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苹
摘要:“艺术终结论”的主要提出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分析哲学家、艺术评论家亚瑟·C·丹托,他在自己所著的《艺术的终结》一书中,全方位地解读了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美学思想,以不同的视角开辟出了自己的艺术理论。此书一经出版,便引得西方艺术界和美学界众说纷纭。由于翻译的问题和中西方语境的差异,亚瑟·丹托的《艺术的终结》在国内流通的译本造成了国内许多读者对丹托理论的误解。基于这种错误的理解,人们所看到的必然是被扭曲的丹托。笔者将基于亚瑟丹托《艺术的终结》一书,广泛引证国内外艺术评论家发表的对亚瑟丹托理论的文论,试图阐述清楚艺术终结理论的实质核心。
关键词:“艺术终结论” 亚瑟·丹托 哲学与艺术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162-02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既悠久又复杂。自艺术与哲学从人类文明中诞生以来,这两门学科的关系就一直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之中,百世纪以来无数学者对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下过定论,却始终无法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如丹托在他的《艺术的终结》的开篇卷首语中所说:“把握这种其微妙程度恰足以与身心关系相提并论的关系,也许超出了我们所使用的分析性描绘法之所能,因为我们远不能做到将艺术与哲学清晰地区分开来,因为艺术的本质部分地是由被哲学所认定的东西构成的。”艺术和哲学的关系究竟如何?艺术到底会不会走向终结?终结后的艺术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延续新的故事呢?笔者将对亚瑟·C·丹托艺术终结理论来源以及其理论核心做出的考察与解析。
一、柏拉图对艺术的抨击
柏拉图的美学观点与亚瑟·丹托艺术理论的形成息息相关。他认为,艺术终结理论的源头就在于柏拉图对艺术的论断之中,所以考究柏拉图的艺术哲学理论意义十分重大。
亚瑟丹托在书中提及柏拉图对艺术的两阶段抨击:第一阶段是主张“艺术与真理隔了三层”。“柏拉图将艺术的实践视为创造表象之表象,认为它双倍地远离了哲学所处理的实在(reality)。”柏拉图将艺术定义为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而现实世界则是对永恒不变的“理式”的模仿,如此一来,艺术便仅仅是一种与真理相去甚远的拙劣的模仿了。“认为艺术阈限于第二序列现象范围之内的看法,就保证了艺术即使是在略少变质的第一序列现象范围内,也完全是無能为力的—它作为一种极端微不足道的现象,如同梦幻泡影一般。”柏拉图试图将艺术定义为“如梦幻泡影一般”的“一种极端微不足道的现象”,把艺术与哲学的距离拉开,同时也将艺术与政治实践隔离开来,这样一来,艺术就是一种十分边缘化的事物了,必然也不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任何影响和作用。“第二个阶段在于尽可能地使艺术理性化,以便让理性逐渐侵占情感的领域,是美的。”丹托指出,柏拉图的这一阶段的观点极有可能是受到苏格拉底对理性美执着的认同的影响,他称之为“美学上的苏格拉底主义”。自此,柏拉图完成了他对艺术的两个阶段的抨击,第一阶段先使艺术变得微不足道并进而使之无害,而第二阶段则是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艺术的合理性,同时将它理性化,把它变成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概念。这两种阶段产生的两种论断确保了艺术不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任何的威胁,且仅仅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无害的存在。如此看来,柏拉图的美学理论可以说是艺术终结论的前身。
二、康德“艺术无利害性论”
康德是柏拉图美学理论积极的继承者之一,他从柏拉图对艺术抨击的第一阶段出发,继承发展了他的观点,他采用了一种较为迂回的表述方式,将艺术描述成为一种“无利害性”的事物,认为我们应该以一种无利害性的态度去对待艺术作品。所谓“无利害性”是一种与“有利害性”截然相反的态度,“有利害性”是指这件事物对个人或社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旦这件事物发生了改变或者不存在了,任何个人或社会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一旦人们接纳认可了康德的“艺术无厉害论”,就意味着他将艺术变得无足轻重的目的达到了。至此可以看出,康德主张的所谓“无利害性”的对待艺术作品的态度,意在将艺术与真实生活间造成一种审美距离,削弱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康德同样艺术定义为“没有任何明确目的的目的性”的事物,从这个角度出发,削弱了艺术的哲学意义,使艺术无意义化,在逻辑上也等同于无利害性。“任何把它用作实际目的的行径都有可能是一种误用或者曲解。”康德最终的目的终于在此得到体现,他所谓“艺术无利害性”实际上是一种迂回的态度,基于这个理论,艺术被彻底地中立化了,它既没有实际的功用性,也远离了世俗利益与需求,甚至,连它带给人的愉悦感受也只是一种浅表的、感官层面的愉悦。换言之,艺术与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毫无关联,是一种架空的存在。
抱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乔治·桑塔耶纳(George Santayana),从美的角度思考艺术;布洛(E. Bullough)把艺术看成是审美距离的结果,另外一些哲学家则称之为一种无利害性的观照(斯托尔尼茨)或非中转的感知(intransitive perception)(维瓦斯),即不从理由出发观看一个对象。
三、黑格尔“艺术哲学取代论”
黑格尔的“艺术哲学取代论”直接对艺术下了最后的审判,“对于黑格尔来说……历史终结于绝对精神意识到自己作为绝对精神的身份之时,它不再因为误解自身的本质而异在于自身,而是通过自身从而最终统一于自身:也就是说,通过认识到在这里,主体和它的对象具有同一种本质,因为对意识的意识仍然不外乎是意识。”艺术“自身的本质”,在黑格尔看来,仅仅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阶段,艺术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过渡到宗教,最后让位给哲学。当然,艺术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仅仅为了能顺利的过渡到宗教和哲学阶段,而完成这一使命之后,便没有给予艺术关注的必要了。
当代的现成品艺术的出现似乎是对黑格尔艺术观点的一次证实。马赛尔·杜尚(Marcel Duchanp)的作品《泉》(Fountain)是件看似如何都与艺术不搭边的作品,而它恰如其分地从其内部提出了哲学相关性的问题,从这个层面上看,艺术似乎已经成为了“形式鲜活的哲学”。
四、亚瑟·丹托的艺术终结论
丹托《艺术的终结》的英文原名为The Philosophical Disenfrachisement of Art,直接翻译过来为《哲学对艺术权能的剥夺》,这么翻译也许的确不如《艺术的终结》来的引人注目,但却是最确切的。
第五章《艺术的终结》系统阐述了丹托的理论观点,开头引用了马里于斯·德·萨亚斯在1912年在 《摄影》7月号发表的一篇题为《日落》的文字“藝术死了。他现有的运动绝非生命力的征兆;他们也不是死前痛苦的挣扎;他们是尸体遭受电击时的机械反应。”艺术真的死了吗?亚瑟·丹托提出的艺术终结论似乎直接给艺术下了“最后的审判”,但是丹托的“艺术终结”指的不是艺术走到这里已经穷途末路了,相反的,艺术舍去了一直以来为哲学回答问题的重担,艺术自由了。
丹托艺术终结论的核心实质是论证了哲学与艺术的分离,而非“哲学取代艺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李军教授对丹托的理论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文章中他指出黑格尔艺术哲学理论与丹托理论的本质区别:“……也是在这里,存在着但托与‘艺术的终结始作俑者黑格尔的根本差别。根据黑格尔……艺术阶段的目的在于使宗教和哲学阶段最终成为可能;换言之,艺术在达成目标之后便被绝对精神弃如敝屣,不再引起黑格尔的注意。而在但托那里,使哲学成为可能的艺术是一种应该终结的艺术—‘历史时代的艺术。”将丹托的艺术观点与古典哲学中的观点作比较分析,便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丹托的观点则恰恰是与黑格尔等的观点不尽相同,丹托认为,在经历过嬗变之后被终结的是一种“历史时代的艺术”,即线性发展的,进步的艺术,这是一种“宏大叙事模式”的终结,这与黑格尔消极的艺术观点实则大相径庭。艺术的终结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终结,预示着“后历史时期的艺术”的开始。
在丹托艺术终结论发表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很有幸地看到艺术非但没有终结,而且发展出了更加广泛多元的形态,这是艺术世界的成功,也是现代艺术史体制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2]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3]彭锋.西方美学与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美]亚瑟·C·丹托.艺术的终结[M].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1.
[5]李军.被扭曲的丹托—对“艺术终结论”的一项必要的事实陈述[J].艺术设计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