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 301600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重症脑梗死病情严重,病灶多发且多处于关键部位,梗死范围大,对神经系统可造成致命性损害,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需引起重视。在重症脑梗死临床护理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为患者提供细致化的优质服务,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了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其护理效果较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7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2.92±5.47)岁;合并症:糖尿病10例,高血压18例。对照组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3.54±4.83)岁;合并症:糖尿病11例,高血压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即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引导患者遵医嘱用药,为患者翻身、叩背,加强病房巡视等。试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其护理措施主要有:(1)急性期护理:将患者安全送至ICU室,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给予吸氧处理,连续监测病情,尽量减少患者的移动次数,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舒适的体位,床头适当抬高,给予床边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体温、呼吸、意识、脉搏、瞳孔等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1]。(2)心理护理:重症脑梗死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等特点,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悲伤、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鼓励安慰患者,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负面情绪对疾病治疗的不利影响,请家属配合疏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介绍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3)并发症护理:①预防肺部感染:由于患者病情严重,需要长期卧床,易引发坠积性肺炎,因此需警惕肺部感染,定时为患者翻身和叩背,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对排出的分泌物要及时清理,必要时需给予呼吸道雾化吸入[2]。②预防关节挛缩:引导和协助患者正确摆放四肢,意识清醒者协助其床上活动,避免关节挛缩。③预防尿路感染:无菌插入导尿管,对患者的尿液颜色、尿量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尿道口给予基础护理,引导患者多饮水,以利于排尿。④预防继发性癫痫:疏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情绪的大波动 ,禁止应用兴奋性药物,同时需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让患者身心尽可能处于平稳的状态,避免继发性癫痫的发生。⑤预防应激性溃疡: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性状和颜色,一旦发现呕吐物呈咖啡色或粪便呈柏油样,需立即禁食,同时依据情况实施止血治疗。(4)生活护理:引导和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包括洗漱、穿衣、进食、如厕等,注意口腔、皮肤、会阴等部位的清洁,饮食上尽可能选择易消化、高纤维、低盐低脂的清淡食物,若有吞咽功能障碍,则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协助患者完成床上大小便,若排便困难,需遵医嘱应用开塞露,告知患者不可用力排便,引导家属配合生活护理。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密切观察肺部感染、关节挛缩、尿路感染、继发性癫痫、应激性溃疡等各项并发症的发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满分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受损越严重。同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缺损的评定,满分30分,分数越低表示认知功能缺损越严重。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9.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NIHSS、MMSE、Barthel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NIHSS、MMSE、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NIHSS、MMSE、Barthel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护理前、后NIHSS、MMSE、Barthel评分比较分)
重症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引发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的严重性疾病,具有病情凶险、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与致残率高等特点,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并出现单侧肢体瘫痪、昏迷、吞咽困难、失语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除了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外,积极的护理干预也是不可缺少[3]。
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常规护理干预模式通常只注重对病情的观察,注重病情的恢复情况,而往往忽视对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忽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因此其护理效果不够明显[4]。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注重对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精细化护理贯穿重症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急性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生活护理等。急性期护理可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对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继发性癫痫的发生;并发症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可减少肺部感染、关节挛缩、尿路感染、继发性癫痫、应激性溃疡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预后;生活护理可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性的影响[5]。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后NIHSS、MMSE、Barthel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表明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效果较佳,值得推广。