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而
摘 要:高校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内部审计做出有效调整,发挥协同作用,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高校维持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本文对内部审计融入高校治理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实施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治理;内部审计;制约因素;有效途径
一、内部审计与高校治理之间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活动能够为资源配置优化、风险防范等提供支持,为组织提供相对客观、独立的鉴证参考。从本质上来看,高校内部审计与治理工作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都是为了降低风险,让高校保持稳定的运营状态,这也为内部审计参与高校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在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逐渐成为高校治理的重要基石,这是由于内部审计能够为组织风险管理、控制以及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予以确认,两者之间呈现出了一种螺旋式上升关系。与此同时,有效的组织治理也能够更好地保证审计的独立性,从而促进审计质量提升。当然,高校治理水平也会对内部审计地位及效能产生直接影响。只有树立科学的治理理念,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才能将内部审计的真正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高校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还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高校内部治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相关规范制度的完善,能够让内部审计变得更为完善,有利于增强内审增值功能,让内审结果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另一方面。高校内审工作者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对相关流程、制度等进行持续优化,这能够为高校改善治理结构提供支持。总体来看,高校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通过交叉互动,能够相互补充,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确保高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内部审计参与高校治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需求角度来看,高校领导需要尽可能提升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对各院系、各部门相关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还要对学校风险管理、内控治理结构等进行评价、优化。上述工作目标均需要内部审计提供支持。与此同时,高校在治理过程中,对内部审计具有刚性需求,这也是内部审计参与高校治理的重要基础。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在内部审计参与高校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 内部审计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许多高校的内审工作名义上由校长直接分管,实际上由纪委书记或其他校领导协管,高职院校中审计多与纪检部门合署办公,有的甚至与财务部门联合办公,导致内部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同为行政职能部门,地位平等,但是由于审计的监督职责,导致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使得审计关系的协调性受到影响。审计过程中需要被审部门提供资料、解释有关问题、问题确认之后要整改反馈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被审部门的配合,给他们增加了工作量。因此被审部门会产生排斥心理,认为内部审计部门没事找事。
2. 内部审计质量有待提升
以浙江省高校为例,受内审人员力量不足、自身业务知识和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的影响,现在大部分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基本都是采用委托第三方的形式开展内审工作,进行业务外包虽然能获得第三方的专业支持,但对其审计质量如何把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外部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经验资历和先进的审计技术,但对学校内部情况不熟悉,对重点风险领域把握不到位。这种情况下,出具的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意见建议,要具有针对性和整改的可操作性是很难的。
3. 内部审计增值功能有待强化
现代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其核心已经由查错纠弊提升为增加组织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现阶段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多数仍停留在以审查账目为主,制度基础审计为辅,较少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内部审计重点放在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工程审计,且都是事后审计,忽视了在高校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价值增值作用。再加上内审结果因不被重视而未得到充分应用,限制了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发挥。
三、内部审计参与高校治理的有效途径
1.转变理念,改善内审工作环境
(1) 借好国家政策东风。国家审计政策和法规的出台和修改使高校内部审计的环境发生了新变化,也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性指导和法律支持。审计署11号令中第五章的五个条款专门针对审计机关如何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进行规范。审计机关应当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通过设置内部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开展此项工作。这一规定彰显了国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2) 加强内审文化建设。就高校内部而言,特别是内审部门与纪检部门合署的高校,很多领导、广大教职工其实对内部审计工作并不是很了解,很多把它当成纪检工作的部分职能,所以要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广大教职工了解到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和作用,以及通过内部审计给学校和个人带来的益处。加强内审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内审氛围,增强被审计对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让内审工作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之间能够形成相对和谐的合作关系。
(3) 提高内审部门地位。独立、客观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要尽可能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和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要尽可能单独设置,在高校校长的直接分管和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尽量避免因合署办公带来的困扰。同时,内审部门也要努力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赢得在各职能部门中的核心定位。
2.内外联动,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1) 谨慎选择外包服务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对中介机构的规模大小、在业界的口碑、是否具有高校内审经验、以往审计高校客户的反馈、派出审计组组长及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资历和经验等相关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择中介机构及其派出审计组。
(2) 健全相关质量控制制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高校可制定相應的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的有关规定及工作流程,对委托合同的签订、审计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审计质量要求等进行具体的规定。另外要由内审部门负责起草审计业务委托合同,明确各自责任、义务和风险,降低审计外部化风险。
(3) 加强审计实施的全过程监督。由中介机构进行委托审计,并不是一委托而了之。应当加强内审人员和外审人员的合作沟通,内外联动。由内审人员担任审计项目组组长,通过要求被审单位提供有关资料、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座谈等形式进行审前调查,据以确定审计关注点,和中介机构一起协商制定审计方案。积极参与、全程把控跟踪审计组的审计实施过程,利用熟悉学校业务流程等内部情况优势,及时提醒审计组成员关注重要风险点,对中介机构提供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取证单进行复核,检查相关问题的取证依据是否充分,适用制度是否合理。审计发现问题经取证后,针对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和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综合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审计建议笼统空洞、缺乏可操作性。
3.落实整改,强化内审成果运用
(1)将审计整改与各二级单位考核相结合。督促组织、人事等具备奖惩考核权的部门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业绩的参考内容,真正意义上将制度落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对于存在虚假整改、屡审屡犯整改不力的单位或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必要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2)建立审计整改沟通机制。内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要加强审前、审中、审后沟通,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看法,避免问题夸大和“水土不服”;通过定期召开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及时组织会议成员单位沟通内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审计揭示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各部门联合才能解决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通过审计要情等形式及时汇报学校领导层并听取领导意见。
(3)加强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和报告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内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对审计发现问题实行“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对接销号机制。组织抽调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业务骨干开展专项联合抽查,对积极整改到位、真正解决问题的予以销号;对未整改、整改不彻底的,要查明原因,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向内部审计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向校长办公会报告,必要时向党委会报告。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内审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送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并利用审计专报、会议通报、内网通报等形式,在学校内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增加审计工作公开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四、结语
内部审计融入高校治理具有其必然性,也存在良好的基础条件作为支持。在内部审计参与高校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内审参与高校治理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完善,同时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重视内部审计整改工作,加强审计结果公开,让内部审计获得充分支持,将其效用及增值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高校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灿.内部审计参与高校治理的路径研究.中国内部审计,2015(10).
2.史彬芳.基于价值增值的高校内部审计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10).
3.丁蕙.浅论高校增值型内部审计.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9).
4.王丽波.浅析内部审計工作如何在高校治理中发挥作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7).
(责任编辑:何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