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买入了原油宝?

2020-04-30 11:18李玉楼
南方周末 2020-04-30
关键词:原油期货南方周末合约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

北京时间2020年4月21日凌晨,美国WTI05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报负37.63美元/桶,多名中行原油宝投资者发现自己不仅亏损,还倒欠银行大笔保证金。   IC photo ❘图

“好的年份能有40%-50%的回报,差的时候也有10%。”

工程师出身的父亲一直很看不上儿子的文科专业,但3月开始这番原油投资令父亲大开眼界。

“不好意思地说,我还真以为原油宝买的是现货,就像现货黄金一样。”

“听说你想抄底?”

2020年4月20日21:51,上海的中行原油宝投资者陈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原油K线图和一张沙特王储的表情包,配了这句话。

表情包里,年轻的王储笑容微妙。K线图上,5月美国原油期货已跌至10美元/桶。那一刻,陈立持仓亏损已达40%。

认栽,陈立发完朋友圈倒头睡下。陈立50岁,有二十余年股龄,自认对这类亏损尚能承受,“亏一半我都能睡得着”。

几分钟后,原油宝在22:00如期收盘。而在大洋彼岸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下称“芝商所”),美国原油期货仍处于交易时间。中年人陈立的沉睡中,一场史无前例的“负油价”事件悄然临近。

北京时间21日2:00,接近交割日的5月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跌入负数,最终的结算价报-37.63美元/桶,几小时后,负油价登上各大财经媒体头条。

和大多数原油宝投资者一样,即便到21日早晨醒来看到新闻,陈立尚未意识到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直至看到账户上出现巨额亏损——三十万保证金分文不剩,还倒欠银行八十余万元。

原油宝爆雷了。

你很难给数以万计投资者画像。他们通过中国银行10978家营业网点和逾亿次安装的中行客户端接入原油宝,当中有东自上海浦东机场的地勤员,西至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人,年轻如21岁大三学生,年长至75岁渔民大爷。

他们近期都看到了油价暴跌新闻,并对此印象深刻。他们大多对石油期货买卖的逻辑不甚了解,也不懂期货这一高风险投资产品的门道,直到原油宝爆雷多日后,有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投资者仍然不明白,这个明明是“中等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发生了什么。

鬼使神差地,一些只扛得住“中等风险”的普通人,成了原油宝爆雷时损失最惨重的人。

资深炒家:唯一熟知规则的人

陈立算是“资深”的原油投资者,在南方周末记者接触的十余名投资者中,他是唯一熟知原油宝规则的人。

自工商银行在2013年推出纸原油业务后,陈立一直通过银行渠道在交易纸原油。

“我感觉原油比A股好做,更有规律和逻辑,既能做空也能做多。”陈立说,他的交易策略比较保守,好的年份能有40%-50%的回报,差的时候也有10%。

这样的收益,让陈立对原油投资充满信心。他还一度想过去外盘交易原油期货,后来考虑到自己不会英文,风险承受能力有限而作罢。

2017年起,陈立更清空了股票账户,专注原油,也只关注原油相关的市场信息,“每天花的时间不多,不超过半个小时”。

2020年3月下旬,受外汇额度限制,工商银行的纸原油业务暂停了一段时间,陈立于是转战中国银行的“原油宝”。

各大银行的纸原油业务大同小异,银行开设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原油市场,挂钩英美原油期货价格,银行将投资者的多空仓轧差结算后,拿到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去平盘。

你能轻易在中行客户端中找到“原油宝”产品,它更正式的名称是“个人账户原油业务”。

“我知道原油宝挂钩国外期货,但本身并不是期货。”陈立分析道,原油宝要求缴纳百分之百的保证金,没有杠杆,在油价不为负值的情况下,多头不可能穿仓。

陈立在2015年股灾中用了杠杆,自那以后,他对任何带杠杆的投资品敬而远之。

财新周刊援引接近证监会人士评价称,“原油宝与证监会多年打击的非法期货交易平台唯一区别,恐怕就是没有杠杆。”

油价暴跌以来,陈立开始向身边不同朋友推荐原油宝。

有个朋友原本做比特币投资,陈立劝他说,“比特币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价值支撑,原油好歹是商品,现在这个价格正是时机了。”

陈立发现,新手投资者很难理解原油期货交易的非连续性。

原油期货和各类衍生品均存在到期日,合约到期后都需要移仓,例如从5月合约变为6月合约,两个合约价格是独立的,远期合约价格高于近期合约称之为“升水”,反之称为“贴水”。

事实上,“升水”和“贴水”并不会对投资者造成账面损失,移仓需缴纳的是买卖共计2%的银行点费。

举例来说,假设5月合约价格为10美元/桶,6月合约价格为20美元/桶,两份合约之间升水10美元/桶。在保证金为1000美元,不再追加的情况下,投资者持有100桶5月合约移仓至6月后将变为50桶。

4月16日,中行向原油宝投资者发送了一条短信,提醒5月合约即将到期,如果移仓,新旧合约价差(升水)达6-7美元/桶。

陈立熟知升水含义,没有在意这条短信,但他需要向一起投资的朋友反复解释“升水”的含义。

这不是件容易的活,“通常得解释好几次,对方才听得懂”。一个持仓5000桶的朋友实在听不懂,索性对陈立说,“我相信你,你直接告诉我要怎么操作吧。”

陈立告诉他,如果还想持有目前的桶数,那就向账户打入4万美元备用,“他听了二话不说就打钱了”。

然而这一次,原油宝移仓没有成功,最终以-37.63美元/桶的结算价结算后,投资者账户尽为负数,没有保证金再开新仓。那位朋友本金赔光不说,4万美元的备用准备金也被中行当作穿仓亏损划走。

“我这回再也不可能跟他解释清楚了。”陈立说。

爆雷发生一周后,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投资者中,仍有不少人认为自己的亏损是因为“升水”。

盲人小老板:被疫情改变的投资

财新周刊援引权威消息称,中行原油宝客户有6万余户,其中许多人是在今年3月油价暴跌后跑步进场。

自称是盲人的郭强,也是“跑步进场”的人。在一个名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原油宝投资者群,郭强留下了电话,表示自己是盲人,请群主有消息时打电话联系他。

郭强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经营一家小旅馆,由于双目失明,他平日里听广播消遣。

3月以来,广播里天天都讨论油价暴跌,“我专门找朋友打听,弄明白这油价是从147美元跌到20美元,我心想,放个两三年总会升回去”。

郭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过年前他正好向亲朋借了60万元用于装修旅社,随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旅社关门,他不敢把钱投入旅社,转而打算把这笔钱用来买原油套利。

郭强没有什么交易经验,股票账户里躺着几千块钱也很少动,此前买的也都是保本型的理财产品。

3月22日,郭强请朋友带他去银行咨询原油理财,理财经理向他推荐了原油宝。郭强听不懂产品介绍,就关心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大不大,二是购买费用高不高。

按照理财经理的说法,原油下跌空间已不大,移仓时只收取每桶两元人民币的点费。“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我就一直攒着等升值就好了。”

朋友在理财经理指导下替郭强完成了风险测试,结果为R3级,在“能承担的最大亏损”一项中,他填了“30%-50%”。

开户次日,郭强试着买了几十桶,后来逐次加仓。

到了4月中旬,油价跌破160元/桶时,郭强重仓至4000桶,但油价仍一路下跌,60万元本金缩水了1/3,他有些坐不住了。

4月16日,郭强也收到了前述“高额升水”的提示短信。郭强同样不明白升水是什么,他本能地感觉“这是亏钱了”,并认定自己被银行坑了。

按照汇率一算,每桶升水6-7美元,相当于50元人民币。郭强吓坏了,先后平仓了2500桶,留下1500桶等待结算轧差,希望临近交割日的油价能向现货价格回归。

显然,郭强错误理解了升水的含义,但这种误解客观上反倒让他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尽管如此,剩余的1500桶持仓还是血本无归,倒欠了银行39万余元。

郭强离异,上有八十岁母亲,下有正在读高三的女儿,旅店关门,投资血亏,如今他着急把仅存的几万块本金取成现金,担心被银行强制划走。

更令他不安的是,如何向此前借钱的亲友交代。

原油宝爆雷后,一些投资者的亲属和所在村庄接到了警方电话,郭强听说后,主动到当地公安部门报备,希望警方暂时为他保密。

博士生:刚在父亲面前扬眉吐气

不知如何跟家人交待的人不少。23岁的南京青年张仓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周多了,尽量避开了所有人。张仓还没想好,怎么告诉原本就看不上自己专业的父亲,原油宝爆雷了,他给自己的10万元也赔进去了。

和陈立如常入睡不同,爆雷前的4月20日晚,张仓在床上辗转难眠。一方面,原油宝当晚收盘时已跌至11美元/桶;另一方面,他还在琢磨俄新社发出的一句话新闻,推测沙特和俄罗斯两国能源部长当天到底聊了什么。

张仓是北京某高校国际关系专业的直博生,长期关注中东政治局势。他本科期间辅修过金融学,2015年股灾时,初次入市的张仓赔掉了七八成本金。

张仓跟同学讨论过怎么把专业认知套现,有同学半开玩笑地提出“交易原油期货”,3月上旬,疫情全球化趋势抬头,张仓开始尝试进入原油市场淘金,买了5月的合约。

“原油价格主要受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影响,既不用看报表,也不用做尽调,我自认为自己对宏观形势的认知超过了绝大多数人。”张仓说。

一开始,张仓一路做空,6万元本金迅速膨胀至30万元,直到欧佩克和俄罗斯达成减产协议后的那一波反弹令张仓折损近半,随后他平仓,转头做多。

“辅修金融学时,我就没太理解期货,操作获利后自我膨胀了,感觉自己一试水就挣了这么多钱。”张仓如是复盘这场过山车般的投资。

4月20日,这是张仓试水原油宝以来第一次面临移仓。4天前收到升水提示后,他翻出家中落灰的金融学教材,弄懂了升水的含义。为了维持现有的持仓桶数,他还跟父亲要了10万元用于追加保证金。

张仓对父亲开口要钱并不容易,工程师出身的父亲一直很看不上儿子学文科。“他觉得国际关系大而空,还不好找工作”,张仓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但3月开始这番原油投资令父亲大开眼界,二话不说就给他转了钱。

张仓总算在父亲面前扬眉吐气了一把。

自从开始投资原油宝,张仓看新闻、做专业研究的热情与日俱增,“感觉有一种介入感,千里之外的大国政治突然跟自己有了切身链接”。

由于研究需要,张仓一直看大量外媒报道,但着眼于宏观政治局势的他,错过了一条关乎其命运的市场新闻。

4月3日,芝商所通知允许负油价申报和成交,并在4月15日完成了模拟测试。这则消息没有引发多大关注,但已有不少外媒注意到,石油现货交易中出现了“负油价”现象。

作为原油宝做市商的中国银行,没有提示这条交易规则变更,原油宝的产品设计也没有考虑过负油价的情况——原油宝的多头投资者缴纳了100%的保证金,不存在平仓线。

21日2:00,一则推送提示音吵醒了半睡半醒的张仓:“WTI原油跌入负值。”几分钟后,“负10美元”“负20美元”“负40美元”……

理财师:“我到底买的是什么?”

4月21日,起床后看到负油价新闻的陈立长舒了一口气。按照陈立的理解,他的账户应该是按照晚上十点的原油宝收盘价格结算。

陈立还立马跟一个原本想去外盘做原油期货的朋友通了电话。“我就教训他,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能力圈,你说你连英文都看不懂,怎么敢去做外盘呢?”

跟陈立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在某银行当理财师的杜文强。

杜文强曾在海外从事外汇交易多年,也干过外汇虚拟盘的做市生意。“一个十几人的团队就可以运作一个几万人的炒汇虚拟盘,原理也是价格跟国际汇市挂钩,多空轧差后拿去场外实时对冲。”杜文强说。

他们俩都没想到,中行原油宝这个虚拟盘,居然没玩转。

按照原油宝的产品设计,22:00收盘后,中行没有将手头剩余的5月合约实时平仓,而是约定以结算价平仓,而根据WTI的交易规则,结算价是根据北京时间2:28-2:30之间的交易均价形成,而不是收盘价。

这意味着,中行两万多手多单的交易策略暴露在国际空头面前,后者在这关键的三分钟里将交易均价猛砸至-37.63美元/桶。

往常,陈立在结算日中午就可以查看账户盈亏,但一直到4月21日晚上,系统一直都在维护,陈立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4月22日中午,陈立才查询到结果——三十万保证金分文不剩,还倒欠银行八十余万元。

“我通常只拿1/3的流动资产做风险投资,这下连亏带欠,直接把我流动资产吃完了。”经历过P2P爆雷的陈立,熟练地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寻找投资者维权群。

刚发现爆雷那天,群里的投资者大多搞不清楚状况,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到底买的是个什么?”

“尽管我也算金融从业者,现在还在做投资者教育,但我在期货面前也是个小白”,杜文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不好意思地说,我还真以为原油宝买的是现货,就像现货黄金一样。”

杜文强是4月20日的最后关头买进的。他知道临近交割日,但对移仓升水到底意味着什么并不清楚,想当然地以为是外汇领域的“隔夜费”。

“我们平时也会聊聊手上持仓的涨跌,但没讨论过‘产品背后到底是什么这么高深的问题。”一名工程师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恐惧、自责、愤怒的情绪在各个投资者群中激荡。

起初,要求免除倒欠债务的投资者会被斥为“懦夫”,继而要求按照22:00收盘价结算的投资者也被认为过于软弱,到了三四天后,“要求归还全部本金”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一周之后,群里的议程逐渐固定:“中行的客服今天怎么回应?”“中午要去中行蹭饭吗?”

一些中行网点会为上门来的原油宝投资者提供盒饭。每到中午,不少群里会出现盒饭的照片,比较各地中行的伙食成为群里难得的轻松一刻:重庆的两荤两素是目前看到最好的午餐。

截至目前,多家银行发布暂停原油相关业务的公告,部分银行的大宗产品交易类业务亦相继暂停。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原油期货南方周末合约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