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地穿过一层薄雾,便来到了巷子口。
老家是我度过童年的地方,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高高的围墙,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巷子里的老房子保存着历史的痕迹,小巷的记忆,在岁月的流逝里发酵,让怀念越来越清晰。童年记忆里最挥之不去的,是清晨巷子里阵阵食物的清香,搭配雨后的湿润水汽,刚刚好,是家乡的味道。那时候,我不怎么睡懒觉,也许是因为小孩子永远用不完的兴奋劲儿,再者便是食物给予我的动力。因为巷子里的早餐时间是不成文规定好的,若是去晚了,便是空空如也了。
带着雨后的惬意,我和哥哥走在前面,踏着青石板的一个个小方格,乐此不疲,姥姥跟在后面慢慢悠悠地走。我们循着食物的香气,来到了巷子口,这里是无论来了多少次,也永远充满新奇感的地方,我留下一句“姥姥,中午吃黄鳝,记得买啊!”便拉着哥哥冲入了不断上升的热气之中,在雾气中穿梭。
距离巷子口不过百米,路右边有一家卖炒板栗的老店,已经排起了长队。一口大锅,火候正浓,粗沙与糖稀已经经过多次翻炒,发出“呲呲”的声音,只见那位炒板栗的叔叔双手将锅抬起,上下颠着,板栗在空中翻了几个身,在与锅边碰撞的那一瞬间又回到锅底,等待下一轮翻炒,迸发出的火花中夹杂着栗子的清香,让人闻到直咽口水。不过十分钟,便排到了我们,手捧着热乎乎的板栗,内心十分满足。轻轻咬开栗子壳便咬到了果肉,甜甜的,我们哈着一路的热气,走入深巷。
在距离卖烧饼的阿姨家还有数十米的距离时,看到阿姨亲切的笑脸,便叫喊着跑了过去。因为多次的光顾,我们已经和阿姨成了朋友。这家的烧饼又脆又香,连酥皮最外一层的芝麻都很有嚼劲,因为是炒熟之后再撒上去的。我爱吃甜的,哥哥爱吃咸的,阿姨把刚烤好的烧饼从炉壁上拿下来,拿纸袋包好,递给我们:“快趁热吃吧,凉了就不脆了。”我们连忙说着谢谢接过烧饼,坐在一旁的楼梯上便吃了起来,阿姨笑着,看着我们两个小吃货大快朵颐。虽然这家生意不是特别红火,但是阿姨从来都面露微笑,她心系着那些常来的老顾客,每天只做一定的量,不为生活而生活,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家的烧饼格外的好吃。把烧饼快速吃完后,我们跟阿姨道别,赶快回到巷子口,听到姥姥的呼唤,我快速答了一声“来了”,姥姥手中提着已经买好的黄鳝,站在巷子口,我和哥哥跑过去牵着姥姥的手,在腾腾热气中离开了巷子。
栗子的软糯清甜和燒饼的酥脆可口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巷子的阵阵雾气中,包含着太多的情感,过去了很久却依然纯粹。在车水马龙的今天,很难再闻到记忆里熟悉的味道。因为我知道,童年是匆匆的河流,一去不复返。而童年最深的记忆,是家乡的味道,永远是清晨阳光中最和煦的那一缕。
作者简介:马一涵,女,高三,西安高新唐南中学高三(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