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游戏安全的 策略与研究

2020-04-29 09:14崔海霞
关键词:滑梯小伙伴游戏

崔海霞

幼儿在幼儿园活动时间长,跨度大,再加上多数幼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常常意识不到被接触事物的危险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与引导幼儿户外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全方位保证幼儿的游戏安全,以此推进幼儿户外游戏的顺利实施。

一、 设施安全

1. 合理安排游戏区域。幼儿园根据园所的户外活动场地以及游戏项目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规划了活动的区域,在户外活动比较小的场地,就科学合理投放一些攀爬类、平衡类等游戏。在面积比较宽阔、如草坪、楼宇间等,就科学投放了一些跑跳类的游戏。如进门大道的右边到一直到主体楼,有三个重要的设施,一是由沙子做地面的小跑道,沙跑道东边靠墙,是两个大形的攀爬设施。依次由南向北是攀岩、轮胎墙、滑梯、爬网、攀绳,难度递增。中间的滑梯,滑面材质为不锈钢,扶手用PVC管剖开包边。设备上面是高高的木屋,主体下面设置魔幻小屋,下边是沙池,沙池里有自制挖土机,筛沙的铁筛子及天平。与此同时,在组织与引导互动之前,教师都对器械的安全性进行了精细化的检查,切实保证器械的规范化、安全性使用。

2.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幼儿园巧妙的设置了一些安全指示标志,如指示路标、方针红绿灯,从而形成一些隐性的活动规则。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考虑,我们在自行车道上安放一些带方向标识,更好的引导幼儿游戏的区域;在滑梯旁、投掷区接壤的区域设计上一些“护栏”等 ,告知孩子骑自行车经过此地的时候要“绕行”等。我们还利用一些哨音、音乐去约束引导孩子,孩子在接收到这一信号之后就会停止游戏,这样就会避免孩子们在跑跳中出现碰撞等安全问题。

二、 教师管理

1. 教师要树立安全意识。工作中,教师必须紧跟在班级幼儿旁,带班教师应分别照顾不定地点的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站在一个视野范围比较开阔的地方,将所有幼儿收在视力范围之内,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2. 教师要随机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行为和习惯。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安全行为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安全问题随机进行指导与帮助,如在活动前提醒幼儿,活动中对幼儿进的随机的指导与帮助,活动后进行必要的检查等,以经常性的提醒、指导、帮助,来促使幼儿良好的安全行为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安全行为和良好的安全习惯。

三、 榜样引领

1. 开展专题教育。通过家长报告会、教师保育工作会等幼教培训活动,提高家园育儿水平。对幼儿进行安全主题教育,通过让幼儿观看《淘气的小猴》等安全情境表演,灵活地针对小猴前后玩耍的不同态度导致出现的截然不同情况进行对比,让幼儿清楚认识到如何正确地玩耍才会少受伤、不受伤。通过视频与其它孩子分享,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猜想,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幼儿在此次游戏的基础上会玩出更高層次的游戏。

2. 将个别指导与同伴影响相结合。对那些个体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比如,我们班幼儿在玩儿自制滑梯游戏时,他被滑梯“留住”了,后面的幼儿发现问题,开始往上拉拽铭宇的衣服,在其它幼儿一番配合的尝试下没能成功。看他边喊边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这时我向他抛出“怎么办”三个字,只见他灵机一动:“衣服拉拉链啦!”当拉链拉至衣服的最下端时,问题又出现了,由于背后的衣服紧紧地兜在木板上,加之身体的重力,拉链到了最末端拉不开了。这时,四人心有灵犀的在子扬的一声呐喊中,齐心协力,“嗖”的一声,被“留”在滑梯上的小朋友成功滑了下去。紧接着,在排队尝试滑滑梯的过程当中,遇到其他小朋友被挂在木板上的情况,也都被后面的小伙伴帮忙解围。就这样,在幼儿互帮互助的、通力协作中得了丰富的经验,后面的小伙伴干脆帮准备滑滑梯的小伙伴掀着衣服,这样整个人就不会被挂在木板上了。

3. “以大带小”,切实增强幼儿在游戏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攀爬类、投掷类游戏当中 ,可以让大班的幼儿带着小班的幼儿、中班的幼儿一同去互动,大班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来说要高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这些孩子的做法,以便逐步地形成自身的安全意识,在游戏当中自觉地去注意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幼儿户外游戏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必须为幼儿提供安全的游戏环境,确保每位幼儿茁壮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滑梯小伙伴游戏
暑假就像爬滑梯
“小伙伴”等十七则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河里的小伙伴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