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摘要:古籍是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缩影,是文化传承的代表。为了延缓古籍的寿命,古籍修复成为我国古籍保护的主要措施。通过古籍修复优良的技术对古籍破损的实体进行修复以及复原,这种原生性的保护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有效的古籍修复措施使得受损的古籍寿命得到最大程度的延长。目前,我国公藏的古籍有大约5000余万册,这从侧面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但是,古籍实体的存在状态并不乐观,公藏的古籍当中就有超过1/3的处于破损状态,古籍修复无论是从其技术本身的复杂,还是需要修复的数量来说都无疑是一项艰难且巨大的工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以保存下来的古籍的制作时代、材料、装帧以及版式都各不相同,再加上古籍的损坏程度以及样态的差异都在加大古籍修复工作的难度。本文以减少或者避免古籍修复破坏为目标,了解古籍修复性破坏的主要变现、产生原因等,探讨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古籍;修復;方法;分析
一、古籍修复性破坏概念的形成、定义和内容
(一)古籍修复性破坏概念的形成
随着古籍修复的实践过程中古籍修复破坏现象的增多,古籍修复性破坏的概念逐渐在古籍修复以及文物修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古籍修复历史悠久,其中所遵循的修复原则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些修复原则在实践过程中会对古籍造成修复性破坏,例如,现今的《入注附音司马温公资治通鉴纲目》就因为经过经明代袁褧、清代陆沆都采用将补好后划栏、对栏线以外的破损部分裁掉再补、将衬纸与书叶粘在一起等方法,极大的破坏了古籍的真实性,造成了修复性破坏,极大的降低了古籍的文物价值。事实上,处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许多会造成古籍修复性破坏的方法,并且许多还是会造成无法逆转的破坏,例如,在《赵城金藏》的修复工作中采取的更换褙纸、通卷托裱以及裁齐上下部分等方法,改变了原书的颜色、厚度以及宽度,其所造成的破坏是永久性的。在悠长的古籍修复长河中,一直有修复性破坏性的影子。在建国初期,因为抢救古籍工程的急迫、需要抢救的古籍的数量的巨大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缺失以及水平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开展的古籍修补出现的破坏现象更为严重。虽然当今的古籍修复技术有所提升,但是就目前中国所开展的大面积修复工作来说,古籍修复性破坏问题仍旧比较尖锐,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在现在的有关古籍修复的有关著作当中,修复性破坏被提及的次数仍旧是居高不下,这从另一方面体现古籍修复性破坏在就行修复工作中的影响之大。修复性破坏在之前的进行古籍修复性破坏工作的人员的认知中总是会把其局限于某一种较为具体的破坏现象,但是实际上来说,在修复过程中造成修复性破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在1980年,肖振棠、丁瑜指出“假如修补不好,反而会加重了书的损害程度。”就范范提及了修复性破坏,将其作为一种普遍性的问题提出。随着进行估计修复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增多以及研究的深入,修复性破坏也更多的被先关的学者提及。
鉴于文物保护工作中文物修复性破坏现象的频繁发生,文物保护界为了减少这类现象对于文物造成的损坏,各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保护政策。例如在《威尼斯宪章》的第13条规定中就出现在文物建筑修复原则上添加了“任何添加均不允许”这一原则。我国著名的建筑家梁思成在进行古建筑修复的过程中提出的建议中就强调了,在恢复古建筑原貌的过程中,必须将避免文物修复性做为基础上进行修复。近年来。文物保护规范性的文献当中就出现了“修复性破坏”的字样,,古籍作为文物修复研究的中的一大部分,选择间接文物修复的相关理论知识是提高古籍修复质量的有效措施。
(二)古籍修复性破坏概念的定义和内容
古籍修复性破坏是指古籍修复过程中对古籍产生的新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古籍修复过程中修复原则选择不当、方法和材料使用不当以及工艺操作不当等造成的。
古籍修复过程中对古籍的原貌造成一定损坏、改变以及丢失等造成估计得真实性降低,文物价值下降等现象统称为古籍的修复性破坏。经过对于相关的古籍修复过程中对于修复性破坏现状的总结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方面。第一,造成古籍的原件以及尚且能够继续使用的古籍原本含有的构件当中出现损坏、改变或者丢失;第二,在古籍的原件当中存在的能够继续使用文字、图像或者历史消息等的丢失或者改变使得无法得到完整的信息或者信息发生改变;第三,在古籍修复过程所采用的材料或者工艺对古籍所使用的材料不符合,或者对古籍所采用的工艺造成影响,进而所进行修复的古籍的保存时间减少,产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第四,修复之后的古籍原本所具有的古色古香的韵味改变或者减少。
上述是秉承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以及目的进行修正所带造成的破坏内容。不同的修正原则和目的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是由于所遵循的原则的不同,在其中一派当中视为正常的操作,在另一派中就可能被视为是一种对古籍造成破坏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些人认为需要将古籍修复到美观的地步,因此,在修复过程中进行了较多的干预;而其他的派别却认为应该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古籍的干预,例如在加拿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和加拿大职业保护师协会《道德准则和实践指导》中就明确的提出文物修复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当然除了这些差异,还有进行古籍修复所共同遵循的原则,即尽可能的维持古籍的原貌。
二、古籍修复性破坏的主要表现
(一)古籍物理形态的破坏
古籍物理形态的破坏表现在修复后古籍纸张性状的变化、装帧形式的改变和修复状态难以清除等方面。
古籍纸张性状的变化包括古籍纸张的酸化、膨胀、板结、皱褶、污染和形状的改变在古籍修复过程中使用的化工产品对古籍的纸张其到一定的酸化作用,这直接导致了古籍的纸张出现颜色发黄以及耐折能力降低等现象。而有些古籍经过现代纸张的漂白等类似处理之后,出现变色的现象,使得古籍失去了原本的韵味。而纸张尺寸的变化更加是会破坏原本的规格,造成不可逆的效果。
(二)古籍内容的破坏
古籍內容的破坏表现在修复后古籍文本内容的丢失、失真和历史信息的缺失等方面。处于古籍边缘的文字以及图像极易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此外严重絮化的古籍在处理过程中也同样会出现丢失现象。在面对这种情况,修复人员会采用划栏补字或全色方法补齐、恢复,但是会改变古籍的原貌,降低版本考证的价值。
三、古籍修复性破坏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违背古籍修复标准
长期的古籍修复使得我国建立起一套约定俗成的古籍修复标准,修复者可以根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GB/T21712-2008)为标准,并且根据实际修复情况适当变化,这极大的减轻古籍修复工作的强度,促进了古籍修复事业的发展。而部分修复人员因为不知孩子技术不足的原因,所修复的古籍出现文字、图像的洇散或褪色的现象。
(二)误用古籍修复技术和材料
有些古籍在修复中需要清洗、去酸或加固纸张,所用溶剂中所含的杂质因挥发、扩散而被纸张吸收,留下斑痕,而清洗方法不当导致纸张膨胀,褶皱变形,强度降低。此外还有托裱操作不当造成墨迹洇散以及明矾使用不当造成纸张酸化等。
在修复用纸缺失,或者缺少合适的修复用纸时,利用相似纸张代替,进而出现古籍籍翘曲变形。经验不足的修复人员改变修复用纸后需要对纸张进行处理,使其与古籍纸张相似,而对缺乏防酸处理以及错误使用PH值在5.0左右的橡碗子水染色都会加重古籍纸张的酸化程度。
(三)过度修复
过多清洗古籍中的的霉菌、污渍和斑痕,或者使用金镶玉装都属于过度修复。而对于无需修复的古籍进行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回破坏古籍的物理构件以及古籍上面所记录的信息。对于可以直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修复的地方重新进行制定等现象都是属于过度修复,不必要的修复将会造成古籍原貌的损害。
四、古籍修复性破坏的预防措施
(一)建设中国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
中国现有公藏的古籍中破损的就高达2000多万册,这种世界上的古籍修复方面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了。考虑到将来的古籍损坏数量会表达增加的情况,建设中国古籍修复数据库无疑是一项避免古籍受到破坏的有效措施之一。
建设中国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实际上就是将古籍修复成功的案例进行展示,借此来进行古籍修复技术的交流。将良好的古籍修复技术和数据存储到档案数据库中,将会给后来的古籍修复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减少古籍修复性破坏发生的概率。目前所建立的中国古籍数据库将成功的修复案例的修复全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且附有文字介绍,此外,还有修复前后的照片对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料在逐渐的增加。
(二)制订有针对性的古籍修复方案
“术者有专攻”、“因材施教”从不同方面说明了针对性的重要性。古籍的修复工作也不例外,根据古籍的破损情况以及进行修复的工作单位所掌握的技术来进行修复方案的制定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古籍出现修复性破坏。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案的制定也同样需要一定的条件,不然只能适得其反。首先,需要掌握所修复的古籍的制作、流传以及修复的情况。进而确定进行修复所能够使用的材料、工艺以及方法;其次,掌握古籍破损的情况即其破损位置、类型以及面积,此外还要知道其损坏的原因,进而能够按照《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22-2006)[32]评定破损等级;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进行修复工作的单位需要满足进行古籍修复所需要的条件,其中包括专业的修复人员、环境以及设备等。
(三)综合应用合适的古籍修复方法和材料
古籍修复性破坏产生的原因中就包括修复材料和材料选择不当。在现有的众多的修复方法和材料当中,其中部分已经被证实对古籍有害。修复人员在进行修复方法和材料的选择时需要先熟悉古籍的物理特征以及破损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与古籍匹配度最高的修复方法和材料,避免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因为近现代的文献与古籍的生产工艺不同,所以在进行化工产品的使用之前,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科学评估,谨慎选择。实际上,古籍的制作因为时代的特点所使用的制作材料大多都是物理的,这也是在进行修复时谨慎使用化工材料的原因之一。盲目使用新技术,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古籍纸张的污染。
在古籍修复过程中,其实对古籍进行补救或者变通的方法是在修复方法中对古籍产生影响较小的一种。就保存古籍构件来说,进行补救和变通不仅有效率,而且不会产生不可逆的效果。例如,古籍中如果有严重破损的函套时,可以将其进行编号保存,防止将来的再度使用,而破损较轻的函套可以在旧函套外定制新函套,这不仅不会对古籍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还能够对古籍产生一定的保护的效果。
(四)重视文献学家在古籍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早在明代就有人提出“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这重复说明了优秀的古籍修复人才在降低修复性破坏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经过上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我国的优秀知识型人才遭受到极大的打击。虽然今年人才的培养使得我国人才辈出,但是,针对于古籍修复的人才来说,修复技术不是向先进国家学习就能够培养出来的。因为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不同,所保留的古籍修复方法也不能归为一类。目前我国的古籍修复界面临着古籍修复人才缺少,人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相关知识能力不足等难题。而与古籍记录的信息相关的学科性人才合作能够极大的减少因为修复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所造成的修复性破坏。尤其是文献专家能够较为准确的掌握古籍的版本以及流程情况,能够在修复过程中提示古籍中存在的特殊文字或者内容,避免盲目修复。
结语:
古籍修复是为了维持古籍的原貌,延迟其保存时间,而不是为了修复而修复,如果没有技术或者把握把古籍修复完善,就尽量不要对古籍进行修复。众所周知,修复工作或多或少都会对古籍原有的构件、物理形态以及其所携带的历史或者文化现象造成一定的干预,所以古籍修复性破坏客观上存在的。古籍的修复性破坏实际上是一种破坏较多的一次修复,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修复过程中对于古籍造成的破坏,只能结合古籍修复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高有建设性的预防措施。仔细总结所进行修复的古籍的破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材料以及工艺,以减少或者避免对古籍造成破坏为前提进行修复。将预防措施应用到实际当中,最大程度的提高古籍修复的质量,保存古籍的原貌。
参考文献:
[1]周一.南京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的建设与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 (29):19-22.
[2]伍双林.浅谈古籍修复工作——以安顺学院图书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 (06):205-207.
[3]张美芳.古籍修复学科构建的若干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