基本诉求,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强患者护理舒适度[2]。因此,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以满足患者需求为核心,提升护理质量。走动式管理,顾名思义,通过不断走动去聆听、观察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及时改正,不断提升护理质量[3]。

首先,通过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及管理条例,护理人员可以此进行日常护理,保障护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其次,管理人员聆听患者基本诉求,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护理工作改革,有效提升门诊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再次,管理人员以走动的方式,可及时了解到各科室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记录问题,一方面方便护理人员及时改善问题,另一方面为后期护理改革提供基本论点,进而促使门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最后,管理人员引导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协作护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所有护理人员与管理人员通过全面检验、全面反馈、全面改正的方式,可促使门诊护理质量得到全面且显著地提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走动式管理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因此,可将走动式管理推广至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

参考文献:

[1]郑佩君,谢浩芬.走动式管理模式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5):3309-3312.

[2]程明珍,陈军华.网格化管理联合走动式服务在综合医院门诊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7(32):58.

[3]网格化管理联合走动式服务在综合医院门诊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7,22(32):60-62.

猜你喜欢
门诊护理应用价值质量管理
试析优质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