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素
【摘要】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常规联合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46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hs-CRP、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5.65%,与单独hs-CRP和血常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hs-CRP与血常规,有助于提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效果。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诊断;阳性率
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儿科常见疾病,患儿在患病后呼吸系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咽痛等,随着病情进展,严重者会诱发其他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极为重要。血常规检查是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常用方法,但容易漏诊,延误患儿治疗,可考虑与其他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聯合诊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6岁、平均(3.42±0.57)岁,均经肺部听诊、X线以及支原体培养等检查确诊,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的患儿。另选取46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1~6岁、平均(3.46±0.5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空腹肘静脉血,使用迈瑞BC9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hs-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hs-CRP水平高于12 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为阳性,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7×109/L为阳性,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1.0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hs-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
研究组hs-CRP、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研究组不同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
研究组46例患儿中单独hs-CRP检测阳性率为65.22%,单独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为78.26%,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5.65%,与单独hs-CRP和血常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容易感染支原体,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由于该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患儿仅仅表现为咽喉疼痛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而导致病情进展,延误治疗[2]。因此,对疾病的及早发现和诊断极为关键。
血常规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较为常用,但单一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偏低。hs-CRP可参与全身炎症反应,检测其水平,可较好地反映机体感染情况,且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3]。若hs-CRP检测与血常规相结合,可更好地反映患儿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hs-CRP、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5.65%,与单独hs-CRP和血常规比较,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血常规和hs-CRP可较好地反映患儿感染情况,且两种方法联合诊断更有助于提升临床检测阳性率,及早发现疾病。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联合应用hs-CRP与血常规检查,可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小青,沈菲,张宝丹,等.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7):48-50.
[2]刘鑫.小儿肺炎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20,26(13):128-129.
[3]陈健.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联合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价值研究报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