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甜甜
(唐山开元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新的圆柱齿轮精度国家标准(GB10095.1-2008、GB10095.2-2008,以下简称新标准)已发布多年,与老标准(GB10095.1-1988,以下简称老标准)相比,变化是很大的。新标准并不是对老标准的简单修订,而是更新换代。
在老标准中,代号为ff的齿形误差,在新标准中称为齿廓(总)偏差,代号为 Fα,与 ff不同,Fα包括了齿廓形状偏差和齿廓斜率偏差,并定义为“在计值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廓迹线的两条设计齿廓迹线间的距离”,并规定了计值范围Lα。
新标准对齿廓偏差计值范围Lα作了详细说明,这部分内容集中体现在第一部分,第3.2节“齿廓偏差”中:
LAF等于“两条端面基圆切线长度之差。其中一条是从基圆延伸到可用齿廓的外界限点,另一条是从基圆到可用齿廓的内界限点”。“依据设计,可用长度被齿顶、齿顶倒棱或齿顶倒圆的起始点(A点)限定,对于齿根,可用长度被齿根圆角或挖根的起始点(F点)所限定”。
LAE是“可用长度对应于有效齿廓的那部分”。对于齿顶,其界限点与LAF的界限点相同,都是A点,“对于齿根,有效长度延伸到与之配对齿轮有效啮合的终点E(即有效齿廓的起始点)”。
对于LAF和LAE,新标准以图文方式进行了诠释,其中图形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如果用工程图的形式进行说明,则更加形象、直观,文章尝试用这种方式予以表达。
图1 新标准中的齿廓偏差图
图2为以工程图方式表达的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廓图(注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廓取决于基圆、根圆、节圆、顶圆的尺寸。为叙述方便,文章假定,齿顶未经倒棱或倒圆加工;齿根未经挖根加工。则A点即为顶圆与齿廓渐开线的交点,并作为可用齿廓的外界限点。
根据渐开线的形成原理,基圆上没有渐开线,为增加轮齿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根圆与齿廓渐开线的交点处有圆弧过度。国家标准《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齿轮标准基本齿条齿廓》(GB/1356-2001)规定,根据不同适用场合,基本齿条齿廓有A、B、C、D四种类别,其齿根圆弧半径各不相同。如果选用C类齿廓,齿根圆角半径等于0.25m。图二齿廓即选用了C类齿廓。齿根圆角与齿廓渐开线的交点,即为“可用齿廓的内界限点”,即F点。
图2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廓简图
图2 直观地说明了可用长度LAF的几何意义。其中AD、FC分别为齿廓渐开线上F点和A点这两点的渐开线发生线,根据新标准的定义,LAF=AN-。
在标准中,有效长度LAE被定义为“可用长度对应于有效齿廓的那部分”,“……对于齿根,有效长度延伸到与之配对齿轮有效啮合的终点E(即有效齿廓的起始点)。
根据齿轮啮合图,可以清晰地确定E点。图3为渐开线标准齿轮啮合图,其中图3(2)为轮齿啮合局部详图。
图3 (1)啮合图
图3 (2)轮齿啮合局部详图——起点E1及终点E2
假设现有齿轮副O1、O2,其中O1为主动轮,O2为被动轮。两轮相切于中心线上C点即分别为两轮节圆半径 R1、R2,O1C+O2C=a(两轮中心距)。由齿轮啮合原理知,线段为啮合线,分别与两轮基圆相切于 N1、N2点,Rb1(O1N1)、Rb2(O2N2)分别为两轮基圆直径;Ra1(O1A1)、Ra2(O2E1)分别为两轮齿顶圆直径。当其中某一对啮合轮齿,在由粗线位置转到细线位置时,在O2轮上与O1轮上A1点接触的点即为E2点(有效齿廓的终点),这对轮齿的啮合即将终止。
两齿轮啮合自E1(A2)点起始(粗实线轮齿),至E2(A1)点结束(细实线轮齿)。齿廓A1E1、A2E2分别为齿轮O1、O2的有效齿廓。
在新标准中,虽然对LAE作了详细介绍,但并未提及计算公式;而有的《机械设计手册》(如化工出版社,第5版)中,虽对LAE的计算公式有所提及,但只是应用而并未介绍推导过程。以下拟对LAE的计算公式试作推导。
根据标准给出的定义,O2轮轮齿齿廓偏差有效长度即A2、E2两点渐开线发生线的长度之差。见图3(2),由几何关系:
(1)在△O2N2E1中
在△O2N2C 中
结合△O1N1E2和
(3)将式(1)、式(2)代入 LAE=N2E1-N2E2,得:
推导结束。式(3)即为有效长度LAE的计算公式。
新标准规定,除另有规定外,Lα的长度等于“从E点开始的有效长度LAE的92%”。这余下的8%,是“靠近齿顶处LAE与Lα之差这一区段”。
在齿轮副的设计阶段,通过式(3)计算齿廓的有效长度LAE,再乘以92%,其数值即为齿廓计值范围Lα,设计者将其标注在齿轮工程图中的参数栏中即可。
笔者认为,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对公式来源应有所了解,这有助于加深对齿轮传动,以及计值规定的理解,方能在设计实践中灵活运用标准,从而使设计结果更趋于完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